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22400000016

第16章 又爱又恨的魏征

在唐太宗反复求谏的政策下,最勇于进谏、进谏最多、功劳最大的当属魏征。魏征是河北巨鹿人,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家境贫寒,但他读书非常刻苦,甚至为了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朝末年,知道天下将要大变的魏征跟随瓦岗寨的头领李密起义,后跟随李密降唐。跟李密降唐后,魏征发现自己不被重用,就主动要求去安抚河北,后劝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魏征被窦建德俘获,被救回长安后,太子李建成发现魏征的才能,并把他引用为东宫最重要的谋臣,魏征这才开始受重用。作为太子最重要的谋士,魏征曾经多次劝说太子李建成早点动手,杀掉李世民,可是李建成都没有听劝。

玄武门之变以后,太子党人士纷纷逃亡,魏征却依然镇定自若,和往常一样。李世民抓住魏征后严厉责问:“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关系呢?”在场官员个个提心吊胆,为魏征的性命担忧。但魏征却从容地回答说:“皇太子如果听了我的话,哪会有这样的下场!”李世民一听,转怒为喜,倍加器重,非但没有怪罪魏征,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为报答李世民的恩情,非常称职的做着谏官,加上魏征本来就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深得太宗信任。唐太宗曾向魏征问:“怎么样才算是明君,什么样的是昏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昏君之所以暗,偏听也。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以前秦二世住在深宫里,常常见不着自己的大臣,只信宦官赵高一个人的话,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居然也不知道。”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从而虚心纳谏。

贞观元年,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贞观二年,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个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选为妃子。魏征知道这位郑家小姐已经被许配给陆爽,就赶紧进谏给太宗阻止此事。太宗知道后,马上下诏中止自己原来的诏令,让这位小姐和陆爽结婚。这时,有大臣提出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这位郑家小姐还没有出嫁,而且太宗也已经下了诏书纳她为妃,就不宜中止。甚至陆爽本人也上书给太宗说,自己和郑家并没有婚约,是其他人的谣言而已。听了陆爽的话,太宗犹豫不决,找来魏征问对策,魏征说:“这是陆爽怕陛下以后找他麻烦,才故意上表说没有婚约。”于是,太宗重新下令,果断收回娶那位郑家小姐的诏令。

濮州剌史庞相寿是李世民做秦王时的旧部,后因被查出贪污罪行而被朝廷罢官,于是他通过关系跑进宫里向太宗诉苦,说自己早年一直跟随陛下南征北战,现在天下平定,自己却被罢官。太宗同情这位老部下,想让他官复原职。魏征得知此事后,跑进宫中对太宗说:“过去秦王府的旧部那么多,如果每个人都仗着昔日旧情而为非作歹,那谁还肯为江山社稷着想?”太宗听后,如梦方醒,只赏给庞相寿一些缎帛,打发了他。

贞观六年(632),群臣都请求唐太宗去泰山封禅,并想以此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反对。唐太宗就问魏征原因,说:“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朕的功劳不高,还是德行不尊?”魏征回答说:“陛下虽功劳巨大,但自从隋亡以来,直到现在,户口还没有恢复,仓库还有空虚,而陛下如果驾车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怎么承受得了?这样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什么要去做呢?”不久,中原发生洪水,封禅之事也就停止。

