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各个高校都能准确定位,都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那么他们将是无可替代的因而是多样化的,在自己的优势领域也都将是卓尔不群的,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失衡和恶性竞争从而得以避免,用于发展高等教育的有限资源也将得到优化配置。从这种意义上讲,准确的办学定位既是一所高校健康发展、成就卓越的重要保证,也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质量提升、结构优化的基本前提。
办学定位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办学类型定位,二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三是办学特色定位。下面先谈前两个定位问题。
1.高校办学类型定位
若以“类”和“型”作为坐标的二维,高校办学类型定位就是这个二维的坐标系中找到恰当的位置。分类是一种横向划分,一般以学科覆盖面为标准,分为综合性、多科性和专业性。分型是一种纵向划分,通常以科研比重、研究生比例为标准,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若分得细一点的话,则有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本科教学型和高职高专型之分。
高校办学类型多样化是社会需求多样化和个体发展多样化的客观产物。
然而,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制订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趋同化倾向,总以为综合程度越高越好,科研比重越大越好。这种攀高贪大的结果是千校一面,缺乏个性,模式趋同,与教育和社会发展规律背道而驰。究其成因,这是观念、政策、舆论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使然。长期以来,传统的“重学轻术”思想和等级观念,由于某些政策倾斜和社会舆论导向,不仅没有淡化,反而有所强化。例如,重点大学都是研究型的综合大学或多科性大学;各种高校排名都是以研究型大学的特征为基础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研究型大学比起一般高等学校得到更多的关照,如此等等。因此,高校办学类型的准确定位决非易事,纠正当下趋同之风更难。从系统层面上说,“治本之法,一是转变观念,二是推向市场;治标之法,一是分类评估,二是政府协调”。
从学校层面上说,需要学校决策者和管理者“超凡脱俗”,从实际出发,根据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社会需要定好位、安其位。攀高求大不可取,争创一流当鼓励。需要指出的是,一流是相对的,不同类型的高校都有各自的一流标准,是否一流应当在同一类型高校中进行比较,切不可把所有高校混为一谈,唯综合性、研究型是瞻。
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高等学校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学校定位的题之要义,占据重要地位。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对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共同要求。在此基础上,不同的高校应当在人才培养上各有侧重,在目标定位和具体表述上各有特色。现在,研究型大学大都致力于培养“未来领导者”、“拔尖人才”或“优秀人才”,高职高专院校一般专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或“技术型人才”,而介于两者之间的高校数量较多,提法也很多,但以培养“创新人才”或“复合型人才”居多。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既要考虑社会需要,又要考虑学校办学整体定位,从学校自身条件特别是师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忌高不可攀,力求做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所说的“三个符合”,即 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与社会要求、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学校的实际工作状态要与确定的目标相符合;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要与自定目标相符合。也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只有这样,目标定位才能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
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不仅表现在提法恰当、符合实际,而且体现在表述清晰、阐述明确。例如,清华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面向新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拔尖创新人才,并对“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作了明确的阐述:高素质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报效国家、贡献社会的理想和道德;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富有敏捷的思辨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和高雅的审美情趣。高层次是对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定位,也是对培养对象未来承担社会责任的期待。建立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输送能够担当重任的高层次人才,是研究型大学的历史责任。多样化,既体现了综合性大学培养多种类型人才的特点,又适应了时代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多样化需要。为此,要用多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更加合理、素质更加全面;还要进一步完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因材施教,突出个性优势。创造性是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着重点,是高层次人才质量观的重要标志。对学生创造性培养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创新动机,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塑造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总之,拔尖创新人才应当是,具有健全人格、宽厚基础、创新思维、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和领导潜质,将来能够对国家和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优秀人才。
9.2.2.2 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定位是学校定位的核心,也是制定战略规划的关键。这是因为,特色反映质量,特色体现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特色就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因而就有了“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的提法。
1.何谓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是“指一所高校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其必须具备以下特质:
