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丹道阐真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代贾岛《寻隐者不遇》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随着现代社会兴起国学热,很多国学知识竞相普及,对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此书讲的‘道’朔本追源,即是先秦时期老聃所讲的‘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恍兮惚兮,其中有象,其中有精’并且‘其精甚真’的‘道’,老子之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了两千多年,直至今日。
‘道’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道:所行,道也。--《说文解字》。‘道’的最初本意是指人行的路,后引申出很多的涵义:道理、方法、技艺、宇宙永恒的精微物质等等,‘道’同人密切相关,现代社会经商有‘生财之道’,企业有‘经营之道’。健康有‘卫生之道’,生活有‘养生之道’,做人有‘处世之道’,‘道’几乎无时不从、无处不在。《庄子》甚至说‘盗亦有道’。民间的俗语说:‘小鸡不撒尿,各有各的道。’意思是各有各的为人处世方式,可见这个‘道’与世俗百姓的人生关系之密切,融汇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的举止行为都受到‘道’的指导和约束。有句话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真是这样,如果失去了‘道’,那么无异于失去了做人的根本,人生之路将寸步难行,可见‘道’是人生的准则,融于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有‘道’之士被人尊敬、受人推崇,是社会的楷模和榜样,‘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道’之意义大矣!
‘道’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一些特殊的思想内涵,融汇在了古文化的精髓中。‘道’赋神韵,亦存风骨,‘道’很风雅,有茶道、剑道、书道、棋道等。比如茶道,三两知音聚会在一起,品茗论道,惠风和畅,何其快意。‘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清净、恬淡之情志超越尘世,空灵之心随茶香飘逸,物我两忘,纤尘不染,茶之道在矣。
此书说的‘道’迥异茶、剑、书、棋之内蕴,直指‘道’之本根,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揭其端,放之可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密,复归于无极的‘道’。笔者希望不带一己私见,诚实地阐释丹道,还原它本来的样子。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大道广泛蔓延,无处不在,六合之内无所不至。万事万物依靠它生长而不推卸,大道完成了使万物生长的功业,却不占有荣誉。它滋养着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可以称它为‘微小’,万事万物归附于大道,并不认为大道是主宰,可以称它为‘广大’。正因为大道不自以为广大悉备,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博大、完成它的伟大。老子所说的‘道’是亘贯古今、无所不在、广大悉备可称谓其‘大’,可是却看不见、听不着、摸无有,可称其谓‘小’,不是凭空想象,而是真实存在的道。
怎样认识这个无所不在却看不见的‘道’?老聃在其著作《道德经》里将‘道’的特点、证道的理法都行之笔端写了进去。后世将证道也称谓炼丹。
经过历代先贤的实践,炼丹除了可以体证老聃所云的大道,明白人与宇宙的关系,回归本来之外,自身发生的一些良性效应,在证道的过程之中会自然显现出来。实践证明,炼丹可以康复人体生理机能,减轻甚至消除疾病,调整人的情绪,激发人的青春活力,使人思维敏捷,有延年益寿之功,这就是“道”的价值。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说:‘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可见“道”在老子心目中的尊贵。他还说:‘天之道,利而不害。’说明大道是直养无害的。
关于“道”,绝大多数人都是陌生的,耳闻过,却懵懂。说不清楚它是迷信,还是真理?是道理,还是方法?黑格尔曾经说过:存在即合理。“道”起源于老子《道德经》,影响了中华文化几千年,毋庸置疑,如果是伪科学,早已湮没了,缘自他说的是真理,所以将来依然还会与时俱进。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丹就是道,道就是丹。丹道是蝉联并称,虽异名而同出,直指一件事。如同古人有名、有字、有号,称谓多端,人仅有一位。炼丹是一种方法,它的方法简易,理论深邃。在神州古国绵延数千年薪火相传,并非莫名地横空出世。炼丹的理法完备,整体而统一,它不是迷信,由于它的珍贵和私密性,以至于在华夏大地上虽不绝亦如缕,几成绝学。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从古至今,炼丹之法具有惟一性。只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并非杂而多端,各出歧路。《参同契》里说‘古今道由一,对谈吐所谋。’《悟真篇》里说‘万卷仙经语总同,金丹只是此根宗。’意思是很多丹经说的都相同,虽然语言表达方式有异,其核心都是指唯一烹炼金丹的方法,也就是所谓的‘不二法门’。‘金液还丹诀,浑无第二门。’无论后世形成的武当派,道教龙门派,王重阳开创的北宗,张伯端形成的南宗等,他们均以先秦时期的老子为宗祖,以《道德经》为圭臬。