由于边关战事,唐太宗派人征兵。在大臣的建议下,唐太宗下诏规定,不满十八岁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服役。但是诏书却被魏征扣住不发。唐太宗催了几次,魏征还是扣住不发。唐太宗非常生气,训斥魏征说:“那些个头高大的男子,早已经过了十八岁,自己说不到十八岁,有很多是故意隐瞒年龄来逃避征兵。我已发布诏书,你为什么扣住不发?”魏征说:“微臣听说,把湖水抽干捉鱼,虽能得到鱼,但是到以后湖中就无鱼可捞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是到以后也就无兽可捉了。如果把那些不到十八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家的租税杂役以后又由谁来负担呢?”看到唐太宗不服气,魏征就接着说:“陛下的诏书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征招十八岁以上的男子当兵,现在不到十八岁的男子也得应征,这不是说话不讲信用吗?陛下曾明令规定:关中百姓免收租赋二年,关外百姓免除劳役一年。如今已经服了劳役或交了租赋的又被征当兵。陛下一向说要以诚信待人,为什么征兵的时候怀疑百姓作假?无缘无故怀疑别人,又怎么能治理好天下?”魏征的一席话,说得唐太宗哑口无言,不得不认错。于是,太宗又重新下了一道诏书,免征不到十八岁的男子。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当面与太宗争执,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特地问太宗打猎的事情,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劝阻,所以就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甚至,有次唐太宗正在逗弄一只小鹞,看见魏征走进来,怕魏征责怪,急忙将鹞藏在怀中。魏征装作没看见,向唐太宗奏事,故意拖延时间,等他离开的时候,鹞已经被闷死了。

贞观十二年(638),唐朝经济更加繁荣,政治也很安定,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对朝政开始懈怠,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要他引以为戒。唐太宗把这个奏章写在屏风上,早晚阅读,引为戒鉴。他对魏征说:“我现在知道我的过错了,我愿意改正,否则,我还有什么脸面和你相见呢?”

但是,虚心纳谏并不是非常容易做到的,唐太宗一方面确实迫切求谏,想把国家治理好,但另一方面也有皇帝的权威与尊严,所以有的时候也会和魏征发生矛盾。有一次,唐太宗退朝后回到后宫,怒气冲冲地对长孙皇后说:“早晚有一天,我要杀死魏征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忙问原因,唐太宗愤怒地说:“魏征常常当众顶撞我,让我下不了台,真是太不像话了!”长孙皇后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儿,只见她穿着上朝时候的礼服,恭恭敬敬地向唐太宗道贺。唐太宗很奇怪,长孙皇后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子才敢直言进谏;今天魏征敢直言,就是因为陛下圣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道贺呢?”唐太宗听了皇后委婉的批评,不但心头的气消了,而且转怒为喜,继续听取魏征的意见。

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多次派人前去探望。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自去魏征家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意思是说:“人们用铜镜照自己,可以看到穿戴是否整齐;用历史做借鉴,可以知道历代兴衰和更替的原因;看别人的成功和失败,可以汲取经验和教训。现在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正是唐太宗的宽容和克制,才使得魏征为代表的大臣们勇于进谏,促进了唐朝的政治清明和经济繁荣。

同类推荐
  • 刘邦发迹史

    刘邦发迹史

    一个一无是处的小混混,是如何在秦末的乱世中崛起并登上皇帝宝座的?他如何能打败包括项羽在内的各路豪杰,成为最后的赢家?如果你问刘邦,刘邦可能这么回答:“我没能耐,我游手好闲,但我运气好啊,我凡事看得开,我会招徕人才,能采纳别人的意见”;如果是项羽问刘邦,刘邦会说:“打仗,你行,我不行;用人,我行,你不行!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史上最牛混混刘邦的发迹之路。
  •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书介绍了诺贝尔的传奇人生。
  •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尊肉身菩萨——九华山双溪寺大兴和尚的传奇人生。大兴和尚因其一生中种种看似不可思议的神奇而被世人称为“九华济公”。作品以“庚子赔款”到改革开放的百年人生为背景,以大兴和尚在抗战时期杀敌救民以及他行孝感动他人、行善劝化众生,以其独特的医技治病救入等一系列事件为主线,生动地刻画出大兴和尚普通而传奇的形象;并以大兴和尚“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牛只需一把草就够了”等经典语录来化导世间、抑恶扬善。
  • 汪精卫第二卷

    汪精卫第二卷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唐太宗:最善于用人的皇帝

    唐太宗:最善于用人的皇帝

    《唐太宗最善于用人的皇帝》主人公南征北战,他为大唐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玄武夺权,他登基九五,君临天下。他文治粲然,可谓一代英主;他武功赫赫,足称干古帝范!其内容包括贞观之治,以身作则、武镇边疆,闻风丧胆等。
热门推荐
  • 道极神尊

