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四次硬绑架
讲了三次软绑架,再来看四次硬绑架,那可是枪林弹雨,血流成河式的了。
从梁山的四次硬绑架来看,三次有意,一次无心。绑架秦明、朱仝与卢俊义,那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而绑架安道全,则是因为张顺大意失金后没办法。
当然,同样是硬件绑架,也是有区别的,绑架秦明与卢俊义,实在是梁山发展的需要。而绑架朱仝,义气成份远大于现实需要。
为建队伍绑架秦明
宋江绑架秦明,既是求才若喝,更是建立队伍的迫切需要,毕竟宋江当时的人马还太弱。当时,宋江只有花荣的一点人马,加上清风寨的三五百人,与一般的江湖小山头相仿佛。花荣虽然箭术了得,有小李广美誉,但他也算不得正规军,就算是正规军,也是很小规模的地方军队,只是小镇的武装力量首脑,没见过大阵势。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邀请秦明的加入,冰是重中之重。
宋江与花荣一起,充分利用了汗清风山的地形与人马优势,与秦明打开了疲劳战,使得秦明的正规军优势得不到发挥,在连续的疲劳中看破了道,被陷进拌马坑。不过,宋江没有伤害秦明,只是让人在秦明酒后睡觉时,冒充秦明加回青州城杀戮。
于是,秦明回城时,发生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知府喝道:“我如何不认得你这厮的马匹、衣甲、军器、头盔!城上众人明明地见你指拨红头子杀人放火,你如何赖得过!便做你输了被擒,如何五百军人没一个逃得回来报信?你如今指望赚开城门取老小?你的妻子,今早已都杀了!你若不信,与你头看。”军士把将秦明妻子首级挑起在上,教秦明看。(第三十四)
生米已经做成熟饭,接下来不得表演:
宋江开话道:“总管休怪。昨日因留总管在山,坚意不肯,却是宋江定出这条计来,叫小卒似总管模样的,却穿了总管的衣甲头盔,骑着那马,横着狼牙棒,直奔青州城下,点拨红头子杀人;燕顺、王矮虎,带领五十余人助战;只做总管去家中取老小。因此杀人放火,先绝了总管归路的念头。今日众人特地请罪。”秦明。。。。。便说道:“你们弟兄虽是好意要留秦明,只是害得我忒毒些个,断送了我妻小一家人口!”宋江答道:“不恁地时,兄长如何肯死心塌地?若是没了嫂嫂夫人,宋江恰知得花知寨有一令妹,甚是贤慧。宋江情愿主婚,陪备财礼,与总管为室,如何?”秦明见众人如此相敬相爱,方放心归顺。(第三十四回)
至此,宋江算是继花荣之后,又有了一员真正有大将。很快,秦明又劝得徒弟黄信加入,宋江的基本队伍一下子变得了秦明、花荣、黄信、燕顺、王英、郑天寿等。算是初步有了格局。
为义气绑架朱仝
朱仝是江湖上有大名的英雄。他的这种大名望,一方面来自他对朋友的关爱,套用时下的话就是太讲朋友,太够意思;加一方面来自于朱仝关公一般的形象,似乎朱仝也很颇以此为个人卖点。
在梁山,朱仝至少对两拨人有恩。一是晁盖等抢劫生辰纲者,一是宋江。对这两拨人,朱仝都有救命之恩。他的这两次恩情,后来又通过舍身救雷横,演变成梁山群体的敬仰,因此,邀请朱仝上梁山是梁山群雄的一大心愿。
不过,想让朱仝上梁山,是件很难的事情。因此,去邀请朱仝的,是吴用与雷横。而更重要的,宋江这次放出了黑旋风李逵,李逵惨无人道地杀了由朱仝看护的知府四岁稚子,使得朱仝不得不上梁山。
朱仝失惊道:“莫不是江州杀人的李逵么?”吴用道:“便是此人。”朱仝跌脚叫苦,慌忙便赶。离城约走到二十里,只见李逵在前面叫道:“我在这里。”朱仝抢近前来问道:“小衙内放在那里?”李逵唱个喏道:“拜揖节级哥哥,小衙内有在这里。”朱仝道:“你好好的抱出小衙内还我。”李逵指着头上道:“小衙内头须儿却在我头上。”朱仝看了,又问小衙内正在何处。李逵道:“被我拿些麻药,抹口里,直出城来,如今睡在林子里,你自请去看。”
