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935年,农历乙卯年正月初四那天,粪场子的磕灰工罗大成被告知:初六那天,无论干到多喒,也要在四点半以前赶到东家去,千万不要忘记。罗大成因为是新来的,干磕灰还不到四个月,虽说去过主家几次,那都是领工钱去的,对主家印象不深,所以听管家一说,立刻就“嗯”的一声答应了。可是,等管家走了之后,他才想起来,为嘛不问一声去东家干什么呢?于是就问干过多年磕灰工的王二哥,王二哥说:“这可是好事,主家给咱们做好吃的。记着初六那天晌午饭别吃饱了,留点肚子,晚上吃好的。”他一听就明白了,因为明天是初五,他知道初五是买卖家开市的日子,开粪场子的可能是初六开市,一年之头,一定是跟买卖家一样,祝愿一年顺心如意吧。于是干活的劲头又足了,也不觉得累了。
要说累,还是真累,平常觉不出来。这十几天,可真够呛,为什么这么说呢?主家一共雇了24个粪工,这24个人,有6个是淘粪的,有4个是晾粪的,他和王二哥等14个人是入户磕灰的。东家有个规定,粪工两年放一回假,每年有12个人从腊月二十一到正月初五给半个月假。24个人走了一半,他们的活要由剩下的12个人包下来。您想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能不累吗?
无论是哪行哪业,都有背月、旺月,都有忙与闲的日子,可当粪工这一行可就不行了。人们要延续生命,就得天天吃喝。无论穷富,吃了喝了就得拉尿,拉出来的粪便臭气哄哄,必须及时把它清走。如果稍一松懈,转天,那些屎尿还在那里摆着,因为都是分片包干,积得愈多,自己的麻烦愈大。不仅市民怨声载道,一旦官家知道了,东家就会挨罚,东家要是挨了罚,头一个倒霉的就是粪工。因此,可别小看那黄澄澄的臭屎,那可是东家的财富啊。
初六那天,罗大成和王二哥等人不到后晌午就来到了东家门口。东家住在万德庄和徐胡圈交口处,就见那门口是人山人海、热闹异常,原来是一帮人在表演民间花会中最精彩的跑旱船,经询问才知这是东家请来的,已经有高跷和小车会刚表演完。罗大成从未看过跑旱船,今天,他可算是来着了,演的是水漫金山寺,是白娘子为夺回许仙与法海搏斗的场面。那旱船是用柳条和秫秸扎的,四周围上白布,上面绘有鱼跃水面、大海波涛的图案,装饰逼真。有两条船,一条船上是白娘子和小青,另一条船上是法海与许仙。有艄公在划船,再有就是鱼鳖、虾蟹、王八、河蚌和一些光头的小和尚。演员们表演得非常精彩,白娘子和小青带着仇恨的表情,舞动手中的宝剑上下翻飞,杀得法海节节败退,在法海船上的许仙,时而高兴、时而懊丧的表情恰到好处,处处表现出那种渴望回家的愿望。特别是那男扮女装的河蚌姑娘们,身背用竹片和布做成的大蚌壳,张开双壳,露出那粉色的衣衫,一张一合地夹得小和尚东跑西颠,那背上画有龟壳的王八用那双锤打得小和尚连滚带爬。整个场面热闹火爆,使人们看得眼花缭乱,不时地发出一阵阵叫好声,罗大成也不时地鼓掌叫好。
跑旱船刚刚接近尾声,就见那一直站在东家门口的管家,举起了一棵竹竿,竹竿上挂着一挂鞭炮,当他用香把鞭点燃之后,就听见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随着那震耳的响声,就见浓烟弥漫于空中,随之而来的是一股刺鼻的炮药味,钻入了人们的鼻孔。常年与大粪打交道的粪工们,天天闻的是臭巴巴味,打大年三十人们放鞭炮那天起,炮药味代替了巴巴味,他们感到格外舒服。鞭炮放完了,就见一些人从东家院内搬出了六七个泥塑的神仙,足有一尺多高,有大肚弥陀佛、老寿星、吕洞宾、玉皇大帝等等。主家的几个孙子拿着香点燃了这些泥人头上的药捻子,药捻子滋滋地冒着火星,“哧”的一声,从头顶上冒出条火花,火花愈来愈高、愈浓,瞬间形成了一个神仙的彩像,工夫不大,花哧完了,几个小孩跑过来把这些泥人都抱走了。
