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长大了之后能够自己掌握自己的生活,能够在生活和事业上都获得成功,只不过每一位父母对“成功”的定义不同。不管我们在孩子身上寄托怎样的希望,有一点是最需要肯定的,那就是我们的孩子首先要成为一个“人”,一个独立自主、勇敢、乐观、自信、自尊、有责任感的人。只有具备这些品质的人,才可能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人生。
对独立的需要是人类的两大渴望之一。这种需要一部分是想作为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立个体被承认和被赏识,而不愿意被淹没、被视为无所谓的存在。独立需要的另一部分是希望能掌握自己的生活,能支配自己的生活,不愿被指挥得团团转,也不愿无助地依靠其他人。独立性直接关系到一个人成功的可能性。一个在生活上、情感上、思想上缺少独立性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独立意识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过程之一。独立意识的出现是带领孩子走向更为成熟的主要动力之一。所以,孩子的独立意识的出现是人生发展中的一件大事。
一、幼儿期:独立意识萌芽
在幼儿期,独立意识和求同意识交替出现。独立意识表现最明显的阶段是2~3岁和5~6岁。2~3岁可以说是孩子发表第一次“独立宣言”的时期。父母发现,以前那个对父母充满依恋之情的可人儿不见了,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位雄心勃勃的特立独行者,一位利用各种机会表现自己的大无畏者。这时候的孩子不再完全听从父母的安排,服从父母的要求,而是变得开始和大人“唱反调”,不乖巧了。他们有了自己对世界的感受,有了自己的感觉、喜好、看法和观点,有被尊重的需要。他们喜欢自己做几乎所有的事情,同时也喜欢帮大人做事情。他们需要表现自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的机会。同时,2~3岁的孩子还是个让人头疼的反叛者。常听这个时期的家长说:“天啊!真是让人没办法,他从来都是故意不按要求去做。”尽管父母的要求是合理的,孩子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是“不”,他们似乎觉得必须用不服从来表现自己的存在,表现自己的个性。要求他们做每一件事情似乎都变成了一次“战斗”。过了这一阶段之后,对独立的要求会暂时被放在一边,孩子们似乎觉得好不容易赢得独立了,也许可以放松一小会儿了,接下来的任务应该是让别人接受我和喜欢我。因此,小家伙会逐渐变得合作和文明起来。
但是当孩子到了5~6岁的时候,这一次的独立宣言比上一次的更进一步。孩子开始对事物进行评价了。当然,所有的评价都是从他们的利益出发来进行的,比如“妈妈是好妈妈,因为她给了我想要的巧克力蛋糕”,或者“我想要小红花,老师却给了小丽,这不公平”。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5~6岁的孩子的思维正处于典型的“自我中心”阶段,他们的注意力只集中在他们的需要上,他们只看到他们自己。由此带来的一种明显的表现就是试图让世界按照他们的意愿运转,爱自作主张,自我表现。这时候的孩子在评价和解决与别人的冲突的时候,认为引起冲突都是因为对方的不是,因为对方“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去做”,而解决冲突理所当然的方法就是“一切听我的就好了”。
二、与正在宣告独立的孩子相处
很多父母感觉到,独立意识的每一次出现,都给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带来新的紧张。有时孩子的行为真是非常令人心烦,尤其是对于每天应付工作压力之后身心疲惫的父母来说。因此,父母需要知道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来管教孩子。当我们寻求有效的办法时,必须把握好方向:使孩子的独立意识健康发展,同时又富有合作精神。也就是说,不应该让孩子失去掌握自己生命的主动性,同时要让孩子融入社会环境。下面,我们尝试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的父母提出一些建议。
1.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这是因为孩子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发展自己的独立性。他们希望能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还希望插手大人的事情,甚至反抗大人的指示来表现自己的独立性。面对这些情况,我们要把机会留给孩子,放手让孩子在你的目光范围内独立地做一些事情。只有有机会自己做事情的孩子才能真正培养自己独立的个性。但是,年幼的孩子由于动作的灵活性差,手眼协调性不够,经验不够,能力也有限,因此他们做事情的结果可能很不理想。比如想自己穿衣服却穿反了,或鞋带怎么也系不上,耽误了不少时间,或洗衣服洗得很不干净,叠被子叠得很糟糕;甚至有时候会好心办“坏事”,如帮妈妈洗碗时把碗打破了,洗衣服反倒把身上的衣服弄脏了,等等。这时候,父母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要让孩子慢慢练习,经过一段时间后,事情自然就可以做得好了。关键是父母要让孩子有时间练习,如早上要上幼儿园,宁愿早一点起床,也要留出让孩子自己穿衣穿鞋的时间。平常也要充分利用空余时间让孩子自己学习和摸索。
