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789500000008

第8章 《庄子》摘译2

庄周梦蝶

药径深红藓,山窗满翠微。羡君花下酒,蝴蝶梦中飞。《题崔逸人山亭》

‘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无法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故事短小,其渗透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精义,成为庄子诗化思想之一,浪漫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学思考,引发后世众多文人骚客的共鸣。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喻:通“愉”,愉快。适志:合乎心意,心情愉悦。觉:醒来。蘧蘧然:惊动的样子。一说僵直的样子。分:区分、区别。物化:事物自身的变化。此处意思为:外部事物都会与自身交合,即万事万物最后都是要合而为一,指大道时而化为庄周,时而化为蝴蝶。

曾经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宛若真境灵动的一只蝴蝶,心情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忽然间醒来,懵懂中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人生像梦一样,他认真的想了想,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了庄周呢?庄周与蝴蝶肯定是有区别的,这应该是物我合一吧。庄子梦中幻化为栩栩如生的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

庄子梦中旖旎美妙的感受,引发了后世才子骚客的憧憬和心驰神往,关于《庄周梦蝶》的典故,后世诗词歌赋泛泛相生,缤纷绚丽,现摘录一些,以飨读者。

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黄庭坚《寂住阁》诗:“庄周梦为胡蝶,胡蝶不知庄周。当处出生随意,急流水上不流。”

辛弃疾《念奴娇?和赵国兴知录韵》词:“怎得身似庄周,梦中蝴蝶,花底人间世。”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惊觉我的是颤巍巍竹影走龙蛇,虚飘飘庄周梦蝴蝶。”

黄庭坚《次韵石七二七首》之六:“看着庄周枯槁,化为胡蝶翾轻。”

白居易《疑梦二首》之二:“鹿疑郑相终难辨,蝶化庄生讵可知。”

骆宾王《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之二:“有蝶堪成梦,无羊可触藩。”

崔涂《金陵晚眺》诗:“千古是非输蝶梦,一轮风雨属渔舟。”

黄庭坚《古风次韵答初和甫二首》之二:“道人四十心如水,那得梦为胡蝶狂。”

李嘉《春和杜相公长兴新宅即事呈元相公》:“梦蝶留清簟,垂貂坐绛纱。”

陆游《遣兴》诗:“听尽啼莺春欲去,惊回梦蝶醉初醒。”

马致远《夜行船?秋思》曲:“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陆游《吾年过八十》诗之一:“化蝶有残梦,焦桐无赏音。”

谢宗可《睡燕》诗:“金屋昼长随蝶化,雕梁春尽怕莺啼。”

李群玉《半醉》诗:“渐觉身非我,都迷蝶与周。”

赵翼《新霁同杏川诸人散步》诗:“声在树间禽姓杜,香寻花底蝶为周。”

萧纲《十空?如梦》诗:“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

吴融《杏花》诗:“愿作南华蝶,翩翩绕此条。”

李群玉《昼寐》诗:“正作庄生蝶,谁知惠子鱼。”

钱起《衡门春夜》诗:“寄言庄叟蝶,与尔得天真。”

“庄周梦蝶”提出了一个哲学论点,其探讨的课题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究竟能不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古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人是否能够分辨出真实和虚幻?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并不真实。庄子以为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并不相同。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庄子用最简单的寓言来说明一个本质问题,即生死问题。老聃云:‘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张伯端云:‘饶它为主我为宾’,那个‘主’是什么?即是大道,人生实为幻境,而不自知。时空皆可转换,而非永恒。《庄子》具自由精神,追求自由“无待”的人生,这种无待就是大道。人本身并非自由,老聃云:‘吾所以有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只有形而上,方能真自由。

“庄周梦蝶”中昭示世人“人生似幻化,终当归虚无”,蝴蝶在梦中,人生亦如梦,人与蝴蝶在时空的节点上相对存在,随境变幻,惟有无待不变,才会永恒。宋?苏轼《题西林壁》里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人作为存在者对存在进行追问时,确实是难以明辨。郭象云:“今之不识胡蝶,无异于梦之不识周也,而各适一时之志,则无以明胡蝶之不梦为周矣。世有梦经百年者,则无以明今之百年非假寐之梦者也。”即使今天,人对自身和宇宙的认识依然在探索之中,限于自身和成见的阻碍,认知依然有限。

