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好的领导者绝不会只看“黑点”而不看“白纸”。他们能做到只要此人的长处能够对我有所帮助,我就可以考虑借其之力,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助自己一臂之力,而绝不会对人求全责备。
有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随机挑选出来的十位志愿者分成两组,第一组五人,研究人员分别对每个人介绍了其他四个的优点和长处;第二组五人,研究人员分别对每个人暗示了其他四人的缺点和短处。然后,让两组志愿者在不同地点生活了三天。结果是:第一组的五人,由于相互欣赏对方的优点,看到的尽是对方的长处,三天中,他们相互尊敬,彼此关照,其乐融融,分手时都有些依依不舍;另一组则不然,他们从见面的那一天起,就相互设防,彼此看到的尽是对方的缺点,看谁都不顺眼,在一起生活真是痛苦万分、度日如年。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多欣赏他人的长处,多看他人的优点,就能收获友情和赞美。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因为欣赏,人发现了美,读懂了美,而美也感染了人,启迪了人。
曾国藩说:“概天下无无瑕之才、无隙之交。大过改之,微瑕涵之,则可。”意思是说,大抵天下没有完美无缺的人才,也没有完全无缝隙的交情。只要能将大的缺点改正,小的缺点包涵,也就可以了。曾国藩深知,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是正常的心理需求。而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它能帮助人们获取人格的力量,确立价值的标准,树立向上的自信,鼓起前进的勇气。
曾国藩初办团练时,没有任何的根基,没有一兵一卒,但是他能够突破深厚的宗族观念、地域观念,敢于重用有识之士,使得很多人愿意为他忠心效劳,这些都得益于他坦荡的襟怀和识才善用的本领。曾国藩常告诫他的幕僚和兄弟说,断不可轻视有一技之长者,“人才难得,恐因小瑕而遽去有用之才也。”
曾国藩被后世称为“完人”,但显然他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事实上,他自己就是一个有所长有所短的人。比如统领将佐规划战略上他很在行,但要让他带兵亲自参加一场战斗,他就总是会吃败仗。
世间万物皆遵循这样的道理:有所长必有所短,有所明必有所蔽。人自然不会例外:人无完人,才无全才。中国的上古兵书《太白阴经》对此讲得很明白:强悍刚勇的人,可以勇敢地对待大难,其个性却难以持久;温顺安分的人,可以循规蹈矩,却难以灵活变通;性情沉静的人,可以考虑长远的规划,却难以应对突发的事件;性情谨慎的人,可以保持已有的成就,却难以开拓事业。
在用人方面,曾国藩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深信不疑。他深知,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同样的,一个人即使能力平平,也总有突出的地方。
所以,与人相处,要多看到对方的长处、优点,而不要总盯着对方的缺点和不足。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如果总盯着这些,那就会在心里将其不断放大,满眼看到的都是缺点了。有一个小故事值得我们警示。
一位老师举起手中的一张白纸,白纸上有一个黑点,然后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很多学生都大声喊道:“一个黑点。”老师说:“再看看。”有的学生说:“旁边好像还有一点脏。”老师无奈地问学生:“这么大的一张白纸,白纸上的黑点连百分之一都占不到,你们为什么只看到黑点,而对黑点之外的大片空白却视而不见呢?”
