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之明立即传令给一排长。一排长令一班长收起干粮,放到大锅里的篦子上馏。什么干粮?高粱面掺豆面的大饼子。大荒原适于种植大豆和高粱,抗日纵队的指战员以此为食,只要行军打仗,布袋里带上几个早蒸熟的、厚厚的、巴掌大的高粱饼子。遇上村庄,进户上锅馏一馏,再喝点开水。不能进村,没有人家,随便啃块凉饼子,也能顶饥。
今天这顿早饭,每个战士吃了捧豆皮团,然后吃了一块带来的干粮,喝点锅中的开水,剩余的干粮留给房东。房东却不收留,男人说:“长官,我们不敢收您的干粮。”柳思溪说:“怎么不敢,我这干粮里有毒?”女人说:“长官,俺不是那意思。俺是说,若是据点里来人,揭开俺的锅看,见俺锅里有净面干粮,说俺藏的有粮食,打俺逼俺呢。村西头的俞老三,就说他藏着粮食不交,让彭清臣打死。”柳思溪问:“你说的彭清臣,就是柳林镇那个皇协军中队长吧?”那男人惊问:“你也知道他的名字?这伙皇协军队,依仗据点里住有鬼子兵,凶着呢,出据点至少一个小队,连马雪天都不敢正面会他们。”
这回轮到柳思溪吃惊,忙问:“大叔,听这话您是个消息灵通人。您认识马雪天?”男人笑道:“我是谁呀,豆腐俞的俞大梆子,周围三集十八村,经常去串,谁家的大门朝哪里开,我都知道呢。”女人忙制止:“吹吧,吹吧,说你胖,你就喘。”俞大梆子说:“一点儿不喘!马家营离咱豆腐俞,才八里路,我能不认识马雪天?他家住在马家营村中间的关公庙东边的胡同里,院门朝北开,过道门。他爹是个老木匠,做得一手好木工,四乡很出名。彭清臣都有点怕他呢。”柳思溪说:“我听说马雪天很厉害。”俞大梆子说:“马雪天是个血性人,虽说拉杆子,却不祸害穷百姓。”柳思溪忙问:“他是怎么拉杆子的?”
俞大梆子长叹一声:“这话说来有点长。马雪天是谁的后代?爹不出名,娘不出名,姥姥出名。他姥姥是仁义庄牛家胡同二奶奶大枣的小闺女。牛打春是牛家庄义和团的上将,大枣又是红衣社的女将,小闺女得到爹娘的真传。虽得真传,出嫁以后却一直没生儿,只生得两个女儿。两个女儿都不是喜爱习武的人,没法传艺,她便把希望寄托在外甥身上。马雪天呢,生在一个大雪天,自幼不怕冻,有副好身子,姥姥便把武艺传给了他。人常说:艺高人胆大,走路不怕黑,赶集不怕贼,四乡的混混都不敢招惹。不料,前年春天庙会,突然遭遇一场大祸。”
原来,黄河三角洲大平原有个特点:移民多,寺庙多。大村有大庙,小村有小庙,单户垦荒的人家也要在篱笆院一角给土地爷设个牌位。移民来自各地,也就带来各种信仰,庙也就盖得多种多样。庙多庙会自然多,从正月初九玉皇大帝圣诞庙会、二月二龙王庙庙会,二月初九观音菩萨圣诞庙会,三月三王母娘娘、真武大帝圣诞庙会,三月十八后土地祗圣诞庙会,三月二十八东岳大帝圣诞庙会,四月初八浴佛节庙会,四月十八紫微北极大帝庙会,四月二十八泰山奶奶庙会……一直到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王爷上天,乡间的庙会接连不断。
彭家圈村庄不大,也不算小,一百多户人家,农历每逢一、六有集。村里有座菩萨庙,供的是天衣天冠、顶有五髻、手持宝剑与莲花的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辅弼,善断世间烦恼,深受百姓敬重。传说文殊菩萨农历四月初一圣诞,彭家圈便在农历四月初一起庙会。起庙会主要为的是祭祀文殊菩萨,问前程的供炷香,求文殊菩萨赐予智慧;遇惆怅的供炷香,恳求文殊菩萨断除烦恼。赶会人却不是单为祭祀,还为的农家贸易,粮多的到会上卖粮,棉多的到会上卖棉,纺线的到会上卖线,织布的到会上卖布,手巧的娘们到会上卖娃娃戴的虎头帽,娃娃穿的虎头鞋,娃娃张的艺人则到会上来卖泥娃娃。说大鼓书的、玩猴卖艺的不请自到,那个搭台子唱戏的戏班,是花了两石豆子请来的,会期五天,唱五天戏。