《庄子》摘译

《庄子》难读难懂,尤其现代社会距离其成书已达两千五百多年,时过境迁,其书‘意出尘外,怪生笔端。’行文雄浑飞越,意境瑰丽诡谲,把握其真义非易。宋朝罗勉道《南花真经循本》:‘《庄子》为书,虽恢谲佚宕于六经外,譬犹天地日月固有常经常运,而风云开合,神鬼变幻,要自不可阙,古今文士每奇之,顾其字面,自是周末时语,非复后世所能悉晓。’然‘此书不可不读,亦最难读。东坡一生文字,只从此悟入。大藏经五百四十函,皆自此中细绎出。’因为‘其书虽为不经,实天下所不可无者。郭子玄谓其不经而为百家之冠。’现不揣浅陋摘译一些文字,希冀契合庄子本意为是。

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北海有一条名为‘鲲’的鱼,有几千里大,它变化成鸟叫‘鹏’,鹏也很大,它的背部就有几千里,鹏振翅而飞,翅膀好像天际之云。这只鸟在风起海动的时候,就飞往南海,南海是天之大池。

冥本意是幽暗不明,引申为深邃。冥,幽也,夏六月也。——《说文解字》。冥有时间之意;冥乃天池,也有空间之意。冥实有道之意也,是成道与未成道的区别,未成为冥,成则明矣。北冥和南冥,是二也是一。天下只一道。鹏和鲲是阴阳的代名词,出水为鹏,入水为鲲。特点是其大无外。鱼化为鹏,是阴阳转化之意。一‘怒’字可见振奋之情,勃然之意,‘怒而飞’和‘海运’,均有火候之象。‘化而为鸟’和‘徙于南冥’即是阳转化为阴,阴转化为阳之意。冥,六月,鲲一去六月,鹏一来六月,合之为一年。时间和空间相融,冥也,混沌也。空间分为南北,时间则以飞驰。阴阳随之转化,阳阴来往,在时为四季更替,在空为南北轮回。无有时空,返回原点即是道。

烹炼金丹乃是以乾坤为鼎炉,此处指‘北冥’‘南冥’,其实则一。仅鲲就有几千里大,鹏之背也有几千里,南北冥不知大如几何,自然为一矣。鲲在此遨游,鹏在此翱翔。鲲鹏指药物,阴阳也。‘怒而飞’和‘海运’是动态之阴阳转化,滋生万千,火候是矣。

金丹大道自古隐晦,经庄周譬喻更是玄妙莫测,不见真谛。难怪后世读之仅倾慕其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浑飞越,对其瑰丽诡谲的内涵,高远旷达的本义辄无法契合。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齐谐》这本记载奇闻逸事的志怪书籍里说:‘大鹏飞往南海,水花溅起高达三千里,翅膀拍起旋风直上九万里,鹏乘着六月飓风飞驰而去,’野马一般的迅疾,飞扬的尘土,生灵被风吹起而飘荡。天空辽阔湛蓝,那是它的本色吗?它的长远真的没有极致吗?大鹏若是往下看,大概也是这样的景致吧。

鹏之飞翔带动水花直起三千里,翅膀煽动处旋风直上九万里,其气势之恢弘有如炼丹火候之壮烈,带起炉中杂质飞扬,炉火之熊熊燃烧直至纯青,将渣滓燃烧殆尽,真金经烈火锻炼,愈加金光熠熠,真金不怕火炼,烹炼金丹火候至足,鼎中自然炫耀生辉。

大鹏腾空万里六个月直飞南海,鲲鱼深潜瀚海遨游六个月复回北海,正应一年之机,周天火候足矣。年中取月,日中用时,其周天火候之机深矣。

大道有如天之苍茫,没有极处。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的本色无始无终,无内无外。竖穷三际,横遍十方。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如果水积累的不够深厚,也就无法浮起大船。在堂前的坑洼处倾倒一杯水,放一叶草可以当成船,要是放上杯子则粘滞了,和水浅船大的道理是一样的。大风积聚的如果不够厚重,那么承载鹏的大翅膀也没有力量,鹏程九万里是缘自飓风在下面助其翱翔,背负青天的鹏借助风力而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它了,然后才像现在这样飞到南方去。

