第二年,他又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题为《求阙斋记》,说明为什么要将居室命名曰求阙斋:“国藩读《易》,至《临》而喟然叹曰:天地之气,阳至矣,则退而生阴;阴至矣,则进而生阳。一损一益者,自然之理也。”“物生而有嗜欲,好盈而忘阙……若国藩者,无为无猷,而多罹于咎,而或锡之福,所谓不称其服者欤?于是名其所居曰求阙斋。凡外至之荣、耳目百体之嗜,皆使留其缺陷。”
曾国藩认识到,阴阳相生、一损一益,是自然规律。继而指出“物生而有嗜欲,好盈而忘阙”,并逐层举例说明人在体、目、耳、口等方面的“嗜欲”不厌,以及在追逐名利方面的不知满足。最后点出“名其所居曰求阙斋”的用意,正是为了“凡外至之荣,耳目百体之嗜,皆使留其缺陷”;为了“制吾性,防吾淫”。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归根结底得效法自然,如此才能生存得好。既然亏缺是自然的常态,那么,有缺陷也便是人的常态,真正得道之君子,要安于有缺陷的生存状态。北宋大书法家蔡襄有一首诗:“花未全开月未圆,看花得月思依然。明知花月无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怜。”(《十三日吉祥院探花》)曾国藩同治二年(1863)正月给其九弟信中说:“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
“花未全开月未圆”是一种常态,让人们期待更美好,还有空间可以提供人们去想像;“花好月圆”虽然很美,但却短暂。前者处在一种上升态势,接着来的将会更好;后者却因处极点,接踵而至的将是凋谢的恐惧与亏虚的沮丧。所以,曾国藩认为还是后者好。
其实,曾国藩在年轻时就意识到自己的长相和性格上都存在缺憾:三角眼、个子不高、性格内向、不太合群。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悲观或抱怨,相反,他认为长相不出众反而可以让自己避开众人的关注,静下心来韬光养晦;性格内向恰恰是沉稳的体现,遇事处变不惊,有成为圣人的潜力。
没有人能够成为“完人”,一如曾国藩者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只是相比其他人,他的确在各方面都很出类拔萃,但也并不能称之为是完美。当人们在追求完美的路上一路狂奔的时候,完美也就成了其套在头上的紧箍咒,同时,因为对完美的追求,也就生出了更多的欲望来,而“欲壑难填”的深渊可能就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而与此相反的,就是包容缺陷。当人们以“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心态审视世间万物时,缺憾往往就会成为一种美丽的契机。既然人们无力改变,就去好好地扬长避短,甚至是将“缺憾”转化为“优势”,将这些“优势”好好运用、发挥,并取得更好的效果。
把精明放在肚子里,别写在脸上
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把精明写在脸上并不见得是好事。做人朴拙一点,“傻”一点,更能使人感到踏实,反倒处处受人欢迎。
现实中,有些人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和认可,不惜使尽手段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处处显示自己的过人之处和与众不同。这样的做法固然能够引起别人的注意,但他们的精明同时也容易引起团队其他人的排斥,甚至嫉恨,因为他们的“强势”和“脱颖而出”,破坏了群体的平衡,把自己变成了不受欢迎的人。真正懂得生存之道的人,会把自己的精明藏在浑厚里,让人看不到逼人的锋芒,却能将才能发挥到最佳,取得最大化的效果。
曾国藩说:“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今之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意思是说,精明还是十分必要的,但要在浑厚里悄悄地作用。古往今来遭祸的人大多数都是精明的人,他们往往是因为没有把精明藏在浑厚里而得祸的。
曾国藩为人处世的智慧是一般人所难匹敌的,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十分精明之人。但是,年轻时的他却总是将这份精明全部写在脸上,因此到处碰壁。在经历过多次摔打后,他才懂得必须要将这份精明放在肚子里。
刚开始时,对于读书人,曾国藩还是能以诚相待的。他说:“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但是对于官场的交接,他们兄弟俩却不堪应付。他们懂得人情世故,但又怀着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碰壁。
曾国藩的一个朋友迪安,是个完全不懂人情世故的人,虽然他也有一肚子的不合时宜的话,但他却一味浑含,永不显露,所以他能悠然自得、安然无恙。而曾国藩兄弟却时时显露,总喜欢议论和表现,处处显露精明,也就处处受人猜忌,遭人排挤。曾国藩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对曾国荃说:“这终究不是载福之道,很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灾难。”到了后来,曾国藩才真的有所领悟。他在给湖北巡抚胡林翼的信中写道:“惟忘机可以消众机,惟懵懂可以祓不祥。”
在管理下属上,曾国藩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外表厚道,内心精明。他的这种性格被下属形容为:“显菩萨心肠,用霹雳手段。”用曾国藩自己的话说就是“以朴拙之人而讲权术”,在管理工作中不要事事都表现得精明能干,该装傻的时候就要装傻。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把精明写在脸上并不见得是好事。做人朴拙一点,“傻”一点,更能使人感到踏实,反倒处处受人欢迎。当然,这种“傻”不是真傻,而是一种低姿态,一种掩饰。
这就好比我们常说的“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真正有才能的人是很懂得收敛锋芒的,他们会把才能放在心里而不是脸上,他们知道淳朴是最好的和人交往的通行证。因为人们讨厌和那些精于算计、到处显摆炫耀的人交往。和淳朴的人交往,自己不用花费心思去防着对方算计自己,而和精明的人交往,自己就随时有做垫脚石的可能。所以,那些精明者以为自己高人一等,他们怕和大家打成一片,就展现不出自己的光芒了,也生怕别人借自己的光芒而变得耀眼,进而威胁到自己,于是他们处处凸显自己,却往往遭人排斥,不能为自己的发展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相反,那些“糊涂人”却深得大家的喜爱,很容易和大家打成一片,他们甚至愿意为别人做嫁衣裳,看似好像因此失去了很多,却因为好人有好报,他们的付出得到的总是加倍的回报。
在《老子》中有一句名言是:“知不知,尚矣。”意思就是说,明明你知道,却又装作不知,这才是真正高明的做法。我们经常说“大智若愚”,有时候,你故意做得“愚拙”、“愚笨”一些,反而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
战国末期,秦国大将王翦奉命出征。出发前他向秦王请求赐给良田房屋。
秦王说:“将军放心出征,何必担心呢?”
王翦说:“做大王的将军,有功最终也得不到封侯,所以趁大王赏赐我临时酒饭之际,我也斗胆请求赐给我田园,作为子孙后代的家业。”
秦王大笑,答应了王翦的要求。
王翦到了潼关,又派使者回朝请求良田。秦王爽快地应允。
手下心腹劝告王翦。王翦支开左右,坦诚相告:“我并非贪婪之人,因秦王多疑,现在他把全国的部队都交给了我一人指挥,心中必有不安。所以我多求赏赐田产,名为子孙计,实为安秦王之心。这样他就不会疑我造反了。”
这就是“大智若愚”的智慧。大智若愚的人,表面上糊涂的人,虽不计一时的得失却能聪明一世,明哲保身,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大智若愚在生活当中的表现是不处处显示自己的聪明,做人低调,不向人夸耀自己,不抬高自己,做人的原则是厚积薄发、宁静致远,很注重自身修行、层次和素质的提高。
不要把别人都当傻瓜。当精明的人处处忙算计的时候,最终却发现算来算去算计了自己,他们很在意得失,却付出得很多,收获完全不成正比。他们于是哀叹命运不济、天道不公,却忘记了“塞翁失马”的道理。总之,我们要大事精明,小事糊涂,而不是小事精明,大事糊涂。要让自己成为大智若愚的人,要把精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