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万经之王《道德经》
引子
“青牛出西关,老聃始著五千言。白鹿去升天,尔来忽已三千年。”时间真快,转眼到了二十一世纪,是对传统文化拥有的浓厚兴致,使我们再一次回溯到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邂逅先哲老聃,聆听先生的教诲。白髯老者手持竹简娓娓讲来非常之道,抑扬顿挫地朗读:“道可道,非常道。”字字珠玑的华章映入学子们的眼帘,大家随之和声:“名可名,非常名。”音韵直穿云海重霄,回荡在广袤的土地上,山川河流之中??????
丹道鼻祖
立教开宗,紫气东来三万里;
著书传道,函关初度五千言。
老子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老聃和李耳“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苦县是古代的县名,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今天河南省鹿邑县附近。
老子在少年时代就勤奋好学,家里人延请了一位叫商容的老先生教他知识。过了三年之后,商容感觉到自己所会的知识都被老子学去了,于是商容又给他介绍了周太学博士,那一年老子才十三岁。
老子去周太学博士处又学了三年,他的知识非常丰富,博士推荐他管理图书档案馆,时间久了,老子的学问日见精深,以致于声名远播,大家随之尊称老聃为老子。春秋时候,称学识渊博者为‘子’以表示尊敬。
孔子听说了老子的名声,和弟子南宫敬叔来拜访老子,他们谈得非常开心。临走时老子说:‘也没有什么钱财送给你,就送一些话给你吧。’老子劝他戒骄戒躁。他们走到了黄河边上,见河水滔滔,孔子不禁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就像黄河的水一样流逝了。老子说:‘天地之间都是一体,人也是这样,都是自然而然的来,自然而然地走,你也不必过于忧虑。’
回到了鲁国,孔子的学生问:“先生您见到老子了吗?”孔子说见到了。学生们又问老子怎么样,孔子说:“小鸟和鱼我知道它能飞能游,野兽善跑。这些都可以抓住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怎么样了,因为龙可以乘风云直上九天。我所见到的老子就像一条龙一样,学识渊博而莫测,志趣高邈实难知。”
老子见兵荒马乱,知东周的气数已尽,于是就离开了那里,一路行至函谷关。关令尹喜少年时代就喜欢看天文地理,学养深厚。有一天傍晚,尹喜看见东方天空的云呈现紫色横遍天空,聚拢过来像一条飞龙一样,由东向西滚滚而来。尹喜心里想紫气东来三万里,说明圣人要经过这里。
第二天傍晚,尹喜果真看见一位老者骑着青牛而来,老人白发如雪。尹喜心喜,恭敬地礼拜老子。尹喜说他喜欢天文,见天上的紫气前面是白云缭绕,知道过来的圣人一定是个白发老翁。紫气前面有牵牛星,知道圣人是坐着青牛而来。老子听了之后哈哈大笑。尹喜将老子引到他的关舍,请老子上坐,焚香行弟子大礼。
尹喜知道老子是一位高人,请他把所懂的“道”给写下来,老子挥笔竹简把“道”给写了下来,这就是后世声名隆重的《道德经》。老子有一位学生叫阳子居,早年曾经拜老子为师。两人偶遇,老子问他最近忙什么,阳子居说最近购置房产,招仆役,治家规。老子说有个睡觉之地,有个吃饭的地方,就可以学道了,为什么要这样铺张浪费的去修道呢?