鹏的飞翔借助飓风,烹炼金丹要有火候,如果火力不足,则难以烹炼出真正的龙虎大丹。

蜩与小鸠嘲笑大鹏说:‘我尽自己的力量全力飞行,碰到榆树和檀树飞不上去,还会掉落下来,哎呀,你何必飞往九万里之外的南海呢?’去野外只需要带三顿饭,肚子里还是饱的,要是去百里之外,则准备过夜的粮食,去千里之外,则准备三个月的饮食。这两只小虫鸟又怎么会知道这些呢?

蜩与小鸠不理解鲲鹏之于南海北冥的境界怎样,有如百姓不清楚炼丹的景致如何。证道者有如大鹏展翅翱翔于长空,又似鲲鱼遨游于瀚海,放之可达六合。阴阳际会,金丹一点灵质生成,卷之退藏于密。凡夫俗子又怎么能理解其中的玄奥境界呢?

飞行于千里之外,须准备三个月资粮,说明炼丹非一日之功,成道非一时之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聪明的人知道愚笨的人笨在哪里,愚笨的人不会知道聪明的人聪明在何处。短寿的不清楚长寿的经历,这些怎么会知道呢?朝生暮死的虫子不会知道一个月的时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的蝉怎么知道一年的时光如何呢?这是寿命短呀(寿命之外的事情当然不会知道)。所以平常人也不会理解长生久视是怎么回事。

南方曰楚。《李善注》朔,北方也,楚,南方也。南方的南方也即南极也,有寿命玄远的灵质,以五百年为一个春季,五百年为一个秋季。远古时期有棵大椿树,它是以八千年为一个春天,八千年为一个秋天。彭祖至今都以长生久视而闻名于世,芸芸众生都想和他相比较持平,这不是太可悲了吗?

金丹大道乃长生久视之学,世人均斥之为迷信,无道之人无法理解有道之士的道在哪里,有如‘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认为看不见的就不存在,有如井底之蛙,不知天外有天。彭祖有道乃实修实证,众人也想长生却不去亲力亲为,只想结果,舍去过程,只想收获,却不付出,这不可悲吗?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粃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肩吾同连叔说:‘我听接舆说话,夸大其词没有根据,高论一发便不可收拾。我惊讶他的话像银河一般无边无沿,不合事理,不合常情。’

连叔问:‘说了些什么?’

肩吾答道:‘他说在遥远的姑射山有神仙居住,肌肤像冰雪一般的凝滑,曼姿若少女一般,不吃五谷杂粮,依靠吸风饮露,乘云气驾驭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他敛气凝神,能使万物不受疫病灾变,而五谷丰登。’我以为他说的都是狂妄之语而不相信他。

连叔说:‘真是这样,文章无法给盲人看,音乐无法让聋者听。难道只是身体有聋瞎吗?其实在智慧上也有这样的事情,这话就是说你呢。那神人的德行泽荫万物以为一体,又怎么会为这些世间的悲欢离合而辛苦疲惫呢?那神人物质伤害不到他,在漫天大海里不会溺亡,大旱之时金石融化成流水,土山都烧焦了,也不会让他感到炽热。他扬弃的尘垢和瘪谷米糠,都可以造就成尧舜这样的明君,他怎么肯以俗事当成自己的事业呢?’