    道极神尊

    周凌天,一名落魄的帝国皇子,王国被灭,父亲被杀,身负血海深仇的他,却意外的发现,敌人的背后,竟有着天下第一大势力教延的影子。教延不在代表光明,而是代表着血腥与杀戮!雷神古戒,超神空间,看我们的屌丝王子,如何一步步努力,终究走向巅峰!!
  • 阑梦无垢

    阑梦无垢

    她是烛蓝,也是烛龙一族新主、女娲后人、就翠山“声名在外”的九大王。背负着与生俱来的诅咒,她一直为改命而拼搏。他是浑沦,也是从来都无牵无挂的浑沌远古神。面对创世众神的反叛,他选择自我沉睡。直到千年之后她的出现,让他于万年的寂寞中获得了一点光。一朝相遇,她的诅咒渐渐瓦解,他也渐渐有了脉脉温情。然而命运的齿轮不容轻易撼动,天命难违,所处所识,似是皆为陷阱。于浩瀚无垠中,辨出他的真心,对她来说,真是太难了。(小目标:早晚创造出一个《山海经》里的上古世纪~)
  • 羊城雪—归途

    羊城雪—归途

    在一个价值与追求渐渐被数字化的时代,在一个越来越陌生的社会现实中,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为自己而活着。曾经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一度迷失自我,几度世态炎凉,人间冷暖,然而却一直没有忘记回家的路。每每经历之后,总能一次次绝处逢生的站立起来,只为大山的呼唤。有理想,被现实折磨,然而从来没有放弃对希望的挑战。在一个无雪的城市中,他用青春的热血,在寻觅着人生的归途。《羊城雪》所要展现的是一群正在奔三的人们,他们正在寻觅的归途。在步入或者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他们所正在经历的故事,或许从中你会看到某些属于你的影子,或者有些正是你现在正在经历着的现实,如有共勉。
  • 不朽如若是首歌

    不朽如若是首歌

    每个人的青春都不一样。叛逆的自己,真心的朋友,喜欢的男生,自己又何曾拥有过呢。
  • 千左

    千左

    【欢乐版】左翊无奈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回到古代,玩转古代生活,从弃女反转,丑女逆袭,弃妃当宠,农女当家,厨娘邪宝的重重任务中,收获了穿越攻略……某余:五个任务,五个时空,爱我你怕了吗?某岝:既然如此,去现代又何妨!某翊:哈哈哈,我要去各个时空收集美男!回:你敢!
  • 在星空下为你点亮守候

    在星空下为你点亮守候

    女主苏羽焉自幼失去父母,长大后被人欺凌,因此想不开。跳楼时被警察救下,遇到了男主王俊凯。
  • 孽龙化形

    孽龙化形

    龙族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就是跃龙门,化真龙之时。然而龙门乃天堑,越过则光芒万丈,化而为龙,失败则死,化为龙孽。敖迟总调侃自己是一条咸鱼,然而当他获得重生机会的时候,真的重生成为一条咸鱼,一条前身是龙孽的咸鱼……
  • 将门飞凤

    将门飞凤

    她是将门之女,却命途多舛。后母为丞相之女,蛇蝎心肠,无恶不作。母亲为保性命,自幼做男儿抚养。不料十五年后,计谋惨被后母揭穿,以私通罪名设计陷害至死。唯一至亲,其母被迫自缢而亡。悲痛中,她以血为誓,来世必报血仇。重生之后,仇恨驱使之下。杨昭性情大变,不择手段,于官宦王庭中斗智斗勇,只为报仇雪恨。
  • 天谴圣戒

    天谴圣戒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只有强大的灵魂才能永生!剑与魔法?史诗大陆?黑暗幻想?历史神话?天谴圣戒里有最强大的灵魂,它可以带给你无敌的力量,也可以吞噬你的躯壳和心灵这是一个少年成长为英雄的故事……
  • 银河枭雄传

    银河枭雄传

    武道文明、科技文明、机械文明、念力文明……银河系四条悬臂被不同文明所占据,内部混乱,彼此征伐,战火连天。乱世出英雄,更是枭雄的摇篮。本书所记载的正是终结这乱世的一位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