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存敬畏之心,才是惜福之道。对很多现代人来说,这种敬畏感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正逐步弱化和缺失,种种短视或自私的行为不但危害社会、他人,对自身也是一种伤害。现代人只有长存敬畏之心,才能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所规约,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才能保证自己的理想之火生生不息。
小心谨慎,驶得万年船
小心谨慎可成大事,这是古代先贤经历无数磨难后总结出来的人生道理。无论是为人、做事,还是做官,都需要谨慎。
俗话说“小心没大错”,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小心谨慎。当然,谨慎算不上美德,却是做大事必备的素质。《管子》中说:“其所谨慎者小,则其所立亦小;其所谨慎者大,则其所立亦大。”也就是说,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大小和其谨慎程度是成正比的。大儒朱熹说:“真正大英雄,却从战战兢兢、临深履薄处,做将出来。若是血气粗豪,却一点使不着也。”
小心谨慎可成大事,这是古代先贤经历无数磨难后总结出来的人生道理。无论是为人、做事,还是做官,都需要谨慎。诸葛亮一生谨慎,曾国藩奉诸葛亮为楷模,以“慎”字撑人生之舵,宦海浮沉,有惊无险。
曾国藩生性谨慎,又注重自身的修养,在官场沉浮多年,更加养成了小心谨慎的行事方式。同治九年五月,曾国藩做了这样一副“小心谨慎”的对联:“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从对联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处世哲学。
同治二年(1863)九月,曾国藩在给李鸿章的信中说:“国藩败挫多年,慎极生葸,常恐一处失利,全局瓦解,心所谓危,不敢不告也。”曾国藩之所以如此谨慎,是经历过痛苦后的经验教训。
曾国藩早年亲自指挥湘军作战,总是败多胜少,好几次还差点儿全军覆没,他也曾为此痛悔不已,想以自杀殉国。这其中作战失败是很大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譬如同僚的攻击、地方政府的不支持、来自朝廷的猜疑等,都让他备受打击。这些原因都让他从失败中站立起来的时候就知道,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
军事上需要谨慎,在官场上就更是如此。曾国藩一生位极人臣,和他的小心谨慎是有很大关系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的每一天都是在战战兢兢中度过的,而且官做得越大越是谨慎。
曾国藩的仕途充满了磕磕绊绊,但好在没有大的困局,在那个动荡、人人自危的时代,能像曾国藩一般官做得如此之大却如此之稳的只有他一人。这倒不是说他的运气好,没有站错队,而是他做事、做官从来都小心谨慎,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也向来都是思之甚深的。所以,他才能一次次全身而退,保全自己。
在官场上做官,想要得到提拔,不倚重那些实权人物是办不到的。曾国藩的仕途也是这样的,他在道光朝倚重穆彰阿,在咸丰朝倚重肃顺,在同治朝倚重恭亲王奕,都形迹显然。但是,他在不同时期倚重的这几位实权人物都未得善终。尤为让人叹奇的是,掌政的后继者与前任即使有不共戴天之仇,曾国藩也岿然不动。肃顺和穆彰阿是这样,恭亲王与肃顺又是这样,都是“仇人接班”,而曾国藩与他们之间的关系都不一般。那么和他们有着撇不开、扯不清关系的曾国藩为什么就能够独身事外,没有受到任何的波及呢?究其原因,正是曾国藩运用了“心有灵犀、不露痕迹”的谨慎之策,才得以在激烈的斗争中保全自己的。
比如,他在和肃顺的交往中从不使用文字信件的东西沟通,免得沦落为口实。咸丰末年,由于肃顺鼎力相荐,清廷开始考虑把镇压太平天国的任务交给曾国藩等湘军首领。但曾国藩对肃顺的重用没有任何感恩戴德等方面的明确表示,以致于慈禧、奕发动辛酉政变、查抄肃顺家产时,发现了许多朝臣与肃顺交往的信件,但没有发现曾国藩写给肃顺的一字一言,因此慈禧发出了“曾国藩乃忠臣”的赞叹。曾国藩的谨慎由此可见一斑。
他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吾辈久居高位,一有不慎,名声即损,唯小心谨慎,时时若有愆尤在身,则自然无过矣。”
他在《书赠仲弟六则》中,将“慎”字专列为一则,说:
古人曰钦、曰敬、曰谨、曰虔恭、曰祗惧,皆慎字之义也。慎者,有所畏惮之谓也。居心不循天理,则畏天怒;做事不顺人情,则畏人言。少贱则畏父师,畏官长。老年则畏后生之窃议。高位则畏僚属之指摘。凡人方寸有所畏惮,则过必不大,鬼神必从而原之。
简言之,就是“慎”即有所畏惧。只要有所畏惧,办事就会认真,就会多加准备,就会思虑周详,就不会掉以轻心,更不会骄傲自满,自然就不会因此而导致失败。
曾国藩深知官场的险恶,他所怕的也正是过高的权力可能导致的危险。他在日记中写道:“自古高位重权,盖无日不在忧患之中。”位越高,权越重,所受的祸害也就越大。纵观历史,那些位高权重者少有几人能够得以善终的。咸丰四年(1854)九月,他在写给诸弟的信中,就已申明了这一原则:“功名之地,自古难居……兄唯谨慎谦虚,时时省惕而已。”
曾国藩的谨慎,体现在行事的各个方面,如交友谨慎,用人谨慎,谨言慎行等。而他“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时时反思自己,力图避免一切缺点,使别人无瑕指责,从不授人以柄。
曾国藩一生小心谨慎,时刻不忘修身养德,以孔孟思想作为自己的精神力量,克勤克俭,特别是在位高权重之时,亦能谨慎行事,终于避过很多权臣盛极而衰的悲惨结局,善始善终,这是与他谨慎的个性有直接关系的。
吕坤说:“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道理很浅显,但真正能做到的却不多。曾国藩做到了,因而就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知足就会觉得心中像天地一样宽广,贪得无厌就会觉得宇宙也十分狭小,对于没有超乎常人资质的人来说,多欲多求就更容易招致祸害。
人活一生,真正追求的终极目标不是名和利,而是幸福和快乐。很多人以为有了名和利就有了幸福和快乐,结果他们不是身陷囹圄,就是众叛亲离。很多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幸福其实是一种内心的感觉,和金钱的多少、地位高低等并无直接的关系。但过度追逐名利却会让幸福与快乐离自己更远。如何才能让幸福和快乐降临到自己身上呢?学会知足!