庄子的这段文字是对至人形态的描述。‘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参同契》则形容为‘潤澤達肌膚’‘顏色悅澤好’‘老翁複丁壯,耆嫗成吒女。’《逍遥游》里的‘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实则为辟谷。‘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在《参同契》里则形容为‘伏食三載,輕舉遠遊。’《道德经》则描述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逍遥游》里的‘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在《参同契》里则形容为‘众邪辟除,正炁长存。’‘排卻眾陰邪,然後立正陽。’连叔接着对神仙之事进一步描述:‘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在《参同契》里则形容为‘跨火不焦,入水不濡,能存能亡,長樂無憂。’这当然是指法身,而非色身。可见古今道由一,无论老子说的,还是庄子讲的都是一个事情,其结果只是一种,虽小异而大同。

肩吾对接舆的不理解也很正常,绝大多数人对神仙之事认为不存在,或是不可思议,所以老聃云‘下士闻道’甚至会‘大笑之’,与这样的人谈道,正如连叔说‘如同让盲人看书,让聋人听曲一样。’他们自然对大道莫名其妙而不会理解和接受。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嫠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别人说叫樗树,它的树干盘结成树疖子,无法用绳墨丈量。小枝杈畸形,圆规方矩无法尺量,它生长在路边,木匠却不会看一眼。现在你的高谈阔论不切实际,大家都不予理睬。’庄子回道:‘你难道没见过野猫和黄鼠狼么?潜伏在那里等候猎物,东蹦西跳不避高下,经常踏中机关而丧命于捕网之中,现在那牦牛大得像天边的云彩一般,它的力气大极了,却不能抓住老鼠。今天你有大树却愁没有用处,何不把它根植于空旷虚无的地方、宽广的旷野之中。你尽可以随心所欲徘徊在树边,潇洒地躺在树下睡觉。不会遭受刀斧的砍伐,外物伤害不到,没有实用之处,又怎么会招来祸害呢?’

庄子言及野猫、黄鼠狼和牦牛是对《道德经》里‘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最好的阐释。微:隐匿之意,也即虚无也。人心险恶莫测,道心居中虚空。有用与无用是相对的,于此有用,于彼无用,无用之用才是大用。万物生存的法则是弱肉强食,人之心机叵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终是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人算不如天算,适者生存。不如证道居于‘无何有之乡’,潜心默默,自可趋利避害。

在世俗人的眼里有用和无用的区别在于当下是否利己,惠子否定庄子是当下见不到益处,大道无形无象,证道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且高逸多性情洒脱、隐迹藏行,其虽被褐,不见宝玉怀中,所以庄子之论,凡夫俗子自然认为其虚妄不切实际。

惠子假借大树无用贬庄子学说无用,庄子说惠子的大树则喻指身体。‘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乃虚无之意,将身体这棵大树根植于虚无境地滋养,虚无乃是炼丹的炉鼎。《道德经》将虚无之功用进行理论:‘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参同契》里也有相同的表述:‘以無制有,器用者空。’‘內以養己,安靜虛無。’‘四者混沌,徑入虛無。’均是强调虚无的重要性。炼丹只有根植于此才会逍遥自在。

‘不夭斤斧,物无害者。’在《参同契》里形容为‘改形免世厄,號之曰真人。’这才是逍遥的真义呀!立于身而出于身才能成道。《道德经》于此阐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我们患难缘自有身体,只有珍惜身体才可证道,天下即是大道。

齐物论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笄,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南郭子綦倚案几而坐,仰天呼气,好像进入忘我境界,在他面前侍奉的颜成子游说:‘身体不动好像枯木,心灵寂静也可以像熄灭的灰烬么?您今天的静坐状态和往常不一样呀?’

子綦说:‘偃(子游的名),你问的很好呀,今天的忘我境界你知道吗?你听说过‘人籁’未必听说过‘地籁’,听说过‘地籁’未必听说过‘天籁’!’

子游答:‘恭请讲它的道理。’

子綦说:‘大地的喘息就被称作风,大风不刮则已,刮起来自然界万物有孔窍的地方都会如怒吼一般,你难道没有听过狂风呼啸的声音吗?山林里低洼盘回的地方,大树四周的凹陷窟窿,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有的像梁上的方孔,有的像圆环,有的像捣臼,有的像深池,有的像浅洼,这些因飓风呼啸引发出的声音有的像激水之音,有的像飞箭破空之声,有的像人训斥之声,有的像人呼吸之声,有的像人哭喊之声,有的像人低吟之声,还有像人低泣感叹之声,前面大风呼呼地吹,随后被吹的众窍呜呜地和,柔风则小和,暴风则大和,大风一停,众窍则无声了。你没看见草水还在摇曳摆动吗?’

