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夫,你是读书人,没有书简不行,你就用这些皮绳子捆竹简吧。”
屈原一迭连声地推辞道:
“这不行,你们还要耕田呀!”
田里的牛一齐“哞......哞......”地吼叫,牛眼里滚出一串串泪珠,它们不用牛鼻绳竟自觉地拉起犁来了。
一个老农民用手一指,惊喜地说:“屈大夫,你看!‘灵牛献绳’,送屈大夫出山,安邦治国。”
屈须姐高兴地嘀咕:
“牛也知道,屈平弟是楚国的希望?”
站在王船上翘首远望的山鬼细腰,刚才心上被什么猛撞了一下。仿佛有心灵感应,她知道是心上人遇到了什么麻烦。什么麻烦呢?肯定是带的竹简太多太重,还没出巫山,她还有些神力,一路上都有牛在耕地,她命牛献出牛鼻绳,接着又让牛去背负竹简。
大路上,旱田里,送别的乡亲和耕田的农人全都跪下了,一位白发长髯的长者语重情长地说:
“屈公子,天地有灵,牛也通神!你要辅佐大王励精图治,富国强兵,切不可误事呀!”
屈原“砰”地一声跪倒在大江边,他的心潮如江水激荡澎湃,他的泪水如涌泉模糊了视线......
怀王和群臣都上船了。
屈原一行和牛负载的竹简,朝王船后面的第二条船上登去。怀王在船头上向屈原招手,屈原辞别姐姐姐夫和所有送行的乡亲,朝王船上走来。刚走到怀王身边,肩上挽着包袱的宋玉、景差,飞也似地追了上来,边跑边喊:“先生......先生......等等学生......”
屈原微微吃惊地问:
“宋玉,景差,你们追来干什么?”
“先生,我们要跟随先生去郢都!”两位少年学子争先恐后地说。
“这,这怎么行呢?”
宋玉心急地说:“先生,我们跟随您学习,刚刚有了一些进步,您这一走叫我们跟谁去学?”
“先生,让我们去吧。”景差一片忠诚地,“孔子周游列国,他的学生始终随侍在身边。孔子走到哪里,学生就跟到哪里。先生您去了郢都,我们......”
这时,怀王打断学生的话:
“朕已知道你们两个了,一个宋玉,一个景差,都有些文才。先让你们先生去郢都安顿好,机会有的是,今后你们再来郢都嘛。”
“谢大王!”两个学生行了大礼,心满意足走了。
南后仪态万方地走了过来,瞅了王夫身边的年轻人一眼,嘴一撇笑说道:
“大王,你的那个细腰小宝贝我已给你安置好了,这又来了一个不成?”
“郑袖,你看看,这是谁?”怀王把屈原朝南后推了过去,不无炫示地说,“你天天闹着要给子兰请先生,今日我给你请来了。”
“他呀?”南后不起眼地再瞄一眼。
“怎么样?”怀王故意逗乐,“不行?”
“还是个小青年。”南后不以为然地转过头,却也充满爱意地冲屈原,“你多大年纪?”
“刚满25。”屈原回答。
怀王呵呵大笑道: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别看他年轻,他可是当今名噪天下的大诗人啊!”
“大诗人?”南后一怔,恍然大悟地,“你就是大诗人屈原?噢噢,还这么年轻,这么英俊,就这么有才华!真是楚国有幸,大王有幸,我儿有幸。子兰!”
子兰公子微跛着走上前来。
“还不快快拜见先生!”南后将子兰拉到屈原面前,“从今往后,公子子兰的学业就拜托你了。”
子兰瞅着屈原,不大情愿地向先生行礼。
“公子子兰,”屈原拉着子兰的手对怀王、南后说,“乃楚国未来之栋梁,我当遵命效力。”
等得不耐烦的夔柳,刚进舱,忽从舱中蹦跳出来,一把拉着屈原的衣袖,连声叫道:“屈原哥,你怎么才来,等你半天了,我都急出汗来了。”
屈原脸一红,轻轻拂开夔柳的手,故作镇定地告诫:“进了宫,往后要听娘娘的吩咐。”
“知道......”夔柳作嗔作怪。
怀王走到船舷边,眺望着岸上的人山人海,一片狂呼之声。意气风发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