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凿建,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余尊,代表了5~6世纪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第一节云冈石窟概貌
云冈石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是极为珍贵的艺术宝库。
一、凿建情况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北魏王朝营建的云冈石窟是中国佛教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壮举。据文献记载,北魏兴安二年(453年)开始,由当时著名的高僧昙曜奉旨并主持,在京城平城(即今大同市)西郊的武州塞开凿了五所石窟(即现今第16~20窟),这就是当时云冈石窟开凿最早的“昙曜五窟”。昙曜五窟的每一座规模都很大,窟内各雕一尊石像,配以精美的雕饰,可谓奇伟无比。
在昙曜之后,石窟的开凿并没有停止。北魏文成帝之下的历代帝王,都非常支持佛教,他们倾全国的财力物力,组织规模庞大的凿建队伍,旷日持久地继续浩大的凿窟雕像工程,遂形成今天所见的栉比相连、数量众多的云冈石窟群。依山开凿的石窟群东西长达一公里,气魄雄伟,蔚为壮观。据说,之所以被命名为“云冈石窟”,是因为远远望去,冈形逶迤有如白云的缘故。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曾在《水经注》中生动地描绘了当年云冈石窟的壮景:“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
二、石窟现状
云冈石窟的洞窟类型多样,结构复杂,主要有大像窟、佛殿窟、塔庙窟、僧房窟、禅窟等。其中,前三种是云冈洞窟的主要类型。
云冈石窟群可按照地理方位和不同的洞窟形制,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各窟则为另一种形制,平面为长方形,每个石窟分前后两个室,中央雕造主佛大像,四壁及窟顶遍刻有佛教题材的浮雕。西部石窟为方形窟室,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窟室中央有刻满浮雕的方形塔柱,四壁刻有佛像、龛座等。西部石窟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以后的作品。
远观云冈石窟,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镶嵌在云冈的半腰,窟内的佛龛犹如蜂窝一样,密密麻麻而又井然有序地分布着。徜徉其中,佛祖、菩萨、力士、飞天的形象,生动活泼,神态各异;壁柱上的繁复雕饰,精致细腻,美妙传神。云冈石窟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雕刻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和融合了外来的印度“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开启了隋唐时期浪漫主义色彩的先河,在我国的雕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可以说,云冈石窟不但是今天了解和研究我国古代历史、雕刻、建筑、音乐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形象资料,也是追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和人民友好往来的实物佐证。
知识小百科
你知道云冈石窟为什么要开凿在武周山吗?
云冈石窟开凿在武周山,与武周山非常险要的地理构造与非常重要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
第一,地理构造。武周山坐北朝南,密树茂林;山下的武州川,碧波荡漾。山与水交相映照,山清水秀,的确是一个“藏风得水”的风水宝地。尤其山之南面,“千仞壁立”,险峻陡峭,雄奇壮观,非常适合开窟雕像。
第二,政治地位。武周山,古又称武周塞,位于内外长城之间,是北魏通向北方的咽喉要道,当时有重兵把守看护,人马商队往来频繁,皇帝也经常在这里议论国家大事。武周山还成为北魏皇帝祈福的“神山”,他们在这里遥拜北方,祈求神灵保佑江山社稷。因此,在“神山”开凿石窟,雕刻佛像,自是顺理成章。
第二节云冈石窟的“昙曜五窟”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云冈石窟有过高度的评价,尤其是单独点出了“昙曜五窟”,评语如下:“……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那么,“昙曜五窟”是谁开凿的?它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它又究竟有什么样的艺术魅力呢?