子游接着请教问:‘我知道‘地籁’是众窍受风发出的声音,‘人籁’则是吹竹笙发出的乐声,请问‘天籁’是什么呢?’子綦回答说:‘‘天籁’就是风吹众窍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之所以声音千差万别,都是各个窍穴本身的差异导致,那么吹动它们发音的还有谁呢?’

‘怒者其谁邪?’是天籁,是大道,是天之机,天机不可泄露。此段文字有炼丹火候之征象,炼丹起火,风助火势,火借风威,风火相煽烹炼金丹,百脉震动,万窍齐开,寂兮寥兮,天地之间自有真火烧丹。庄子所言‘天地之籁’乃境界,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道德经》里有一句:‘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与上段文字相呼应,庄子是对老子一句之它述。《道德经》里谈天地如橐龠,《庄子》指天籁、地籁、人籁。

‘籁’本义:古代一种三孔管乐器。龠通籥,为古史传说华夏先民所创制的一件原始簧管乐器。《说文解字》:籥三孔也。大者谓之笙,中者谓之籁,小者谓之箹。可见‘籥’和‘籁’是同一种吹管乐器。槖,囊也。——《说文解字》。(按:小而有底曰橐,大而无底曰囊。)橐龠被引申为风箱。吴澄注:‘橐籥,冶铸所用嘘风炽火之器也。为函以周罩於外者,橐也;为辖以鼓扇子内者,籥也。’

关于隐机,现今多作倚靠案几解,笔者认为实庄子一语双关的话,另含有证道方法之意。机:关键也。在《庄子?秋水》里有‘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仰天而嘘’和‘大息’非得隐机吗?非得倚凭几案?隐:藏匿,不显露。隐,蔽也。——《说文解字》,机:主发谓之机。——《说文解字》。:机通“积”,累积变化于无形即是机。

‘机’字在《庄子》里涵义丰富。如指事物变化之所由:《庄子?至乐篇》‘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天运篇》‘意者有机,缄而不得已耶。’又指机械、巧术:《庄子?天地篇》‘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也指天机、天眞也:《庄子?大宗师篇》‘嗜欲深者天机浅。’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随着真伪之辨大道为什么隐匿了?是非的争论又如何遮蔽了正言?正言既然存在为什么不被认可?大道被微小的成就隐匿了,真理被华丽辞藻掩饰了。所以有儒家和墨家的争论,他们认可对方反对的一面,反对对方认可的一面,所以不如以聪慧认知世界,也即通过证道来认知世界,方称之为‘明’。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大道的争论从古至今都存在,老聃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懂大道的智者往往不去言论它,说它的未必通达,因为大道很难用语言说清楚。庄子的上段文字和老聃‘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同旨。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此就是彼,彼就是此,彼也有它的‘彼此’,此也有它的‘彼此’,真的有彼此的分别吗?还是没有彼此的分别?彼此不相对待,就是道的枢要。知道了道的枢要就像进入了环的中心,以应对无穷无尽的变化。‘是’的变化无穷尽,‘非’的变化也无穷尽。所以说以真正的智慧来认知世界,也即以证道来认知世界的本质。

阴阳是现在哲学里所说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彼此’和‘是非’均是阴阳的涵义,阴阳再分化为阴阳,乃传统《周易》里的两仪分四象。阴阳统一不相对待,混而为一就是先天大道,阴阳分峙对立,有生克制化之功乃是后天寰宇。阴阳和合就是道的枢纽关键,抓住其核心,自可应万变。《参同契》云‘处中以制外’,‘八卦布列曜,运移不失中。’《道德经》云‘载营魄抱一’,都是对关键核心‘中’的肯定。所谓‘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这个‘钓鱼船’和‘一定之规’就是‘中’。‘是非’之无穷尽若人间日月之穿梭、时令之寒来与暑往和昼夜之交替,怎么会有穷尽呢?大道的原理就在这中间呀,真正懂得证道的理法并亲修实证,才可以称之谓‘明’。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万物有所分解,就有所合成,能生成物质,也就会毁坏。所以一切事物若要没有成和毁,只有最终复归一个整体,只有真正成道的至人才会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不要用分别之心去对待世界,而是以无所作为的心境融入生活之中。所谓的‘庸’即是在平常之中体会大道,在平常之中体会印证,自然可以通达大道,通达大道自然有所得。这种有所得的状态就差不多接近道了,这也不过是顺其自然而已,成道之后却不知为什么会是这样就叫作道。