花刚放完,管家在门口高声喊着:“祭神开始了!”他一连喊了三四遍。当罗大成和参加祭神的人们都进到院子之后,才发现那些花会表演的人们已在敞开门的东厢房里吃饭了。他和王二哥他们进了北房的中堂大屋。东家住的是一座四合院,堂屋是个一丈六见方的大屋子,屋子虽然不小,可是光粪工们就是24个,加上管家及东家都挤在这一间屋子里,就显不出大了。罗大成今天是头一次进这屋,他打量了一下,就见屋内摆设挺简单。迎面是一个条案,条案两头各有一个大花瓶,花瓶古色古香,连底托在内高约三尺多,条案前有一大八仙桌子,上面有供品、有香炉,条案底下有几把椅子。条案上方的墙上挂有一张人物画,画中是一个面容慈祥的老者,着装是长袍,不像道士打扮,头戴方中,手捧一本上有《淮南鸿烈》的书卷,两眼直视前方,画的两侧是一副对联:
高风亮节神刘安,厌世脱俗总成仙。
不为职卑生烦恼,立志撒金在人间。
中国是一个多神的国家,中国的神有一个特点,任何神都起源于民间,后来被人们尊为神,每一个神仙都有一段颇为精彩的故事,故事经久传诵,成为神话。这种以故事开始转变为神后,都以图像或塑像展示于人们眼前,有的是个体的,如土地庙里的土地、城隍庙里的城隍、药王庙里的药王,这些庙里供的神都与庙的名称相符;有的庙里供的神是群体的,如玉皇阁、娘娘宫和那著名的寺院都供奉着诸多的神像。这些神,有的是自古沿袭下来的,而多数又都是生活中的现实人物,比如财神爷,有范蠡,又有比干,后来人们又加上了关公;门神爷那是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太上老君是老子的化身等等。尤其是在中国还有众多的行业神,如木匠供奉的是鲁班;梨园行供奉的是唐玄宗;棉纺业供的是黄道婆;厨师供的是易牙,其他如理发、修脚也有其祖师爷罗祖与志公等。从以上众多的神来说,开粪场子的供奉刘安也就不足为怪了。
祭神还没开始,东家陆丙寅说话了:“诸位弟兄们,今天是正月初六,是咱们粪业祭奠厕神的日子,每年的今天,我们都要来一次隆重的祭奠。关于厕神刘安的来历,我已经讲过好几次了,因为今年咱们粪场子又添了6员大将,这6位和老的弟兄们一道辛苦地干了快一年了,尚不了解厕神的来历,这可是个缺陷。所以今天,有必要再讲一遍,希望大家以厕神的敬业精神为榜样,付出劳力为中国百姓造福。”东家说完了开场白后,跟着就讲起了厕神的来历。
厕神刘安是何方人氏?说起来令人大开眼界。刘安可不是个普通人物,据史料记载,他是汉高祖刘梆的孙子,淮南王刘长的儿子。刘长因反对吕后残杀忠良而略有微词,被贬去蜀地,中途被吕后派人杀害。其子刘安当时才6岁,幼小心灵受此创伤,立志不参与仕途。年长之后,代父亲为淮南王。由于其才思敏捷、善为文辞,受汉武帝器重,曾奉汉武帝命作《离骚赋》,著名的《淮南鸿烈》就是他结识的天下文豪集体创作的,一直流传至今。由于刘安广结天下豪士,门客有数千人之众,以致引起朝廷猜疑,刘安无奈,自杀身亡。
刘安死后,众说纷纭。野史上记载,刘安广招天下豪士,家中养有数千名怀有各种绝技的人物,其中有不少是神仙。刘安因从小心灵受到创伤,觉得人生无常,又鉴于诸多皇子都是些骄奢淫逸、声色犬马之徒,认为这些人在短暂的岁月里以寻欢作乐为生活目的,太不值得了。于是就萌生了修炼的意念,去寻求各种养生之术。他又笃信道教,得到了道教的八公,也就是八位神仙的帮助,炼丹养性。当皇帝接到诬告信,说他要谋反时,他不等皇帝派的人来到,把炼丹炉推翻,拿出一些仙丹都放入嘴中吞下,立刻腾云进入了天界,他饲养的鸡犬啄食了散落在地上的仙丹,也都一块升了天。谚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词即由此而来。