两人同行过河,老子牵牛到了船上,阳子居随后牵马也跟上了船。老子同一起坐船的人谈笑融融,阳子居则昂首挺胸。过河之后,老子感叹地说:你刚才傲视旁人,唯我独尊的样子,很难调教呀。阳子居深感有愧道:我都习惯成自然了,我一定会改的。后来阳子居非常谦卑,老子称赞了他。
老聃隐居在宋国,农耕自足,不想他的名声还是远播,很多慕名而来的求道之士接踵而至向他学习,他的学生遍及天下。有一名学生叫庚桑楚的深得老子之道,他住的地方三年之后民风大变,童叟无欺,老百姓过得很是太平,大家就推庚桑楚为君主。庚桑楚知道后并不开心,他认为修道更适合敛行平庸。
孔子和老子相别,转瞬又过了十七八年,这时候孔子已经五十一岁了,仍然没有学到大道。他感慨地说:早晨听到道之理,晚上死去也没有遗憾了。听说老子在宋国居住,孔子又一次拜访了老子。才知道大道就在自身,不远外求。
老子死后,他的邻居都过来吊唁,大家痛哭失声。老子的一位朋友叫秦佚的也过来吊唁,他不拜,只是哭了三声,转身就走了。邻居们很奇怪就问他说:“你是老子的朋友吗?”秦佚说是。邻居就说:“你为什么如此薄情呢?”秦佚说:“老子生来是自然而然的来,死也是自然而然地去了,又传了自然无为的大道。他的一生都符合自然之理,我有什么可悲哀的呢?”邻居们听过之后,都认为秦佚才是真懂老子的人,于是大家推荐他为主葬之人。入土的时候,秦佚朗诵悼词说:“老聃大圣,替天行道。游神大同,千古流芳。”
有句俗话说:“老子天下第一”,从古代到今天,无论是君王候卿,还是黎民百姓,都对老子赞誉有加,“老子天下第一”增强了我们民族自豪感。如果老先生还健在,和我们席地而谈,坐而论道,和蔼的他是会婉拒这‘第一’盛誉的。老子说过: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虚心谦和的老人家淡泊超然,把锄在草舍外,采菊东篱下,悠然的远眺茫茫青山。老子乃平民本色,大道在人间烟火中体会,顺其自然而返朴归真。
老子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内圣外王”之学,在唐朝时期,皇帝追认其为李姓始祖。历代倾慕其学养,对老子称颂赞誉者大有人在,诗词歌赋泛泛而生。在此节选几首与大家共同欣赏:
东汉钟离权《老子赞》
五千言是神仙经,解得玄机大道成。立教千秋宏普度,问谁悟得妙中精。
唐睿宗李旦《御制老子赞》
爱有上德,生而长年。白发遗象,紫气浮天。函关之右,经留五千。道非常道,元之又元。
唐朝孟浩然《梅道士水亭》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唐朝杜光庭《老子赞》
天上玄元,化生万亿,开辟乾坤,古今莫测。万象之宗,帝王之则,先天地生,备全道德。
唐朝吕洞宾《对君作》
混混沌沌不计年,一吸略记五千言。烧丹炼药南山秀,服气餐霞九海干。
宋朝司马光《老君石像赞》
既说谁之子,复言象帝先。自分天地后,有圣总师传。
明朝张三丰《老子赞》
透悟经文识五千,回头一觉是神仙。当时得读缘非浅,证无我幸有前缘。
“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对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贩夫走卒、士卿大夫,还是皇族贵胄,都多少受到过‘道’文化的熏染。历经大浪淘沙,‘道’文化依然璀璨夺目,散发着熠熠光辉,本质在于它是真理,具有进步和前沿性,是文化精粹。时至今日,老子思想和“道”文化的研究依然方兴未艾,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学术课题。
小议《道德经》
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曾经流传的典籍浩如烟海,经过岁月的大浪淘沙,如今大部分已经散佚,精华留世,糟粕无存。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丹道实践家和具自然辩证思维的哲学家,一部《道德经》恢弘巨著,博大精深,五千言文以载道,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百家时期涌现出的一部杰出著作。为大道著述弘扬的开山之笔,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对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宗教、军事等各学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流衍至今。
《道德经》一书是世界思想史上的瑰宝,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老子的著作、思想早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早在唐朝《道德经》就被翻译成韩文,后期更是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而广泛传播。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
老子挥笔而就的《道德经》八十一章浑然一体,无论将其各个章节秩序颠倒错放,依然思想完整统一,也不会妨碍它的可读性。《道德经》是简明之经体,不同于《论语》之问答体,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
