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生态足迹计量分析方法
生态足迹计量分析的重点是生态足迹计算。按照数据的获取方式,计算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通常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自下而上法,即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查阅统计资料等方式先获得人均的各种消费数据;第二种方法是自上而下法,根据地区性或全国性的统计资料查取地区各消费项目的有关总量数据,再结合人口数得到人均的消费量值。无论哪种方法,生态足迹的计算都遵循以下5个步骤和具体方法。
(1)计算各主要消费项目的人均年消费量值。
(2)计算为了生产各种消费项目人均占用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
(3)计算生态足迹。
(4)计算生态容量。
(5)计算生态盈余(或赤字)和全球生态盈余(或赤字)。
生态足迹的意义是探讨人类持续依赖自然,以及要怎么做才能保障地球的承受力,进而支持人类未来的生存。
5.6.4生态足迹评价方法在旅游企业中的应用
将把生态足迹评价方法从国家、地区引入对旅游企业的评价,这里涉及的旅游企业包括景区、景点,以及饭店、酒店。旅游地区与企业的生态足迹计算根据旅游消费的特点,将旅游活动的资源消耗及对环境的影响,按照旅游活动的6要素(食、住、行、游、购、娱)划分为6类、6个子系统。
1.餐饮子系统
餐饮子系统包括游客在旅游区停留期间所消耗的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生物资源,以及提供餐饮服务的能源所对应的化石能源土地面积,其所对应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包括耕地、草地、水域、林地等。旅游餐饮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为:
TEF food=∑S+∑(N×D×Ci/Pi)+∑(N×D×Ej/rj)
式中:S为各类社会餐饮设施的建成地面积;N为旅游者人次数;D为旅游者平均旅游天数;Ci为游客人均第i种食物的日消费量;Pi为与第i种食物相对应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年平均生产力;Ej为游客人均第j种能源的日消耗量;rj为世界上第j种能源的单位化石燃料生产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
2.住宿子系统
住宿子系统分为游客在旅游区住宿期间所占用的宾馆、客栈、餐馆等建筑用地面积和住宿期间所消耗的能源,主要包括供热、制冷、空调、照明、电视、上网、洗涤等能源消耗。住宿子系统所对应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包括水域、化石燃料土地、建筑用地等。旅游住宿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为:
TEF accommodation=∑(Ni×Si)+∑(365×Ni×Ki×Ci/r)
式中:Ni为第i种住宿设施拥有的床位数;Si为第i种住宿设施每个床位的建成地面积;Ki为第i种住宿设施的年平均客房出租率;Ci为第i种住宿设施每个床位的能源消耗量;r为世界上单位化石燃料生产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
3.交通子系统
交通子系统包括游客从常住地到旅游目的地往返,以及在各旅游目的地内旅行所需的能源消耗与旅游交通设施的占用,所对应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包括化石燃料土地和建筑用地等。旅游交通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为:
TEF transport=∑(Si×Ri)+∑(Nj×Dj×Cj/r)
式中:Si为第i种交通设施的面积;Ri为第i种交通设施的游客使用率;Nj为选择第j种交通工具的游客数;Dj为选择第j种交通工具游客的平均旅行距离;Cj为第j种交通工具的人均单位距离能源消耗量;r为世界上单位化石燃料生产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
4.游览子系统
游览子系统包括游客在旅游区停留期间主要游览的旅游景区(点)的面积及能源消耗,测算包括各类景区(点)内的游览步道、公路、观景空间的建成地的面积总和,而非景区(点)的实际占地面积,所对应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包括耕地、草地、水域、林地和建筑用地等。旅游游览生态足迹模型为:
TEFvisiting=∑Pi+∑Hi+∑Vi
式中:Pi为第i个旅游景区(点)游览步道的建成地面积;Hi为第i个旅游景区(点)内公路的建成地面积;Vi为第i个旅游景区(点)观景空间的建成地面积。
5.购物子系统
购物子系统包括游客在旅游区停留期间购买旅游商品对应的生物资源、工业产品、能源等消耗,所对应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包括耕地、草地、水域、林地和化石燃料用地等。旅游购物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为:
TEFshopping=∑Si+∑[(Rj/Pj)/gj]
式中:Si为第i类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设施的建成地面积;Rj为游客购买的第j类旅游商品的消费支出;Pj为第j类旅游商品的当地平均销售价格;gj为第j类单位旅游商品相对应的当地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年平均生产力。
6.娱乐子系统
娱乐子系统包括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设施的建成地及其能源消耗,所对应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包括建筑用地、草地、水域、林地和化石燃料用地等。旅游娱乐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为:
TEFentertainment=∑Si
式中:Si为第i类游客户外休闲娱乐设施的建成地面积。
风景区生态足迹的计算要考虑本地常住人口和外来旅游者两个重要方面。生态足迹由“区域本底生态足迹”和旅游生态足迹两部分叠加而成,计算模型也相应地分为两部分。
旅游生态足迹计算账户
饭店生态足迹计算公式为:
TEF=a1∑(Ni×Si)+a2∑(365×Ni×Ki×Ci/r)
式中:a1、a2分别为住宿设施建成地的均衡因子、化石能源地的均衡因子;Ni为第i种住宿设施拥有的床位数;Si为第i种住宿设施每个床位的建成地面积;Ki为第i种住宿设施在所研究的时间段内的平均客房出租率;Ci为第i种住宿设施每个床位的能源消耗量;r为世界上单位化石燃料生产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
生态足迹模型进一步与旅游住宿设施的经济效益结合,用来表征单位生态资源所产出的经济价值:ITEF=Ii/TEF。
其中,Ii为第i种住宿设施的年客房收入;ITEF为旅游生态足迹收入。
ITEF的数值反映饭店客房的生态经济效益,数值越大,表明其单位生物生产面积产出的收入越高,也即生态经济综合效益越高。
本章小结
环境承载力是在对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没有造成破坏,以及没有降低游客满意度的前提下,允许在同一时间游客访问某一旅游目的地的最多人数。旅游环境承载力由自然环境承载量、经济发展承载量、心理承载量和旅游资源空间承载量构成。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复杂性、客观性和可量性、易变性和可控性、反馈性和实用性。旅游环境系统多因素、多层次等特性,导致旅游环境承载力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决定和影响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条件,指旅游地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经济结构背景,指旅游地的经济环境状况,包括投资、劳动力、物产和物资供应、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等条件;社会文化环境,指旅游地对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法律的完善程度,旅游地对旅游业的管理水平,旅游地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旅游者的特征及旅游活动的类型等。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功能表现在是衡量旅游效益是否和谐的一个重要工具,主要体现在旅游环境承载力与旅游经济效益、旅游环境承载力与旅游社会效益、旅游环境承载力与旅游环境效益,以及旅游环境承载力与旅游效益之间存在的密切动态联系。开展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测评和管理,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旅游学的学科体系,为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旅游环境承载力测评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动态指标体系,其构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有科学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和因时制宜原则。
以武夷山世界遗产地为例,对旅游承载力进行测算,通过对武夷山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调控措施。
可接受的改变极限是指要为可容忍的环境改变设定一个极限,当一个地区的资源状况达到预先设定的极限值时,必须采取措施,以阻止进一步的环境变化。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从需求的角度计算人对自然的需求量,从供给的角度计算自然提供给人的生态承载力,通过生态供需平衡的比较,判断该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内,是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物物理方法。生态足迹法计算各主要消费项目的人均年消费量值;计算为了生产各种消费项目人均占用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计算生态足迹;计算生态容量;计算生态盈余(或赤字)和全球生态盈余(或赤字),并将生态足迹评价方法应用在旅游企业中。
1.名词解释
旅游环境承载力自然环境承载量经济发展承载量心理承载量旅游资源空间承载量生态环境承载力LAC理论生态足迹法
2.思考题
(1)简述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构成体系。
(2)简述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特点。
(3)简述决定和影响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4)简述影响环境容量数据测定的因素。
(5)简述LAC理论的步骤。
(6)简述根据生产力大小差异划分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类别。
(7)简述旅游环境承载力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8)论述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功能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