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清)吴广成撰,龚世俊校正.西夏书事校证[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302.
[37](宋)苏辙.龙川略志·龙川别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87.
[38]王新元.《西夏天盛廿二年卖地文契》研究[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39]杜建录.西夏经济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28.
[40]史金波,聂鸿音,白滨译注.天盛改旧新定律令[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566.
[41]杜建录,史金波.西夏社会文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67-168.
[42](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0:2863.
[43](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3:90.
[44]史金波,聂鸿音,白滨译注.天盛改旧新定律令[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73.
[45]史金波,聂鸿音,白滨译注.天盛改旧新定律令[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60.
[46](宋)窦仪撰,薛梅卿点校.宋刑统[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74.
[47]史金波,聂鸿音,白滨译注.天盛改旧新定律令[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75.
1董昊宇,男,2009级专门史专业。
二等奖
质性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分析中的正确应用
谢祥刚1
摘 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分析中运用的哲学思辨及经验整合方法,往往会局限于哲学观念层面或概括分析过于平淡,凭借经验之谈,不能够准确客观分析了解资料。质性研究方法则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概括出经验,然后上升到理论。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它的主要特点在于它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了新的概念和思想。本文将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分析的科学性、规范性入手,论证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分析中质性研究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分析中进行实践应用上的创新性,并分析在信息分析过程中应用质性分析方法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质性;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分析中的质性研究方法
信息是以适合于通信、存储或处理的形式来表示的知识或消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获取、利用、传递、交流和创造的信息。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包含丰富的内容,既有影响人们思想状况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现实因素的反映,也有影响人们思维方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历史因素的传递,还有影响人们价值观念的外来文化、生活方式等异国因素的作用。获取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之后,必须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即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分析。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由获取到付诸实际运用的重要环节。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则是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信度和效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分析中的质性研究方法就是指用质性研究方法判定教育对象思想行为上的思想、行为特点及性质类型,以便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教育引导。
二、质性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分析中应用的必要性
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访谈、观察、实物分析),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定性研究”,目前尚无学者对其进行明确、系统的定义和梳理。“定性研究”的所指比较宽泛,几乎所有非定量的东西均可纳入“定性”范畴,如哲学思辨、个人见解、政策宣传和解释(经验、历史、比较),甚至包括在定量研究之前对问题的界定以及之后对数据的分析。“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这类陈述表达的就是中国学者目前普遍认可的这样一层意思。“定性研究”虽然在一些方面与“质性研究”有类似之处(如强调对社会现象之意义的理解和解释),但是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首先,在本体论上和认识论上,“定性研究”像“定量研究”一样也坚守实证主义的立场,都认为存在绝对的真理和客观的现实,不论通过“定量”的计算还是“定性”的规定,目的都是为了寻找事物中普遍存在的本质。而“质的研究”已经超越了自己早期对自然科学的模仿,开始对真理的唯一性和客观性进行质疑。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中国学者目前从事的大部分“定性研究”基本上没有系统收集和分析原始资料的要求,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习惯性和自发性,发挥的主要是一种议论和舆论的功能。它更多的是一种研究者个人观点和感受的阐发,通常结合社会当下的时弊,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说或提供建议。而“质的研究”却十分强调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中与被研究者互动,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构研究的结果或理论,其探究方式不包括纯粹的哲学思辨、个人见解和逻辑推理,也不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工作经验总结。
所以“质性研究”更加强调研究的过程性、情境性和具体性,而“定性研究”则比较偏向结论性、抽象性和概括性。至今,“质性研究”已经建立起了一些比较系统的方法规范,研究者需要对有可能影响研究的诸多个人因素以及研究的具体过程有明确的意识和反省,而“定性研究”尚无这类意识和要求。从这个意义上看,“定性研究”似乎主要基于的是形而上的、思辨的传统,而“质性研究”主要遵循的是现象学的、阐释学的传统。
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分析中,质性分析是为了确立认识对象的性质或类型,主要解决“是不是”“是什么”的问题,而定量分析是为了确定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主要解决“是多大”“有多少”的问题。质性分析常用于判定教育对象思想行为的性质类型,考察其有关性质的规定性。例如:一种思想或行为是正确的、先进的,还是错误的、落后的;是属于思想认识问题、思想方法问题,还是思想意识乃至政治立场或世界观问题。一种思想情绪或行为表现的产生是正常的还是反常的,是由某些实际问题引起的,还是由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模糊认识所造成的。
三、质性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分析中的正确应用
访谈资料片段分析。
研究问题:人到中年为何还来北大读研?