《道德经》蕴涵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里的广泛内容,思想丰富,它以内涵深度、广度、精度而著称,古今中外研究和注释《道德经》的人不计其数,几如汗牛充栋。有从养生方面修为著述的;有从哲学方面立论研究的;有从政治方面考量践行的;有人以为是兵法方略等等,不一而足。虽莫衷一是,却各有所得。
西汉司马迁觉得《道德经》里的“道”是:‘其实易行,其辞难知。’
三国时期魏国的王弼说:“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
鲁迅先生说:“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林语堂也说:“老子的隽语,像粉碎的宝石,不需装饰便可闪耀。”
英国李约瑟博士认为:“道”学是中国古代整个科学的基础。
我想《道德经》的核心就是论道,是老子证道经验的认知和总结,直指生命和世界的本源。这是《道德经》真正原汁原味的核心,千百注解,不离其根。
道德释义
“道”是宇宙本体,是无极。一气兆动即是太极,含阴阳变化之妙。“道”另外深意是指修道的方法,蕴长生久视之学。后世“道”与“丹”蝉联并称,丹道是绝学。
老子说的“道”,非当时社会一般的道,即人伦常理之道,也非当时诸子所命名的道。
“德”是修道者形成特殊的世界观、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
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老子认为上德顺应自然,有“无为”之特征,是因循自然的行为。孔子之德属于“下德”范畴,是人为规范的领域。上德表现为“无为”,不虑“德”之概念,反而是最大的德。
老子的“上德”无为自然,依然在法理人伦的范畴之内,同国家法律和社会伦理并不相悖,所以“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
“道”无所不在,当然也在我们的自身,我们体验“道”在当下即可。这个路径就是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下手之处在‘玄牝之门’,此乃道的核心,非常人所能窥其斑豹。“谁言仙道求难至,自愧阴功积未多。”
真实之道
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人类在生存和繁衍中,自然而然地对自身和宇宙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也许是偶然,或是长期及历代经验的积累,先哲发现和认识体验到了人的自身生命乃自万事万物与宇宙关系的奥秘。《黄帝内经》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以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在文字形成以前,经验只能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来留存,至少在先秦时期以前,没有明确地记载和著述“道”的文化典籍,老子的《道德经》应运而生,开创了“道”文化的先河,为诸子百家所共仰。
老子的学说是建立在实践上的,是先秦之前丹道文化经验的总结,学理的汇聚、提炼和升华。学有所宗,传有所承。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老子的学说有其传承,虽然稽古难考,也可以从散佚的典籍里见出端倪。
“老子曰:学于常枞,见舌而守柔,仰视屋树,退而因川,,,”《文子?上德》
“老子学商容,见舌而知守柔矣。”《淮南子?谬称训》
文子是老子的学生,对自己老师的传承关系应该是知道的。有种说法商容就是常枞,也许是方言发音导致记录笔误。
老子的学生有一些,史上记载的有:尹喜,阳子居,庚桑楚,文子,南荣畴,环渊,柏矩等,孔丘曾经数次问道于老子。
言有宗,事有君。《道德经》第七十章
老子说:我说的话是有来源,实践有依据的,并且也是很有哲理的。事实上古往今来对大道持怀疑态度者泛泛而陈,信者则趋之若鹜,以至于有秦始皇派徐福带领千名童男童女,去海上仙山寻找长生不老药的荒诞不羁;将信将疑者,茫然懵懂;不信者漠然旁藐,如宋朝欧阳修《升天桧》:“奈何此鹿起平地,更假草木相攀援?乃知神仙事茫昧,真伪莫究徒自传。”既然白鹿能平地起飞,又何必借桧树作为支撑点呢?一首形象化的咏物抒情词,自然而然地引发出来对神仙之说的怀疑。传说神仙或隐士多骑白鹿。唐代诗人李白曾有诗:“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意思是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等到要行走的时候就骑上它去访问名山。虽然老子在《道德经》里称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后世依然对其学理意见不一。金庸的武侠小说书名被好事者汇总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不过古人视白鹿为祥瑞的。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道德经》第十五章
远古之时善于行道的高真,微妙通达,抱朴怀素,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认知了解他,所以只能勉强地来勾勒。“道”是“寂兮寥兮,恍兮惚兮”,玄妙精幽而深不可测。一般人对“道”感到难于捉摸,不可思议。而得“道”之士辄与世俗之人明显不同,他们怀独特的风姿,有隐逸之风,能超然物外,非常人所能理解。欧阳修何许人也,不揣浅陋,安敢妄自菲薄?