很多人都犯这样的错误,而这种看人的误区正是用人的大忌。真正好的领导者绝不会只看“黑点”而不看“白纸”。他们能做到只要此人的长处能够对我有所帮助,我就可以考虑借其之力,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助自己一臂之力,而绝不会对人求全责备。同样的,他们对自己也不期望什么都会,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很有限的,与其去兼顾很多事情,还不如专注于一件事情,把学问钻研透,把事情彻底做好。
选才要有自己的一套标准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了选才的标准,按着这个标准去选择人才,就能够找到自己需要的人。
人才是有优劣之分的,这不仅指才能,也指品德。一个好的领导者知道如何选自己需要的人才。只要你有才就可以来,不管是什么方面的才。因为一个好的领导者总是能够将下属的才用在相应的地方上。
曾国藩深知人性的优点和弱点,也洞悉清政府之所以岌岌可危的原因,所以,在选才上他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而这套标准得到了事实的检验,也得到了后人的推崇。
曾国藩在选人方面坚持三个原则:要求不能过高;首选血性忠义之人;德才兼备,以德为重。
所谓“要求不能过高”,就是因为人有所长,也有所短。因此他指出,一世之人才足够一世之用,就看怎么去发现和识别。而他指出的就是不拘一格,评判人才的关键在于不求苛细。他说:“要以衡才不拘一格,论事不求苛细,无因寸朽而弃连抱,无施数罟以失巨鳞。”他提醒下属不要因地域而限制人才的使用,同时选才还要不受出身、资历等的限制。他手下的大将,像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李续宜、王錱、杨岳斌、彭玉麟、李世忠、陈国瑞这些人,有的秀才出身,有的农夫出身,有的行伍出身,有的土匪出身,有的叛将出身,但曾国藩对他们都能以至诚相待,并使他们的长处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在曾氏幕府中,就出身来说,上至进士,下至布衣,均为座上之客;就人缘而言,既有曾国藩的同窗同年、乡亲故旧,也有曾国藩的门生弟子,还有一些则“识拔于风尘”。此外,“凡法律、算学、天文、机器等专业人才,无不毕集。”
所谓“首选血性忠义之人”,是指有血性够忠义。这是选人的最核心标准。曾国藩在选拔人才上有四个标准:第一,要有治民之才,第二,要不怕死,第三,名利心别太强,第四,要能吃苦。他说:“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持。”意思就是说,只要有了忠义血性,那么这四个条件就都会具备;缺乏忠义血性,虽然貌似具备了这四个条件,也终究是不可靠的。
曾国藩强调血性,他也把湘军训练成了一支“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齐心相顾,不肯轻弃伴侣”的部队。
所谓“德才兼备,以德为重”,曾国藩曾说:“有才无德,近于小人;有德无才,近于愚人;与其有才无德近于小人,不如有德无才近于愚人。”这表明了曾国藩用人的思想:德才兼备,但以德为重。
但曾国藩所说的“德”范畴很广,忠诚、勤俭、朴实、耿介、不怕死等等都属于“德”。对“心眼太多,好说大话”的浮滑之辈,曾国藩是深恶痛绝的,所以他一直强调“崇尚朴实,杜绝浮华”,厌恶油嘴滑舌的夸夸其谈。
事实上,曾国藩选才,是很重视才识的高低的。在才识上,他也提出过四个要求:“一是要知人善任;二是要善于观察敌情;三是临阵要有胆有识;四是营务要整齐。”这四条,指的都是才识。而在“才”“识”之间,曾国藩认为,“凡办大事者,以识为主,以才为辅”。至于他平日夸奖部属的才识的言论,更是比比皆是。
除此之外,曾国藩还有一套只实行不公开的选将方法:
一是表现欲过强的人,不可久用。表现欲过强的人容易处处争强逞能,不给别人以表现和施展的机会,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对团队的合作很不利。
二是慎用有大才而性格偏激之人。
曾国藩幕府人员众多,基本上都和曾国藩相处融洽,但也有少数人和曾国藩合不来,比如左宗棠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左的天才可用,曾国藩多次向清廷密保、密荐,但对左在自己手下工作,曾国藩却十分慎重。
三是有三种人不可举荐升官。
我们知道,曾国藩是一个很体恤下属,并积极为下属争取利益的领导,但曾国藩不是什么人都保举的,他有自己的标准。有三种人曾国藩一直不愿保奏,一是才高德薄名声不佳者,一是才德平平迁升太快者,一是个人不愿意出仕者。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了选才的标准,按着这个标准去选择人才,就能够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更重要的一点是,这样的标准使得曾国藩的思想主张能够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下去。这对曾国藩取得辉煌成就大有帮助。
用人以才,分类视之
一个懂得用人的领导在使用人才时,都会考虑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和价值。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人才有一个明确的划分和概念。
在经过严格的选拔,选对了人才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用对人才了。所谓用对人才,就是要用人才的“才”,而不是用人才的“人”。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中这种本末倒置的事情常常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