知足常乐,不知足则不但自己的天地彻底被名利充斥,而且欲望太盛易扰乱心智,从而做出不利于自己的事情来。名利心太重,就容易急功近利,忽略潜在的危险,导致惨败,使幸福和快乐远离,痛苦和悲伤却找上门来。
曾国藩的地位和成就让他有资格和实力尽享荣华富贵,但他却一生清贫、勤俭持家。比起慈禧太后一顿饭都要摆上几百道菜来,位极人臣的曾国藩真显得寒酸。结果呢?慈禧太后人人唾骂,曾国藩则受人景仰,于是乎高低立见。或许有人会不理解曾国藩的所作所为,但曾国藩自己却深深知道知足的好处。他写道: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岂无过人姿,多欲为患害。在约每思丰,居困常求泰。富求千乘车,贵求万钉带。未得求速赏,既得求勿坏。芬馨比椒兰,磐固方泰岱。求荣不知厌,志汰神愈昂,岁燠有时寒,日明有时晦,时来多善缘,运去生灾怪。诸福不可期,百殃纷来会。片言勤招尤,举足便有碍。戚戚抱殷尤,精爽日凋瘵。矫首望八荒,乾坤一何大。安荣无遽欣,患难无遽憝。君看十人中,八九无依赖。人穷多过我,我穷犹可耐。而况处夷涂,奚事生嗟气?于世少所求,俯仰有余快,俟命堪终古,曾不愿乎外。语云:名根未拔者,纵轻千乘甘一瓢,总堕尘情;客气未融者,虽泽四海利万世,终为剩技。
这段话的意思是:知足就会觉得心中像天地一样宽广,贪得无厌就会觉得宇宙也十分狭小,对于没有超乎常人资质的人来说,多欲多求就更容易招致祸害:贫困时总想到丰盛,困境时经常寻求平安,富贵时要求有千乘车,尊贵时追求万钉带,没有得到时要求迅速赏给,得到后又要永久占有。芬芳的香气可比椒兰,位置稳固如同泰山。追求荣华富贵,没有知足,整日精神昂扬但越来越委顿,天气有寒有暖,日月有全有缺,时运好时多结善缘,时运不好会生灾患。各种福分不可期求,各种祸害往往纷至沓来。一句话会招人怨尤,一举足便会有障碍。举首望世界,乾坤是多么大啊。得到荣誉不要立即欢欣,遇到患难也不要立即气馁。你看十个人中,八九没有依赖。穷困的人比我要多,我的穷困仍然可以忍耐,况且处于平坦夷途,还有什么事值得生气叹息的呢?对于世界少一些索求,走路、睡觉都十分愉快,听天由命活到老,就不会四处不安。俗话说:一个名利思想不能彻底拔除的人,即使能轻视富贵荣华而甘愿过清苦的生活,最后还是无法逃避名利世俗的诱惑;一个受外力影响而不能在内心加以化解的人,即使他的恩泽能广被四海甚至遗留给千秋万世,其结果仍然是一种多余的伎俩。
一个人名利心切,俗见就重。每个人都有成名、成功、成人等的愿望,所以人们的心中就会生出许多的期待来,期望事事顺利、圆满、尽遂人愿,这就是人的俗见。也因此,人们对疾病的有无,子孙贤良与否也格外看重。没有得到,就希望得到,得到了,又害怕失去;自己得到了,害怕子孙失去,子孙没有得到,又希望他们得到。人一天到晚就处于这样的患得患失之中,何处是个尽头呢?
显然这都是欲望在作祟,但是人们已经被其蒙蔽了心智,不再去客观、冷静地面对现实,于是差距就这样一点点拉大,愤懑、不平、抱怨开始充斥身心,得到的也将是一个失败的人生。
《红楼梦》里有一句开篇偈语:“人人都说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连神仙都不能淡泊名利,何况是我们凡人呢?这句话,并不仅仅是世人追逐名利的借口,而更应该是一种警示。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淡泊名利、笑看人生呢?司马迁说得好:“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由此可知,淡泊名利很难。理学大师朱熹也感叹到:“世上无如人陷欲,几人到此无误平生。”也正是因为做到淡泊名利很难,那些做到的人才能真正成就别人所不能企及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