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五代由于战乱频繁,大量北方墨工纷纷南迁,制墨中心亦随之转移。此后,徽墨雄踞天下,在制墨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宋代由于科举制度的发展和书画艺术的繁荣,文人学士对墨的需求更为扩大,这也刺激了制墨的发展。墨的生产以徽墨为龙头,范围不断增大。墨模在唐代的制墨业中逐渐地普及。墨的烟料捣杵原来尽用人力,因为人的握力有限,所以墨模便应运而生。墨模的压力大,因此而制成的墨质坚实而耐用。同时,由于墨模的出现,墨的形状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在江苏丹徒的南朝墓葬中,曾出土一锭扁圆柱体墨,长3厘米,宽4.2厘米,厚1.9厘米,墨色纯黑,质坚硬,据分析可能是用模压制成的。唐代制墨业空前兴盛,制作益精,名匠辈出,制墨中心从陕西地区扩大到山西、河北,其中以河北易州最有名。唐后期,奚超等人因避战乱迁居歙州,与其子奚廷圭以黄山松烟为原料,改进调胶、捣松等工艺,所制之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声名大作,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之说,因其得到南唐李后主赏识,赐姓李,并封李廷圭为墨务官,李廷圭墨由此扬名天下。相传其质地之坚硬,不亚于石墨,且“其墨能削木,误坠沟中,数月不坏”。
宋墨在原料配制、艺术加工、种类品质上均较前大为提高和拓展。宋朝墨分两派,一是多加龙麝助香的,一是不用香料的。潘谷、张遇属香墨派;王迪是主张不加香料的,因为不加香料,“真松煤远烟,自有龙麝气。”油烟墨的制作在宋代已经出现,据明罗欣《物原》中说:“奚廷珪作油烟墨。”油烟墨的产生决非偶然,它与松烟制墨大量砍代松树造成资源的匮乏有一定的关系。石油烟作墨是宋代科技的一大奇迹,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应该属于油烟墨的一类。宋徽宗宣和三年,歙州更名徽州,徽州成为当时中国的制墨中心,制墨业“家传户习”,非常繁盛。自此,墨便统称“徽墨”。徽墨也成为了墨中之精品,誉满天下。宋代制墨名家有柴询、潘谷等。金坛市曾出土一块珍贵的宋代油烟墨,距今已800多年,仍“光泽如漆,其坚如玉,久贮不变,研之无声,香气袭人,书之流畅,光彩照人。”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因君主皆轻视文事,制墨业未有特别的发展,但尚能持续宋的余风,保持原来的成就。元代制墨以朱万初为代表,他取墨材为摧朽之松300年不坏者,所制烟煤极佳。
明代制墨工艺上有新的发展,墨的配方和品质更加受到重视,墨的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墨品更为坚细,锋可裁纸。油烟制墨技术已相当成熟,据记载,明代制墨名家程君房集前人之长,创造性地提高了桐烟和漆烟的制墨水平,他的很多墨品都是油烟制成的。但由于工艺、产量等方面的原因,油烟墨并未占据主流。
明代和清代前期是徽墨生产的盛世,墨模图案的绘制和漆匣的装潢制作,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当时的墨模一般多采用坚细空心的石楠木,间有用棠梨树和杞树的。由专家操刀雕刻,运用线刻、浮雕及圆雕等多种技法,着力表现各种山水、人物、龙凤等图案文字。图案往往延请书画名家绘制,如明代的丁云鹏、吴左干等,有的是摹仿前代名家的作品。图案须先在墨模大小的竹纸上绘出,然后将图拓印于墨板上,随后以类似木刻的过程雕刻,但一须反刻,二底部要平,难度颇大。为了能圆满地表达各派艺术家不同的风格,在刀法、刻线上或遒劲,或秀润,或粗犷,或细巧,各具姿态。明代墨一般深厚有力,清代墨则柔妍精细。在今安徽省博物馆保存有清代“御制锯园图”、“御制西湖名胜图”、“御制柿花图”、“御制四库文阁诗”及“新安大好山水”等墨模,雕刻精细,是清代墨模工艺的代表作。
清代,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这四位名家制墨先后盛名一时,后人称之为“四大墨家”。此外,知名的制墨家还有歙派的程正路、吴守默、方密庵、巴慰祖、程瑶田等,休宁派的吴天章、胡星聚、程怡甫等,他们对清代墨业的盛世都各有一番贡献。
诸多制墨大家将在始创于明代晚期的“集锦墨”推向了极致,也创造了墨文化的历史巅峰。
第二节油烟墨和松烟墨
在传统工之中,制墨所用材料,是植物、植物油及矿物不充分燃烧所产生的碳素,掺以胶料、香料压模制成。故按其所选烟料,大致可分为松烟、桐油烟、漆烟、石油烟等。松烟之制为最古,是宋代桐油烟被用于制墨之前的主流。取油桐籽做桐油,烧成的烟料称桐油烟,一般10千克桐油可出上等烟料500克。近代书画家多喜用桐油烟墨,取其色泽黝黑,沉着内蕴,松烟则不为人所重。另外,如花生油、菜籽油等,因桐油烟的盛行而被人们所忽视,故传世百墨,多以松烟、桐油烟为多。松烟色泽蓝黑,不宜作画;桐油烟则色泽黑中泛紫,书画兼宜。松烟所制之墨,体轻而色暗,无光泽;桐油烟墨则体重有光泽。当然,轻重是相对而言的,年代久远退胶、受潮、制作时用胶较少,都可能体轻,反之则重,不可一概而论。另外,凡题款有“松烟”、“松煤”字样的,是松烟墨;凡有“贡烟”、“顶烟”、“超顶烟”、“五石油烟”等字样的,则是桐油烟墨。
