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南洞于隋代至唐初(595~618年)完成,高9米,宽8米有余,进深9米。主像依然是唐代流行的阿弥陀佛,高8米多,面部丰润,嘴唇饱满,双肩宽厚,体态丰腴,衣纹自然流畅,体现了唐朝以胖为美的风格。主像两侧侍立二弟子,其中左侧的迪叶雕像,刻工十分逼真,满脸皱纹,目不斜视,严谨持重,一幅深谙世故的样子。左右弟子外侧侍立的菩萨,披巾、璎珞厚重,造型古朴、典雅,具有北魏的风格。在洞内的四壁上,布满大小150余个佛龛,其中有隋大业和唐贞观年间的佛龛。宾阳南洞的造像上续北魏时期的刚健雄伟,下开隋唐时代的生动活泼,属于过渡时期的风格。洞内留有众多的造像题记,为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文字资料。
三、药方洞
药方洞因窟门刻有诸多古代药方而得名,位于龙门西山奉先寺和古阳洞之间。它始凿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北齐,到唐初仍有雕刻。洞中五尊佛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他们身躯硬直,敦实厚重,缺乏柔和的曲线,脖子短粗,身体硕壮,衣服宽松,褶纹稀疏;菩萨头冠两旁的带子很长,下垂到胳膊上部,肩较宽平,胸腹均突出。这些都属于北齐造像的特征。
窟门两侧所刻之古代药方,共150多种,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神经科等,制剂方法有丸、散、膏、汤等,所涉及的药物达120多种,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大部分的药材在民间都能找到,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百姓。这些药方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的疾病,而且还能治疗疑难杂症,比如治疗消渴症,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糖尿病,这些药方比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还要早;其中更有95个药方在10世纪被一位日本学者收录在《医心方》中,可见其价值之大和影响之远。药方洞的药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是唐代初年我国医疗学、药物学的珍贵遗产,对研究中医中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还能治疗现代人所说的疑难杂症。
四、莲花洞
在北魏晚期,还开凿过一些很有特点的洞窟,如莲花洞、火烧洞、皇甫公洞、魏字洞等。其中,最具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当属莲花洞。
莲花洞因其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莲花通常被佛教用来作为象征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作为装饰,但像莲花洞窟顶这样硕大精美的3米余长的高浮雕大莲花,在龙门石窟也是不多见的。围绕莲花,还有6个手捧果品、迎风飞翔的大型飞天浮雕,细腰长裙,婀娜多姿,生动传神,而天衣、云彩随着天女的舞动,如同随着音乐的旋律在翻飞、飘扬,使整个窟顶一改往昔的宁静幽深,而变得灵动起来。
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像,高5.10米,与其他佛像不同的是,此尊佛像为立像,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似为释迦牟尼佛不远万里,一路风尘,从遥远的印度来到中国弘传佛教。佛像两侧的二弟子是浅浮雕,亦呈立姿。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身着厚重宽大的袈裟,似经过艰辛岁月的长途跋涉,可惜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右侧阿难形象致礼肃立。菩萨像头戴莲花宝冠,清秀华丽,姿态优美,仿佛显现着佛陀世界的庄严和繁荣。在洞窟两壁,刻满了大大小小的佛龛,或层次分明,或错落有致;龛额构图精美,既有尖拱、楣拱、屋檐拱,又有璎珞、帷幕、流苏,还有云纹、卷草纹、几何纹以及莲花、宝相花等,可谓精雕细刻,变化无尽,使整个洞窟充满典雅、祥和的气氛。
莲花洞的南壁上方有高仅2厘米的小千佛,刻工精细,造型生动;下层第二龛内有两幅精美的佛传故事,上有体态轻盈、姿态自如的美丽飞天在翩翩起舞。徜徉其间,倍觉佛国景象。
知识小百科
到洛阳游览参观,除了龙门石窟之外,如果季节合适,你知道还有什么胜景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如果春天到洛阳旅游,那么,一年一度的洛阳牡丹花会你千万不要错过。
牡丹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富丽堂皇,国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寓意,代表着中华民族泱泱大国的风范。而“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相传,唐时武则天寒冬设宴赏花,令百花绽放,唯牡丹不从,武后大怒,将之贬至洛阳。岂知迁洛后,牡丹竟吐蕊怒放。武后闻知,命火烧牡丹。牡丹枝干俱焦,次年却依旧叶荣华发,且花更大,色更艳。洛阳牡丹遂驰名天下,有了“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誉。
洛阳人培育牡丹、观赏牡丹亦日盛成俗。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所赞的那样:“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如今,洛阳牡丹已达700余个品种,2300万株,5400亩,遍布全城园林景点、街头花坛、机关庭院和城郊园圃。洛阳牌牡丹也源源不断地进入国际市场。从1983年起,洛阳人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成功举办了21届洛阳牡丹花会,各方游客纷至沓来,徜徉在牡丹丛中,可谓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第三节龙门石窟之唐窟
