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雕刻技巧上,“昙曜五窟”的雕刻继承了汉画像石的传统技法,往往在造像浑圆的身体上用阴线刻画衣纹,许多大像继承了利用大面积保持完整统一效果的手法,给人以鲜明、雄伟的印象,如上述第五窟的主佛。“昙曜五窟”在细部的雕琢上,也有许多出色之笔。如第三窟内的半浮雕弟子,上半身作圆雕处理,俨然跃出壁外,立体生动;大佛手脚,柔中有刚,透露出肌肉运动的质感;造像的瞳孔,经过巧妙的处理,使原本无生命的雕像顿时焕发出温馨和婉的情愫,令游人与塑像仿佛情感相通,心灵感应。
第五窟正中的释迦坐像,可谓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佛像高达13.75米,面部丰满,眼大唇薄,双耳垂肩,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以一种大器的视野、博大恢宏的气魄和撼动人心的力度,征服了所有的参观者,代表着我国早期佛像的高水平。
知识小百科
云冈石窟另有“石窟十寺”的美誉,你知道这“十寺”指的是什么吗?它们的作用是怎样的?
云冈石窟的“十寺”,并不是真正的可供僧人居住修行的寺院,而是指营造在窟前,用以保护洞窟的木结构建筑,习称“窟檐建筑”。
历史上的云冈石窟,多数窟前都有过木构窟檐。辽代的兴宗、道宗时期,就曾修造过十座木构殿堂建筑的大寺,被称为“十寺”,又叫做“十名”。金代时,“十寺”尚存,据有关碑文记载:“西京大石窟寺者……凡有十名,一通示,二灵岩,三鲸崇,四镇国,五护国,六天宫,七崇教,八童子,九华严,十兜率……”明清时期,云冈石窟的窟檐建筑又屡有修建,可惜现存甚少。
如今,由于云冈石窟的风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了更有效、更科学地保护这一珍贵的世界遗产,文物部门决定“恢复”云冈石窟窟前的木质窟檐构造。如第7、8窟的窟檐,是1994年由国家拨款重新建造的,对保护石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三节云冈石窟的雕刻艺术
云冈石窟历史久远,规模浩大,雕刻精细,向来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迹。它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雕刻艺术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造像雕刻的艺术手法和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真正“中国化”的开始。
云冈石窟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巨石横亘,石雕林立,蔚为大观。其中,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如佛、菩萨、弟子、伎乐和飞天等。他们有的正襟危坐,面目庄严;有的合掌微笑,慈眉善目;有的交脚静坐,俯瞰众生;有的载歌载舞,神采飞扬。另外,还有主题突出、刀法娴熟的佛传浮雕;有构图繁富、优美精致的装饰纹样;有丰富多样、细腻巧妙的乐器雕刻,如箜篌、排萧、筚篥和琵琶等等……这些都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性劳动的智慧结晶和勤劳努力的体现,使云冈石窟这颗耀眼的明珠,绽放出特有的艺术光彩。
云冈石窟中,不同时期开凿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的雕刻风格以上述的“昙曜五窟”为代表,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昙曜五窟”有专节介绍,此不赘言)。
一、中期的雕刻艺术
中期的云冈石窟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的艺术风格。如位于云冈石窟中部第9~13窟的五华洞,雕像精细,雕饰绮丽,丰富多彩,是研究北魏历史、艺术、音乐、舞蹈、书法和建筑的珍贵资料。这一时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的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最能代表这一时期雕刻风格和水平的,是云冈石窟的第5、6窟。
第5窟是云冈石窟中期开凿的一个比较成熟的洞窟,大约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因洞窟属于皇家投资开凿,所以洞窟的空间规模、佛像造像都特别大。洞窟的平面是椭圆形草庐的形制,分前后两室。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西侧刻有两佛对坐在菩提树下,栩栩如生;顶部雕有飞天的形象,属于浮雕性质,线条优美。洞窟后室北壁的中央为释迦牟尼坐像,以17米之高,成为云冈数万石佛的第一高度。佛像的膝上可站100余人,其中指长2.3米,两膝之间的距离为14.3米,堪称云冈石窟佛像的“鸿篇巨制”,就正如元代诗人王度所写的那样:“耸峰危阁与天齐,俯瞰尘寰处处低。”第5窟现存大小造像2300余尊,生动传神,惟妙惟肖。如位于第五窟前部正中足1米的佛像,雕刻细腻传神,极富艺术魅力。他肉髻高耸,眉眼细长,鼻梁挺直,嘴角微微上翘,整个身躯向前倾斜作俯视状,表情深沉含蓄,神态自然端庄。