松烟制墨法是中国制墨史上重要的传统制墨方法之一。曹植在《长歌行》诗中曾说;“墨出青松烟”,这说明以松烟为原料制墨从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不过那时制墨还没形成一种专门职业,大多是写字人自制自用。传说三国曹魏明帝时,武都太守韦诞是位书法家。由于他经常与墨接触,从而领悟到做墨的方法和经验,就自己做墨自己用。据5世纪的贾思勰所撰《齐民要术》记载,韦诞的制墨方法是用细且清纯的烟灰,经捣杵及筛滤,除去一切附着的杂质,调制而成。到了唐代,制墨业已形成专业,同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使用松烟制墨的方法更加完善,唐以后仍在不断改进。
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叙的松烟制墨法是:先将松树流去胶香,然后伐木。凡松香有一毛未净尽,其烟造墨终有滓结不解之病。凡松树流去香,木根凿一小孔,炷灯缓炙,则通身膏液就暖倾流而出也。凡烧松烟,伐松斩成尺寸。鞠篾为圆屋,如舟中雨篷式,接连十余丈,内外与接口皆以纸及席糊固完成,隔位数节,小孔出烟。其下掩土砌砖,先为通烟道路。燃薪数日,歇冷入中扫刮。凡烧松烟,放火通烟,自头徹尾。靠尾一二节为清烟,取入佳墨为料,中节者为混烟,取为时墨料。
据《墨谱》记载,古人制松烟墨,工艺考究,可分为7道:一是采松,取老枝,截为小段,大小相等;二是造窑,窑以木板为顶,外用泥封,留取烟门和出气孔;三是点火,这有一定的时间,火候也需严格控制;四是取烟,即停火之后由烟门将获得的烟依前、中、后三段分别取出,距火远者为上品;四是合制,即将烟用细绢过筛,置缸中,加入龙脑、熊胆等料以胶调和均匀,再以铁臼捣研;六是入灰,将制好的墨在灰中掩埋数日,干后取出,以防裂断;七是出灰,取出后以蜡打磨光亮,即可出售使用。
在宋之前,中国制墨都采用松烟为主要原料,用松烟制墨要选择肥腻、粗壮的古松,因而许多古松被砍伐殆尽,造成对自然资源的极大破坏。宋代晁贯之在《墨经》中这样描述:“自昔东山之松,色泽肥腻,性质沉重,品惟上上,然今不复有,今其所有者,才十余岁之松。”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写道:“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在严重墨源匮乏而用墨需求日增的情况下,寻求新的制墨原料已迫在眉睫。油烟墨于是粉墨登场。
《梦溪笔谈》卷二十四载:“鄜延(今陕西户县至延安一带)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浥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蔴,但烟甚浓,所沾屋幕皆黑。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行于世,自语余始为之。”科学家沈括大胆提出了以石油烧烟的科学见解。他说:“石油至多,生于地下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沈括的理论得到众多制墨家的认同。
由此可知,沈括乃我国油烟墨的创始人。以油烟替代松烟,保护了国家大片森林不被砍伐;其预言油烟之墨“必大行于世”,亦已为后世之制墨历史所证实。同时人苏东轼、黄庭坚、秦少游等皆仿沈括烧油取烟,自制家墨。
北宋初年,油烟墨登上书画舞台,不料一炮打响,深受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的喜欢。一时,油烟墨成为大家争购的抢手货。油烟墨的问世,使中国制墨又一次得到质的飞跃。并深深影响周边如高丽(朝鲜)、日本等国的制墨业。稍后,宋徽宗赵佶仿沈括之法,惟改煎苏合香油取烟胶,再配以药物和其他香料,制成墨笏,香气浓郁,大胜石油烟墨。苏合是金缕梅科乔木,“取皮薄,子如金色气烈者”(刘禹锡《传信方》),入鼎,煎成粝胶状,再烧制成烟即成。苏合炼香,在我国行之甚古,为男女互赠之定情物。晋代傅玄《拟四愁诗》即云:“佳人赠我苏合香,何以要之翠鸳鸯。”李白《捣衣篇》亦云:“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看来宋徽宗治国无能,而制墨却十分精通。据载,徽宗之苏合香墨,10倍于黄金价格。贮衣橱书柜中,可驱蠹鱼。人嗅其香,可通窍理气,开郁辟秽。宋徽宗在墨史上的贡献,就在于发展了药墨的制作。但因苏合香油价格太昂贵,难以普及,所以到了明清,徽州之油烟墨仍以石油为主要原料,而兼以价廉易得之桐油、漆油,或和以松烟,四者合一。
油烟墨的特点是色泽黑亮,有光泽:松烟墨的特点是色乌,无光泽。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只有着色的画偶然用松烟。但在表现某些无光泽物如墨蝴蝶,黑丝绒等,也最好用松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