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通常把“敢于负责任”看作一种良好的品质。事实上,敢于负责任的人会给人一种可信任感;在群体中,敢于负责任的人更容易具有号召力,更有机会接受挑战和锻炼自己的能力,更具有控制力,更有可能充分和合理地体现个人的价值。敢于负责任的人往往有更多成功的机会。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为孩子拥有成功的人生创造条件。
责任感是一种情感,当一个人圆满地尽到自己的责任时,会产生满意的、愉快的情感,如果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会深感不安和内疚。责任感的培养需要家长注意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必要时创造机会。而且,让孩子承担必要的责任时,父母双方的态度一致和前后态度一致很重要。具体的措施包括:
一、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
对于幼儿期的孩子来说,学会对自己负责可以先从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着手,包括自己穿、脱衣服,系鞋带,洗脸,洗手,刷牙,自己叠被子,收拾玩具,自己照料自己等。一岁以后的孩子开始有主动参与洗盥活动的意识,如自己把手伸到水龙头下面洗手,自己拿毛巾擦手、洗身子等,而且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所以在这个时候让孩子学习照顾自己的生活技能,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树立为自己负责的意识。由于孩子在认识上、动作上和能力上的不适应和不协调,在自己做事情的时候难免会做得不够完美或做错事,这时我们一定要有耐心,容许孩子逐渐进步,而且要不时地加以表扬和鼓励,如“宝宝真是个好孩子,自己穿好了鞋子”,让孩子体验到自我服务成功的快乐。但是使用鼓励和表扬要注意技巧,要逐渐使孩子意识到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对孩子自我服务的鼓励和表扬要随着孩子的长大而逐渐减少,而更多地强调:“孩子,这是你自己应该做的事。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是好孩子应该做到的。”避免孩子过多地关注奖励。
另一方面,适当让孩子在与自己有关的事情上自己做决定。尽管孩子还很娇嫩,但是你已经发现他开始喜欢自己拿主意了,而且当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并且把事情办成功之后,你会发现孩子神采奕奕,你会发现孩子正经历了“高峰体验”。因此,提供机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而且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意见是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自己必须为某些事情动脑子。
二、让孩子在家庭中承担一定的工作
给孩子安排适当的家务劳动,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家庭中某种负责任的角色,也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好办法。从孩子一岁半开始,就可以训练孩子帮忙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如帮忙布置桌子、拿餐具或叠毛巾等。随着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技能的不断提高,为家庭服务的范围可以逐渐扩大。可以列一张表,放在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告诉孩子他每天必须为家庭做的事情。除此之外,在家庭生活中要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是有用的,是为家里的人所需要的。如外出购物时,让孩子参与考虑购物清单;与孩子讨论物品的使用或摆放等。请别忘了,要及时让孩子知道你是多么欣赏他的帮助,如“多亏了你帮妈妈摆好碗筷,我们才能提前开饭”,“多亏了你的提醒,我们才买了面包,否则咱们明天就没有早餐吃了”。当然,必要时也要让他意识到由于自己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带来的后果,如“由于你还没有准备好桌子,所以还不能开饭”。要常常让孩子意识到他在家里的责任。
三、培养孩子关心别人和照顾别人的意识
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为别人的幸福做出切实的贡献,这是培养责任感的重要内容之一。家长的榜样是最重要的。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和互相体谅能告诉孩子,我们对他人负有责任。如爸爸在午休,妈妈要对孩子说:“爸爸在休息,我们都把声音放轻一点。”或者告诉孩子:“妈妈在工作,我们不能去打扰她。”家庭成员病了,要让孩子问候病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着照顾病人。父母还要指导孩子把这种关心和照顾别人的意识扩展到家庭以外,如帮助上了年纪的邻居拎东西、搬东西,向需要帮助的路人伸援手,成为社区中负责任的一分子,为希望工程捐出自己的零花钱等。
四、必要时要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或由于不良的行为带来的后果
当孩子不愿意自己穿衣服时,可以明确地告诉他:“孩子,由于今天你不愿意自己穿衣服,所以我们两个小时的游戏时间必须取消。”让孩子明白,在他们不受欢迎的行为与由此带来的后果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的联系。对于幼儿来说,至少有两种合理的后果可以要求他们承担。第一种是训斥,训斥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做了别人不喜欢的事情,他们会对你发脾气。注意不要过于经常使用训斥,一旦使用态度必须严厉。第二种后果是剥夺,如果你没有做应该做的事,或者有不好的行为,那么你的权利就会被取消。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培养孩子自律性与自主性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历程。
五、要引导孩子勇于承担过错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犯错误,但孩子经常会因为惧怕受罚而推卸责任。因此,平常孩子犯错误时,家长的正确引导非常重要。首先,要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分析问题,找到错误的原因,与孩子一起分享感受。孩子做了错事时可能会惊慌,或者难过。因此,理解并宽待孩子的感受对孩子很有帮助。父母不能简单地采取严厉处罚的手段对待孩子的错误,这样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并且会使孩子想出方法来推卸责任,逃避惩罚。与孩子一起分析问题时要和孩子一起讨论解决的方式和承担责任的方式,要及时鼓励和支持孩子勇于承认过错和承担责任的勇气,要告诉他,你是多么欣赏他这么做,而不是逃避责任。
在培养孩子责任感的过程中,父母必须沉得住气,不能因为“等不及”而代替孩子做事情,代替或包办只会让孩子明白:他是无关紧要的,不管发生什么事,自然有人出面帮他把一切事情办妥当。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充分信任孩子的能力,相信孩子有能力解决问题,提供机会让孩子为自己负责和为别人负责。
案例与案例分析
“听话”的孩子
