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PDCA循环的特点
(1)PDCA循环是不断的循环,每一次循环都使产品质量提高一步。
(2)大循环套着小循环,彼此协同,互相促进。
(3)PDCA循环是一个综合性循环,四个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的,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边计划、边实施,边检查、边总结。
第二节 质量管理常用的方法
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是波动的。为了把这种质量波动程度控制到最小,使质量符合标准,就要充分和灵活地运用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质量管理中的统计方法是根据概率论、数理统计等原理,采用科学的抽样调查和统计方法,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形成一套图表,然后根据图表来推断产品总体的质量形态,最后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
一、因果分析图法
1.因果图及其作用
因果图是表示质量特性与原因关系的图,又称鱼刺图、树枝图、石川图、要因图等。用因果图来分析造成某种质量问题原因的方法,称为因果分析图法。这种方法要采取质量分析会的方式,集思广益,列出影响质量的因素,有系统地分出不同的层次,形象地描述它们的因果关系。
2.因果图的绘制步骤
(1)确定要分析研究的某个质量问题,画一条带箭头的主干,将要分析的质量问题写在箭头右面。
(2)分析影响该质量问题的原因(一般从操作者、机器、原材料、加工方法、环境等方面着手),然后再从各方面寻找细小原因,作为分支并画到图上。
(3)在众多原因中,找出主要原因,画上方框,作为今后主攻方向。
例如某企业在生产轴颈时,影响轴颈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是轴颈上出现刀痕,产生刀痕的主要原因经分析可画成。
二、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是运用排列图来分析造成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的一种方法。它是ABC分析法“抓关键的少数”在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排列图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若干个直方形和一条曲线组成。左面的纵坐标表示有某种质量问题的产品件数,称频数;右面的纵坐标表示各类因素的累计百分比;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按影响程度大小从左到右排列,直方形的高度表示某个因素影响的大小;曲线表示各影响因素的累计百分比,称为累计百分比曲线。在累计百分比80%、90%和100%处分别画三条与横坐标平行的虚线,将图分成三个区域,凡累计百分比在0%~80%的因素,称为主要因素;累计百分比在80%~90%的因素,称为次要因素;累计百分比在90%~100%的因素,称为一般因素。
三、直方图法
(一)产品质量波动
产品是由各道工序加工而成的。由于每道工序的操作者、机器、材料、工艺技术等因素在不断变化,因此,即便是同一种产品在同样的设备由同样的员工加工,其质量也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为产品质量的波动。
产品质量的波动按照原因不同,可以分为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
1.正常波动
正常波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随机因素引起的质量差异。如设备、刀具的正常磨损,机床的微小振动,材料的微小变化等。这些波动是大量的、经常存在的,同时也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
2.异常波动
异常波动是由一些系统性因素引起的质量差异。如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工具过度磨损、机床振动太大等。这些波动带有方向性,质量波动较大,使工序处于不稳定或失控状态。这是质量管理中不允许出现的波动。
(二)直方图的绘制
直方图法是通过对数据的加工整理,画出直方图,从而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情况和估算工序不合格品率的一种方法。
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加工出来的产品质量不完全相同,总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直方图就是反映质量数据分布的一种图表,它是把数据整理后,将全部数据分为若干组,画出以组距为底边,以频数(件数)为高的若干矩形所组成的图。根据直方图,可以分析加工的零部件或产品质量是否稳定,判断生产过程是否稳定,预测质量波动的趋势,并且能估算出不合格品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控制措施。
例:某员工在同一车床上加工一批零件,工艺要求为矱9±0.5mm,随机取样100件,根据测得数据画出直方图。
6.作频数分布表
计算各组频数,即在各组内出现的零件数。
7.作直方图
以组距为底边,以该组相应的频数为高,按比例构成的若干矩形,即为直方图。
(三)直方图的分析
1.对照图形形状分析
正常的直方图图形呈中间高,两侧渐渐低的形状,除此之外,都是不正常图形。
(1)对称型:中间高、两边低,基本对称。说明工序处于稳定状态。
(2)锯齿型:大量出现参差不齐,但整个图形整体还是中间高、两边低、左右基本对称。
造成这种情况往往由于分组过多,测量仪器、方法或读数不准确所致。
(3)偏向型:直方图的顶峰偏向一侧。这是员工的加工习惯造成的。
(4)孤岛型:在远离主分布中心的地方出现小的直方,形成孤岛。说明在短时间内有异常因素在起作用。
(5)双峰型:图形有两个峰。往往是由于将不同的加工者、不同机床、不同操作方法等加工的产品混在一起造成的。
(6)平顶型:直方图呈平顶,往往是由于生产过程中有缓慢变化的因素在起作用所造成的。
2.对照公差界限比较分析
在图5‐6中,T表示公差范围,B表示产品或零件质量特性值的实际分布范围,两者关系有以下几种情况:
(1)理想型:直方图在公差上下界限之内,两端都留有适当余地,B和T的中心基本重合。
(2)偏心型:虽然B在T界限内,但B中心偏离T的中心,有超差的可能。
(3)无富裕型:B和T相等,两端毫无余地,一不小心就会超差。
(4)瘦型:公差范围T过分大于实际范围B,这样不经济。
(5)陡壁型:B中心过分偏离T的中心,造成了超差或废品,图形剔除不合格部分,形如陡壁。
(6)胖型:B和T的中心虽重合,但B>T,造成超差。
3.工序能力分析
工序能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当生产处于稳定状态时所具有的加工精度,即工序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生产能力。工序能力大小以6倍标准差б表示。
