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在等,不信偌大的一个大明王朝没有支持自己征税、练兵的有识之士。不过在他们来之前,杨荣需要仔细的回忆下学过的历史,正史也好,道听途说也罢。
“拿纸笔来。”杨荣开口。
最耳熟能详的便是闯王李自成,攻进京城那个,其次是张献忠,哦,张献忠有个好干儿子,名字叫李定国。
在纸上写陕西、李自成、张献忠几个字后,和旁边的奏折一对比,总觉得格格不入,半响才反应过来自己写的是简体。一时兴起,拿起奏折开始一一批注起来。
经过批注看起来顺畅许多,大概意思是熊廷弼被先皇斩首,首级在九边重镇来回展示,掐指一算也有两年多时间,希望崇祯能赦免他的罪过好让家人拿回首级好生安葬。杨荣拿起笔龙飞凤舞的批示一个字:准。
兴头正酣,张皇后求见,杨荣没有理由不见,也不想离开熟悉的环境,让王承恩作陪,就在乾清宫接见。
“听说皇上昨日出宫游玩,可还爽快?”一见面就揶揄杨荣,不知道是羡慕还是训斥。
杨荣几经思量拿不定主意只好实话实说:“昨日到诏狱夜审魏忠贤,谁知道骆养性抓住的是个冒牌货。”
“夜审魏忠贤能审到青楼去?”张皇后背着手冷笑道。
杨荣没觉得怎么,王承恩却觉得张皇后过分了,监视皇上的行踪都是在暗中进行,哪有明目张胆说出来,简直是在挑衅皇上的权威。
“嘿嘿。”杨荣像被踩了尾巴的蛇干笑着不吭声。
“好吧,皇上的私事本宫也不过问,今天是请皇上来帮忙的。事关先皇,请皇上务必要应承下来,彻查到底。”张皇后认真的说道。
事情发生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一声巨响,地雷裂地十余丈,倾房万计。据查证,发生巨响的是因为城内的火器局爆炸而为。事发后天启皇帝非常潦草的处理此事,下了份罪己诏,说是天灾不是人祸,下令此后不准再查云云,把此事压了下来。
普通百姓也当作天灾处理,收拾残尸,掩埋家人,重新建设家园。事情如果就这么一直发展下去,这场爆炸很快就会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今天张皇后却带来不一样的版本。
天启并未放弃追查,得知火器局爆炸的那一刻他敏锐的察觉到阴谋的气息,因为某些原因,只能转入暗中调查。调查的结果无从得知,只是天启越来越郁郁寡欢,最后变得谁也不信任。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暗中削弱魏忠贤的势力,直至临终,才匆忙把皇位传给他的弟弟朱由检。
在此之前,张皇后一直以为,是因为爆炸余震波及到太子早夭才心灰意冷,最后才发现不是。
“朝野传闻是本宫说服先皇,将皇位传于你,其实不是。那天,本宫只是去接受圣旨。”张皇后一字一顿的说道。
杨荣听得一头雾水,最后只听出崇祯能那么顺利干掉魏忠贤是占了天启的光,我就说他是个二杆子脑袋,他还不承认。
杨荣还是一口应承下来,不为案子,为火器也得走一趟火器局。主动去皇后那用餐后,换上便装带着王承恩缓缓向宫门外走去。
刚刚踏出宫门,呼啦围上一群人,仔细一看都是上朝的官员。虽然叫不上名字,杨荣还是很开心,王承恩的脸都绿了:“皇上,是御史言官。”
“有什么要紧的事禀报吗?”杨荣礼貌的问道,努力的让自己显得和蔼可亲一点。
“皇上这是要?”有一名客气的官员问话。
“出宫溜溜去。”杨荣不以为然的回道。
“皇上不在宫里操心国事,却四处闲逛,是想学隋炀帝杨广吗?”这是不客气的官员问话。
“朕要是有那本事,不早就御驾亲征,征辽东去了吗?还用得着你在这问话?”杨荣来者不拒,什么样的话都能接上两嘴,并且不落下风。官员们没辙,准备祭起终极大招,跑到午门跪着哭诉。
人走的清清静静,杨荣从容不迫的迈开四方步向目的地走去。王承恩睁大眼睛仿佛是第一次见到崇祯:“不可思议,居然可以击退言官。”
杨荣走出去很远,但还是听到了王承恩的小声嘟囔:“他们不还是去午门哭去了吗?还不算成功。”
看似是两人的随意闲逛,王承恩早早的派东厂的人去火器局布置,务必要保证皇上的安全。自从火器局成立以来,没有哪个皇上敢接近半步。火药是不稳定的,生怕一个不小心把自己彻底报销。
杨荣也很不想来,落后的制度和设备,哪一个出差子,都是要人命的事情。还是硬着头皮来了,为什么?想手把手教给工人们先进的知识理念减少工人伤亡,顺便也看下现时代的火器发展。
踏进门的那刻,杨荣意识到火器局是不是离皇宫太近。这个念想还没有在脑海中成型,就被欢迎仪式包围。火器局王主事热情的带领大家下跪,就差鼓掌撒鲜花。看着叔叔,爷爷辈年龄的人给自己下跪,杨荣恨透了这个陋习。慌忙让大家起来,各司其职,如果不是真的没钱,真想发两个红包贴补家用。
走了一个来回,杨荣发现虽然设备原始,但人员并不混乱,至少比自己邻村的那个鞭炮厂要正规的多。制药的工具能用木头就用木头,能用石料就用石料,迫不得已的用的铁器也都用粗布包裹。
即便这样,王主事也是忧心忡忡,最害怕的是五月电闪雷鸣的季节,虽然准备得当,但还得看老天是否发脾气。杨荣心道,制火药不会,避雷简单。当即花钱请了铁匠,每个房屋做根避雷针直插地下深处。
“皇上,这个管用吗?”
“别的不敢说,这是最基础的常识,肯定管用。说点正事,这样的武器作坊一个月能做两千条枪吗?”
“如果是精工细料,一个月只能产300条。”
“火炮呢?”杨荣看着大铁疙瘩止不住的犯愁。
“铜料充足的话三个月能做一门火炮。”王主事也是实话实说。
十万兵马,得开三十个同等规模的工厂,做一年才能勉强供应的上,大明还能有用到的那一天吗?杨荣留下身上仅存的6000两银票给工人改善伙食。
回去的路上杨荣对王承恩说道:“咱们得赚点钱过了这个年,最起码给皇后做身新衣服吧。”
王承恩还是那样腼腆,不知如何应对。
“走吧,还得去找骆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