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觉得时光如此悠长缓慢,海静坐了许久,一直不停地喝酒,喝到醉了,便倒在桌上睡了一觉。
醒来又是午夜时分,饭馆已经打烊,不想惊动一旁睡觉的店小二,海又继续伏在桌上睡去。
直至天明,海从纳戒里取出了不少的金币,递给店小二结账。
掌柜的却来告诉海,这里是不需要金币流通的,也不需要其他奇珍异宝,只要你的劳动获得所需。
这里只要活着,所有的一切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每个人都只有一个自己的角色,若是死了便一切消亡。
海忽然觉得有些发怵,这间饭馆一天一夜,进进出出许多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唯独没有出现过一个小孩子。
就算一对伉俪夫妻,也绝无小孩带着。
而且这些食客性格大多都很平和,平和得有些怪异,温文儒雅讲道理讲法律,完全没有恃勇斗狠的冲动个性。
掌柜的要海留下来,在饭馆里做店小二,就可以每天在饭馆里喝酒。
海当然不愿意留下,但是又欠了掌柜的酒钱。
海只能答应掌柜的要求,将后院地板冲洗干净,就算抵昨日的酒账了。
后院地板清洗干净之后,掌柜的告诉海,可以离开饭馆了。
海却有了兴致,想要从掌柜的那里打听些消息。
“掌柜的,向您打听一下,这里距离大元王朝东洲府还有多少距离?”海问道。
“这里距离大元朝的最南端的国界,还有六十里地,至于东洲府我却不知道了。”掌柜的说道。
“我想知道,这究竟是哪里?”海问道。
“这里是彩云之南,有个俗名叫五德镇。”掌柜的笑着说道。
“因为我们镇子上的人,都尊崇仁、义、礼、智、信五种高尚品德,因而得五德镇之美名。”掌柜的脸上写满自豪。
“你说的不是实话,我总觉得这里很奇怪,让人很压抑的感觉。”海说完顿了顿。
又继续说道:“距离大元朝如此近,为何我却没有发现一个修士。”
“这方圆六十里地之外,才是大元朝的国境,那里才是修士的国度,我们这里是凡人的小镇,自然不可能有一个修士。”掌柜的说道。
“凡人?”海接口反问道。
“对,就是真正的凡人,这里没有修士,也没有妖兽,更没有魔。”掌柜的说道。
“你知道外面的世界?”海觉得这掌柜的不简单,既然能够知道这么多。
“你叫什么名字?”掌柜的反问。
“海,大海的海。”海解释道。
掌柜的拉开一条长凳,邀请海坐了下来。
“你有多大年纪?”掌柜的问道。
“十七岁又六个月。”海如实相告。
“十八岁不到就成为金身境修士,在大元朝算是修炼天赋很不错的了。”掌柜的赞赏地说道。
“你又怎么知道?”海看着眼前的掌柜的,有些害怕。
“来到五德镇的修士,至少都是金身境的,只不过你算是最年轻的。”掌柜的说道。
“所以这个小镇上没有小孩,因为从没有小孩子可以修炼到金身境。”海恍然大悟。
“嗯,不错,你很聪明。”掌柜的满意地点头笑着说道。
“那金身境的修士到为何要到这里来?到了这里又为何成了凡人?”
海终于明白了,为何自己醒来之后,丹田内的金丹不见了,真气元力也统统散去了。
“因为这里是人界之中唯一留存的神邸,任何修士到此亦不过是一介凡人,妖兽魔怪至此也不过家禽一般。”掌柜的脸上一脸崇敬,不敢有丝毫亵渎。
“神邸?”海好奇又恭谨地问道。
“上古大神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一颗眼珠遗落至此,便成了白水江源头,后大神女娲抟土造人,此处便有凡人生长,凡人供奉大神,此处便是神邸。”掌柜的眼神中满是狂热的信仰。
“此处都是先古遗民,代代相传,为何不往四处迁居?”海思考过后,觉得好奇。
“往东是大元朝的修士国度,往西是暗无天日的魔念之域,往南是妖兽聚居的十万大山,往北是幽冥鬼域之地,这里的凡人对于修士成仙毫无兴趣,不如在此地供奉神邸,代代相传。”掌柜的对于四方所在嗤之以鼻。
“如此我已了然,看来我还是要回到大元朝继续我的强者之路。”海瞬间又恢复了往日的雄心。
金丹还在,金身不灭,只要回到大元朝,自己仍旧是高高在上的雾隐宗主。
“告辞!”海站起身来,走出了饭馆。
海终于找到了来时的路,再不是迷茫又无家的浪子,此刻很是兴奋。
走到了青石板街道,路上行人悠然。
昨日在饭馆门口的老头正在街上闲逛,走到一个糖摊面前。
“老板,砂糖怎么卖?”老头问道。
“不卖,我就送给我喜欢的人,让她做糖人儿。”一个二十五、六岁的男孩,守着糖摊无精打采。