朱仝乘着月色明朗,径抢入林子里寻时,只见小衙内倒在地上。朱仝便把手去扶时,只见头劈做两半个,已死在那里。(第五十一回)
宋江除了善于利用李逵下黑手外,还有很周到的软的一手,那就是家属方面的及时周到跟进。
朱仝道:“小弟今蒙呼唤到山,沧州知府必然行移文书去郓城县捉我老小,如之奈何?”宋江大笑道:“我教长兄放心,尊嫂并令郎已取到这里多日了。”(第五十二回)
为成大统绑架卢俊义
比较而言,绑架卢俊义要难得多。这种难,一是不论个人修为能力,还是家世背景,秦明与朱仝都不能望卢俊义的项背。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宋江才下定决心邀请卢俊义上山。
吴用道:“员外这命,目下不出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家私不能保守,死于刀剑之下。”
同样,与绑架朱仝一样,这次也是吴用带着李逵,亲自向卢俊义发邀请函。当然,这次李逵很委屈,只能做个哑巴。
吴用道:“员外贵造,一向都行好运。但今年时犯岁君,正交恶限。目今百日之内,尸首异处。此乃生来分定,不可逃也。”(第六十一回)
宋江陪笑道:“怎敢相戏。实慕员外威德,如饥如渴。万望不弃鄙处,为山寨之主,早晚共听严命。”(第六十一回)
上山容易下山难,那是因为下山后会有很多预料不到的事情发生。比如,卢俊义怎么也不会想到,吴用的黑手,这时已经通过他的管家李固,伸向了卢俊义的后院,很快,卢俊义就是造反者,而他的回家日即是入狱时。
便唤李固近前说道:“你的主人,已和我们商议定了,今坐第二把交椅。此乃未曾上山时,预先写下四句反诗,在家里壁上。我教你们知道:壁上二十八个字,每一句包着一个字。‘芦花荡里一扁舟’,包个‘卢’字;‘俊杰那能此地游’,包个‘俊’字;‘义士手提三尺剑’,包个‘义’字;‘反时须斩逆臣头’,包个‘反’字。这四句诗,包藏‘卢俊义反’四字。今日上山,你们怎知?本待把你众人杀了,显得我梁山泊行短。今日放你们星夜自回去,休想望你主人回来!”李固等只顾下拜。(张六十一回)
等待卢俊义的,只有上梁山做副天王了。
一次由软变硬的绑架
绑架安道全,吴用的命令是软绑架,与过去绑架萧让、金大坚一样,多使金银,邀请上山,后面的事情都好办。
除了这一层外,当时,宋江大病在身,也是情非得已,毕竟,硬绑架是需要时间的。
宋江道:“兄弟,你若有这个人,快与我去,休辞生受,只以义气为重,星夜去请此人,救我一命。”吴用叫取蒜条金一百两与医人,再将三二十两碎银作为盘缠,分付与张顺:“只今便行,好歹定要和他同来,切勿有误。我今拔寨回山,和他山寨里相会。兄弟可作急快来。”张顺别了众人,背上包裹,望前便去。(第六十五回)
不过,因为操办者张顺一时大意,在江上着了毛贼的道,吴用交给他的百两黄金,叫人劫了去。没办法,张顺只好临行时改变计划,硬绑架安道路全了。
房中婆娘听得,慌忙开门,正迎着张顺,手起斧落,劈胸膛砍翻在地。张旺灯影下见砍翻婆娘,推开后窗,跳墙走了。张顺懊恼无极,随即割下衣襟,蘸血去粉墙上写道:“杀人者安道全也!”连写数十处。
捱到五更将明,只听得安道全在房中酒醒,便叫巧奴。张顺道:“哥哥,不要则声,我教你看两个人。”安道全起来,看见四个死尸,吓得浑身麻木,颤做一团。
张顺道:“哥哥,你见壁上写的么?”安道全道:“你苦了我也!”张顺道:“只有两条路,从你行。若是声张起来,我自走了,哥哥却用去偿命;若还你要没事,家中取了药囊,连夜径上梁山泊,救我哥哥。这两件随你行。”安道全道:“兄弟,忒这般短命见识!”(第六十五回)
附录:金圣叹为什么删节水浒传?