马雪天的爹叫上儿子来赶会,是让儿子给他拉车。有名的木匠,不到会上摆几样像样的家具,显不出他的好手艺。娘也跟来,说是“家里有事没事,先给文殊菩萨敬炷香,以后有事好求。”来到木货市,全家人摆好要卖的桌椅板凳,马木匠自己守货摊子,让儿子和媳妇去烧香赶会,因为木货家什不是青菜瓜果,就那么几件,想买的过来先看货,样式、价钱做比较,相中以后交点订金,下晌回家的时候再交钱装车。
马雪天陪娘来到菩萨庙,先给文殊菩萨敬香。离开菩萨庙,马雪天陪着娘串街看热闹。村里没有学堂,马雪天没有机会上学识字,可他知道二十四孝中有个王小卧鱼,有个老莱子,是村里的老人讲给小孩们听的,教孩子们长大以后孝敬老人。冬天里,老人们上街找个避风的旮旯身依北墙晒太阳,张口便说早年的故事,说某村某店有个孝子举孝廉,名传百里,县太爷见了都敬三分;某村某镇有个不孝之子,走在路上头顶嘎啦一声响,一道闪光一声雷,炸没了脑袋,肠肝五脏也让抓去扔东海喂鱼。
民间风俗代代传承,马雪天知道做儿女要孝敬老人。陪娘串街,人多的地方扶着娘。会场很大,卖葱的,卖蒜的;卖鸡的,卖蛋的;卖肉的,卖鱼的;卖馍馍的,卖锅饼的;卖包子的支起大棚,卖面的支起大锅;那些卖花的杆子,卖芝麻糖的小贩,卖糖葫芦的,卖螺丝糖的,则随同赶会的人满街串。玩猴的选个空场,敲响铜锣;说书的选个亮场,敲响书鼓;马戏团的人牵着匹马串街,马脖子上挂串铃铛,马上骑着穿红衣红裤、面如桃花、长发披肩的一位少女。
马雪天问娘:“娘啊,想买啥呀?”娘说:“不买啥,赶会就为玩。该买的东西,你爹知道买呢。”既然为的玩,马雪天又问娘:“娘啊,咱是看马戏,还是去听戏?”娘说:“马戏棚为啥用布围起来?就为不让人们看见里边有什么事。其实,你到了里边,总得干坐半天,不到时候他们不演玩意,可烦人呢!演玩意也是那么几套,同街面上摆摊玩戏法的差不多,只不过多了几匹马,有人在马上拿大顶。不看觉得好奇,一看没有意思。戏台子底下热闹,咱到那里看看吧,听戏不花钱。”
马雪天依娘,陪娘来到戏台底下。戏台底下人多,戏台边上卖花生的小摊特别多,一个个扯着嗓子喊:“花生,先尝后买,不香不脆不要钱!”娘称了一斤花生,说:“听戏不能闲着嘴。”戏台上锣鼓齐响,可就是没有演员登场,马雪天怕娘等得不耐烦,轻声问娘:“戏台那边有拉洋片的,咱去看看不?”娘笑道:“别看,那洋片里头有不兴孩子看的玩意。你去滚个蛋蛋,看有没有手气。”说着,给了马雪天两个铜钱。马雪天来到滚球的台前,先交一个铜钱,买得五个玻璃球球,对准台内的好看的玩意放球。可是,虽然他冲得很准,球滚进去却就偏了,只得到一块螺丝糖。滚不准越发让人起火,马雪天再买五个球球。再滚,仍然滚得五块螺丝糖。娘笑道:“别再滚球球了。人家是来挣钱的,不是来赔本的。让你滚上大玩意,不得赔掉腚?戏台上人了,去听戏吧。”马雪天便陪同娘又来戏台底下。戏台上演的是《盘丝洞》,蜘蛛精抓唐僧的故事。
看了半天戏,天近晌午。娘说:“光是站着,怪累的,咱找个地方坐坐吧,也到了饭食头。你想吃什么呢?”马雪天说:“吃啥都行。娘吃什么,我吃什么。”娘笑道:“面棚,包子棚,那都是常吃的。咱吃锅子饼吧,不是赶会,人家不到这里来。”说着,娘俩就来卖锅子饼的棚内,找个空闲的条桌跟前的马扎子,坐了。锅子饼是薄饼卷猪头肉,馅里还有老豆腐、炒鸡蛋,吃一口满嘴香,并不腻。
娘要了二斤锅子饼。马雪天知道,这二斤里头有爹吃的。娘俩只吃了一斤多一点,剩下的荷叶打包,马雪天提着,回木货市。不料,娘俩刚到木货市,便听到有人吼叫连声。马雪天上眼看,有两个赖皮跟爹吵架,一副不依不饶的架势。这还得了!娘俩快步赶过来。
渤海谣:
儿是儿,爹是爹,
肉煮烂了是一锅。
孩是孩,娘是娘,
心连着心肠挂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