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
哗哗
哗哗哗
剌剌剌
剌剌
剌
时断时续的高空坠物声,此起彼伏,渐次响起,愈演愈烈,越来越密集。
突然,轰隆声传来,整座探幽阁像一个烂醉的醉汉一样,东倒西歪,歪歪扭扭数番后,陡然后仰,向明如镜,水映火的镜湖砸去。
朱仲仁大骇,再想逃离已来不及,时间不允许,电光石火间,朱仲仁果断决定,一潜到底,一个猛子扎到镜湖湖底,希望镜湖水面能缓冲探幽阁倒下的冲击力,再次保他一命。
朱仲仁和赵明一样,不知所踪······
翌日清晨,整个郢京城的焦点全部聚焦到探幽阁。因为京师第一楚馆在一夜之间化为丘墟,残址上,焦木黑框,横七竖八,残垣断壁,历历在目,余火整整烧了一夜,直到凌晨一缕青烟散去,方才告罄。
一时间,议论纷纷,飞短流长,谣言乱飞。
今日,适值百官休沐结束,同入皇城参朝议政,荆帝朱仲仁失踪的消息尚未广而告之,故而众臣只惋惜探幽阁走水,日常娱乐少了一个好去处。
皇城,大内,宣政殿前,众官正在候朝。
“李大人,早啊!听说了吗,探幽阁走水了?”
“都传疯了,我怎会不知?王大人,只怕京中三岁小儿都有所耳闻。”
官群中有两位大人在说闲话。
“是啊!谁说不是呢?昨夜大火,映红了半片天空,数里之外的瞎子都能望见。探幽阁一烧,我可怎么回家啊?”
李大人不解。
“王大人,此言何意?”
王大人无奈解释。
“李大人,探幽阁一烧,我买不着口脂,老虎要吃人哩!”
李大人捋捋胡须,沉吟道。
“口脂?王大人所指,可是近几日才在京中流行的口脂,暗香幽雅,用药入脂,兼具美妆和养生双重功效,造型奇特,小巧玲珑的条棒状口脂?”
“正是,正是!李大人也知道。”
“能不知道吗?家里河东狮不知从何处听说,非逼着我出外打听,求购,据闻此种口脂所费不赀,几乎费我数年俸禄。莫非此口脂出自探幽阁?”
“是啊!你我同病相连啊!”
李大人说话时一脸便秘表情,言语中满是无奈,还一脸肉疼。王大人则语气哀怨,深表赞同。
老王啊,哥心在滴血。李哥啊,兄弟深有同感啊!
谯楼钟声不时传来,往日大朝会早已开始,今日却迟迟不闻朱仲仁宣召觐见。许久后,日头已高,朱仲仁仍旧没有露面,内廷五监之一,掌印大监,魏忠贤宣布,荆帝朱仲仁身体不适,今日大朝会暂歇,众官各归本署,各司其职。
“朝会之制,先武帝所定,陛下纵使贵为天子,亦不能随意违犯。”
一群人中,一人方额广颐,仪表雄伟,相貌堂堂,眉心处有一月牙胎记,面白如雪,头戴乌纱,身着绯色官袍,腰披玉带,佩鱼袋,迈着周周正正的四方步,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人群,大吼,气若洪钟。
“臣,典农卿,包拯,求见陛下。”
众官闻言,屏声静气,所有人都知道典农卿包大人要开始放炮喽。
“哟,包大人,圣体未恙,不便召见,请包大人体谅本监,不要为难咱家一个传话的。”
魏忠贤不敢惹包拯,因为包拯一旦哏起来,敢当面指着朱仲仁喷口水,魏忠贤再有权势,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内官,哪里敢惹这么一个主。
典农司,官名不显,职位却尊。典农司独立于尚书六部之外,其长官典农卿更在六部尚书之上,职当录尚书事之贰,总领天下农事。
包拯坚持要见朱仲仁,魏忠贤劝不住,只好返回后宫,佯称请示,实则纠集五大监商议。
大内,内秘省中,执法大监陈矩,秉笔大监高力士正焦急等着魏忠贤回信,朱仲仁失踪的消息也不知能瞒到几时。
“陈执法,李掌剑随皇爷寅夜出宫,至今未归,依我看来,凶多吉少啊!”
“高秉笔,慎言!老李的本领你我皆知,皇爷出宫时,身边还有十几名好手,放心吧,皇爷很快就会回宫。”
“今日一早,宫内闻报,京师通明街上探幽阁走水,不知是否与皇爷失踪有关?”
朱仲仁出宫之事,五大监都知道,但具体到赴约地点,则只有陪伴同去的掌剑大监李莲英知晓。
“高秉笔,你明知知晓内情的只有李掌剑,何必出言试探,如今还是静待魏掌印回转,看他能否成功拖延百官。”
陈矩斜了高力士一眼,接着紧闭双目,闭口不言。
五大监中,陈矩和李莲英资历最老,关系也最好,高力士与魏忠贤则互相交好,剩下一个搜粟大监,深居简出,平时不管俗事。
魏忠贤不久后返回内秘省,说了包拯的情况,荆帝失踪的消息不能泄露,必须把包拯打发走,这个重担就要落在陈矩身上,一来陈矩资历最老,威望最高,说话可信度最大,二来陈矩跟随朱仲仁时间最长,由他出面传达朱仲仁意思,也最有说服力。
陈矩往宣政殿前一站,再次说荆帝偶感微恙,三日后必定临朝,众官各回各家,各行其职。
包拯向陈矩再三确认后,也折返典农司,路上,救了一个身着单衣的落水之人。
朱仲仁失踪,只有五大监知晓,李莲英下落不明,陈矩拍板作主,吩咐人身暗中探查京师中每一个角落,争取三日内找到朱仲仁。
魏忠贤,高力士各自离开后,陈矩找来自己最为亲信的徒弟刘若愚,让其往探幽阁附近秘密探查。李莲英私下和陈矩通过气,故而陈矩知晓赴约地点在京师内通明街一带,探幽阁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陈矩暗中遣人探查,也是必然。
毕竟,朱仲仁失踪和探幽阁被焚没有联系,陈矩不信,加之探幽阁正位于通明街,陈矩几乎肯定朱仲仁失踪地点就在探幽阁。
又一个三日,三日内百官心忧不已,朱仲仁登位以来,小朝会都不曾缺席,大朝会更是没有不到的先例,所有人都在等三日后那次朝会。
京师中,王大人和李大人家同时上演了全武行,南山虎发威吃人,河东狮一吼惊杖,全是因为赵明鼓捣出那倒霉的口脂。
没等到第三日,第二日,狼狈不堪的荆帝朱仲仁就带着重伤的李莲英返回大内。
大朝会,当日,天未明
数道圣旨由朱仲仁亲自签发,由执法太监陈矩亲自带队,满京师跑。
陈矩去了四座府邸,带走了四个人,其后,陈矩一股脑地将此四人解往大理寺监牢。
桂王朱其昌首当其冲。
另外还有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