万事万物有所分别以及生成毁坏就不是道,大道的特点是无形无相,无始无终,无内无外。分与成,成与毁均是阴阳本质,有阴阳之相就不是道,道是阴阳合一。恬淡虚无,无所作为,顺其自然符合证道的状态,唯此方能接近道的本质。在证道的过程中,大道不期然而然,莫之致而至,以致于证道者甚至感觉不出‘道在是矣’。证道有方法,方法不是道。方法如同过河之筏,到达彼岸为是。证道的方法很平庸,并不繁缛。俗语常言合至道,道出世间,证在世间,在平常之中体会大道。《悟真篇》云:‘须知大道居尘世,何必深山守静孤。’‘修行混俗且和光,圆即圆兮方即方。显晦逆从人莫测,教人争得见行藏。’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上古得道高人,他们的智慧达到了最高境界。如何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呢?那时有先哲认为,宇宙最初不存在具体有形有象的事物,这便是认知的最高境界,尽善尽美,无以复加。这就是空、虚无、无极,就是道。

次一等的人认为有万物的存在,并不严分界域。这就是无中生有,是太极。

再次一等的人认为万物有界域,尚没有是非之分。是非实则阴阳。是非乃辨别也。此乃一气兆动,尚没有分出阴阳的境界。当阴阳显现了,道也就亏损了。道之所以亏损,因为阴阳生成的缘故。

爱:《说文解字》解释为“行走的样子”,可意为“疼惜呵护对方,为之奔波辛劳”之义。在此借喻人伦男女之眷恋,实指事物阴阳之意。

由上文可见道之本乃虚无,无中生有即是无极化为太极,静中生动即是太极分化两仪。一气兆动,阴阳彰显,失道也,反之得道矣。《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正是此意。《悟真篇》里也有‘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张。’均是同旨。

道是宇宙的本质,顺化则生成万事万物,有成有败,有分有别,有始有终;逆行则复归于道。一无所有,不可名状。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

相对而言任何一物都是大的,因为总有比它更小的物质存在。从这里看万物莫不为大,秋毫也可以说是天下最大的,是相对于一切比它小的物质来说;天下任何一样东西也都可以称为是小的,因为总有比它大的存在。从这点看天下万物莫不为小,泰山也可以称之为小,是相对于一切比它大的物质世界来说的。任何生灵都可以称为长寿,因为总有比它活得更短的,由此来看则没有不长寿的,相对于比自己短命的来说,即使夭折的婴儿也是天下最长寿的了;任何生灵都可以称为短命,没有不短命的,因为总有比它长寿的,相对于比自己长寿的来说,活了八百岁的彭祖也是短命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是因为视角不同而得出的结论。天下毫末最大,是相对于比它更小的微观世界来说;天下泰山最小,相对于比它大的宏观世界来说。因此一切大小寿夭等等的分别完全是相对的,大小寿夭是相对而言。

当万物与我为一体时,也就没有了对比,自然无阴阳之说,既然已经成为一体,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其实这就是道。道独一无二,绝于对待,对待即是阴阳。

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王倪说:‘真正有道的高人特别神奇,山林焚烧不能使他感到热,江河都冻结成冰不能使他感到寒冷。迅雷劈破山峦、飓风掀翻海浪不能使他惊骇。像这样的隐真腾云驾雾,骠骑日月,周游于四海之外,生死的变化对他没有影响,何况世间的厉害得失呢?’

