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每人有26斤饭票,家里又给带点全国粮票。剩下的粮票可以找校园里面或者周边的小贩换成商品,有时候是水果,还有时候是烤红薯,有时候是烤饼,还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小商品,文菲喜欢换烤红薯吃。
校园里的水果摊也是他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卖水果的其中有个婆婆,手有残疾,文菲喜欢到她那里买水果,用全国粮票去换。
但文菲觉得每次在婆婆那里买的水果都比别人的少,有一次买完后再到别的地方复称,发现婆婆短斤少两非常严重,对婆婆的同情之心顿时荡然无存。
一天傍晚,吃过晚饭,班中一行人再次经过水果摊,“换点水果吃吧。”有人提议,“要得。”随着柳红一声附和,大家开始忙着选水果。
你一斤,我一斤,婆婆帮大家称好水果,文菲没有阻止大家,但她自己再也不在这摊子上买。
回去的路上,覃刚变戏法似的从大衣袖子里掏出了几个水果,文菲拍手称好,她对着覃刚说:“最好每天来拿她几个。”
每次看到覃刚邀她一起去顺几个水果,得手后的快感总让她感到快乐,她也惊讶于自己的变态心理,有时候,她觉得弱者之所以不能变强大,主要责任在自己而不是他人。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唯有改变自己,适应环境。而弱者放大自己的缺陷的时候,他已经输给了生活。
每天必须的晨跑变成了寝室里抓揪的活动,抓到的首先去帮签到,然后帮同学们把早餐带回去。关灯就寝之前你一句我一句的唧喳声,凑成黑暗的夜里的欢快乐章,让人难以忘怀,催人上进。
吵闹声给离家在外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总有无所事事又渴望冲破环境阻力的时候,文菲的内心是痛苦和迷茫的,她和同样有着迷茫心理的同学在一起,总要做点什么吧。
晚饭过后,无所事事的同学在校园中散歩,“明天放假,我们去外面玩一下。”不知道谁的提议,走在路上一行人马上回应:“好,我们说走就走。”
选择了离南京比较近的地方,文菲跟郭勇,覃刚,姚沉,张晓玲一行五人来到了苏州。
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到苏州,天还没亮,只有火车站上稀稀拉拉的游人,一行人又冷又饿,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去才好,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经济的支撑只能是走到哪里是哪里,贫穷种能打败我们的选择。苏州之游没能留下景观的记忆,只有饥寒交迫的场景植入了脑海里。
文菲的心理慢慢产生变化,离家的日子,是要自己把控生活成本的,家里给的钱让她经常入不敷出,她就会要考虑自己的理财能力和以后的赚钱能力。她在想着毕业以后方向在哪里?
郭勇说得一口流利的外语,这是文菲不无羡慕的,虽然不喜欢英语,但只要专业在,她必须学下去。
苏州之游给文菲带来的是对以后选择的振动,不过这种思考稍纵即逝,努力学习又成了泡影。
姚沉总是中规中矩地游离与集体生活中。她沉稳守信,所以最后一期同学们都推选她为班长。
回到学校,寝室又恢复了热闹的气氛,文菲对有特长的同学羡慕之情由来以久,文菲喜欢听董凌唱歌,每天,她的歌声能给大家赏心悦目的感觉。文菲常想“为什么她可以长得好看,唱歌又好听呢?”这种幼稚的心理一直伴随着文菲,使她鞭策自己必须用知识使自己强大,她不停地告诫自己,“学习,学习,再学习。”
很多东西,已经命中注定,后天学不来的,她能做的只能是好好把控,提升自己。
文菲和映虹去练了几天口语,也没能坚持下去,她有时候也对自己无可奈何的:“有志之人立常志,无志之人常立志。”文菲就属于后者。当学习成为明天美好生活的动力的时候,她强迫改变任性为所欲为的毛病,坚持做对自己有益的事。
当所有的事情都成习惯后,那么就会习以为常。
吴云对生活是淡定的,她充满着激情,文菲望着都自愧不如。
梁丽是另一种风格的人,她对生活的追求不高,嫁个好丈夫,好好的过日子,所以她和男友的恋爱稳定而波澜不惊。
周末时,都去参加舞会,四步,五步,那时候流行的是交谊舞,一曲终结,都会找到自己的有缘人。
上完课,回到寝室,似乎没什么交集,但毕竟还是一个集体。
经常班委会也想办法让同学们搞些小聚会。文菲只喜欢聚餐,她没有什么特长,不像谈粒,荷洁,董凌她们唱歌唱得好,阿飙,映虹,张晓玲她们会跳舞,一些男同学会乐器,班中还是人才济济的。
