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古今,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无不退己而让人。所以,“让人为上,吃亏是福”是人们可以达到内心“和”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营造良好人际关系、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
一个从来都不愿意、或者不想吃亏的人,往往比很多人吃的亏都多;而一个把吃亏当作是对自己的锻炼、当作是一种福气的人,他吃的亏会越来越少,乃至根本就不会吃亏。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辩证存在的。所以,先贤教导我们“吃亏是福”。吃亏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件坏事,但是任何一件坏事中都包含着积极的因素,只要找到这些积极因素,那吃亏就不仅仅是让自己受损失了,还会因此得到很多,比如锻炼、经验、教训、警示等等。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向前的,而前面的路又有着很多的未知和不确定因素,谁也不能未卜先知。由于经验、知识、能力等的不足,我们很可能会遭遇挫折,这是必须要经历的。只有解决掉这一个个的未知和不确定因素,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方向。所以,把吃亏当作享福,就不会因此而生气、抱怨了。
《中庸》在修身养性方面,提出了“中”与“和”的理念。何为“中”和“和”呢?人在没有产生喜怒哀乐等这些情感的时候,心中没有受到外物的侵扰的平静状态为“中”;而当人们处于纷繁的各类事务中,不可避免地在心理上产生各种反映,发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变化时,表现出的情绪符合当事人的身份、不违背情理、适时适度、切合场合,这样就达到了“和”的境界。“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和”在理论上是一种修为、一种信念,在实践中则往往体现为一种策略。
曾国藩饱读诗书,深谙事理,他主张凡事“和为贵,忍为高”,他说:“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为了实现“和”的目的,他采用的是“忍”的手段。曾国藩主张修身要主静,但如果事事与人一争长短,不能做到忍让,那就不能心平气和,自然也就不能达到“静”的目的。正如俗话所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在中国人眼里,忍让是一种成熟的涵养,更是一种以屈求伸的深谋远虑。在曾国藩看来,也是如此。他曾教育李鸿章说,为官“第一要忍辱耐烦,次则贵得人和”。
从下面的一件生活小事上,我们能感受到曾国藩的“和”与“忍”。
咸丰初年,曾国藩已经到京城做官。一天,老家湖南来信,说为了盖新宅子,与邻居因为一墙之隔的一部分地界发生了争执,快要闹到打官司的地步了,家人心理都很窝火,所以想借助曾国藩的权势解决争端。
曾国藩收信后,想起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一首诗。于是便写了一封长信给弟弟曾国潢,信后附上了这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读了曾国藩的信和诗后也明白了过来:为了那么区区一点地方和邻居闹得不愉快,真是不值得。于是,家人毅然将地退缩了三尺,“让他三尺又何妨”!曾家的这一举动,深深地感动了邻居,邻居见自家的地很方便曾家,也秉着“和为贵”理念,转让给了曾家扩建新宅。最后两家皆大欢喜。
曾国藩用“忍”很好地解决了争端,达到了“和”的目的。不但没有伤了与邻居的和气,反而大家因为“忍”而变得一团和气。少了争端,自然也就少了生气的起因。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在这些小事上斤斤计较,即使赢了也占不了多大的便宜,还因此伤了彼此的和气,倒有些得不偿失了。而不争一时之长,不计一时得失,则是让自己的人生不断向前迈进、向上提升的助力。
事实上,“和”与“忍”是曾国藩在官场纵横的两大法宝,他利用“和”来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为自己挣得了丰厚的政治资本;他知道“家和则福自生”,他以“和”来治家,使得家人、邻里和睦相处、坦诚相待、互相帮助。他以“忍”保全,成就了一代“圣贤”名声,为官场“楷模”。他对儿子曾纪泽说:“吾服官多年,亦常在‘耐劳忍气’四字上做工夫。”对诸弟说:“兄在外年余,唯有‘忍气’二字日日长进。”“忍”字被他视为自己的成功法门,是他的为官之箴,处世秘诀。
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不公正,如果非一己之力能够改变,那就不要为此而生气、抱怨了。学会忍让,学会让自己的内心平和下来,这样才能看到身边的美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快乐。古人说:“君子以让人为上策。”无论古今,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无不退己而让人。所以,“让人为上,吃亏是福”是人们可以达到内心“和”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营造良好人际关系、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