功夫到了一定境界真元充足,色身可以不畏寒暑,《参同契》里有‘服食三载,轻举远游。入火不焦,入水不濡。能存能亡,长乐无忧。道成德就,潜伏俟时。太乙乃召,移居中州。功满上升,膺箓受图。’与上段《庄子》文字相呼应。经过三年的辛勤修炼,才可以‘轻举远游’,也就是《庄子》说的‘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游于四海之外的是法身,而不是色身。法身可以‘入火不焦,入水不濡。’如此依然勤修不惰,功夫大成之时,才可以‘死生无变于己’。《参同契》形容为‘积累长久,变形而仙。’‘功满上升,膺箓受图。’《道德经》称之为‘死而不亡者寿’‘是谓根深固坻,长生久视之道。’可见古代经典都是相通的,即《悟真篇》所述:‘万卷仙经语总同’。各种炼丹经典说的都是一件事。辞藻别有千秋,真义唯独一个。

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

长梧子曰:“是皇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奚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置其滑涽,以隶相尊?众人役役,圣人愚钝,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

瞿鹊子问长梧子说:‘我听孔子说过:圣人不去从事那些功名利禄的事情,不避讳危害,不喜欢妄求,不拘泥于道,没有的话好像说了,说了的话好像没有说,其精神遨游于尘世之外。孔子认为这些荒诞不经,可是我认为这正是大道玄妙的地方。您是怎么认为的?’

长梧子说:‘这些话即使黄帝听了也疑惑不解,何况孔子他怎么会知道呢!你操之过急了,好比见到鸡蛋就想生成了报晓的公鸡,见到弹丸就想到可以吃上烤熟的鸮鸟一样,我试着给你讲解,你暂且听一下看如何,圣人与日月同明,怀抱宇宙,和万物同为一体,把是非混乱不定放在一边,世俗的尊卑贵贱同等看待,芸芸众生忙忙碌碌,圣人则大智若愚,糅合万事万物而成为一体。万物都是一样,相互蕴含于浑朴之中。’

人生短暂,顾此失彼。证道是可有可无还是非常重要?这个问题很关键。大道非常珍贵并且难得,《道德经》里说:‘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即使荣华富贵加身,也比不上道的尊贵。如果赠人礼品,不如将道献出,远胜于金银珠宝;珍惜自己最好的方式是勤于修道。《悟真篇》里说:‘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只贪利禄求荣显,不觉形容暗悴枯。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并且说‘大药不求争得遇,知之不炼是愚痴。’‘学仙须是学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先贤均强调时光飞逝,了道成真时不我待。

得道高真的行迹异于常人,功利乃身外之物,法身已成,自然灾异无法侵害,即所谓‘入火不焦,入水不溺。’至人不会妄自追求,追求只会害道,而不利于证道。如《道德经》所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甚至没有证道这个名相,身处道中,道在身中。‘没有的话好像说了,’也即《道德经》里说的‘不言之教’。‘说了的话好像没有说’即是《道德经》里说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其精神遨游于尘世之外,即是《参同契》里说的‘轻举远游,能存能亡,长乐无忧。’,不忘初心,直证本源,就是《道德经》所云‘长生久视之道’。

孔子没有实修实证,又怎么会知道这些呢?大道乃与天地同体,与万物同源。不生不灭,自是长生。证道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要勤而行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道德经》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长梧子批评瞿鹊子的了道之心过于着急了。

同类推荐
  • 梦界神

    梦界神

    周易因八卦图而掉到了时间与空间的裂缝中,没有神器,没有机缘,更没有天赋,但是他就是要逆天!用绝世本领平天下,战昆仑,入地府,上天庭,跨入封印万魔之地,跳出六道轮回,穿越无尽星空,潜入时间长河,开辟万灵之界,追寻挚爱的尽头!别问我主角的特长是什么,他只会逃跑~
  • 本路人超强的

    本路人超强的

    修真抽奖系统启动……绑定宿主【陆纫】…………数年后。陆韧:我虽然只是个路人,但我超强的!
  • 六界之门

    六界之门

    千载后,天将倾,地将陷,黑暗笼罩人间。尸山血海,群魔乱舞,福兮?祸兮?湮灭?辉煌?人界、冥界、妖界、仙界、天界、魔界并存,大劫将至,六界动荡。一少年身怀神秘青莲,凝聚九窍金丹,闯兰若寺、入锁妖塔、登诛仙台,一路行来,桩桩古今秘史在其面前揭开。亲情、爱情、友情,皆愿以性命守护!且看夏言踏足六界,登顶巅峰!(PS:本书书友群正式开启,530538304,邀诸位道友来此一聚!)
  • 妖孽横行之天女驾到