唐窟——龙门石窟开凿雕像的最盛期是在唐朝,唐窟占石窟总数的60%以上。武则天执政时期,开凿的石窟占据唐代石窟的多数。其中,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共用了四年时间,规模之大,在龙门石窟中堪称第一。
一、奉先寺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龛”,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所以人们俗称其为“奉先寺”。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南北宽约34米,东西深约36米,置于9米宽的三道台阶之上。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位时期,于675年建成。还有一种说法是:奉先寺是武则天被册封皇后之后,为提高自己的威望而捐出两万贯钱修建的。
奉先寺内的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的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近人,极为生动。这里共有九躯大像,正中间的主佛是卢舍那佛(释迦牟尼的报身佛),为坐像,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前方。高直的鼻梁,嘴角微翘,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佛像烘托得异常鲜明而圣洁,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的意思。而此尊佛像的整体就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散发着温和谦逊的光辉,令人敬而不惧;犹如工匠们在塑造这尊佛像时,将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融合在一体,因此,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感染魅力。
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大弟子迦叶饱经沧桑,老成持重;小弟子阿难温顺聪慧,温顺虔诚。另外,还有表情矜持、雍荣华贵的菩萨,英武雄健、魁梧刚劲的天王;而力士像就更加生动了,只见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壮,孔武有力。这些造像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
奉先寺的九躯大像的背后原来还有很多长方形的小龛,这是大约在宋、金时代,人们为了保护大像龛,依龛修建了木结构的窟檐建筑。但这些建筑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佛像的通风,加速了佛像的风化,因而后来被拆除了。
奉先寺的金刚力士雕像比卢舍那佛像旁边的力士像更加动人,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他是1953年清理洞窟积土时在极南洞附近发现的,是被盗凿而未能运走遗留下来的。只见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二手握拳,胸、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
综之,奉先寺大型艺术群雕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高踞我国石刻艺术的巅峰,显示了盛唐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也成为世界石雕艺术史上的奇观。
二、潜溪寺
潜溪寺又名斋祓堂,是龙门西山北端的第一个大窟,高、宽各9米多,进深近7米,唐高宗年间(650~683年)凿造。相传潜溪寺曾是宰相李藩的别墅,清代建有木结构的窟檐。1990年改建为仿唐木结构样式,铺石板地面。
潜溪寺的窟顶浅刻一朵大莲花。主佛阿弥陀佛通高7.8米,盘膝正坐于须弥台上,面相饱满,着“褒衣博带”袈裟,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是一个比较理性化的典型,极富初唐伟丽的风格。主佛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为小弟子阿难。两弟子旁边分别为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体态丰腴,面相圆润,造型优美,从面相及胸部和腰部的曲线和比例可以看出其为初唐的典型造像。特别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身体比例适当,衣褶线条流畅,极具美感,在故宫博物院有1:1的复制品陈列。阿弥陀佛与两侧的两位菩萨共称为“西方三圣”,即掌管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圣人。洞内门各刻一护法天王,高颧大目,身披铠甲,足踏夜叉,威武有力,表现了古代武将勇武刚健的精神风貌。
潜溪寺无论看其规模,还是从造像艺术、雕刻技法来看,都颇有皇家风范,是龙门初唐时期雕刻艺术的典型代表。
三、万佛洞
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15000尊小佛而得名,每尊小佛只有4厘米高,刻工细腻,小巧精致。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雕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雕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顶刻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洞口过道北侧上有有“沙门智运,奉天皇太后太子诸王敬造一万五千尊像一龛”的题记。永隆为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大监为宫中的女官,内道场运禅师是指“沙门智运”的号;天皇是指唐高宗,天后则指武则天。两个题记互为补充,说明什么人以及为什么造像的原因。它说明了该洞窟是在宫中女官姚神表和智运禅师的主持下为唐皇室贵族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因洞内刻有15000尊佛像,所以此洞叫“万佛洞”;又因为该洞为智运奉旨修造,所以又叫“智运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