不可否认的是,老子是对生命以及人与自然关系探索的真实践履者。“长生久视”之学不同凡响,不可思议处,有待科学的发展来进一步阐释。在《道德经》里仅有一句话提到了“长生久视”:
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老子告诫学者如同大树的坚牢稳固一样,将根扎得越深,得到的滋养越足,只有“根深固柢”,大树才会生长得健壮旺盛。同理只有将滋润生命的根,扎得深入,扎得牢固,才会使生命得到永恒。
如何才能“根深固柢”?有人以意守下丹田为修道方法,有意无意似守非守,纠结于下丹田的位置是在脐内三寸,还是脐下四指,其实与“根深固柢”相去甚远,寥为陈上,以去谬误。
道的涵义及延伸
“道”在中国的文化和生产生活里涉及范围广泛,平时说的“道”是指路。《说文解字》释“道”云:“一达谓之道”,这是最接近“道”的本意的。“一”畅通了就是道。“一”就是生命的元始本真,无声无色,无形无相,确又真实地存在。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春秋时期东周统一,诸侯国藩踞,黎民生活相对安定,百家文化泛起,涌现出孔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墨子等一大批的思想家。孔子倡导‘克己复礼’,孟子宣扬‘仁政’,管子主张‘罚严令行’,韩非子反对‘赦死宥刑’,孙子躬行‘上兵伐谋’,庄子旨归‘离形去知’等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多彩缤纷,在他们的思想学说里间杂有“道”的言论。文化来源于社会生活,文化的交融和繁衍,使得“道”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内容和涵义。比如:
《易经?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指阴阳。
《管子,君臣》云:“顺理而不失之谓道”——道指某种学术和主张。
《礼记,大学》云:“道,国之政事”——道是指治理国家的方略。
《周礼,训方氏》云:“道,犹言也”——道指言说或讲述。
《论语,宪问》云:“君子道者三,我无能也”——道指实践。
老子的道学概念受到他所处时期的诸家文化影响。对道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归纳总结,提炼升华。使之成为具有全面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全新的哲学概念。他所说的“道”不是某种学术,与治国方略有异,来源于实践,是阴阳相合形而上的,无时不在无所不存的“道”。老子的道不是指“道路”、“途经”,也不是指“方法”、“技艺”、“事理”、“规则”等。这种“道”不是西方社会的“自由、民主或博爱”等理念,而是‘难以形容’周遍寰宇永恒存在的,兼具物质,精神,规律性的统一体。
现代社会“道”通常指学术主张和思想,或是某种技艺的内涵,比如:剑道,茶道,书道等。也指某种能力和权利。“道”的涵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始终呈现前沿化和现实化,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成书缘起
一,成书的条件
老子学识渊博,从其著作《道德经》里可见,源自他“周守藏室之史也。”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周朝负责国家藏书室的官员,自然近水楼台于钜帙书简之中。老子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写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道德经》借鉴和援引了春秋及以前的学术思想和论著,兹引几条敷述如下:
一: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道德经》第十五章
《金人铭》:“内藏我智,不与众人论技。”
二:物壮则老,谓之不道。《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周易?乾卦》:“亢龙有悔。”
三: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第六十章
《毛传》:“亨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亨鱼,则知治民矣。”
四:报怨以德。《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国语》:“富辰谏曰:‘以怨报德,不仁。’”
五: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尚书?蔡仲之命》:“慎厥初,惟厥终,终以不困。”
六:信言不美,美言不信。《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国语?晋语一》:“言之大甘,其中必苦。”
七: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道德经》第三章
《诗经?王风?兔爱》:“我生之初,尚无为。”
八:不如守中《道德经》第五章
《尚书?大禹漠》:“允厥执中。”
