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呼啸山庄》里伟大的爱情以人性的堕落开始,又以人性的堕落结束,其“所描写的爱情既美丽又恐怖得令人战栗”。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是在可怕的杀婴威胁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之间的“爱”未经历由儿童到成年最终走向成熟的阶段,因而只能以对下一代的复仇而告终。对于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而言,唯一的出路只能是死亡,这也正是他们所期望的。凯瑟琳曾说:“最使我讨厌的东西,归根到底,就是这支离破碎的牢笼。我被关在里面也厌倦了。我盼望得都不厌烦了,要逃到那极乐世界去,永远在那儿……真的和它在一起,在它之中。”(208)而希斯克利夫也在杀死自己的儿子后,故意将自己置于死地。这里的人们对待生命只能选择死亡,因为生命无法满足他们的愿望。小说的结尾处,牧羊童看见“希斯克利夫和一个女人”(441)——已不再是一个小孩,自由地、幸福地在荒野上漫步。但如此美好的结局在现实生活中却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完整的人生是无法实现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太多的痛苦、憎恨和堕落,“值得人们为之奋斗的生活就是生活在天堂”。因此可以说,艾米莉·勃朗特善意地欺骗了一代代的读者,让他们误认为是在读一本美丽、浪漫而又确实很伟大的爱情故事,这也正是这部宛如一首奇特抒情诗的骇世之作的魅力所在。面对物欲横流、人性不断歪曲的当今世界,《呼啸山庄》所演绎的杀婴和施虐的主题思想总能与时代呼唤的新声和谐共振。
野蛮·爱·文明
哈里顿和凯蒂的爱情历程,再次向人类表明文明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否定野蛮,最终和野蛮和解的过程;以伟大的爱为桥梁,野蛮能被驯服,文明最终得以胜利。
在文明社会里,没有爱是很难想象的。爱是人性的基本需求,任何人都不能恣意剥夺爱,更不能用仇恨去替代它。哪里有人性,哪里就有爱。正如弗洛伊德所言:“你应该爱邻如爱己……爱对我来说是有价值的东西,我们不应该不加思考抛弃它。这种爱强加给我义务。为了履行义务,我必须准备做出牺牲。”
《呼啸山庄》正是一部描写最伟大爱情故事的巨著之一。看起来小说是在描写上一代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然而下一代哈里顿和凯蒂之间的爱却更为伟大。尽管哈里顿和凯蒂之间的爱没有像父辈那样惊心动魄,掀起滔天巨浪,但他们那恬静、理智与和谐的爱犹如密云里划过的一道闪电,照亮了人们通向幸福的道路。尽管最初哈里顿和凯蒂之间的爱被痛苦和嫉妒所困扰,但最终还是克服了一切障碍,完成了父辈一代未完成的愿望,架起了两个世界——粗犷、阴沉的呼啸山庄和优美、安谧的画眉田庄之间的桥梁,完成了具有“野蛮”标记的呼啸山庄和具有“文明”象征的画眉田庄彻底的统一。可以说“那个一向躲在阴暗角落里的哈里顿,原来他才是全书的主人公”!他和凯蒂的结合是女作家清楚地向人们表明,“文明和进步必将来到,野蛮必将被驯服”。
一
“就本质而言,文明就是否定野蛮的过程。和别的生命一样,它本身必须通过新陈代谢。如果不能对其消极因素进行否定,不能保持其替代性,文明也将衰落,甚至死亡。”
凯蒂是文明的化身,她聪明、活泼,也很有教养,“她像鸽子那样温和柔顺,她的声音又是那么柔和,脸上一副沉思的表情;她的愤怒也从来没有激烈过,她的爱也不是炽热的,那是一种深沉、温柔的爱”(246),而这些因素也正是进入“文明网络”的先决条件。她继承母亲阳光灿烂、高傲专横、桀骜不驯的一面,但又不同于其母。她更外向,更乐于助人,也更能理解人。她一边抵抗着残酷无情的希斯克利夫,一边服侍着生病、已奄奄一息的丈夫——小林顿。她爱她的表弟小林顿,是因为他儿时受过母亲的文明的教养,有“文明”的素质,有高出周围人一等的优越感,有上等人的派头,“他是一个被文明弃置在一旁任凭野性所驱使”的人。所以,小凯蒂决心要把自己的小表弟当一个宠物看待。她常常抚弄他的卷发,亲他的脸蛋,像对待一个婴儿一样。因为爱,她一味宽容、无私奉献、甘于牺牲。但同时小林顿也遗传了父亲疯狂原始的血液,由于身体的病弱使他生命中原始的因素没有得到彰显,所以文明的因素处于在无爱的自由放任的原始环境中苟延残喘的状态。小凯蒂的到来以及她对小林顿的爱为小林顿身上文明因素的复苏提供了可能,但长期病弱却使小林顿内心产生变异,导致文明的因素走向自私卑鄙的极端。