刘安到达天庭之后,感觉憋得难受,于是就进了天庭厕所。由于他吞食仙丹过多,肚内食物凝结,一时难以排净,一连三天入厕不出。哪知玉皇大帝听说刘安已进入天庭,下旨召见,久传不到,引起了玉帝大怒,欲以不敬之罪惩罚于他,幸亏八公说情并诉以原委,玉帝才息怒。当他从厕所出来去见玉帝时,玉帝半开玩笑地说:你既然如此留恋恭厕,那就封你为厕神吧。刘安成为厕神的缘由即在于此。
刘安不仅满腹经纶、博学多才,而且为人正直,又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他受封为厕神,不认为这是玉皇大帝的恶作剧,反而认真对待,悉心研究如何履行这一职责。他闭目养神三天之后,决定重回下界。刘安是个有心计的人,他曾结识了不少豪侠壮士,在与他们交往中也获得了不少与百姓休戚相关的知识,如农田水利、果树园艺、编织炊烟、工匠百技等。但是,他对拉屎撒尿却缺乏研究,虽然拉屎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行为,但他从来未考虑过,当然也就一无所知了。于是,他带着这个问题来到了人间。这个人间就是他生活多年的长安,他为什么要上长安来呢?一则他对这里的风土人情比较了解,二则他曾多次在这里看见过粪车。因为有了这个想法,所以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衣服褴褛的穷汉,守在城门口。呆了约有一个时辰,就见一个人拉着一辆小车,车上有一个大木桶,木桶四周不少地方都挂着那黄乎乎的粪便。路上的人们一见这粪车都掩鼻躲开,刘安一见即立即奔了过去帮助推车。他这一推,拉车的人立刻有了感觉,回头一看是一个年轻的后生,穿得一身破烂衣服,立即把车停了下来问道:“你不嫌臭吗?你看看你那手还要得吗?”
“我不怕脏,我是想帮帮你。”
“你不用帮我,我也是个穷光蛋,没有钱给你。”
“我不要钱。”刘安刚说完这句话,路上走着的人们有意见了。有的说:“把车停这儿干嘛,想把人熏死是吧!”也有的说:“快走,快拉走,别堵在这儿怪臭的!”叫人们这么一轰,那拉车的人说话了:“那你就推吧,等到那没人的地方咱再说。”于是拉车人拉着,刘安推着,走了约二里多地,刘安感觉有点不对头。他一边推着,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这块地方我来过多少次了,都是坑坑洼洼的,一片荒凉。几年没见,怎么都变成庄稼地了呢?那南边不是有好多平坦的土地吗?怎么不在那儿种庄稼,单把这坑坑洼洼的地垫平了种,这得费多大劲呢?”他刚说完,那拉车的说话了:“你看着新鲜吧,这都是我们造成的。”拉车的说完,就把车停下了。刘安一听,感到奇怪,于是问道:“这是你们垫的?”
“我们哪有那闲工夫干这事啊!”
“那你怎么说是你们造成的呢?”
“咳,这你就不知道了。当初我们拉大粪的,把粪都倒在连着渭水的那条小河里,后来有人上官府告状说我们把河水弄脏了,官府叫我们别上小河里倒,指定叫我们把粪倒在这儿。开始我们不同意,因为往河里倒不是图省事,是借着河水刷粪车,省得人们嫌臭,这块地方没有水,粪车总是脏的。可是,我们又不能不听,因为我们是官府雇来清除粪便的,拿着官府给的工钱能不听官府的吗?开始,我们还认为不错,这块地方离城近,可少走不少路。这里又尽是一个坑一个坑的,倒时也省事,省得往河里倒时得躲着那些洗衣服的人,也省得听好些闲言碎语。可是时间长了,这块地方被人们把坑垫平了种上庄稼了。后来我们发现,无论大坑小坑,只要我们倒上粪,隔不了十天半月,人们就把坑垫平了种上了庄稼。这三四年,垫平的坑有二三十个,害得我们只好跑远道。可是也不尽是那样,有时他们还拦着我们叫把粪倒在他们门口,好在这里大小坑有百十来个……”拉粪车的人刚说到这,叫刘安一扬手给拦下了,刘安问:“这里怎么会有这么些坑呢?”