“我在白水江岸边捡到一颗玉石,不如我跟你换颗糖丸。”老头问道。
“不换,我不喜欢玉石,更不喜欢你傲慢的样子。”男孩懒得理会老头。
“你瞎啊,我老头子手里的玉石可是宝贝!”说完老头将手里的蓝色玉石晃了晃。
“我的确瞎了,不然怎么听信师傅的话,来到这个鬼地方。”男孩绝望地说道,似乎生无可恋一般。
“真是个呆子!”老头骂骂咧咧地走了。
老头走到海的身旁,停下了脚步,问道:“咦,昨天我好像见过你。”
“我不知道,我是个瞎子,睁眼瞎的那种。”海伸出手慌乱摸路,真像个瞎子一样。
“不对啊,你应该不是瞎子。”老头有些不信。
“如果我不是瞎子,那你就是瞎子,故意惹事的瞎子。”海没有继续装瞎,直接朝着东街走去。
“站住!”老头大声喊道。
“年青人,老头子我到这里来,就是为了惹事儿的,你敢惹我?”老头盛气凌人地说道。
“可是我不在这里久住,自然不怕惹你,我们现在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你一个糟老头子,可是打不过我的!”海得意地说道。
“那你就打我啊!打死我,来,来,来,打死我,我正好想去幽冥鬼域走一趟。”老头更得劲地说道。
“啪!”
海反手就是一耳光,重重地打在老头脸上。
老头愣愣地躺在地上,喃喃地说道:“你居然真的敢打我!”
“我这爆脾气,还由得你?倚老卖老的家伙。”海抽了耳光之后,转身就走。
老头愣愣地躺在地上,脑中不断想着,半生荣华,半生富贵,何曾受过如此屈辱。
半生由着心性,半生由着故人,如今却让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打了一耳光。
这一耳光,好似打醒了半生浮想,半生若梦。
“我明白了!”老头忽然从地上坐起。
站起身来,脸上泛起恬淡的笑容,远远地朝着海的背影,深深地作了一揖,大声说道:“小友,谢谢你的一耳光,老朽先行一步,半路等你。”
“哈哈!哈哈哈!”一连串笑声飘荡在街道上。
海转过身来,看着老头的身体,一点点变得轻而薄,一点点随着空间扭曲,一点点消失,直至化作青烟。
海心中大惊,这老头如此奇怪,一耳光便打散了!
海心想得赶紧跑,若不然吃了官司就难办了。
跑出了十余步之外,只听得身后有人在喊:“站住,站住,你给我站住!”
果然,不远处,腰间跨刀的衙役追了上来。
海只得站住,毕竟在这小镇上没有真气元力,而面对的是身强力壮的衙役,还有明晃晃的钢刀。
“你跑什么跑?”衙役一面喘着气,一面质问海。
“我不知道你叫我,我只想赶紧回家。”海故作不知。
“少给我装蒜,跟我回衙门伏法。”衙役开门见山地说道。
“我要回家!”海简单而有力地回答。
“你方才打了老头一耳光,虽然老头已经明悟而去了,但你触犯了律法,就得跟我去衙门伏法,不然这事儿不算完。”衙役固执地说道,语气中已然强制不容商量。
“不行,我要回家!”海话刚说完。
衙役早已眼疾手快,从腰间摸出一根铁链,迅速将海的双手拴住。
海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所有的修为,灵敏的神识,在这里毫无作用。
海只得跟着衙役走,一路被街上的行人,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这小兄弟,初来乍到吧!”
“是啊,不然怎么会不懂这里的规矩。”
“这下好了,去衙门里有人给他讲规矩的。”
“哈哈,这倒是的,衙门里不守规矩的人太多了。”
众人议论纷纷,海听见一些,也听漏了一些。
海因为沿途听周围行人的议论,走路慢了些。
衙役立刻一扯手中的铁链,大声呵斥道:“小子,你最好给我老实些,在这小镇上,要么你就像先前的老头那样,有了机缘明悟而去,要么就给我老老实实做个凡人,一辈子终老到死,不然有你好受的。”
海这才知道,老头为何放出要感谢自己,原来老头被自己一耳光打醒了,明悟了离开这个小镇。
海终于知道,小镇的人如此平和,受困于此数十年,磨去锋芒和棱角,自然要平和许多。
这是一个炼心的道场,如果不能用心明悟,自然一辈子都要受困于自己心中的执念。
海低头跟着衙役一直走,走过西街口的粮仓,绕过一口水井,终于来到了偏僻的衙门。
衙门躲在树丛之中,根本很难发现,若不仔细,还当这里只是一丛野树。
衙门口没有值守的衙役,大门口置放两只木雕的狮子,基脚却要用一块大石压着,想来是怕风吹走了木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