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还包括在家里要有让孩子独处的时间和空间。这会让孩子体会到尊重,从而更懂得尊重别人和尊重自己,还可以让孩子学会独处和懂得享受独处的妙处。你可以在家里给孩子提供“个人空间”——一个小房间或是房间里的一个角落(空间要大),让他有属于自己的空间,一个可以自由活动的场所。他可以在那里画画、听音乐、看书、玩积木或其他玩具,或仅仅是躺在那里,让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重要的人物。同时,允许孩子有提出独处的权利。当孩子说“我想独自待一会儿”时,千万要认真地接受这一要求,并且绝对不要因为想满足你自己的好奇心(这小家伙会在干什么呢?)而偷看或借故闯进他的个人空间。
2.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必要的条件。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情,并非说父母不闻不问。父母要把做事情的技能教给孩子,除要教他怎样洗东西、端碗、拿勺、叠被子等之外,还要教他在做事情时怎样躲避危险,如正确使用小刀、避免烫伤的方法等,这样可以减少错误和危险发生,使孩子在完成任务时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更进一步地鼓励他继续尝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尊重孩子独立做事情的前提下,你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会增强他的信心和勇气。当孩子做事遇到困难时,不必急于帮助,可以口头上鼓励他动动脑筋,一旦解决问题要及时表扬。
我们的家庭用具多数不是为年幼的孩子做事情而设计的。因此,为了让孩子独立做事情,有时我们要对家庭用具作一些必要的调整,使之更容易让孩子操作,如换上不锈钢的餐具,用可以放在低处的洗碗盆,把易碎的物件放在孩子不易碰到的地方,等等。你的用心会减少孩子的失误,增加孩子成功的机会,让孩子更乐意做事情,更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独立性。
3.给孩子提供做决定的机会。让孩子做决定,孩子会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既能满足孩子对“长大成人”感觉的追求,又能提高孩子的决策能力。比如,可以让孩子在你所规定的范围内选择周末的活动(如郊游),可以由孩子安排活动的时间,准备好活动所需要的东西;或者每天给孩子一段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只要没有危险,由孩子自己安排他喜欢做的事情。父母一定要坚持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选择和安排,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生活中有很多机会可以让孩子发挥独立性,包括自己向老师解释迟到的原因、自己选择穿什么衣服上学、自己准备学习用品、自己主动与他人交往、自己解决与同伴的冲突,等等。
4.提供选择。为了防止孩子的独立性过强,在适当的时候可提供选择。有独立意识萌芽的孩子为了声明自己的存在,经常会对大人的要求说“不”,如“不想吃饭!”“不想睡觉!”“不想洗澡!”“不要拉着我的手!”……在这种时候你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选择的机会,如“你是想和我们一起吃饭还是你自己回到你的房间待着?”“你想现在洗澡还是等一会儿洗?”“你今天想自己睡还是和你的小熊一起睡?”……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提供选择的方式可以不断变化。通过确定选择的内容,父母维护了自己的权威,并教给孩子懂得尊重你设定的界限;同时,提供选择,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也让孩子感到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体会到父母对他们的尊重。孩子在受到尊重的同时也学会怎样尊重别人,学会尊重长辈的权威。通过提供选择既尊重了孩子的独立性,又可以避免父母与孩子发生冲突,避免破坏亲子间的相互尊重和和谐的关系。而且,如果父母能提供很多可能让孩子去选择,那么,当你需要直接发布命令并要求孩子服从时,他们会更乐意服从。
提供选择也为孩子提供了做决定的实践机会。这种做决定的能力将使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受惠,会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真的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能意识到我们经常要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选择。当有人建议孩子考试作弊,或抽烟、盗窃时,这种意识将起作用。而且,这也会让孩子在长大以后懂得尊重别人。
提供选择,是通过管束来防止孩子的独立性过强或过弱,又不破坏你对孩子的独立意识的尊重。