刘恒是一个看起来很乖巧的孩子。上幼儿园之前,爸爸妈妈就把他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不仅每天的菜谱和睡觉的时间是由爸爸妈妈规定的,而且包括是不是参加兴趣班的活动、参加哪个兴趣班的学习、平时应该看什么书,都是由爸爸妈妈安排的。刘恒很听爸爸妈妈的话,一般情况下都会按时完成爸爸妈妈交代的任务。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幼儿园,星期六上午学英语,下午学钢琴;星期天上午学画画,下午在家里看爸爸妈妈要他看的书。在幼儿园里,小恒恒也深得老师们的疼爱,因为他从不违反老师的要求,也很少提出自己的要求,在幼儿园里中规中矩。
尽管小恒恒很听话,但是,他好像并不是很在意自己所做的这些事情的结果。他并不在乎自己画画的技能是否有进步,不在乎钢琴弹得好不好,也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可以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能开口说英语。如果爸爸妈妈对他的学习提出要求的话,他也会努力达到爸爸妈妈定下来的目标。但是这种努力往往不能持久。恒恒需要爸爸妈妈不断地督促,不断地提醒,不断地鞭策,他才会有所进步。他自己似乎不懂得自觉和主动地去学习,去争取进步。爸爸妈妈为此很急。
分析与处理策略
恒恒的父母对孩子确实非常用心,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希望孩子能生活得好,学习有进步。他们付出了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为孩子安排一切,是因为担心孩子在某一方面不够完美。不过,正是他们过分“负责任”,使得他们的孩子可以不用负任何的责任。因此,我们必须让恒恒担当起自己应负的责任。
1.减少为孩子所做的各种安排。尽管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拥有我们心目中所有“好”的才能,我们还是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同时有效地完成多项任务。因此,减少你为孩子所做的安排,留出一些可以让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有权自由支配这些时间和空间。当你把权利交给孩子的同时,你也把责任留给了孩子。
2.要求孩子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刘恒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似乎没有人关注他的兴趣所在,包括恒恒自己也没有提出自己喜欢的事物。这种忽略会使孩子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必要性,既不能明确自己的生活对自身的意义,也不能明白自己的存在对别人的意义。因此,要求孩子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的目的是要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存在对自己的意义。
3.留一些事情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孩子的思维尚不足以应付生活中的各种事件,但孩子仍然有能力对与自己有关的一些事务进行管理。作为父母,我们可以确定一些具体的事务留给孩子自己去管理,只要不违规,没有危险性,就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决定。即使有可能犯错误,也应该让孩子去尝试,让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何种结果,失败也是一种结果。当孩子失败的时候,不要急于帮孩子承担过错,也不能指责孩子的能力,你唯一应该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共同找到有可能成功的途径。
4.让孩子为自己要做的事情制订计划。你安排孩子完成的任务,以及孩子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你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制订计划,包括将要达到的目标,达到目标所要考虑的问题和需要完成的各个步骤等。你可以提供参考意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指导,但不能代替孩子制订计划。当孩子自己完成了自己计划的时候,完成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他的最好的奖励。当孩子不能完成计划的时候,他会主动去寻求帮助。这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可以帮助孩子走出“自我中心”的阶段。
应对策略小结
大多数不懂得负责任的孩子都是因为有过于负责任的父母。因此,我们要让孩子负起责任,就必须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推卸责任”,把我们肩膀上的担子移到孩子的肩膀上。如果我们一直因为担心孩子的肩膀过于稚嫩而不敢让孩子承担,那么最终的结果是孩子永远只能拥有一副稚嫩的肩膀。因此,如果你不想有一个不负责任的孩子,你可以做的事情包括:
1.改变自己的观念。如果你觉得你的孩子没有责任感,那么多半是因为你自己之前太为他操心了,当你在所有的事情上都为他着急的时候,他自己通常就不着急了,因为已经有人替他着急了。如果是这样,那么你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自己歇一歇,喘口气,学会做“甩手掌柜”,要容忍事情不能完全按照你希望的方式进行。作为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有能力承担责任的,而且必须相信孩子自然有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你不过分干涉,让孩子有机会自己思考问题的时候,他很有可能找到比你的方式更好的解决方案,不能认为只有你的方式才是最好的。
2.改变对孩子的监督和控制的方式。如果你一直都担心孩子不能把事情办好,当孩子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你总是待在他旁边,或者跟在他后面帮他拾遗补漏,那么你的孩子渐渐地就会养成不负责任的态度,因为不管他自己做得怎么样,总会有你帮他收拾残局。因此,你最好和孩子拉开一定的距离,远远地看着他,必要的时候还要将他推得更远一些。孩子做事情的结果如何,一切由他自己承担。这对于你来说是困难的,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是让他成功所必需的。
3.善于指导孩子。放手让孩子做事情并不是不闻不问,不闻不问是给孩子树立了一个不负责任的榜样。我们仍然要关心事情的进展。不过,关心的最好方式是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与孩子讨论他正在进行的事情,在开放式的讨论中让孩子明白你在关心他,你对他做的事情感兴趣,觉得很有意义,也让孩子明白你对他的支持,告诉他你愿意随时提供帮助,这就已经足够了。如果孩子不需要你的方法,那么你最好不要将你的方法和意见强加给他。当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导致失败时,你可以帮他找原因,但绝对不能说“如果你听我的,就不会这样了!”之类的话。
4.在日常生活中把更多做决定和负责任的机会留给孩子。改变孩子不负责任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耐心的积累。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各种机会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是让孩子学会负责任的最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