第6窟是一个中心塔柱式洞窟。窟形为平顶方形,平面呈回字状,其中心塔柱呈四方形。高大的塔柱直通窟顶,占据了窟内大部分的空间。塔高15米,分上下两层,下层约高10米,上层约高5米,比例匀称。上下两层雕饰华丽,内容丰富,间不容隙。
第6窟中心柱塔的本体,也是揉合了许多塔的形式混合而成。下层的四个面分成四个明显的独立区,而上层则混为一体,使塔的结构形成一种新的式样。
中心塔柱的上层四角又各雕出一座九层楼阁式的塔柱,每层都雕成屋形,四面开宝,内雕三坐佛。塔柱雕于须弥山上,由巨象承驮。中心塔柱顶部雕为宝盖式,四面设格,内雕鸟兽,下垂三角纹帐幕。中心塔柱四面佛龛内各雕一立佛,胁侍菩萨侍立于四角塔柱内侧。立佛肉髻高耸,面相丰圆,双耳垂肩,长眉秀目,慈蔼可亲;佛装宽大合体,右襟甩于左臂,下摆向外舒展,潇洒流畅。四周雕火焰纹,内雕坐佛与飞天,精美华丽。塔柱的上层是四方佛像,皆为“褒衣博带”之盛装立像,雕刻非常精美。佛周围的华盖、门桅等的雕刻,无一不精;窟四壁满雕佛、菩萨、罗汉、飞天等造像,精致细腻;环绕塔柱四面和东南西三壁的中下部,刻有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内容连贯,构图精巧。所有这些,辉映得整个洞窟富丽堂皇,无与伦比。综之,第6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内容丰富,技法精湛,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窟,也是中期造像艺术汇集的大检阅。
第5、6窟是一组双窟,窟前有清顺治八年(1651)建造的五间四层的木楼阁,朱红柱栏,琉璃瓦顶,巍峨挺拔,气势非凡。由于它建筑在洞窟的前檐,所以又被称为“窟檐建筑”。据专家考证,云冈石窟的大窟前均有窟檐,但多数因战争或其他因素被毁坏,现仅存的窟檐建筑为清代以后建造。
二、晚期的雕刻艺术
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的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晚期的云冈窟室规模小但数量多,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头。
494年,北魏孝文帝把首都迁到了洛阳,皇室开窟造像的中心也随之移到了洛阳南郊的龙门石窟,但云冈石窟的造窟、造像活动仍在继续进行着。虽然那些宏伟的工程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这一时期又开凿出了新型的窟室,艺术风格也有了新的表现特色。
云冈石窟晚期的工程主要分布在第20窟的西部,第4、14、15窟和第11窟以西崖面上部的小窟,第4至6窟之间的小窟,大部分属于这一时期。它们的基本特点是:大部分洞窟之间不存在组合关系,石窟的规模以中小型居多,有很多是利用剩余的壁面空间补刻小龛;洞窟内部做得越来越方正规矩,有的在中间雕出一座楼阁式宝塔,有的在正左右壁上分别开出一所佛龛,成为三壁三龛式的洞窟;石窟的外立面上出现了火焰形龛楣等装饰雕刻,并且越来越繁缛。这一时期,在佛教人物的造型上趋向削瘦,造像多为瘦骨清像;神态亦一改往昔的大方自信,而变得文雅秀丽;佛像服装下部的褶纹重叠得越来越多,使人物的风度在潇洒之余而显得有些弱不禁风:一种长颈、削肩、裙摆密折平行的造像新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
第38窟是北魏晚期雕刻精美、题材丰富的代表性小窟。在窟门外,两侧各雕有力士,威武雄壮;窟门上方,镌刻吴天恩造像记。窟内,不仅雕刻佛像、佛龛、佛传故事,还雕有一组男女供养人、伎乐人奏乐的音乐树、爬杆倒舞的“幢倒伎神”以及奏乐飞舞的乐神、歌舞神等等。在不大的空间内,雕刻出如此丰富多变的造像内容,却能够做到杂而不乱,形象鲜明,充分显示了北魏晚期的石窟艺术风格。
知识小百科
在参观、游览云冈石窟时,你是否注意到在有些洞窟还悬挂着匾额与门联呢?这些匾联为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又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第5窟正面,悬挂清顺治年间总督兵马侍郎佟养量题写的匾“大佛阁”。
门联为:
佛境佛地乘建佛心成佛像
云山云岭带将云水绕云城
第6窟里门正中,悬挂康熙御笔题写的匾“庄严法相”。
外门联为:
性本明慧镜万古灵光昭云水含类群生都成就善男信女
心地从慈航千秋普度皈佛法微言广训共娱游寿世康庄
门楣联为:
山色随云秀佛灯共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