金圣叹是清初著名文学评论家,也是中国水浒传研究分水岭式人物,他所删改的水浒传,因为只保留了施耐庵的前七十回,被后人释为腰斩水浒。
?不管人们是否喜欢,是否接受,金圣叹的七十回本水浒,已经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历来被文化界尤其是文学史界视为奇趣之一。
当然,也有人不以为然,比如鲁迅先生就说金圣叹将水浒断为七十回是昏庸之举,胡适先生也曾批评金圣叹的删改缺乏科学依据。
那么,到底该如何评价金圣叹的删改本,或者说篡改本呢?
谈这个问题前,应该交代一下水浒传的版本。目前流传下来的水浒传,以三个版本为主,即一百二十回本、一百回本、七十回本,这是三个水浒的主流版本。不那么主流的版本,也有几个,如一百一十五回本、一百二十四回本、七十一回本,主要是前三个版本的变种。三个主流版本各有看点,一百二十回本,故事性最完整,适合初读;一百回本一般认为是施耐庵的版本,即使改动也没做太大的改变。除了接近原版外,李卓吾先生的评论也是一大看点;七十回本纯是金圣叹个人意志版本,主要是将后三十回彻底删去,而增加了卢俊义的一个恶梦做结。
从名称上看,一百二十回本名为《忠义水浒全书》,一百回本名《忠义水浒传》,七十回本名为《水浒传》,回数越来越少,名称也越来越简单。不管版本与名称,随着这本书在民间的流传越来越广泛,读者也就不那么关心是否忠义,而更多地关心好汉们的命运,忠义水浒全书逐渐地被统称为“水浒”。(笔者戏称为“水壶”,言其小而能沸,全然不管壶外世界。)
那么,金圣叹为什么非要腰斩水浒不可?
简言之,因为喜欢,因为爱。爱越深,求越切。古往今来,多少男女好事,都与这个爱字,与这个求字分不开,但多少悲剧也与这两个字有关。当然,这些都与本文无关。
金圣叹之爱水浒,爱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程度,爱到了不改动水浒食寝难安的程度。他曾经多次放言,古往今来最好的文学作品是水浒,古往今来最明事理的君子是施耐庵,其人对水浒的痴迷,由此可见一斑。但有一条,金圣叹所说的古往今来第一书,是指将后三十回删去;如果有了后三十回,则第一才子书之说断不能成立。
应该说,在金圣叹之前,对水浒的点评上,李挚(卓吾)做得是相当出色而极具神采的。不过,在金圣叹看来,卓吾翁做的工作远远不够。于是,金圣叹在李卓吾的基础上,加了眉批、夹注、尾批,有时候一条批往往上百言,夸张的甚至上千言。对于心仪的几个大英雄,如林冲、鲁智深、武松,金圣叹更是从来不惜笔墨。也因此,中国文学的批评方式,到金圣叹这里至少在形式上得到发扬光大。说实话,后世很多人,是冲着金批的名声过大看水浒的,毕竟,水浒故事长期在民间是有传扬的。看来,创造历史的方式确实有很多种啊。
写了大量的评论还嫌不够,金圣叹最终还是按捺不住冲动,将一百回本的水浒的后三十回生生给砍了。当然,有人认为,金圣叹删去后三十回,主要是从水浒传播角度,因为水浒里的造反与抗上情结过重,统治者是不愿意其流传的。对此说,笔者不太认同,因为金圣叹后来连“忠义”两个字都去了,而又没有删除宋江口中的忠义,也未改动宋江在梁山的地位,可见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不让统治者禁止水浒。
那金圣叹先生所为何求?主要还是精益求精,使水浒成为一部不朽之作。应该说,这个理想,在金圣叹既是个挑战,也是个梦想。今天我们看到金圣叹批注的水浒,往往有第五才子书之说。这是金圣叹将《水浒传》与《离骚》、《庄子》、《史记》、《杜诗》、《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水浒的位置在杜诗与西厢之间,地位不能说不高。
客观地说,经过金圣叹这一砍,不论从人物塑造上,还是写作手法,水浒在中国文学殿堂里,即使当不上是第一书了,也算一部完整的奇书了。不论在结构上,还是在人物刻画上,七十回本的水浒,确实远在三国演义之上,甚至可能在红楼梦之上。当然,因为水浒传长期在民间流传,人们已经习惯了宋江等人后来的结局,金圣叹先生以卢俊义的一场恶梦做结,还是没有考虑更广大的层面阅读需求。
自然,金圣叹再算也没法算出来,多少年后,中国又有个四大名著说,而一度水浒传闹得全国人民都在读,漫说是中国第一才子书,说是世界第一才子书也不夸张。人算哪如天算呢,金先生地下有知,化做一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