“这还不是城里这几年盖房子盖的吗?盖房子得用土,无论是城里的、城外的,用土都上这来刨,刨得乱七八糟,东一块西一块,大小不一样。”拉粪车人说到这指了指脚下说:“你看这条小道了吗?这条小道就是那些刨坑人留下的,要是没有这条小道,他们的土怎么运走呢?”刘安一听,才明白拉粪车人开头说的那句话。
等刘安帮助人家把粪倒了,走了之后,他就琢磨开了。为嘛人们放着平坦的土地不去种庄稼,却花费工夫垫坑,而且垫坑的目的是种粮食,这真叫人不可思议,他想了半天也未想出其中道理。这时他抬起头来向四外望了望,只见不远处,稀稀拉拉有三四处茅舍。他想,这些坑肯定是这些茅舍里的人家垫的,何不去问一问?他想到这,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年轻的后生,向离他最近的一个茅舍奔了过去。当他还没走近茅舍,就见在茅舍外边有一个四五十岁的农妇坐在地上端着一个簸箕在簸粮食,她跟前有十几只鸡正在啄食。他紧走几步来到农妇跟前,一边施礼一边说:“大妈,您好啊。”那农妇一见他又施礼又问好,急忙从身后拿出一个席头递给他说:“先生,有嘛事坐下来说。”他接过席头说:“大妈,这块地的庄稼是您种的吗?”他一手指着茅舍前边那块地,说完了,把席头放在地上坐下了。
“是啊,这不是快熟了吗?过几天就该吃上新麦了。”
“我听别人说,这里原来都是一个坑一个坑的,怎么都变成平地了呢?”
“对,原来是坑,这不都垫平了吗?”
“您身后那些地不都是挺平坦的吗?为嘛不在那种,上这来垫坑种,这得费多大工夫啊?”
“这位先生,您是不知道。前几年我也跟别人一样在那块地种庄稼,可那块地打的粮食不多,一亩地也就打一石多。这块地每年少说也能打两石三四,您说,能不过来吗?不就是垫坑多费点力气吗?”
刘安一听,跟着又问:“这土不都一样吗?为嘛紧挨着,打出来的粮食差这么多呢?”
“这底下不是有大粪吗?!”
刘安一听就感到奇怪了,心说,这个农妇的话里有学问,我得好好追下去,问个明白。他想到这又问:“为嘛底下有大粪就能多打粮食?”
“不知道,我这也是听别人说的。要不是为了多打粮,死我也不来这臭烘烘的坑边。”
“您听谁说的?”
