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买卖开张
肥皂试制成功,以小手工作坊形式进行批量生产的工艺改造起来并不算难,甚至可以说极为简陋。
做饭用的釜换掉,简易土坑灶台换成砖炉,设立管理条例和奖惩办法,培训和考核健妇若干,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第五天的时候完全由健妇们操作生产的香皂装箱准备贩售了。
考虑到产销效比,如果原料充足,现在的十人制小作坊一天生产个百八十斤跟玩似的,但现实情况是销售渠道并未建立,原材料匮乏,生产的多了除了积压在仓库,没有丝毫意义。
暂时前期每天都生产,限量二十斤,按个体计算就是每天八十块到一百块。
除了最后这一批次准备对外销售,加入了临时赶制的香精,使其成为了低劣的香皂,前期试制的又分为头批的试验品,和后来加入硫磺试制的自用的药皂。
这几天健妇们出了大力气,生产加工工人虽是十人,但余下的被发给了肥皂后,几乎全民在洗衣服,怕污染饮用水质,老陈将她们撵离山泉,赶到几里地外的河边,一时间每天洗衣服的规模都能排出半里地。
这也在极短时间内改善了洞中的空气质量,当然,这也和公厕建立还有新的生活废弃物管理有着直接关系。
木匠们加班加点生产了百十个尿桶,每户一个,晚上起夜用尿桶盛装,白天统一管制回收倾倒在制定地点。
并以一群下至八岁上至十四岁的性格执拗的孩童组成数个卫生稽查小队,每天监督大人们的卫生状况,每家每户都设定了卫生分,设立奖惩措施,卫生好的择优奖励,卫生差的要挨鞭子。
奖励不外乎口粮、布匹还有肥皂、雪花膏,以有限的资源鼓励人们的卫生意识。
惩罚挨鞭子就有点让人难以忍受了,因为是这群小孩子来负责实施,打着倒不算太疼,更不会伤到人,但人要脸树要皮,被小孩子当众打鞭子,成年人一般是难以接受的。
所以奖惩措施双管齐下,理论上应该可以有效提高改善卫生环境,毕竟条例实施不过一两天,还看不出效果。
香皂的生产成功为一天见增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还有雪花膏的生产也同样被寄予了厚望。
雪花膏的主要材料就是甘油和水,老陈的配方简单到令人发指,毕竟他家老革命一直用,用了七八十年,还是那个配方,那个效果,除了秉承一贯的艰苦作风,更多的是一种情怀。
老陈小时候也跟着做过,为的就是孝敬老人,现在重拾儿时的记忆,颇为唏嘘,自然也没有任何工艺上的困难。
拉起人手就准备,第一天上马的项目,第二天就分装打包可待销售了。而且放开手生产,有多少生产的肥皂废水,就有多少甘油,就能生产多少雪花膏,产量比肥皂还高。
趁着天还冷,雪花膏是时令性产品,那真是全力以赴促生产。
老陈收集了方成工提供的消息,得知洛南县境内物产丰富,银、铁、铜、辛、锡、铅、煤、硝、碱、钾长石、硅石、白云石、花岗岩、大理石、陶土等等一二十种,甚至附近多条沙河里存在沙金,只是提炼手段原始,无法形成有效开采。
老陈不懂采矿,但也知道矿脉多是以各种半生矿存在,肯定不止方成工说的这些。
还有只要有粮食,方成工就有能耐搞到洛南县境内所有的矿产资源,地头熟在这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
老陈家对中医不感冒,得知很多矿物在这个时代都被当成中药材使用,他当时是费解的,特别是价格比粮食都贵!可他却没有什么办法。
但是这也让他脑洞大开想出了很多新玩意儿,中药材都能卖的这么贵,他可是化工人才啊,合成点速效西药,比如盘尼西林、阿托品、小苏打,那还不成了神医了?我党的优良传统就是土法制作各种意想不到的必需品,让敌人的禁运成为一个笑话!
不过,原材料、人手、设备、生产工艺都得从头来过,一切还待从长计议。
老陈组建了一天见第一支新商队,朱宇旗下包括朱宇在内凑了十条好汉,这是押运的武力保障,另外又抽调了十名精壮,负责出劳动力。
再加上老陈和王兀儿,这支商队一共二十二人,十二匹健马,十驾鸡公车。
第一趟出门,备了一百斤肥皂,两百斤雪花膏。为以备不时之需,还带了二十两银子,万一肥皂和雪花膏打不开销路,还能用银子买点粮食回来。
至于路线,就是地盘内附近十里八乡的富庄大户,这次不是拎着大刀片子去武力讹诈,想来这点人手在地盘内是不会有什么危险。
再说,老陈现在还怕死嘛?