金丹之学的核心是‘中’,老子称之为‘玄牝之门’,惟‘逆而行之’方可证入。此‘中’是多代先贤付出的心血、经验和教训,从而发现的途径、方法、本源、规律、原理、境界,老子只用了一个字来诠释:“道”。
证道之法是‘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已故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陈撄宁先生说过:‘譬如我们有一把刀,善用之者,可以切菜,可以裁纸,可以削木制器,可以御侮防身,有益于人处甚多,若被小孩玩弄,则断指流血矣,若被强盗拿去,则杀人劫场矣,将归咎于刀乎?刀不认咎也,其过乃在有刀之人。’这正是大道为公,惟有德者可以居之的原因。
经济学可以用两个字概括:供、求;管理学也可以用两个字涵盖:赏、罚。炼丹是先祖们智慧的结晶,简单到一句话就能概括,这也是‘大道至简’的由来,它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此一句话贯穿五千言的《道德经》,将《参同契》、《悟真篇》等经典能提纲挈领,是千百丹经的的精华。它在识宝者的眼里宛若金玉,价值连城;在不认处犹如瓦砾,分文不值。在炼丹的过程中有‘象’可寻:一粒如黍米之大,熠熠生光。运动极为迅捷,甚至难以分辨。循白、黄、赤、紫光色递变,‘象’可以作为判断炼丹方法正确与否的标志,在行功中所有的感受若符合古代经典的记录,则为正确。它的效果在经典里都有明文记载,诸如不畏寒暑饥渴、身体轻捷、可致辟谷等等,随着功夫的深入,效果自然而来,非人力勉强。
功夫做得好可以‘不畏寒暑’,那么‘不畏寒暑’的标准是什么?在东北地区最冷的大寒时节,户外温度降至零下二十余度,可以穿得像夏天一样,单衣单裤,而不会瑟瑟发抖,同常人一样起居生活。可见炼丹对身体的影响。随着功夫的深入,自觉无饥渴感,自然进入‘辟谷’状态,身形消瘦轻健,对高血脂、肥胖症的治疗效果尤为明显,这些都是炼丹导致真实存在的效果。
我们在影视作品里经常见到‘高人’在那里盘腿闭目打坐。炼丹是这样吗?事实上真正的炼丹不是这样。如果这样做得话,恰恰证明其不明真相,倒是‘行住坐卧,不离这个。’符合炼丹真义。大道是强求不来的,即使刀剑加项,恐怕得的是自裁之功,学的是自毁之法。其内中玄奥,非一语点破,终在门外。老师和学生要同心同德,才容易承其衣钵。缘自大道的下手方法匪夷所思,绝大多数人是‘下士闻道大笑之’,以凡夫俗子的常规思维去判断,只能是以蠡测海,焉能探骊得珠?大道非小术,超出常人想象之外。没有师生的默契,即使珍宝现前,也会有眼无珠而错过的。
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贫穷和疾病依然存在,迄今为止,人类对疾病的生成机理和治疗,依然处在探索和实践中,科技的进步永无止境。在百度上可查:我国肠胃病人群高达2.3亿人,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高血压2.7亿,1/6中国人有神经衰弱,每年自杀者约25万人,正因为中国是泱泱大国,无论在哪一方面,其体量都是巨大的。
健康不是一切,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常言道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人这一生能够平安相伴、善始善终很是不易,对于疾病,预防优于康复;自身的功能调节优于药物以及医疗器械的治疗。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金丹正是药中王。丹道把握住了阴阳之根,因此治病是双向调节,比如高血压可以降低,低血压可以调高,使之趋于平衡。又如神经衰弱,炼丹可以让人思维敏捷,这虽然没有在典籍里记录,却是事实。《参同契》里云:‘排却众阴邪,然后立正阳。’说明炼丹对‘阴邪’之气有‘排却’之功,并有培元固本之能。内丹学不是普通的信仰,是真知践履之学。
大道是从实践中来的。所有的理论都来自于实践,反之都是对实践的指导;所有的实践都是对理论的检验。老子所说的“道”无形无象,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其始无名,老子强名之曰:“道”,它是可验证的,这个验证的方法在《道德经》里有记录。由于有祛病、强身之效,甚至有‘返老还童’之功,以至于其证道方法被奉为至宝。
中医专家说《黄帝内经》一个字都不能擅改;易学家说《易经》无一字不是‘象’;丹道家说《参同契》一字不透不能还丹。可见先祖们遗留的经典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成。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很容易因浅见无知而妄自菲薄,比如有万古丹经王美誉的《参同契》开篇就说:‘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廓,运毂正轴。’通常读者会坠入五里雾中,不知其所云,甚至斥之为迷信。事实上不是这样,这句话开宗明义地讲:炼丹以先天乾坤做鼎炉,安炉立鼎;以后天坎离为药材,烹炼丹砂。此处尚没有谈及火候,如同烹饪,火候是不可或缺的。‘圣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大药、炉鼎、火候是炼丹三要素,都要落在实处,而非虚谈。知道者惟简惟易,迷茫者愈繁愈难。
丹道是清净自然之法,《参同契》里说‘言不苟造,论不虚生。’‘诚心所著,审而不误。’寥寥数语呈现出一片冰心,作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先贤走过的荆棘路,披肝沥胆写成的书,是指导后人的金科玉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道”是国粹,并非过誉,是先祖们实践的智慧结晶。大道直养无害,既可以浅尝,也可以深耕。历代先哲择贤良相授,丹道之学薪火相传,使中华之瑰宝延续至今,为往圣继绝学,愿炎黄子孙继承并弘扬丹道学说。
作者邮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