“就前边,那房顶子冒烟的那家,姓王,我们都管他叫王大哥。”农妇一边说一边拿手指着。刘安一听,跟着说:“谢谢您的指点,我上那儿去问问吧。”说着就告别了农妇。
他来到了那叫王大哥的家一看,这里有三间房子,还有一个用篱笆搭起来的小院,院里有一个壮汉正在磨镰刀。他一看就知道这是在为割麦子做准备,于是上前作了一个揖。那壮汉早就看见他了,一见他作揖,立刻把镰刀放下问:“先生,有什么事吗?”刘安一听问,跟着就把自己心中的疑问提了出来。当他问到为什么坑里有大粪能多打粮食时,王大哥哈哈一笑说:“这话可长了,您别站在这儿,咱上屋里说去。”跟着把他让进了屋子,倒上水,两个人坐上炕就聊开了。
原来,王大哥跟其他几户农民都在南边那块平坦的土地上种庄稼,他家就住在这坑坑洼洼的边上。虽说这块地方,由于盖房挖土,刨得乱七八糟,可对他来说并不碍事。可是,突然那些拉粪的车都上这儿来倒粪,倒粪的为了图省事,都倒在了他家附近的坑里,挺干净的地方,弄得成天臭烘烘的。为这事,他跟倒粪的吵过不少次,有的人认为倒在人家住的附近,是有点不合适,就往远处倒去,可有的人却认为这是官府指定的,说什么:“你不叫倒,那你找官府去!”王大哥没法子,只好把坑边的土往坑里填,粪是盖上了,可又怕还倒,于是干脆把它填平了。可是一年之后,突然发现上面长了好些花草,有的像豆子也有的像粮食。他心想,南边那块地,有时撒了种都不出粮食,这块地怎么嘛,不撒倒长出东西来了呢?于是试着撒了些麦种,因为也费不了多大力气,看看它到底长不长出麦子来。哪知,没几个月麦苗就出来了,到麦子熟了一算,不到半分地的坑就收了小麦一斗多。王大哥滔滔不绝地把前后过程都跟刘安说了,最后王大哥说:“现在我不嫌臭了,有时候我还叫那些拉粪的别走远道啦,就倒在这吧,因为这些大粪给我带来的是大丰收。”
刘安虽然知识渊博,又善于思考,听了王大哥的叙述,知道了庄稼底下埋大粪能使作物收获丰盛,但是,他悟不出其中道理。他通过思考,决定去找八公商量。八公者,系刘安任淮南王的几个幕僚,说是幕僚,实为度他入仙界的八位神仙。这些神仙的名字是:文五常、武七德、枝百英、寿千苓、叶万椿、鸣九泉、修三田和岑一峰。这些人曾参与过“共工触山”“女娲补天”“黄帝与蚩尤琢鹿大战”“禹王治水”与“武王伐纣”等不少战役,经历年代悠久,对风土人情多有了解,在协助刘安编辑《淮南鸿烈》中做出不少贡献。当刘安把去往下界看到的情况向他们介绍之后,那枝百英哈哈大笑起来,她说:“不就这点事吗?这在武王伐纣之前已经有了,那不过是姜子牙的韬略而已。当时周朝想打败商纣,奈因地处岐山,土地贫痟,粮草不足。姜子牙提出以作物的茎秆、杂草加以塘泥沤烂施于土中,使粮食增长一倍,这才使战争无后顾之忧打败了商纣。所以说,这事古已有之。而今,你又见到了大粪作肥,这可比姜子牙高明,是一新发现。如果所有农田都施以大粪,你可是为天庭立了一大功,玉帝将会另眼看待你了。”经枝百英这么一说,他才知道,凡是腐烂的东西,都能促使农作物生长,并且能提高产量,也明白了,大粪与姜子牙提出的沤肥的物质相仿佛。但是,枝百英并没说出具体的数字与使用方法,所以,他认为需要自己亲身实验。要做到知其哲理,不能囫囵吞枣,如果自己在认识上还有模糊,却去指导别人,那会将人引入迷途。于是他提议再次回到人间,作深入地研究。八公经与刘安共同商议,最后派叶万椿和修三田一同陪刘安去完成这一新发现的实验工作。这两个人中,那修三田原是农民出身,他对农活熟悉,那叶万椿会摄取术,凡是实验的一切东西,他都能摄取到,这样就给刘安解决了好多问题,使刘安能够安心钻研其中的奥秘和取得合理的数据。就这样,他们三人,在长安城郊一块荒凉的土地上,整整实验了三年,最后得出了一套完整的积肥方法。
