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佛塔70余座,各种形制的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另外,龙门石窟中还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历来有“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的美称。
第一节龙门石窟概况
作为佛教艺术的宝库,龙门石窟窟龛罗立,雕像生辉。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褒扬了龙门石窟的三个之“最”:“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2009年,龙门石窟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又创造了现存窟龛数量的“中国之最”。
一、凿建始末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下令迁都洛阳。而笃信佛教的孝文帝迁都的同时,没有忘记把佛教的发展中心也转移到洛阳来。他在洛阳先后组织修建众多的僧庙、寺院,还在洛阳以南的龙门伊水两岸,依山开窟造像,由此,一个神奇大型石窟群——龙门石窟开始创建。
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到孝明帝时期的35年间,是龙门开窟雕造佛像的第一个兴盛时期。这一时期开凿的洞窟大都集中在龙门的西山上,约占龙门石窟造像的三分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有古阳洞、宾阳三洞、药方洞、莲花洞等十几个大中型洞窟。
北魏王朝在洛阳龙门开窟造像活动的终结是以宾阳中洞的停工为标志的。随着北魏王朝的灭亡,龙门石窟的开凿趋于衰落,沉寂了将近一个世纪,直到唐王朝建立,龙门石窟又迎来了历史上开窟造像的第二次兴盛时期(从开国到盛唐的一百年间)。这一时期开凿的石窟按时代先后大体自南而北,依然集中在龙门的西山;到了武则天时期,一部分才转移到了东山。唐代开凿的洞窟约占龙门石窟造像的三分之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洞窟为奉先寺大像龛、潜溪寺、万佛洞等。
龙门石窟开凿的第二个高潮结束于705年前后。随着龙门石窟造像的日渐稀少乃至绝迹,龙门石窟的辉煌历史也就伴随着弥勒神灵的消失,逐渐衰败了,从绚烂的顶峰跌落了下来。
二、艺术特色概述
龙门石窟自北魏开凿以来,经历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它见证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演变,见证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不同时期的能工巧匠在这里创造出了不朽的艺术作品,如在11万余尊的造像中,最大的佛像高17.14米,仅头部就高达4米,耳长达1.9米;而最小的佛像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龙门石窟堪称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典范之作,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
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尤其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而皇室贵族拥有民间平民百姓所无法比拟的雄厚的人力、物力、财力条件,所以他们主持开凿的石窟规模庞大,富丽堂皇,汇集了当时石窟艺术的精华。在这里,不同时代的造像必然能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
北魏时期的造像此时失去了云冈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北魏时期的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
唐代的造像与北魏比较,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唐代的造像题材中,弥勒佛的造像数量仅次于阿弥陀佛,释迦却显著减少,菩萨中以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为最多。唐代的人们以胖为美,崇尚肥美,所以唐代佛像的脸部都较为浑圆,双肩宽厚,身体健硕,胸部隆起。
在艺术上,唐代的圆刀代替了北魏平直的刀法,佛像的衣纹更加生动飘逸,自然流畅。力士、夜叉等像,浑身肌肉突起,既符合生理的原理,又适当加以夸张,充满雄强的气势和向外迸发的力量。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它以自身系统、独到的雕塑艺术语言,揭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在它之前的石窟艺术,均较多地保留和借鉴了外来的艺术风格,如印度的“犍陀罗”等艺术形式。而龙门石窟地处中原,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土壤之中。继承了云冈石窟“中国化”的风范,完美地融合了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所以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一开始就融入了对本民族审美意识和形式的悟性与强烈追求,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浓郁的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堪称展现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
知识小百科
你知道龙门石窟的“龙门”一名是如何得来的吗?
龙门位于洛阳市城南12公里处,这里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到了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问侍从: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呢?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便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都城,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习惯地称为“龙门”了。
第二节龙门石窟之魏窟
龙门石窟在开凿造像的历史过程中,出现过两次高峰,一次出现在北魏,而另一个是在唐朝。据统计,北魏和唐代的大规模营建先后有140多年。因而在龙门所有的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所以魏窟和唐窟成为龙门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个石窟群,它们代表着龙门石窟最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最独有的艺术魅力。
