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卯儿虽自以为是的浪费了半日时间,但这少年既然其实是中原人,那么交流更无问题,她很快便问出了少年的情况。
只是少年其实也没告诉白卯儿什么情况,他除谢过王月君救命之恩外,只是报上了自己的姓名、以及稍微提及了自己是去大食“找人”,回来时却被误当奸细之事情。
少年显然不想再多说什么,说完这些,又借口太累,便睡了回去。
白卯儿虽本想再问,王月君却赶忙示意她停下来。然后王月君只是请少年先好好休息,又叮嘱了吴小刚几句,立即便带着白卯儿离开了毡帐,回到了她二人所住的毡帐中。
然后王月君反倒便告诉了白卯儿许多事情。
原来王月君是知道傅西归的身世的,只是她在听少年自报姓名之前,并不知这少年就是傅西归罢了。
……
如果说“傅西归”这名字王月君只是有些印象,那其母傅芸之事,便令王月君十分深刻了。
原来那傅芸正是二十余年前往来于中原与大食的使领,也即是统领商使团的“使团长”。这些往来大食的商使团虽也会做“倒卖两国货品”之事,却与寻常商人商队大有不同。商使团是受朝廷命令,其目的是为加强两国往来,而绝非寻常私商那般图谋暴利。所以每次出使也会做好充分准备,当然也比私商安全的多。
但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就算再做足充分准备,以这西域路之险,却也不可能保证绝对安全。那傅芸十九年前奉命最后一次出使大食时,其使团虽好不容易穿过高山荒漠来到葱岭,却在过得边界之后,又遇上了极强的暴风雪,整个使团几乎无人幸免。唯有那使领傅芸“不幸中的大幸”,她昏沉中在暴风雪里乱走,却凑巧倒在了一个名为“胡纳”的大食部族的营帐前。
接下来的事情便十分简单了,傅芸得胡纳部所救,却失却了所有的下属和货物,便是想要回国请罪也做不到,只能留在那胡纳部之中。
那傅芸一名年轻女子便能做到使领之位,当然也有许多过人之处,她所带的货物纵已全数失却,但那些本就打算与大食交流的技术她却已了然于心。在她的指导下,胡纳部的耕种、冶铁、丝织的水平都大有长进,于是胡纳部当然很快便接纳了傅芸。过得两年,傅芸与部族长图托铁拉森之子、班扬铁拉森相恋,并在不久之后便成亲了。
但不知该说是巧还是不巧,傅芸与班扬成亲还不到半个月,中原朝廷派来的新使团从大食归国,恰好也经过胡纳部,那新任的使领本就是傅芸的弟子,当然也一眼便认出了恩师,便想将傅芸带回洛阳。
傅芸当时既已嫁给班扬,便是完全成了胡纳部的一份子,她其实当然不愿再离开部族。但要知她两年前率二十余名能工巧匠、持价值百万的货物出使大食,最后却只剩自己幸免于难,实是有负皇恩的一件事。虽说此事是不幸遇上天灾所致,当然也不能怪罪于她,但她确实至少也该回京面圣一次,亲自向皇帝说明这件事情。
所以傅芸再三考量之下,答应同使团回洛阳面圣陈情,待事情了后,再回到部族之中。班扬本不放心妻子一个人回国,但那时图托已渐老去,班扬其实已是实际上的“族长”,他自然也无法离开部族。
于是成亲不到一个月的夫妻,立即便要分隔两地。但当时的班扬和傅芸还未想到的是,这一隔,竟是天人永隔。
本来以西域路之险,有孕之人如何能走?但傅芸是行到荒漠半途才发现自己有了身孕,那便是骑虎难下、进退维谷了,她除了硬着头皮继续回京,又还能有什么别的办法?
傅芸虽平安回到了洛阳,但却也元气大伤。她虽好不容易保住自己和孩子的性命,但依她当时的身子,若还想再返回大食,无疑只会有死无生。
好在先帝确实也完全未怪罪于傅芸,却因她为国受了如此苦难,反倒大加赏赐,又允许傅芸带俸辞官。因此傅芸虽身子愈加羸弱,倒还可以请得起一干家仆下人照顾自己和傅西归,母子二人倒也不会活不下去。
但傅芸又何尝不想念远在大食的丈夫?其实若依父姓,这傅西归本应姓“铁拉森”才是,但傅芸却依己姓,给孩子了取个汉名,一是孩子本就有西域人容貌,若还取西域姓名,难免会遭一些排外之人鄙夷欺负,二是以其谐音“复西归”,表达自己想要回到丈夫身边的愿想。
但傅芸无法回到大食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为糟糕的是,五年之后,那傅芸的弟子再度率使团出使大食,却发现整个胡纳部却已成了残破的“遗址”,部族之人竟已全数消失不见。
本来大食各部虽不乏游牧之族,但胡纳部却向来并非如此。待那使领到得大食都城,向城中之人询问胡纳部一事之时,却连那大食王都不甚明白,只猜可能是天灾所致。
在大食王看来,那“帕米尔”本就气候难料,虽说胡纳部久居其上,对寻常的风灾雪灾十分熟悉,但倘若当真遇上一种“千年难遇”的厉害灾祸,那“灭族”却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之事了。
待那弟子一年后再返京城,将消息传之于傅芸后,傅芸虽伤心欲绝,但她竟坚持了下来。
俗语有云:“妇人弱也,而为母则强”,虽也有不少男人断章取义,单独用前半句来蔑视女子,但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尚未为母的女子就一定孱弱”,而是说“即使是孱弱女子、成为母亲之后也会变得坚强”。
而在为母之前本就极其坚强的傅芸就更不必说了。她那虚弱的身子并没有因为听闻胡纳部的消息而立即完全倒下,却又足足坚持了十年,这当然便是为了年幼的傅西归了。