刘安虽因汉武帝疑其谋反而脱离人间进了仙界,但他那忧国忧民的思想却一直盘旋在脑子里。实验结束之后,他起草了一篇《稷增术》的奏章,上呈于汉武帝。奏章以“夫,稷为天,社为地,稷黍之源于农,其收获之多寡则显示国之强弱也”为开头,继之将个人经三年实验而写成《稷增术》呈于武帝,望审视推行之。文章中有三项内容:第一项是,促进作物产量提高的要术在于施肥,在这项中刘安总结出四种肥,即以茎秆杂草塘泥沤烂的为绿肥,以人畜禽粪尿的叫杂肥,以城镇居民的粪尿为上肥,以家庭及社会上抛弃的垃圾为废肥。第二项则介绍各种肥的功效及施肥方法。特别是第三项,刘安在文章中提到:“民固守一地,难知天地之大,更难知天下这各种要术,此《稷增术》能为民所接受,在于使人诱之也。先设以相应官员司其职,继之派劝农使者深入民间。一旦民受益,则稷量数倍于市,国仓皆满,何惧旱涝之灾,实乃为国之大幸也。”汉武帝接此奏章后,方知乃兄系保国之栋梁,但为时已晚。当夜做一梦,乃八公之长文五常托梦于武帝,向他介绍了刘安三年之实验,他才知其兄已成仙。于是将《稷增术》作为国策,设专职官员培训并派遣劝农使者。因知刘安是正月初六升天的,所以下诏把这天作为祭奠厕神之日,一直流传至今。
东家陆丙寅把刘安成为厕神之前后介绍完毕,祭拜才正式开始。因为这个粪场子离城边最近,所以天津市肥业公会会长杜如珊也赶来参加祭拜。祭拜的程序是先插香后跪拜,先由会长点燃一支香恭敬地插在香炉上,继之粪场主人陆丙寅、管家及24个粪工,依次点燃插上。然后,管家唱拜“一拜厕神恩泽大地”,声音过后,人们都跪在地上向神像磕一个头,然后又唱第二句“二拜厕神名垂青史”,第三句“三拜厕神为国为民”,第四句“四拜厕神万古流芳”。
跪拜结束后,大家站立起来,肥业会长开始讲话了。他说:“今天是我们这一行业的祖师爷刘安升天的日子,每年的正月初六,我们都要热热闹闹地举行一次祭拜活动,目的就是唤起国人对我们这一行业的重视。今天我们请来了高跷会、小车会及跑旱船等天津有名的花会组织为我们表演了人们喜爱的节目,这既为我们作了宣传,也体现了社会上的关注。很长时间以来,我们这一行业,都被人们另眼看待。有的人,嫌我们跟巴巴打交道,见了我们就躲得远远的;也有人在公开场合管我们叫掏大粪的;更有一些吃饱了不认大铁勺的人管我们叫粪小。这种歧视的语言及表现,是对我们人格的侮辱。以前,我们都忍了。自从肥业公会成立并发表了保障人权声明之后,此类现象已大见减少,但是,社会上仍有一些不法之徒,依然故我,甚至动手来威胁我们。大家都记得,去年八月,就是咱们这里的王国良,他在炮台庄茅房淘粪时,那大勺掉下一块巴巴,被一个上茅房的警察踩上了。他不认为是他自己不注意,反迁怒王国良,不容王国良说话,一拳头把王国良打倒在地。我们公会知道之后,立即决定全体弟兄罢工三天,一时引起社会舆论纷纷。天津卫的各界人士一致谴责警察局,最后官方出面,该警察不仅受到了处分,还公开作了赔礼道歉。这件事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我们也是人,而且是与老百姓生活休戚相关、不可缺少的一种人。我们不仅是为农业造福的人,也是一个神圣的劳动者,我们也有人格,我们的人格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歧视。”会长滔滔不绝的讲话,道出了粪工们的衷肠,每个人心中都热乎乎的。会长在讲到最后时,从供桌上拿出一个条幅,他把条幅慢慢展开,大家看到是一个写满字的画。会长又说:“大家看到了吗?这是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在去年肥业公会成立时,给肥业公会题的词。宋哲元,在座的诸位,有的知道,有的可能不知道,他是冯玉祥的部下,曾任过29军军长。他的题词,我给大家念念,大伙听了,将会更加高兴,更加提高我们的精神。”会长说完就念了起来:
自古粪业积肥忙,造福国民不张扬。
不肖子弟多诽谤,世俗偏见丧天良。
公会引导多改进,任重道远路漫长。
我为尔等作后盾,试问何人敢张狂?
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
甲戌年八月(印)
这是一篇记叙粪业工人拜神的传说,笔者在撰写完这篇传说后,有如下感慨:
过去:自古淘粪遭人嫌,捂鼻闭嘴躲一边。
粪小不被人待见,问声职业口难言。
如今:自从解放把身翻,劳动光荣喜开颜。
如今踏上环保路,刘安不再担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