的确,后来小凯蒂发现表弟小小林顿胆小懦弱、自私冷漠、性情乖戾,这些与文明社会中极不和谐的因素,使她开始冷静下来。加之,小林顿在明知自己和凯蒂的婚姻就是帮助邪恶的父亲实现复仇计划的手段,而他自己也只是父亲手中一个小小的玩具时,他仍助纣为虐,这令凯蒂非常地失望和震惊,她意识到她和表弟并非同一“天堂”的人。相爱的双方,天堂各一,灵魂不契合,自然爱情就不会和谐完美。为了文明社会中理想的爱,她毅然决定抛弃她对表弟林顿的“爱”,用自己文明的素养否定了“文明”掩盖下的虚伪的表弟。所以,当希斯克利夫诡异地问她小林顿死后她的感觉时,她说“他安全了,而我自由了”(384)。这是她成功迈向“文明网络”的第一步。与小林顿失败的爱情婚姻教育了她,凯蒂抛弃了对门第的歧视与偏见,重新注意哈里顿。
印有野蛮标记的哈里顿,起初愚蠢、无知,也很粗暴。“从来没有人教过他读书写字,也从来没有人斥责过他的坏习惯…… 从来没有人引他向美德的正道走过一步,也从来没有人教他一条道德准则,让他抵抗邪恶。”(256)希斯克利夫对他残酷无情,割断了他通向正常人性的途径,剥夺了他受教育的机会,践踏着他向往文明的愿望。正如希斯克利夫自己所说“他永远也别想从那粗野、愚昧的泥沟里爬上来了。我抓住他比那恶棍父亲抓我,要抓得更紧些,而且把他压得更低,因为他为自己的野蛮感到自豪呢”(286)。他只满足于每天的劳作和那粗野的动物般的享乐。但当凯蒂逐渐走进他的生活时,他倾慕和向往凯蒂的文明素养,他开始意识到了自己野蛮的印记。尤其当凯蒂当面嘲笑他的愚昧无知和粗鲁无礼,加之因为想摆脱无知也被人嘲笑时,他为自己的野蛮感到羞愧,他决心尝试摆脱自己这种愚昧的状态。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文明的威胁,受到了文明的否定,他便开始用偷偷学习的方式来提高自己,试图向文明靠拢。但他的起点实在太低,每向文明迈进一步,就得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是为了被人尊敬和被人爱,他默默地接受了文明对他的否定,并不断尝试与文明对话。
二
小凯蒂在画眉田庄长大,母亲早逝,接受的是来自父亲那种温良敦厚的文明教养,而她遗传了母亲的桀骜不驯,这种性格特质在充满宠爱与幸福的家庭生活中呈现出与文明和解的状态。年轻的凯蒂经受了性格上的不断变化,她在有意地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与此同时,也在改变着呼啸山庄本身。此时的凯蒂对知识与和解更加渴望,而这一切也正是她上辈所缺乏的。凯蒂并没有像她母亲那样徒劳无益引起两个男人之间的争斗,她不再用抱怨和仇恨的口气在哈里顿面前提起希斯克利夫,她开始理解和接纳哈里顿对他那魔鬼“父亲”希斯克利夫的孝顺的子女情感。这表明她已具有了海纳百川的胸怀,具有文明圈中成熟女性的一面,这就使他们这一代不再重蹈上辈所犯的错误成为可能。
她厌恶哈里顿的野蛮气息,但哈里顿的敦厚、善良和顽强的意志深深地打动了她。透过他的外表,凯蒂发现了一颗与自己一样善良无畏的心,“我之外的另一个我”,生命中真正的爱的对象在她的心中出现了。凯蒂首先向哈里顿表示善意,并且为自己曾经的轻蔑道歉,这是文明向野蛮的妥协与投降。她当起了哈里顿的精神导师,以恢复在他身上长期泯灭的优良品行为己任。她一边让哈里顿帮助自己开辟花圃,栽种一些从画眉田庄挖来的花木,以此来激发他欣赏美好事物的兴趣;一边针对哈里顿欠缺文明世界的知识教养的弱点,耐心地教他读书识字。书是压迫的工具,也是反抗的工具,是帮人们摆脱野蛮气息步入文明网络的工具。不久,哈里顿那“诚实的、温和的、懂事的天性很快地摆脱了自小沾染的愚昧与堕落的困境”,这时的凯蒂和哈里顿在安谧的气息中一步一步地向文明走去。他们的关系已不像他们上辈那样是“主人和奴仆”的关系,而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在肯定文明和文明的价值。老师教学生成长,希望他和自己“变”得一样。“他们的两颗心都向着同一个目标:一个爱着,想要尊重对方,另一个也爱着,想要获得尊重。他们共同努力,最后达到这个目标。”(413)
在自我追求文明的道路上,凯蒂没有像她母亲那样从外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常常主动出击,导致最终迷失自我,而她则是从内心寻求突破,默默地承受。她不断超越自己,克服自身的弱点,摈弃门第观念,最终获得了真正的爱情。当从开着的窗子里看到小凯蒂非常亲热地教她表哥读书,在那舒适温暖的客厅里,炉火照亮了他们健康幸福的面庞时,谁不在心底为他们深深地祝福呢?当他们滞留在门槛上,再看一眼月亮或者更确切地说,借助月光再看一眼彼此的脸时,他们终于超越了他们的上辈,将要离开曾经给他们带来灾难,凝聚着野蛮气息的呼啸山庄而去散发着文明气息的画眉田庄去开辟新的生活。
