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了这李占记,当然也要去看看,看看这一名店是个什么样。
原来,这李占记是高档名表“医院”,精修手表出名。
在省港澳钟表世界,以专门修理名贵钟表并保证质量而闻名的莫过于李占记钟表行。
位于惠爱东(今中山四路)的李占记是越秀地区的名店。
抗战胜利后,李占记钟表行实行钟表修理后保行一年,而当时的行规只是保行3至6个月。
李占记此措施一出,广州市钟表行业188家店铺哗然。
李占记顿成众矢之的。俗语说“宁犯天条,莫犯众憎”,难道李占记老板不知此举冒天下之大不讳?
当然知道,而且是明知故犯。
李占记图什么?
俗语说“十打九争钱”,李占记争的是客源,也就是抢生意。
李占记保修一年的措施对其他行家来说是巨大的压力,维修技术力量单薄的小店,若实行保修一年,无异替顾客修一世残表烂钟;即使技术力量雄厚过硬的大店名店,由于保修时间长了,生意也就少了。
为此,当时的广州钟表行业公会向市政府社会局告状,认为李占记违反行业规矩,要求社会局出面纠正。
李占记却据理力争,认为自己挑战行规是维护消费者权益,正义得当。这场官司争拗甚烈,最后不了了之。
李占记却因此声名大噪,客似云来。
当时不少人认为李占记修后保行一年的措施只是一时的哗众取宠,用不多久,他自己也会改变。但李占记保行一年的做法一直保留数十年,乃至直到当代,有力地证明只保行3至6个月的行规是无视顾客利益的劣规。
人心搏人心
由于李占记修理钟表手艺好、质量高,结果顾客有口皆碑,声誉卓著,人工再贵,也慕名而来。不止广州的顾客喜欢光顾李占记,还吸引了省内甚至外省的不少顾客。
接修钟表所遇到的意外,是对李占记信誉的最大考验。
比如,拆修时发现库存没有配件,是否退修?
又如接件时师傅看漏了眼,没发现隐患,是否加收费用?
很显然,退修和加收费用都会打击顾客对李占记的热情和信任,甚至产生反感;但如果以顾客为上,维护店誉,则成了蚀本生意。
然而,李占记坚持的是不计成本、维护店誉。
没配件,就派人到香港或原厂购买;没发现的隐患,店里负责修好再说。
有些老古董钟表的零配件,有钱也无处可买,只好自己动手车制。为此,店里专门从瑞士购入两台精密车床,自己加工零件。
这种顾客为上的经营作风正应了广州这句俗语:除了笨有精。
顾客得知事实真相后无不感动。
正所谓“人心搏人心,八两(老秤)换半斤”,岂有不大加推祟赞赏之理?
李占记声名由是鹊起。
李占记还有一次别出心裁的宣传。
有一次,广州地区流行痢疾,李占记购买了大批痢疾散,对到店帮衬的顾客,皆送痢疾散一包。
由于此药果然有效,四乡群众上门求索,李占记对没来帮衬的人一样赠送,于是该店名号更响。
这也是“人心搏人心”的举措。
无规矩不成方圆
李占记之所以能在广州林立的钟表店里成为修理钟表的首屈一指名店,靠的就是创始人李兰馨所定下的种种规矩。
李兰馨,出身学徒,少年时在香港上环李应记钟表店学得一手高明技艺,出师后就在该店做修理工,更积累了不少经验。
1912年,李兰馨自立门户,在香港文咸东街9号首创李占记钟表行。
1915年和1925年先后在广州十八甫90号、惠爱东路(现中山四路)344号开设分行。
抗战胜利后,李又在澳门新马路108号开设分行,所以号称“省港澳李占记”。各支分行均以修理为主。
广州是华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聚集的富商巨贾、军政要人、华侨及外国友人不计其数,他们拥有的名贵钟表当然也无奇不有。
如德国名厂生产的五音钟、八音钟,鹰球牌双音挂钟,德国皇冠牌上一次发条可走400天的镀金罩钟,英国航海防浪钟,还有诸如高路云、司马、欧米茄、劳力士等外国名牌怀表、手表。
这些钟表不少是镶钻包金名表,价值昂贵,一只表甚至可换一幢三层普通民房。
许多钟表店连接也不敢接,因为顾客非富即贵,或有权有势,万一修不好或不如主人意,那就真是吃不着羊肉惹一身膻了。
而拥有名表的顾客,出于怕贵重零件被更换的考虑,不惜高价也只愿给信誉好、工艺精的名店修理。
因此,李占记终于成为非名表不修的特级店!
李兰馨并非不知道接收名贵钟表要承担极大风险,“有那么大个头才敢戴那么大顶帽”,李兰馨自有把握。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李兰馨第一招是“名师镇店”。李兰馨以高薪聘请维修名师,但有严格的招工条件,简言之是“三不要”:有不良嗜好的不要,不求上进、责任心差的不要,技术差的不要。
李占记的修表师傅,都具备磨、补、驳、焊、接、锉、镶、种、包等基本功夫,一些原件磨损了,能够凭技术修复。
比如挂钟的铜轴承损蚀,技师必须按老板定的规矩,用加驳原块手法复原,以保证连续准确运行。
高薪,其他店的老板也肯出,为什么技术高超的师傅却喜欢到李占记打工呢?
原来李占记店里接修的著名钟表种类多,那么见识就广;再加上店里名师多,互相切磋有利长进。因此,技工皆以能进李占记为荣。
有了名师镇店,李兰馨还晓得发挥名师所长,按各技工修理专长分别发件。这种扬长避短分工不但提高了修理效率,还保证维修质量。
李占记维护店誉的各种措施、规矩中,最重要的一招便是首创质检员制度。
技工修好的钟表,要交给技术更高的质检员复检。
李兰馨有时还亲自把关,对每个技工修理的钟表进行验收。
李对质量要求之严,可以说有如鸡蛋里挑骨头,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也不放过。
比如修好的钟表不但要行得准,外观也要干干净净,甚至每口螺丝都要闪闪亮;即使走时准确,但如果快慢制偏差稍大,就要修理者返工重修油丝;指针未抹净,也会发回技工重抹。严是严,但老板对下属技工却是爱护有加,发现一些技工对关键工艺技术未完全掌握或未达炉火纯青,老板就会——耐心教授。行内人说这是“放钱入你袋”,所以技工们对老板不但没怨言还感激涕零。
名店造就名师,名师也为名店获得盛誉。李占记多年来培养了许多有技术专长的技师,其中较著名的有麦满、周坤、梁佳祥、李佳光等。
后来店里实行技师挂牌接收钟表修理业务,顾客对名师趋之若骛。
无规矩不成方圆,李兰馨当年所订的规矩还有不少,诸如在修好的座钟挂钟后盖里面贴上“李占记修”字条,钟表修好后观察7天,走时准确才发给顾客等等。
也许不少规矩在新一代已经取消,但保行一年的规矩却没变,这正是修表老大舍我其谁的名店李占记的盖世气概。如今走过中山四路的李占记钟表公司门口,犹见玻璃屏风上写着:“由原李占记技师高级技工负责主持维修工作”。
哗,老字号名师的信誉,至今仍有魅力!
这回徐可清、萧英算是长见识了,这一个修表还有这么多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