直至半年之前,刚满十六岁的傅西归已完全可以当家之后,傅芸这才放心的“含笑九泉”,与她心爱的丈夫会面去了。
……
这傅芸使领的故事既如此传奇,王月君自然也印象十分深刻。她讲故事的语气虽平淡,但其中细节,正像身临其境似的,令白卯儿听的都不禁要落下泪来。
白卯儿此时当然也已明白,为什么大姐救了傅西归,那傅西归方才却还是一脸不愿多说的模样,而她的大姐却也不愿要她多问,立即便把她带回了自己的毡帐中。
这傅芸的故事虽不像白卯儿幼年经历那么悲惨可怜,但其中凄凉可泣之处,却犹有胜之。白卯儿自己也不愿同人提及往事,这傅西归不愿说起其母之事,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但白卯儿终究还是忍住了想为傅芸落泪的冲动,她又定了定心神,终于开口说道:“原来如此,难怪这位傅兄弟长得有些像西域人,却完全不会说西域话了。”
这正是方才白卯儿会“自以为是”的同那傅西归说了许多西域话的原因,她故意提及此处,自是想让自己在羞愧之下,便不会那么替傅芸感伤了。
王月君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这位傅兄弟的父亲虽是大食人,他自己却完全不会说大食话,正是傅使领害怕触景生情,惹得自己身子恶化的更快,才不敢教儿子学习其父族的语言。”她转头看向傅吴二人的毡帐方向,又面带敬佩之色的说道:“这位傅兄弟除了模样稍有不同之外,其实完全是个中原人,但他竟能一个人来到此处,想必是为了完成其母的的遗愿了。”
白卯儿也点了点头,她当然也知道。傅芸的遗愿就是傅西归的名字,傅西归的名字就是傅芸的心愿。正如王月君所说,傅芸在得知胡纳部之事后,正是害怕触景生情而不敢教傅西归西域言语。但傅西归的名字虽也能要她“触景生情”,但她却还是不曾给儿子改了名字,因为对傅芸而言,这心愿比身子还重要。
于是傅芸这番“复西归”的心愿,当然已牢牢的刻在了傅西归的身上,这傅西归哪怕连半点西域话也不懂讲,竟也敢抛弃傅府的富贵生活,独自一个人涉险来到大宛。又甚至冒着被当作奸细的风险,偷偷越界溜进大食国再溜回来,这当然也是为了其母的遗愿。
这傅西归方才说自己是去大食“找人”,他找的当然不是活人,而是胡纳部的“遗址”、以及被埋在里面的父亲和族人了。
王月君猜得没错,傅西归正是为此去到大食的,而就在半月之前,那傅西归终于找到了胡纳部的“遗址”,并将母亲的骨灰也埋在那处,好让母亲得以“归族”了。
……
“大姐、大姐,那位傅兄弟不告而别了!”天方微亮,便见吴小刚在王月君二人的毡帐外大叫道。
此时方才是清晨之时,王月君虽已起身继续思索谜题,白卯儿却本还在睡梦之中,但吴小刚的声音如此之大,当然便也将她惊醒起来。
“唉,不告而别就不告而别嘛,他的目的达到了,自然也该回中原去了,你这笨蛋又管那么多闲事干嘛?”白卯儿伸着懒腰,隔着毡帐说道。她昨夜听了傅芸的故事,此时又听说傅西归不告而别,只道傅西归完成了其母遗愿,他自己又完全无法在西域生活,此时当然便要“复东归”了。
只是白卯儿虽口中如此之说,还是赶忙穿好衣裳梳妆完毕,将吴小刚放了进来。
吴小刚昨夜同傅西归一同过夜,当然并没听到王月君同白卯儿讲的故事,更不明白白卯儿此时说的“回中原”是何意思。只是王月君既然得知了傅西归的身份,自然也明白其不是奸细,在昨夜离开吴小刚二人的毡帐之时,时便特地吩咐过吴小刚:“若这位傅兄弟会不告而别,那么任由其去便是。”
但王月君虽有此吩咐,吴小刚却还是一大早来到大姐帐号叫唤,自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吴小刚进到帐中,立即便看向白卯儿说道:“什么回中原?那位傅兄弟是往北去的。”他顿了顿,忽然又兴奋的说道:“而且他一面走,还一面看着手中的一副地图,我瞅了一眼,好像也是一张有着标记的‘藏宝图’,标记上面还写着‘北山’二字呢!”
吴小刚其实本不是会为了藏宝图便会如此兴奋之人,他会此时会露如此模样,自是在拿白卯儿先前的模样打趣。
但白卯儿此时非但不像数月之前那么兴奋,甚至皱着眉问道:“你管人家的事干嘛?”
白卯儿说的并没有错,那傅芸之事虽让人伤感,傅西归不顾危险替母完成遗愿之事也要人敬佩。可无论这傅西归之后无论是要回中原,还是要去什么“北山”寻宝,这都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坏事,自也不需她三人来过问。
至于为何白卯儿此时听到这本也十分值得探究之事,却会一反常态,连半点好奇的模样都没有。自是因为这些日子她光是去思考德广禅师画的七座山峰就够她头疼了,她实在是没心思再去好奇别人的藏宝图、以及她完全不知在何处的“北山”了。
“回中原?北山?”忽然,只听王月君喃喃自语的说道。
白卯儿虽认为此事不需她三人过问,但仍在思索谜题的王月君却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她自言自语片刻,立即便看向二人,点了点头,微笑说道:“不错,我们要去的地方,也是这个‘北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