一、太武“灭佛”
云冈石窟最初开凿的推动、组织、经营者,是北魏复兴佛教的名僧昙曜。而昙曜之所以“复佛”、兴建石窟,是因为北魏太武帝曾经进行了大规模的“灭佛”。
太武帝拓跋焘是一个有着雄心大志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披坚执锐,东征西讨,致力于开疆拓土,创建一个空前强盛的大帝国。他的努力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但军事扩张的成功,同时也加剧了北魏国内的各种社会矛盾,尤以佛、道两教的矛盾最为尖锐,势同水火。445年,太武帝率领军队西征,抵达长安,在长安寺中,他竟然发现寺中藏有大量的兵器以及酿酒器具、州郡牧守富人寄存的财物,还有僧人与贵族妇女淫乱取乐的密室,不禁勃然大怒。随行的大臣崔浩是道教信徒,一向主张崇道抑佛,此时趁机进言,要求废除佛教,以防后患。刚愎粗悍的太武帝遂轻率地做出了灭佛的决定,他自诩“灭佛圣人”,悍然下达了一道震惊天下的“灭佛诏”,斥责佛学是政教不行、礼义大坏的罪魁祸首:“有非常之人,然后能行非常之事,非朕孰能去此历代之伪物!敢有事胡神及造形像泥人、铜人者门诛。一切浮图形象及胡经,皆击破焚烧,沙门无少长悉坑之!”此诏一下,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开始了。寺庙尽行拆毁,佛像、经典一概焚烧,僧尼全部坑杀,费尽无数金钱与人力建造起来的佛塔与寺庙,在北方已荡然无存,使中国佛教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二、昙曜“复佛”
昙曜在太武帝灭佛时,侥幸逃脱了性命,但他不改初衷,仍然坚持弘扬佛法。昙曜自小出家习禅,品格坚贞,志气高远,是一个信仰很坚定、很有操守的僧人,即使在对僧徒迫害最厉害的日子里,昙曜依然贴身穿着法服,没有片刻离身。残酷的打压政策不仅没有使昙曜屈从,反而更坚定了他信佛行佛的决心。他痛定思痛,决定要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使佛教能够永远流传,不致因一时的政治权力的迫害而使象征佛法精神的经像法物毁于一旦。于是,一个凿建石窟、雕塑佛像的宏伟计划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成形、成熟。
后来,文成帝即位,此时,矫正废佛政策的时机已经成熟,昙曜趁机向皇帝提出凿窟雕佛的建议,文成帝认为正可借此忏悔祖父废佛之过,同时也可以为祖先追福,于是很爽快地就批准了昙曜的建议,还从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北魏兴安二年(453年),昙曜在武州塞(即武周山)凿山开壁,开始了云冈石窟伟大工程的兴建工作。
三、昙曜开凿五窟
开凿五窟,其总体构想和设计方案几乎全靠昙曜一人之力。昙曜熟悉西域佛窟的体制,还亲眼见过敦煌鸣沙山石窟的实物,所以构思起来有例可循,方便省力,但昙曜同时又是一个勇于创新的人,不因循守旧,墨守陈规,他只把旧例作为参考和借鉴。在开凿石窟的时候,昙曜更多的是融进了自己的大胆创意和丰富想象,从而使“昙曜五窟”拥有了独具匠心的艺术风格。
昙曜所开创的石窟共有五座,含有为北魏太祖以下五帝祈福的意义。每座石窟的规模都很宏大,窟内各雕有一尊石像,实是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为原型而雕,都高达十数米。各窟的雕像雄奇伟岸,雕饰丰富精美,可以说是旷古所无,令人叹为观止,诚如《魏书·释老志》所说的:“……镌建佛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
四、“昙曜五窟”的艺术特色
“昙曜五窟”,平面皆作马蹄形,即方形抹圆角,穹隆顶。很显然,这是借鉴了印度椭圆形的草庐形式。担任“昙曜五窟”雕凿的石工,多是从凉州(今甘肃省西北部的武威)迁来的,有着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这一时期的造像,显示出一种挺秀劲健、浑厚朴质的风格。而佛像肉髻高凸,面相丰圆,深目高鼻,眉眼细长,蓄八字须,两肩齐挺,身躯壮硕。菩萨像为圆脸短身,头戴宝冠;佩以项圈、短璎珞和蛇形饰物,手臂装饰着臂钏和手镯,下着羊肠大裙。有些造像(如第五窟主佛,现编号为第20窟)身着质料厚重、衣纹凸起的服装,反映了“犍陀罗”造像和中亚地区服装的特点。而有些造像(如第三窟主佛,现编号为第18窟)着轻薄贴体、衣纹紧密的服装,则反映了印度恒河流域一带造像的某种特点。这种融多种造像样式于一炉并加以创造的情形,正是云冈早期造像的显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