陈宁:“我爱人是从事商业服务行业的,当会计,天天很忙,孩子上幼儿园,她得天天接送。我在家时,由我接送;我出来,接送孩子就得她去。她父母身体不太好,有时还得照顾老人。我祖母半身不遂,所以我父母还得照顾老太太,帮不了我们家的忙。这样,负担全靠她支撑了。我出来时,她也哭过。不让我出来,她觉得她对不起我;可出来了,我又觉得对不起她。她害怕我学成了,变心甩了她;我哪能呀!‘糟糠之妻不下堂’,就凭她支持我出来这一点,以后就得好好营造这个家。我不爱说大话,为社会也好,为祖国也好,那都是客观的;主观上主要还是想营造好这个家。没有家,哪有国呀!想想她为我付出这么多,这一辈子也得好好爱她。俗话说,‘海枯石烂,永不变心’。”
传统的所谓定(质)性概括与总结(三位思想政治研究者的分别总结)。
1.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是有一个默默付出却毫无怨言的女人。
2.人到中年去读研,既是为小家更是为大家,同甘共苦才能使感情更加牢固。
3.男人怎样选择,当你对生活有更高的追求时,相应也就要付出更多。
质性研究扎根理论进行编码概括总结(如下表)。
原始资料
开放编码(一级)
聚焦编码(二级)
轴心编码(三级)
陈宁:“我爱人是从事商业服务行业的,当会计,天天很忙,孩子上幼儿园,她得天天接送。我在家时,由我接送;我出来,接送孩子就得她去。她父母身体不太好,有时还得照顾老人。我祖母半身不遂,所以我父母还得照顾老太太,帮不了我们家的忙。这样,负担全靠她支撑了。我出来时,她也哭过。不让我出来,她觉得她对不起我;可出来了,我又觉得对不起她。她害怕我学成了,变心甩了她;我哪能呀!‘糟糠之妻不下堂’,就凭她支持我出来这一点,以后就得好好营造这个家。我不爱说大话,为社会也好,为祖国也好,那都是客观的;主观上主要还是想营造好这个家。没有家,哪有国呀!想想她为我付出这么多,这一辈子也得好好爱她。俗话说‘海枯石烂,永不变心’。”
爱人工作很忙
“得”(无奈)
家庭责任分担有变化
家庭负担很重
老人需要被家人照顾
妻子用哭表达歉疚和担心
离家使丈夫产生歉疚感
夫妻间存在交换原则
责任取向和关系伦理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国—家同构
夫妻间有交换原则
“这辈子”;个体行动有时空感
婚姻的文化格言
1.婚姻基础的假设:感情、责任(家庭负担)、社会地位的平衡;一旦平衡打破,双方会采取行动,在付出与回报之间重新获得平衡;强势一方采取的口惠:对未来的承诺;弱势一方采取的是眼泪挽留(控制)和身体的辛劳(使对方产生歉疚)
2.行动存在性别差异:行动的可能性不一,担心的程度不同,恢复平衡点的方式也不同
3.个体的行动有对时空的预想(三维生活空间中的连续性);过去、现在、未来(我在家时;现在,天天;以后,这辈子)
4.个体与文化之间存在互动:文化规范对个体有制约(婚姻格言,孝为先;责任取向,关系伦理),个人—家—国的同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同时也存在个体变化的可能性(无奈感,“得”)
5.个体与社会结构之间存在互动:社会变迁的条件成熟度、高校职位晋升的新要求等为个体行动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个体也有选择的可能(如可以不提职称,或经商)
当社会变迁促使处于时空(历史与社会)结构中的个体重新思考和安排自己的事业定位时,家庭成为重要考量,并导致夫妻各自采取不同的行动重新协商婚姻稳定基础
通过比较可知传统方法得出的结论分析,依据过于主观,多凭借经验;局限于哲学思辨和观念层面;受到传统经验积累和学识积累的思维定势影响。而表中采用质性研究的扎根理论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概括,然后上升到理论。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得出的概念及理论更忠实于材料,客观而准确。
四、应用质性研究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把质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应用
定量研究方法和质性研究方法虽然都具有重要作用,但量和质的研究各有其利弊,结合起来使用可以相互取长补短,比单独使用一种方法更有优势。前者是从宏观层面对事物大规模地调查、预测,而后者则是从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动态地描述、分析。前者是量化部分在时间的一点上凝固起来,数量上的计算,而后者是在时间的流动中追踪事件的发展过程,把语言和图像作为表述手段。前者是从研究者先设定的假设出发,收集数据验证假设,而后者是从当事人的角度了解他们的看法,将他们的概念和词语作为分析的单位。前者极力排除研究者本人对研究的影响,价值中立,而后者则重视研究者对研究过程的影响,要求研究者对自己的行为与被研究者的行为的关系进行反思。
因此,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或交替运用。一般认识总要经过质性—定量—质性多次循环的认识过程才能完成。总之,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分析中质性分析作为定量分析的基础,以定量分析作为质性分析的深化,才能保证思想信息分析的科学性。
(二)要注意研究思想信息的多面性
事物的性质是由其内部的特殊矛盾决定的。事物内部往往包含着多种矛盾,因而具有多方面的性质。像人们的思想行为这样比较复杂的事物更是如此。在进行质性分析时,不仅要掌握多方面的性质,而且要分清其中主要的和次要的性质,不能主次混淆、颠倒。这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及时发现问题,才能及时解决问题,做到防微杜渐。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Joseph A.Maxwell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A Interactive Approach sage 2005.
[5]戴钢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培育质性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万美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乔伊斯·P.高尔等.教育研究方法使用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