标准差是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值,它等于每个变量值x与数据平均值珚x离差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计算公式如下:
工序能力指数是产品公差范围T与工序能力B之比,反映该道工序的加工精度满足公差要求的程度,一般用CP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公差范围;TU——公差上限;TL——公差下限。
由公式可知,在公差(T)一定的情况下,CP值太小,说明σ很大,则该工序生产的产品质量波动大,不能满足技术要求,如果CP值过高,意味着σ很小,则说明加工成本很高,出现粗活细作的现象。所以,CP值并非越大越好。工序能力指数多大才合适,其基本准则是: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使加工成本越低越好。从大多数企业的实践来看,一般CP值在1~1.33比较合适。
工序能力的判断与处理。
四、控制图法(管理图法)
1.控制图及其构成
控制图是一种带有控制界限的图。用控制图来研究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并对在制品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称为控制图法。
横坐标为抽样序号(或时间),纵坐标为质量特性值(或尺寸)。图上有三条与横坐标平行的线,中间一条称中心线CL,用实线表示,上面一条称上控制线UCL,下面一条称下控制线LCL,均用虚线表示。
2.用控制图对在制品进行质量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定期地抽样,将测得的数据用“点”描在图上。如果“点”落在控制界限之内,且“点”的排列无缺陷,则表明生产过程正常,不会产生废品。如果“点”越出控制界限,或“点”虽未跳出控制界限但却有排列缺陷,则表明生产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要出问题。这是个信号,应及时采取措施,使生产过程恢复正常。
所谓“点”排列有缺陷,指以下几种情况:
(1)连续7点或7点以上在中心线的一侧;或连续11点中至少有10点在一侧,连续14点中至少有12点在一侧,连续17点中至少有14点在一侧,连续20点中至少有16点在一则,如图5‐8(a)。
(2)连续7点或7点以上点呈现持续上升或下降趋势。
(3)连续3点中有2点接近控制线。
(4)点呈周期性波动。
(2)控制图所反映的工序异常,因为图中有连续7点呈持续下降趋势。
五、相关图法
相关图法又叫散布图法,是用来分析两种质量特性值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
相关关系是现象之间确实存在着的,但关系数值不固定、不严格的相互依存关系。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另一个变量也相应发生数量变化,但其关系值不是固定的,往往可能出现几个不同的数值,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着,这些数值分布在它的平均数周围,则称这类变量之间的关系为相关关系。在质量控制中淬火温度与工件硬度的关系,机械加工中的切削进刀量与加工精度之间的关系,等等,都是相关关系。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判断是何种相关关系以及相关的程度,可以通过一个变量的变动估计另一个变量的数值。相关图法正是研究相关关系的一种方法。
(一)相关图的绘制
先收集数据,然后在坐标里画相关图。以横坐标为自变量(X),纵坐标为因变量(Y)。
将各组数据在坐标系里描出一个个相关点。
第三节 质量认证和ISO9000系列标准
产品质量认证是现代工业发展和市场完善带来的产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需要对产品质量作出判断,但有时由于产品的复杂性或消费者缺乏专业知识,无法对产品质量作出认定,而厂商所作出的有关产品质量的“声明”或“说明”又无法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在这种情况下,由第三方认证产品质量的现代质量认证制度便产生了。
一、产品质量认证
(一)产品质量认证的概念
认证的原意是指由授权机构出具的证明。产品质量认证是指由第三方即认证机构依据程序对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特定标准或其他技术规范进行审核和评定。其要点如下:
①认证的对象是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②认证方法是颁发认证证书或认证标志;
③认证单位是第三方认证机构;
④认证基础是认证机构制定的各种标准。
(二)产品质量认证的分类
1.按认证性质分,可分为安全认证和合格认证
(1)安全认证是一种强制性认证,是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有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产品的质量进行认证。
(2)合格认证是指必须符合枟标准化法枠规定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2.按认证范围分,可分为国家认证、区域认证和国际认证
(1)国家认证是指各国对国内产品实行的认证。
(2)区域认证是指由若干个国家和地区,按照自愿的原则自行组织起来,按照共同认定的技术标准或规范进行的认证。
(3)国际认证是指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按照ISO标准进行的认证。
二、我国的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1991年5月7日,国务院颁发了枟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枠。这是我国产品质量认证的法制文件,其要点如下:
1.国务院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全国的质量认证工作。
2.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负责认证工作的具体实施。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管理主管部门直接设立,或授权国务院其他行政部门设立,由各有关部门专家组成。
3.企业对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可向有关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申请认证。
4.产品质量认证分为安全认证和合格认证。
5.对已获认证的产品和企业实行定期法定的检查监督。
6.我国质量认证机构主要有:中国方圆标志认证委员会、中国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委员、中国电工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