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隔水不隔音,电报拍去了,父母很快就收到了。
由于相隔万水千山,千山万水,父母不能说来就来到,于是香玲又陷于漫漫的等待。
等待的日子是难熬的,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香玲感觉浑身乏力,昏昏沉沉,肠胃胀气,腿脚不灵。
一阵胃痉挛,酸水冲上来,香玲哗哗地呕吐出来。毕丰收赶紧上前搀扶她,怕她摔倒。这一搀扶,像给香玲服下催吐药,灌进肥皂水,苦水喷射而出。香玲吐得接连不断,吐完了饭,吐酸水,吐完酸水又干呕。
盼星星,盼月亮,只盼着父母早早来到。香玲望眼欲穿地盼,父母一到,把自己的打算跟父母全部摊牌,让父母立刻采取行动,带走香梅,以免招致后患。
香玲没有盼到父母的到来,却盼到好姊妹王茜的到来。王茜看见香玲折腾成这般模样,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再三地宽慰香玲,这属于正常情况,或者叫条件反应,最好到医院检查检查,其实香玲又何尝不知道。
王茜对香玲一顿海夸,有个令人羡慕的工作,有英俊潇洒的丈夫,还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言语之中流露出对毕丰收的赞扬。香玲随声附和,心里却在纠结。人都说男人别人的好,孩子自家的好,开始不信。一路过来,现在才知道,这话千真万确。没和谁一个锅里磨勺子,不一起生活一段时间,不了解谁。了解以后,就如同上了贼船,想下船就不那么容易了。
王茜把自己参加自学考试取得的不凡成绩告诉香玲,总共要考九门课程,第一次开考《民法》、《宪法》和《中国法制史》三门课程,尽管她考的分数不是很高,六十多分,七十多分,但是都及格了。香玲画龙点睛地总结——六十分万岁,六十分等于一百分,五十九分等于零蛋,恭喜你一炮打响,首战告捷。
谈话很自然地扯到搞对象上,提起对象,王茜直言不讳地请香玲帮忙,找个人模人样的男人。提到毕丰收她的脸就骚红了,红到耳根。香玲隐隐约约觉得王茜也今非昔比,好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似的。是啊,这年头夫妻间都瞒着藏着,朋友间有点小秘密也是再正常不过,可以理解的。
王茜陪香玲到医院检查一遍,确实怀孕了。医生告诫香玲替下一代考虑,除了增加营养,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外,还要及早进行胎教。然而,胎教是需要情调的,现实生活却很让她总觉得缺少那该有的情调。
接到电报,顾不上周全准备,香玲父母便风风火火地从关东赶回关里老家,没来得及看年迈的亲人,径直来到香玲家,不知道这家又闹出什么乱子。对于两位家长的到来毕丰收十分吃惊,香梅感觉诧异。吃惊过后,香梅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抱住母亲就喊妈妈,扑到母亲怀里大哭,泪水像断线的珠子,流个不停。母亲看到多日下落不明的女儿号啕大哭,边安抚边抹起眼泪,还喃喃地叫着香梅的名字,母女二人都哭得不成样子。父亲强忍悲痛也滚出两行热泪。毕丰收的嘴张了几次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香玲是这一出闹剧的设计者,也是头脑最理智的人,她这样出来劝慰母女:
“都别哭了,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再说哭又有什么用?都到这个份上。”
母亲止住眼泪,香梅也慢慢地由哭啼到抽泣再转到沉默,头始终埋在怀里不肯拔出来。
“好了,好了,爸妈你们先休息,天火烧不了明天,有什么话慢慢说,既来之,则安之,反正你们也不能立马就走,有什么贴己话休息休息慢慢说。”
当天,香玲照常上班去了,家里有毕丰收陪伴着岳父母拉家常,不提利害。
入夜,万家灯火,灯火万家。时间在一分一秒地度过,香玲和母亲彻夜无眠,从香梅说到自己,从自己拉到毕丰收,翻箱倒柜数落个遍。
谈的仔细又重要的是香梅,平心而论,作为一母同胞的姐姐和她亲如手足,她在妹妹身上花费的心血也不少,倾注的感情更是无数。留她在这里等待秋后就业也是条路,但是香梅有些变态,如今和冬冬搞得有点不像话,这样下去,一定会把孩子养到我们家里,不叫外人笑掉大牙才怪呢?作为姐姐也不能管得太宽,请父母出山,就是要把香梅领回去,以防闹出乱子,不好收场。
世上最不好说的人是自己,在别人看来,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个中滋味只有她自己知道。香玲也承认自己和毕丰收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时光。自从毕丰收下道以后,她觉得自己幸福的天平倾斜了,现在一下子掉进万丈深渊。她不想与之同流合污,发誓与他分手,连自己的事都顾不上,哪有心思再顾恋香梅的事。她把自己婚姻大事搁浅,先从苦海中捞出妹妹。现在香梅是捞出来了,虽然还没有固定的工作,她还有一双手,照样可以养活自己。可是她不知道好自为之,碰到个男人就陷进去出不来了。当务之急是让她离开这个家。香玲说着,母亲洗耳恭听,必要的时候插一两句随声附和的话“就是啊”,关键处却不置可否。
与此同时,毕丰收在那边给老丈人打来洗脚水,没等老丈人擦干脚,就抢先把洗脚水给倒了,弄得老丈人有点受宠若惊。
坐在床上,两个人像漂流到孤岛上的自由人,毕丰收像个好奇的少年不停地向老丈人问东北的那几件宝,老丈人答非所问地给他讲鸡西市、双鸭山市、冰城哈尔滨……老人从城市特色到跟自己的经历讲得绘声绘色,声情并茂。
轮到毕丰收自己的时候,他从甩长马鞭赶马车的英俊青年讲起,自己很多地方像电影《青松岭》上赶马车的钱广,如何给生产队赶马车。单干以后,如何抓钱养家。讲到发家致富时,把自己的致富门路讲给老丈人听,讲自己如何凭借一门手艺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走麦城是不能提的。中间还夹杂出对将来的详细规划,也就是未来的致富蓝图,包括如何孝敬老人,如何供弟妹读书,如果老人愿意的话,退休以后到他这里生活,他给老人端茶送饭,帮助老人安度晚年。讲得老人心里甜丝丝的,美滋滋的。为了帮助老丈人解除心中的忧患,他准备今年招工时找人帮助香梅安排好工作,让她也在这里上班。这些话说到老丈人的心坎上,如同异常及时雨从天而降。
鸡叫了,二人没有一点睡意。日头有一杆子高了,二人终于撑不住了,才开始迷糊起来,早饭也没有按时起来吃。
香玲匆匆吃了早饭上班去了,毕丰收起床以后也出去忙自己的了,香梅到大嫂家借宿还没回来,家里仅剩下香玲父母二人。两个人不紧不慢地交换了意见,最后敲定一条:香梅一定不能走,找到工作去上班,确实找不到工作再另做打算,并且分头做香玲的工作,还要她再帮助妹妹一把。光说话不行,还应该再拿出点实际行动。他们回家以后把家里积攒的那点钱邮过来,帮助毕丰收买辆跑运输的面包车,让他浪子回头,在致富路上多拉快跑。从此以后,香玲不能再想入非非,疑神疑鬼,不能好高骛远,和和睦睦过日子。
如果说毕丰收是个色迷,不如说是个车迷,一听老丈人帮忙买车,乐得屁股颠得没有二两沉,跑来跑去像一头撒欢的小马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