老子朴素的辩证哲学思维受到了当时百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周易的统一论,简易,变易,不易的哲学思想,对老子形成《道德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道德经》里留下了痕迹。宋朝朱熹说:“康节尝言:‘老氏得《易》之体,孟子得《易》之用。’”《周易》对老子的影响是整体的思想影响。
二,成书的外因
唐朝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七绝《读老子》:“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的香山居士反问了先秦时期的老子:既然你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你为什么又写了五千多字的《道德经》呢?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坦陈表达,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想法,你(老子)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呢?其实老子原本并没有写书的意愿,时事使之然。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史记.老子列传》
既然他的学说以隐藏自身不追求功名显达为要旨——其实这样最有利于证道。人生的时间有限,如白驹过隙,有得必有失,顾此就失彼,他自然择善而从之。他在周朝的京城居住了很久,眼见着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致使周朝衰败颓废,于是就离开了那里。离开的原因只有一点:那里不利于他修道了。经济的衰退甚至战争会严重影响证道,颠沛流离的生活怎么可能不影响修道呢?老子应该是宜早做打算,他才来到了关口,此关是否为函谷关,学者们也有待商榷。在司马迁的《史记》里仅记载的是“至关”。据说老子到了关口才知道没有带“通关文牒”,把守关的官员尹喜说:您即将要隐居起来了,就勉强为后人留本书吧,让您的学识经验不至堙没。于是老子笔耕简牍,洋洋洒洒地挥笔写下了五千余字,历千年而不衰的旷世名著《道德经》。
过关以前,他没有写书的想法,如果有立论之意,何必至于关前因时下笔?早为之矣。“强为我著书。”无论是强行,还是应邀勉强,都有悖老子的初衷。关前无写书之意,我想缘自四个方面:一是大道难以描述。二是写了适得其反,绝大多数人会茫然莫解,不知其所云。甚至嘲笑且鄙夷之。三是“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他的学问是以实修实证为主。四是证道之法非常珍贵,他也不会轻易成书。他在《道德经》里曾经明文指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俗话说‘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庄子云:‘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泉水干涸,鱼吐沫互相润湿,何不鱼鲛纵横四海,更为惬意!鱼不能离开深渊,若是离开了深渊,也就意味着死亡。国家的利器不要轻易展示给别人,否则也会适得其反。这是比兴写法。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老子通过鱼不可离于渊,来比兴“国之利器不可示于人”,隐喻玄妙丹法不要轻易展示,大道是“国之利器”。
比兴手法最早出现于《诗经》。《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的是比兴,以河洲上和鸣的鸟儿兴起,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
三,非一人成书
《道德经》本是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老子的学说,字约而义丰,涉猎庞杂,以至于感怀心得,兵略治国等。书中内容丰富,因此学界认为非一人所著,实出有因:《史记》里记载三个“老子”——老聃(春秋中期),老莱子(春秋晚期),太史儋(战国初期)。也许是先秦时期书简整理者充实扩编,有意所致。
老莱子者,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史记.老子列传》)
可见老莱子也曾经写过书,汉魏时亡佚。有少数言论在《子书》、《战国策》等书籍中有所收录。另外太史儋曾出任周朝太史(史官),故称“太史儋“。作为史官,他完全具备著书立论的可能。
《道德经》的内容并非完全讲实践中而来的那个‘天人合一’之“道”的,书中杂糅了兵略治国,春秋时期的百家思想精粹和生活中的淳朴哲理等。所以非一人所作。有些内容与‘老子’主旨略有出入,与“道”并不相干。真正的“道”是指返璞归真“长生久视”之学,以期个体生命与宇宙同体,直证本源。后世称之为“丹道”“炼金丹”,道家之学经过历代高道隐真的提炼和发展,而趋于理法完备。
四,书的价值
文人学者多从考据训诂上诠释,还原春秋时期客观平实的李耳,以及他所表述真实心意的《道德经》,使这颗国学里的明珠熠熠生辉。当然《道德经》的核心——实修实证,也不应忽视,证道更有助于理解《道德经》所述的原意。老子将大道的特点,修道的原理,证道的方法等均涵在其中,它是证道者的指航明灯,《道德经》的价值其实正在这里。因其言语隐晦,知之者会心于中,不知者茫然莫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