系里也经常搞文艺汇演,大学和高中的区别就是锻炼大家的才艺方面的能力,不像高中为高考而死气沉沉,毫无活力。
晚上总有睡不着的时候,吴云提议选首寝室之歌,大家讨论来讨论去,选了夏天的回忆做为室歌,在晚会的时候可以大合唱。
女同学讨论得欢快的时候,男生派代表覃刚过来,他说喜欢的是“沉默是金”这首歌,文菲心理觉得这首歌不阳光,但是也没作声,她总觉得覃刚选这首歌是心态不蛮好,是受了委屈的缘故。
男同学中也不乏多才多艺之人,文菲特别喜欢听听汤建唱歌,当他唱李克勤的歌“夕阳醉了,落霞醉了……”,时,总能把文菲带进晚间的意境中,班上男女的合唱“心灵之约”在系里获了奖,带队老师因此请同学们一起聚餐庆贺了好几天。
南京的天气,比起大家所在的城市温度要低很多,特别是下雪天,同学们没心情上课,在外面打雪仗,堆雪人,文菲甚至穿着拖鞋走在雪地中,融化后的雪冰凉刺骨,却能带来“痛并快乐着”的感受,只有年轻才有这种且入心扉的身心具疲的感觉,这种刺骨的肌肤之痛让她直到今天还记忆犹新。
生活并不是了无生趣的,但口袋总有捉襟见肘的时候,寝室的同学们在一个月的最后几天,总会把少得可怜的钱凑一起,去买最偏宜的东西吃。米糕是最好的选择,必须偷偷的用电炉煮,大功率用电器是禁止使用的,发现了会被没收掉,每次煮东西的时候需要有人放风,以防宿管阿姨过来。那时候的风吹草动都能带来一阵小小的骚乱。
快乐随心而动,一张一驰,炯然有序,然而学业上的选择有时候也能使人陷入纠结和迷茫。
教书的年轻老师都是海归派,长得帅的就吸引人,上课的时候前排就会坐得满满的,经常要抢座位,有的课枯燥无味,授课老师也没什么吸引力,就没几个人去上那堂课。
文菲很佩服泛读课的老教授,没几个人来上课他也兢兢业业的不停地讲课。他不点名,也不告诉班主任没多少人上课,每次面对阶梯教室里少得可怜的学生,他也讲得激情四射,随着下课铃声,他每次都缓缓而退,文菲确认他的心中是充满悲哀的。
其实,那时候的大学里,已经是适者生存的状态了。
文菲暗恋长相憨厚的国际金融的老师,她和别的同学喜欢帅帅的市场营销的老师不一样,她的选择没有竞争,所以国际金融课前排的位置可以轻而易举的属于她。
在毫无征兆的日子,班里的同学你追我赶的走过去了,大学,给大家留下的或多或少青春的记忆,每当想起无忧无虑又充满爱的日子,同学们是感激而愉快的,青春岁月留下的痕迹,斑驳的光影形成的记忆,刻进了每个同学的脑海。
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暑假的时候,文菲还是想着去彭鹤那里看看,彭鹤已经毕业了,分在他读书的城市。
走进彭鹤寝室里,杂乱地堆着生活用品,彭鹤把文菲拉到宿舍外:“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行走在陌生的城市里,文菲释然了,什么都没发生,对他们来说,只要有一段美好的回忆。
“还好吧?”轻轻的问候,但愿不是结束语。
“我还好。给我几年时间,等我。”彭鹤跟文菲说完,送她到车站。
文菲回归课堂,日子还是一如既往,等待来信已经不是生活的全部,她要投入大学的班级中。
似乎浪费了很长一段时间,发现校园里一年四季都是充满了期待的色彩。
路,还得走下去,同学们的感情在升温,要对得起明天的别离,就要珍惜今天的相聚。
总有分别的日子,当它来临的时候,同学们的聚会就越来越密。
别离是人生的第一大课题,别离之前情侣们的取舍就像一场好戏,文菲在观看别人的分离,她有时候被其中的情绪所感染,有时候又会从中得到快感。
离别的滋味在心头,才发现曾经历几年美好的时光。
同吃同住滋生的友谊是一辈子都让人难以忘怀的。
假如生活是一杯酒,学生时代就是酒中沉甸的那部份,陈年老酿,越变越醇。
回想起每一张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文菲只想回到曾经有过记忆的校园,“假如让我重新选择,我一定不会这样过......”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假如,时间也不会让我们重来,唯有回忆,生存在假如之中。
毕业季,分手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经历,每个人都面对选择,有惶恐不安的,有坚定不移的,有唯唯诺诺的,更有随风而歌的,不管怎么样,自己做了选择,就要对自己负责,大学,让人成长的伊甸园,知识与快乐同行的地方,只有大学。
直到离开校园,走入社会,才发现大学生活给人带来的美好,在生活中历练成长的过程中,大学,渐离渐远,同学,越走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