“文明与野性的和解是建立在两个世界的相互仇恨而产生的顿悟基础上的,是靠作家对人类的爱而实现的。小说中对凯蒂与哈里顿的祝福实际上是对文明世界中所有人的真诚祝福,同时也是对他们善意的警示和呼唤。”文明只有在向野蛮妥协、与野蛮实现平等的对话,并融入到原始的野蛮之中才能获得重生。“他们的爱情打破了老一代引发的报复的循环,化解了仇恨,克服了愚昧,达到了一个充满光明的新的境界。他们双双走进了一个更合乎文明标准的画眉田庄。”
三
带有野蛮气息的哈里顿,并不排斥知识文明。代表文明的凯蒂对他的否定和拒绝并未削弱他对文明的向往,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赢得了哈里顿的爱慕。他们的相爱暗示出,“仇恨的力量,最终抵不过爱的原生力量”。凯蒂的爱把他教养成了文明社会中的人,他们的结合是野蛮和文明融合的结果,是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爱情的延续,也是艾米莉·勃朗特理想的爱情观、人生观的最高体现。凯蒂和哈里顿的结合说明,在这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充满智慧和谐的一代必将取代镌刻着原始野蛮印记的一代。文明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否定野蛮,最终和野蛮和解的过程。
文明的车轮彻底碾碎了野蛮的标记,它告诉人们,幸福的夫妻应该像凯蒂和哈里顿那样,温柔和谐地共处,就像暴雨后晴朗的天空与明媚的大地。那敞开的栅栏再次证明,古老而愚昧的呼啸山庄已敞开了通向象征着物质文明社会的画眉田庄的大门。呼啸山庄上的黑醋栗树被拔掉,种上了从田庄移来的花草,进一步象征着山庄和田庄这两个世界的融合。“从历史发展趋势看,古老而愚昧的呼啸山庄势必要向画眉田庄过渡。”凯蒂和哈里顿亲手培植的小花园,在野蛮气息和文明养料的呵护下,定会盛开出爱情之花、希望之花,闪动着地狱之火的山庄终被凯蒂的清新柔情所融化。
女性和男性都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双方只有均衡、自然、和谐地发展,才可为人类创造出更多更高更健康的文明。以伟大的爱为桥梁,野蛮能被驯服,文明最终得以胜利。
人类理性的盲点
《呼啸山庄》不是一本容易讨论的书。书中的人物个个都备受情感的折磨,都在非理性地做出对他人内心世界错误的判断。人类理性是全部人类关系和人类文化的基础,在特定的场合和时间,我们每个人都会处于人类理性盲点的某一点。
“理性是哲学思维的基本范畴,这是唯一的,通过它可以与人类命运保持联系的东西”。人类运用推理和经验的方法,获取客观知识,这是人类理性存在的目的,也是人类自身存在的目的。然而有时尽管理性告知我们,我们的生活是已被决定的,而且有朝一日必会结束,但情感却使我们相信,我们是自由的和永生的。因而“我们只能在矛盾中生活,只能依靠矛盾生活”。《呼啸山庄》正是很好地为读者委婉地阐释了这一观点,艾米莉用维多利亚时期小说“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观点写不同的主题,而明显地独立于19世纪小说主流之外”。她自然地将人置于理性与情感的矛盾漩涡中,通过艺术的手法,合理地深度地去看待和解剖她的小说人物。这样“从思想世界降到现实世界的问题,变成了从语言降到生活的问题”。人物的傲慢、偏见、自私、偏执等常常是这种矛盾的导火线,小说人物之间感情的亲疏,正是这种矛盾冲突的哲学解释。人类理性是全部人类关系和人类文化的基础,“在灵魂跟宇宙的分裂处,《呼啸山庄》抓住了哲学思想的根源”。
一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认为,人类的行为可以用潜意识和性冲动等非理性去解释,而“指望依靠自觉和内省就获得一切仍然是一种幻觉”。幻觉的特征是它源于人们的一般情感——愿望,当这种愿望的满足变成了一种信念的动机的主要因素时,人们的理智就会失去控制,这样就产生了幻觉,人们也就会因此做出错误的判断,就会出现理性的盲点。当画眉田庄的房客、来自伦敦的“文明人”洛克伍德先生在跨入呼啸山庄的大门那一刻起,就未能从幻觉中解放出来,不断地被非理性的因素所推动,他的理智思维和情感冲突在反复对抗着,他的目标正在远离真理,因而错误的判断也就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