    妖孽横行之天女驾到

    弱水卷土重来,妖魔横生,天下大乱,邪恶之神携黑暗之子欲找寻五彩晶钥匙,打开樱灵窟,毁灭九玄光剑,从而统霸人神魔八界。上古神树樱花神母结出樱花灵,拯救世界,各界救世主横空出世。为找寻五彩晶钥匙,拿到九玄光剑,他们从此踏上这条危机重重的道路。——我的人,我的情,竟抵不过你的一手河山吗?-我的人,我的情,早已不属于我自己,虽知如此却还是无可救药的爱上了你,已是罪大恶极。此刻,忘了我,杀了我,这是我给你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机会。——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何要留我这一世记忆,独自啼血。-忘川河中,三生石旁,容我化成一叶忘情苦水予你饮下可好?
  • 画灵说

    画灵说

    那座虚空山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似乎从来不曾存在过,只是我清清楚楚记得在那里度过的每一个夜晚,这一切都在周霁的失踪里变得无迹可寻。
热门推荐
  • 无限之杀戮王朝

    无限之杀戮王朝

    酒吧的门口站着一个十几米高的巨人,长着狐耳的美女正在卖力的揽客,一个女人拉着带锁的艾斯走过,旁边的小贩推销着摊位上的写轮眼。程牧冷漠的看着这一切,对着旁边一脸惊愕的大蛇丸说道:“欢迎来到天堂。”
  • 中国文学史话

    中国文学史话

    胡兰成于1974年受聘到中国文化学院讲学,1976年返回日本侨居。彼时,仙枝、朱天文、朱天心等一群年轻人正通过胡兰成的书信指导,在文坛领袖朱西宁的直接引导下,办起了文学刊物《三三集刊》,开始追求文学理想。为了鼓励青年写作者,胡兰成亲自撰文指导,遂有此书《中国文学史话》,实际上是胡兰成给仙枝、朱天文等年轻弟子的文学教材。
  • 法则攫取者

    法则攫取者

    各方天地,有各方法则。就如能量守恒,是为大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是为小术,诸如此类大抵为部分法则。断章取义攫取某地法则,用于自身,可至无敌。
  • 成功者的背后

    成功者的背后

    男孩和女孩初恋的时候,男孩为女孩折了一千只纸鹤,挂在女孩的房间里。男孩对女孩说,这一千只纸鹤,代表我一千份心意。那时候,男孩和女孩分分秒秒都在感受着恋爱的甜蜜和幸福。后来女孩渐渐疏远了男孩。女孩结婚了。最近看到这样一则心理测试:假若你身边带着四种动物:羊、马、狮子、猴子,你要越过一片沙漠,不得不逐一放弃这些动物,那么你放弃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蜜爱亿万甜心妻

    蜜爱亿万甜心妻

    她是夏家的养女,误和姐姐的男友在一起。他是凌家二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眼就对她情有独钟。可有朝一日,却发现,真相不是他们想的那样……
  • 我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

    我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

    亲历唐山大地震,深感大自然的残酷,只有认识大自然才能造福人类。
  • 烈焰雄心

    烈焰雄心

    一本唐朝遗留下来的《黄帝内经》、一条上古时代活到现在的天蚕、一个二十五岁却历经沧桑的倾城女人,让原本打算平静过完四年校园生活的钱梦秋成为了黑白两道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心中的“唐僧肉”。警察局长说“跟我结拜,我保你岁岁平安!”;市委委员说“娶我女儿我保你平步青云!”面对如此之多的诱惑,钱梦秋究竟会何去何从……
  • EXO之真的,更好么

    EXO之真的,更好么

    集结了各种韩流明星,各公司的社长,你还不来瞅瞅么?如果你还想哪位明星,就在评论区写出来吧
  • 秦时明月之王道之剑

    秦时明月之王道之剑

    大秦帝国最为天才的少年剑客,手中长剑斩尽一切帝国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