(1)独特性。这是办学特色的最基本内涵,体现了一所高校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高校的办学特征。特色作为一个关系范畴,是相对而言的,但区别本身并不等于特色,只有这种区别成为被广泛认同的优势,且这种优势达到其他高校短时期内难以企及的程度时,才构成一所高校的办学特色。
(2)辐射性。办学特色可能集中体现在高校办学的某一层面、方面或环节,如校风、教学、科研、管理等,但其背后必定有反映社会发展趋势的先进理念作指引,而且对学校整体发展具有带动和辐射作用。
(3)累积性。办学特色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而是一个不断累积和完善的过程。办学特色既要从理念高度上加以规定,又要有历史厚度作为支撑。任何特色缺少不了理念、制度和实践等元素,无论是从理念到制度再到实践,还是从实践到制度再到理念,都需要时间检验。
2.靠什么形成办学特色
综观国外着名大学办学特色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服务社会,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发挥优势,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这些世界着名大学在办学特色形成过程中,有几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以凝练的办学理念为基础;靠优势学科来体现;靠其教师和毕业生来支撑;大学校长的作用至关重要。
就“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而言,英国沃里克大学的成功崛起就很有代表性。沃里克大学在建校伊始就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走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大学发展之路,将企业家精神熔铸于办学思想中,提出建立与工商界联系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大学”。20世纪80年代初期,针对英国政府削减高等教育经费的计划,学校审时度势,通过制定在全校范围内实行自负盈亏的创收政策,及时引导学校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创办了学科公司,扩大了经费来源,使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良性循环。同时,这样一种办学理念也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创新思维,推动了学科专业设置的调整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创造了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奇迹。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教育传统和办学理念的结晶,对学校发展和师生行为富有指引和激励作用。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老大学都有文字洗练、寓意深刻的校训,如哈佛大学的“让真理与你为友”,耶鲁大学的“光明与真理”,华盛顿大学的“通过真理获得力量”,麻省理工学院的“动脑又动手”,北京大学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浙江大学的“求是、创新”,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等。这些校训本身就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集中反映,也必将对学校办学特色的发扬光大起到推动作用。
再以“优势学科建设”为例,以哈佛大学、剑桥大学为代表的世界一流大学往往是在某些学科领域处于世界的最前沿,形成特色,在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从而提升和确立了学校的国际地位和知名度。在此基础上,他们在一个较高起点上建设新的优势学科,不断扩大优势学科群和优势学科覆盖面。大学根据自己的独特优势发展某些重点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并率先在自己的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作出显着成绩,是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
说到底,高校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高水平的教师和高质量的毕业生,他们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支撑、彰显着办学特色。就拿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来说,既没有规模庞大的优势,也没有学科综合的优势,它之所以引人注目,主要是因为这所学校培养出像阿尔都塞、德里达、萨特、福科、迪比等一批享誉世界的作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众多诺贝尔奖得主,还有一大批包括法国总统、总理在内的政界要人。
至于校长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学校发展和特色形成都与杰出校长的卓越领导和创新实践分不开的。蔡元培之于北大,竺可桢之于浙江大学,便是很好的例证。
不同的高校在办学特色上可能处于不同状态,应当采取不同的策略。有些高校存在特色,这就需要“保持特色、发扬特色”;有些高校可能存在特色,只是不够明显和明晰,这就需要“发现特色、凝练特色”;还有些高校现在没有特色,这就需要“创造特色、开发特色”。一般而言,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学科建设和人才规格上。
3.如何形成办学特色
如果说“靠什么形成办学特色”侧重于要素,那么“如何形成办学特色”侧重于过程和方法。形成办学特色需要自觉意识和科学规划,需要集思广益和群策群力,也需要决策层特别是校长的高瞻远瞩和果断决策。有了校长的理念,还要转化广大师生员工的信念。只有达成共识,得到共鸣,才能转化为自觉行为和坚定力量。当然,在此过程中也需要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提高操作性,真抓实干,落实到位。
2002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的陆登庭教授介绍了1991-2001年在哈佛开展的学术和学校计划情况,其经验颇让人思量。陆登庭教授说:“我们相信,即使美国社会的多数人认为我们的高等教育是相对发达的,不需要进行大的更新,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面临着许多教育问题和挑战。因此,我们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全校范围内的‘学术和学校计划’,这个计划是为今后10~20年制定的。之后不久,我们启动了一个为期5年的筹款计划来支持这项活动的开展,最后我们筹集到了25亿美元,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个计划。整个过程的关键在于,大学校长、教务长、院长和副校长组成一个管理小组,他们定期见面,在预先准备的情况下,每次花2~3个小时讨论学校的计划工作,这种工作形式一直持续了18个月。我们想要达到的是一个全校范围内的全面发展远景,它包括整个大学的目标以及哈佛大学每一个学院或学术单元的发展重点。我们也采用类似的方式对筹款活动进行统筹协调。如果没有这种上下同心协力,我敢肯定,我们绝不会在制订统一的学术重点发展计划和说服约15万捐赠者以及基金会、专业团体、商业公司和其他组织为学校慷慨解囊方面取得成功。”在世界大学之林,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够稳居龙头地位,显然与他们居安思危,主动求变,谋划未来,齐心协力是分不开的。
9.3 高等学校的教师管理
教师是大学最宝贵的资源,教师质量是大学生活的根本。大学生活中几乎一切都以教师质量为转移,没有高质量教师就不可能办好高水平大学。因此,教师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教师管理的精髓是选聘颇有潜质的教师,加以精心培养和合理使用,创设宽松的环境,使他们自由、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