5.多些表扬,慎用批评。独立意识的出现意味着孩子更成熟了。我们要保护和鼓励孩子“一切事情自己来”的主动性和独立自主的动机。我们的表扬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表扬孩子的独立性可以有两个方面:一是表扬他的动机,如“宝贝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真棒!”二是表扬他所做的具体事情,如“宝贝进步了,今天能自己穿好衣服了”。父母的表扬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一个满意的笑容或一个鼓励的眼神。注意不要对孩子自认为容易完成的事物妄加表扬,这样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如果孩子由于自身的不成熟而没有把事情做好,最好不要批评,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立即重新整理和加工,这样会伤害孩子的主动性和自尊心,最好在孩子不知道的情况下偷偷帮孩子把没做好的事情做好。当孩子好心办“坏事”时,要注意调节孩子沮丧的情绪,不让这种消极的情绪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如可以安慰他:“没关系,妈妈也曾经把碗打碎了。小心,手不要被扎到了。”然后把东西收拾干净,继续让他帮你干活。千万不要责怪或打骂孩子。
6.正确对待孩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学龄前的孩子的明显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只能考虑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以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为标准来评价事情的好坏和“公平与否”,对待物品的态度是“因为我想要,所以它是我的”。5~6岁的孩子甚至时常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现违规行为、说谎以及发脾气等。这些行为表现很像自私行为,但这并不等于自私行为。父母不能轻易批评孩子“自私”,这样反倒容易强化孩子的自私意识。我们要记住这是孩子思维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孩子并不是不想,而是由于他们的思维局限,使他们不能考虑别人的观点,不能从客观的角度来认识外部世界。
我们要接受孩子的自我中心倾向,同时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和超越这个“自我中心期”。以自我为中心的最明显的特征是不能理解别人的感受,因此引导孩子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对孩子很有帮助。当孩子在与别人的交往中产生冲突时,问问孩子:“如果你是×××,你会怎么样?”多次重复之后,孩子会慢慢地开始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作为父母,首先,你可以试着说出你的感受,并要求孩子考虑你的感受和观点,多次重复这种做法,孩子会慢慢地懂得相互尊重的重要性。其次,当你向孩子提出要求或设定了一些行为规则时,要告诉孩子为什么这些要求或规则是重要的,遵守规则是必须的,而如果不遵守规则要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要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并不是他们能操纵一切的地方。再次,当孩子说“它是我的,因为我想要”时,引导他说出比“我想要”更好的理由,你可以这样说:“好了,宝贝,这并不是一个足够的理由,并不是因为你想要,你就可以得到它。”慢慢地,孩子会尝试想出自己想要得到某种东西的“客观”理由。刚开始可能那些理由很可笑,如“我应该得到5块饼干,因为我5岁”。但这已经是一种进步了。亲子游戏也是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自我中心期”的好途径。孩子喜欢游戏,在玩游戏时正好可以让孩子学到所有的人都必须遵守规则,否则就不能参加游戏。另外,提供机会让孩子帮助别人也有助于他们走出“自我中心”,如让他帮助干家务活,并告诉他这样做会使家里的其他成员感到多么快乐,让他感受到帮助别人,使别人快乐是一种多么令人愉悦的感觉。
我们的家庭教育,要让孩子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被承认和被赏识的独立个体,能掌握自己的生活,能支配自己的生活。
案例与案例分析
“因为我想要……”
四岁半的宁宁和爸爸正在书城的第一层。天性活泼好动的宁宁带着爸爸在儿童书架之间穿梭,看到自己喜欢的书就拿到手里。不久,宁宁怀里已经抱着不小的一摞书了。不过,宁宁并没有向收银处走去,而是走向书城中给小朋友准备好的小书桌旁边坐下来,仔仔细细地看每一本自己挑出来的书,再把确实想买的书挑选出来。宁宁的爸爸在旁边帮忙,宁宁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他会提一些建议,或者帮着作出决定。最后,宁宁抱着自己挑出来的书,心满意足地从书城走了出来。