魏窟——495年,魏宗室丘慧成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连续开凿宾阳洞的北、中、南三个大石窟。古阳洞和宾阳洞的修建旷日持久,耗费巨大。据有关文献记载,二洞的开凿共消费人工在80万人次以上;另外,还开凿了药方洞和莲花洞(东魏时开凿)等石窟。
魏窟都开凿在龙门的西山上,与云冈石窟相比,表现出更多的中国艺术形式。如古阳洞自丘慧成至东魏末50多年的营造,大佛姿态由云冈石窟的雄健可畏转变为此时的温和可亲;以宾阳中洞主佛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也都带有微笑,呈现出更加中国化、世俗化的艺术特色。
一、古阳洞
古阳洞位于龙门西山的南段,开凿于493年,是龙门石窟造像群中开凿最早、佛教内容最丰富、书法艺术最高超的一个洞窟。它规模宏伟,气势壮观,洞中北壁刻有楷体“古阳洞”三个字。古阳洞内的小窟数量很多,精巧富丽,是研究北魏石窟艺术的珍贵资料;洞内的题记书法质朴古拙,是研究书法史的艺术珍品。
历史上,古阳洞还有一个奇怪的称呼——“老君洞”。那么,为什么佛家神龛会有一个道家的名称呢?原来,在清朝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慈禧太后逃亡西安,后返回北京途经龙门时,命人把主佛释迦牟尼用泥涂改成太上老君的形象,讹传老君曾在这儿炼丹。现老君形象虽已撤去,但主佛的头顶还留有一个道家的发冠,这也就是为何又将称古阳洞为“老君洞”的缘故了。
古阳洞是由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开凿而成的,进深11.55米,宽6.90米,高11.10米。窟顶无莲花藻井,地面呈马蹄形。龙门石窟最早的一批造像就在古阳洞,它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已经历了1500多年的风雨。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深受儒家文化孝道思想的影响,为了给其祖母冯太后祈福颂德,遂在古阳洞奏响了创建龙门石窟的第一乐章。从此以后,历代皇室、王公大臣、贵族官僚等也相继在此开窟造像,不断掀起建龛造像的高潮,最终形成蔚为大观的龙门石窟文化。仅古阳洞,从北魏到最晚的唐代魏怀静造像(造于武则天长安四年,即704年),前后时间绵延了200余年,造像题记达800多个。不同时期的造像荦荦大观,风格多样,集聚古阳一洞,使其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端坐于古阳洞的主佛是释迦牟尼,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肉髻高耸,面相长圆,身躯较为清瘦,眼含笑意,安详地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是典型的北魏风格;侍立在主佛左侧的是手提宝瓶的观音菩萨,右边的是拿摩尼宝珠的大势至菩萨,头戴宝冠,面容清秀,表情文静安宁,仪态从容大方。
在主佛释迦牟尼的周围,排列着大大小小的其他佛龛,多达数百个。各种佛像形象逼生动逼真,栩栩如生;龛饰构图严谨,雕刻精细,特别是佛龛的外形、龛楣和龛额的设计上,可谓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有的是莲瓣似的尖拱,有的是屋形的建筑,有的是帷幔和流苏,这一切都集中。能工巧匠们还在龛楣上雕造美丽的佛传故事,如古阳洞南壁释迦多宝龛上,有树下诞生、步步生莲、九龙灌顶等,讲述的是悉达多从他母亲摩耶的右腋下诞生;刚一生下来就走了七步,每一步脚印都生出一朵莲花,这叫步步生莲;他站在方台上,天空中有九条龙为他喷水沐浴。所有这些表现出来的建筑式样、龛楣装饰等图案纹样以及礼佛场面,极富变化,奇伟瑰丽,完美地展现了当时绘画和雕刻技巧的高超水平,艺术地再现了从北魏到唐代石窟艺术的风采。
二、宾阳三洞
宾阳三洞开凿于北魏时期,是北魏的宣武帝为其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营造的。“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寓意吉祥。宾阳三洞开工于500年,历时24年,后因为发生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宾阳中洞、南洞、北洞)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时期才完成了主要的造像。宾阳中洞以其富丽堂皇的景象而成为龙门众多石窟中的魁首。
宾阳中洞深12米,宽10.9米,高9.3米,内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窟顶中央雕刻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八个伎乐和两个飞天,他们衣带飘扬,迎风翱翔在莲花宝盖周围,姿态优美动人。洞窟地面刻有美丽繁缛的莲花图案装饰,示意莲花宝池。洞内为“三世佛”题材,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主佛为释迦牟尼坐像。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释迦牟尼面颊清瘦,脖颈细长,体态修长,和蔼慈祥,略带微笑。佛的衣纹折叠规整而稠密,雕刻手法采用的是北魏的平直刀法。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饰一改云冈石窟佛像那种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着宽袍大袖袈裟。佛像座前有两只昂首挺胸、姿态雄健的石狮,胸毛左右分向后披,这是北魏雕刻狮子的特征。佛像左右有迦叶、阿难二弟子和文殊、普贤二菩萨,迦叶老成持重,阿难活泼开朗,二菩萨含睇若笑,文雅敦厚,望之栩栩如生。左右壁还各有造像一铺,都是一佛、二菩萨,着“褒衣博带”(即着宽袍,系宽带)袈裟,立于莲花宝座上。佛、菩萨体态修长,表情温和,神采飘逸,是北魏晚期风行的“秀骨轻像”的典型代表。
宾阳中洞前壁的南北两侧,自上而下有四层精美的浮雕。第一层是以《维摩诘经》故事为题材的浮雕,叫做“维摩变”。第二层是两则佛本生故事。第三层为著名的帝后礼佛图。第四层为“十神王”浮雕像。特别是位于第三层的帝后礼佛图,它们反映了宫廷的佛事活动,刻划出了佛教徒虔诚、严肃、宁静的心境,造型准确,制作精美,代表了当时生活风俗画的高超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非常可惜的是,此浮雕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被盗往国外了,现在分别陈列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宾阳北洞于唐朝初年(641~650年)完成。主像为唐代流行的阿弥陀佛,高近10米,结跏跌坐;火焰纹背(火焰是佛教中佛法的象征,古代佛像背面多饰有各种火焰纹样),焰光繁杂而生动;双手平分指天、地,意思即为“天地之间,唯我独尊”。主像左右两侧各雕刻罗汉及菩萨,四壁刻小龛佛像。洞内前壁南北浮雕二天王,其造型威武有力,刚强猛健。洞口两侧“龙头”柱基与大同北魏墓葬出土的柱基造型风格相同,属北魏晚期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