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轻松、舒适、自由吗
现代社会到处都在倡导素质教育。很多时候,素质教育在我们脑海里的感觉就是轻松和自由。
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可素质是一个宽而又泛的概念,要具备哪些素质,衡量的标准是什么,这些却都是宽而又泛的东西。
于是我们大声欢呼,因为我们受够了考试,以为素质教育来了,我们就可以把作业和考试统统甩到一边去了。要是这样理解就错了,因为说到底,素质教育只是开始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不再以考分为指挥棒,但并不是要取缔考试,取缔所有的规章制度。
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到知识,而实际上,考试和学校教育并没有妨碍我们获取知识。
试想,一个老师上课古板,完全不和学生互动,只知道写板书,读讲义,那么作为学生,你该怎么办?是从此这位老师一上课你就开小差干别的事,到学期末都不知道这门课讲的是什么;还是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老师讲课前先对课文内容做好预习工作,提出自己的疑问,在上课的过程中使疑问得到解决,让自己有所收获呢?
态度的改变,产生了完全不同的两种学习效果。
同样,素质教育的自由并不是仅指形式的自由,如果你愿意投入学习,那即使是再死板的教育模式,你也能学到知识。古时候的私塾教育,先生可比现在的老师严厉、死板多了,结果怎么样?照样教出许多人才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应试教育,难道没有培养出人才吗?
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在朝着素质教育的模式和方向靠拢,这需要一个过程,但并不是说过去的一切就要全盘否定。我们不能因为马上要研制成功飞机了,就不再坐火车了,而一直等着飞机,对不对?
不妨从现在起,我们按着学校教育的模式向素质教育看齐。比如,在考好试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多几项特长和兴趣,你会发现,所谓的那些约束并真的约束你,反而会帮助你,激发起你主动学习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以前就应该具有。
一味地抱怨环境,并不会使自己有任何提高,利用好现有的条件努力读书才是明智的做法。
唐朝有位大文学家苏颋,他小时候不知为什么,当宰相的父亲不喜欢他,总认为他没有出息,兄弟们也讨厌他。苏颋就常和仆人们玩,甚至吃住也在一起。这样父亲就更讨厌他了,让他睡在马厩里,像对待长工一样对待他。
可苏颋并不自暴自弃,利用晚上的时间在马厩里发愤读书。夏天蚊子咬,冬天北风吹,他从不间断学习。有一天,母亲偷偷到马厩里看他,并把他写的文章拿给他父亲看。父亲觉得写得比其他儿子强多了,又听了苏颋勤奋读书的事,便起了爱子之心,让他和兄弟们一起到书房读书。之后苏颋更加用功,20岁就当上了宰相,被封为许国公。
假如苏颋只是一味地抱怨,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就。先适应了,才有能力去改变。
关于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更好的问题,不该成为我们现在排斥读书的借口。不如从现在起调整心态,让自己适应,或许以后你学有所成了,还能为今后咱们国家的教育改革尽一份力呢!
别看不起你现在接受的教育
“都什么年代了,还要学那些早已经死亡了的古代字词,还有那些烦琐的几何公式的推理过程……那有什么用呢?完全用不着嘛,学点实用的还差不多!”
或许你有些瞧不起现在所受的教育。
和丰富快捷的网络相比,书本知识是那样的毫无生气,甚至老师的授课方式在你看来都是那样的中规中矩,充满程式化。
现在我们接受的教育就真的这么老土、没用吗?别忙着下定论。
你以为从前和以后的教育会有什么大的不同呢?
古希腊的学校课程在古代西方的影响最大。我们来看看公元前的古希腊。
古希腊的教育目的,重在文化陶冶,培养人的求知精神,其课程在智、体、德、美方面的配合,达到了极为和谐的程度。在理智方面,希腊人以“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为基础;并且他们非常重视体育课程,把体育看做是纠正性格上优柔寡断和懦弱的方法,希腊的体育课程由跳、跑、角力、拳击、掷铁饼、投标枪等竞赛组成;还有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戏剧的表演、诗歌的吟诵、舞蹈的动作,都充分表现了审美的元素,甚至游戏、运动和言语之间,也有节奏起伏、抑扬顿挫的讲究,用以培养学生细致、和谐的审美心情。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那时的课程涵盖广泛,不但识字、制度、伦理道德、历史故事、诗歌词赋等都包括在内,农工商各行业的知识与生活技能等也逐步融入课程之中。
现在的美国学校实行的是地方分权制,各州小学教育的情况不完全相同,但多数是7岁入学。读、写、算,要占课程的80%,另外设有自然常识、史地、音乐、体育等课程,有的学校还设卫生、缝纫、烹饪等。读《圣经》仍是小学教育的内容之一。
……
了解了这些,是不是可以发现,我们现在所接受的教育,其包含的课程几乎涵盖了每一门科学。语文、英语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交流,数学培养了我们缜密的逻辑推理,物理、化学、生物让我们打开自然科学的大门,体育强健我们的身体,音乐绘画开发我们的艺术细胞,哲学、政治、历史让我们理性和深刻……是不是已经包罗万象了呢?这些知识的学习让我们对世界和社会有了更为客观和全面的认识,在我们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情趣,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学校的课程内容一直在朝着优化和简化的方向进步,从而力求使我们能够更加快乐自主地完成学习。这也正是教育的根本。
一项学问,你学好了,它就为你服务,成为你一生的帮助,学得不好,就擦肩而过再也碰不到。你掌握的学问越多,你的帮手也就越多。
所以,不要看不起我们现在所接受的教育,它实际上几乎包罗了我们成长所需的各种元素。关键是学起来,为我所用!
不是考试折磨你,而是你误解了考试
奇怪啊,你发现了吗?越是不把考试当一回事的同学,越能考出好成绩;越因为担心考不好寝食难安,到头来也往往就真的吃不到好果子。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答案就在于,你是怎么看待考试的,心态决定成败。一场考试又要到来的时候,你是感到紧张、激动,还是像平常写道作业题一样完全不把它放在心上呢?
要是觉得紧张的话,那要想考出好的成绩还真的有点难度呢。你知道当我们面对一场考试时,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比方说,现在在你的班上有甲和乙两位同学,甲同学平时认真刻苦,考前也做了全面的准备;乙同学刻苦劲头明显不如甲,知识只能算是掌握了个大概,考前就翻翻书看了看重点。试卷发下来,乙同学知道自己学得不是最好,但基本的知识心里有数,于是他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完全处于放松的状态,脑子甚至转得比平时还要快,遇到不会的题就先跳过去,合理分配好时间。而甲同学呢,由于太紧张,大概扫一眼认为可能是不会做的题,他就停在了那里,着急得要命,心里又不停地埋怨自己,这样本来能想到的方法这时也想不起来了。考试结果,可想而知。
由此可见,我们在平时就注重做好对知识的掌握和积累的同时,让自己对考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真的非常重要,它决定你是轻松应对考试,还是要每天在书包里装一个沉重的十字架。
让我们想想看,学校为什么要组织考试呢?当然不是为了排名次,只不过是为了了解大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老师及时对授课方法和重点作出调整。如果有哪一个环节真的是你的弱项,那早一点让老师发现你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来帮助你解决,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假使尽力了而考得不好,你认为需要为自己感到难为情吗?如果你学习的目的真的是为了掌握知识,而非考一个好分数,我相信你也不会有这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