书城隔壁是一家规模很大的玩具店,当然也是宁宁最爱去的地方之一。与往常一样,宁宁兴奋地开始了玩具城之旅。他一会儿拿起军用飞机看看,一会儿拿起冲锋枪比试……突然,宁宁被架子上那架崭新的“F-16飞机”模型给迷住了。宁宁不止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它的雄姿,而且在爸爸所珍藏的军事杂志上也有它的照片,他曾经一次又一次看着那张照片听爸爸讲解这架飞机。现在,居然看到它那么帅气地昂首站在那里,他的眼光像被粘住了,脚也迈不开了。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把它买下来。他说:“爸爸,看!F-16,我想买!”爸爸也很喜欢那架玩具飞机,可是一看价钱,350元,太贵了!爸爸说:“儿子,爸爸知道你很喜欢它,可是它太贵了,我们不应该买这么贵的玩具。”宁宁再一次表达自己的意愿:“我想买!我喜欢!”爸爸说:“儿子,不能说你喜欢的东西就一定要买下来,这不可能!”宁宁的眼睛里开始出现泪光,他的倔脾气开始来了,他大声说:“我就要!我就要!”爸爸试图把他拉出玩具店,他用手紧紧拉住玩具架,不肯走。店里其他人开始注意到他们俩,爸爸有点觉得没面子,只好用力拉着儿子的手,把他拉出了玩具店。伤心的宁宁哭着回家了。
分析与处理策略
四岁半的宁宁带有明显的这个阶段孩子的年龄特征。他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愿意自己作出决定。他也具有很明显的“自我中心”的特点,当他有了自己的意见和感受的时候,很难让他改变主意,也很难让他考虑别人的意见和感受。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宁宁的爸爸很懂得尊重孩子,懂得在什么时候让孩子自己作决定,什么时候给孩子提供帮助,也可以看出爸爸和宁宁之间有着比较好的沟通。但是,我们不能期望我们的孩子会有一贯的好行为。不管我们具备多少教育孩子的知识,也不管我们怎么努力,我们都不能保证孩子的行为会完全在我们的预料之内和控制之下。在与孩子逛商店的时候,孩子如果喜欢上某种玩具或某种物品,我们确实很难转移他的注意力。但是,我们又必须让我们在这场买与不买的“战争”中成为赢家。我们可以尝试以下的办法:
1.对孩子的心情表示理解。能认同孩子的感受,能和孩子分享感受是你能够说服他的第一步,要让孩子知道,不管发生什么事,不管最后的结果怎样,你和他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因此,你首先要表示同意他的观点,比如:“这架飞机确实很漂亮,真是很让人喜欢。爸爸能明白你的心情,如果现在不能拥有这架飞机,你会不高兴。”这样做首先避免了陷入激烈的战争。
2.与孩子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尽管飞机模型很让人喜欢,但是价钱太贵了,这是一个矛盾。在这个时候可以与孩子一起商量怎样解决矛盾,一般情况下当场是很难解决问题的,所以可以提议大家回家商量,找出解决的办法。由于平时有了良好沟通的基础,所以这种提议在一般情况下比较容易让孩子接受。但是,如果孩子不愿意回家并且发脾气,那么你可以采取相对“强硬”的措施。例如,你可以把他抱到角落里,对他说:“孩子,你没有权利对爸爸发脾气,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好了,爸爸不希望你不听话。现在,爸爸给你选择,你是愿意自己拿着书和爸爸回家,还是愿意让爸爸帮你拿着书和爸爸回家?”这个时候孩子多半会与你一起回家。
3.在与孩子商量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有几种方法:①延迟。提议孩子在以后的某一个时候,当他完成了某种目标之后,再考虑满足现在的需要。②说服孩子放弃。③提议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自己心爱的物品。可以帮助孩子找到攒钱的办法,如建议孩子通过自己收集报纸、饮料罐等,通过废品回收的途径获得买玩具所需的资金。
应对策略小结
我们和孩子有时会产生一些与上述案例相类似的冲突,具备一些应对的策略是必要的。
1.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要知道,没有人能够从来不犯错误,尤其是年幼的孩子更容易犯错误,因为孩子的心智成熟程度比较低,还不能随意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在这个时候,父母最好是平心静气,动辄生气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毫无必要。好的行为和不好的行为都会出现在孩子身上,这是自然现象,没有必要过分在意。如果不过分关注孩子不好的行为,你会发现你在管教孩子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2.平时注意给孩子设定消费的界限。消费的界限可以是大人设定并征得孩子同意的,也可以是和孩子一起制定的。如双方可以约定哪些物品可以适当多买(如有益的书籍),哪些物品必须有限制(比如拥有新玩具的条件,购买的玩具必须在哪个价格以下)。当孩子出现遵守规则的行为时,就加以表扬;当孩子违规的时候,提醒孩子注意规则,比如:“我们说好的,20块钱以上的玩具我们不买,是不是?”而且,家长平时不要自己打破规则,不能因为自己心血来潮随意购买物品哄孩子开心,这样做会让孩子以为规则是无关紧要的。
3.挑战孩子的自我中心。当孩子说“我想要”的时候,让孩子尽量说出除了“我想要”以外的理由。当孩子强调自己的感受的时候,也要求孩子考虑父母的感受。
4.必要时要有巧妙的应变方法。当出现纠缠不清的时候,想办法打断事情的发展,也是一种好办法。这包括暂停法(停止和孩子的纠缠,让孩子自己单独待一会儿)、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思考其他的问题(如对孩子平时感兴趣的领域提问)、远离或改变容易出现冲突的情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