三要镇方向不去了,按照王兀儿的说法,历年来附近被他们南护司和过境的义军连番的搜刮,地都矮了三尺,没有什么油水可捞。
此番先去西边三里之外最近的龙泉村,当地山坳中地势平坦有百余亩薄田,庄中姓龚的大户小有些结余,庄中三五十口,平常因为比邻而居,一天见没怎么欺负过,这回去做正经买卖,选他们庄试试水。
三里地瞧着不远,都是山间小道,山路走起来恼人,一脚深一脚浅,耽搁了半个多钟头才到。
朱宇领了两骑打马开路率先到了庄子,龚姓财主闻信赶忙令庄丁收拢家中老小,仓惶出庄迎接,见一天见这帮杆子就一二十人,还赶着大车载着重货稍稍放下心来。
等老陈等人稍后来到,朱宇已经跟龚财主说明了来意。
知道杆子居然要规规矩矩做生意,而且不似以往卖些铁器木器,龙泉村上下也颇为好奇。
王兀儿因为和老陈交流的多,更了解产品的功效用途,现在暂时让他负责去介绍产品,他也算的上称职,腰里别着腰刀,手里示范着香皂和雪花膏如何使用,如何有效,龇牙咧嘴好一通炫耀,龚财主试探着回复,不需要。
不要?老陈瞪大了眼!对朱宇小声问道:“你确定他们有粮食吧?”
朱宇点点头道:“兔子不食窝边草,未曾欺负,百余亩田产,三五十口人如何吃光?这庄里仓中新米陈粮怕有三五百石。”
老陈基本听不懂朱宇说的什么,但多少明白这龙泉村是有粮食的。
不要?不要不行!强买强卖也得把这买卖给做咯!土匪爷做生意,规矩是规矩,他们是定规矩的!
老陈翻身下马,咣咣几步冲上前去,拿了香皂比划道:“二十块香皂,一石粮食!”又拿了雪花膏:“五十盒雪花膏,一石粮食!”然后唰一下抽出王兀儿腰间的腰刀嚷嚷道:“不要不行!”
古代人几时见过老陈这样身高马大,身强力壮的壮汉?他骑在马上还不觉得,下了马,好家伙跟骑马上差不多高!也太吓人了!
龚老财差点没被吓摊了,赶忙喊道:“都要了,都要了,开仓,开仓。”
王兀儿喜笑颜开赶忙拍家主马屁,什么恶心人说什么。但老陈却对龚老财道:“十石粮食,一百块香皂,十盒雪花膏,五两银子!”
这不亏了么?老陈却自有算盘:“粮食你们送去寨中。”
龚老财琢磨了一会儿,庄丁闲着也是闲着,又不用他出力,送就送呗,也划算,就答应了。
五十块香皂,估计够龚老财一家八口人用一年都用不完。雪花膏也是,别瞧是小盒,他们到夏天了也用不完。
龚老财能自己吃这个哑巴亏么?肯定得想办法让庄丁替他承担损失,这样恶人龚老财做,一天见得了便宜。
而庄丁用了香皂和雪花膏后,觉得东西好更是只会觉得龚老财讨厌,不会反感一天见的杆子。
等到龚老财发现一天见生产的产品物美了,以后陆陆续续其它生活用品再交易,他就没有那么抵触了。
总归第一炮生意在强买强卖中顺利达成!
一天见都是杆子,自然是不会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之处,反倒欢天喜地一群娘们儿生产的玩意儿居然就能换来粮食。无形之中提升了一天见寨中女性的地位。
银货两清,商队继续往北走,四五里外就是北边的边界灵口镇。
灵口镇是一天见势力范围内最近最肥的地区,洛河两岸有六个大庄挤在这处河湾附近,地多水量足人口稠密,最主要的是官府管控力量薄弱,是一天见最重要的资源劫掠点。
按照规矩洛河北岸是隔壁杆子的地盘,一天见不能动,但规矩是需要相互遵守的,归一天见这边的洛河以南的地盘,对方也不能动。
灵口镇是头肥羊,两边的杆子都极为重视,默契的一小口一小口的咬,不做杀鸡取卵的蠢事,这样两岸的庄子长期被勒索,但不至于背井离乡。
“这就是灵口镇?”老陈立马山梁上看着洛水两岸连片的农田和屋舍,这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氛围嘛,古代乡镇村落在正常时期就该这般景象,远河静流,炊烟袅袅,田埂如井,顽童嬉闹,人们安居乐业,岁月如斯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