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导读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对污染进行治理只是一种“亡羊补牢”的行为,真正的保护应该是预防。环境影响评价就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预防手段。
通过本章的学习,力图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法》;掌握环境影响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以及景区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情况。通过案例分析,意识到景点拍摄活动必须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完善法规、加强执法的必要性,通过圆明园听证会的阅读材料,了解公众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作用。
6.1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6.1.1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评价的对象是拟定中的政府有关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单位的建设项目。
(2)评价单位要分析、预测和评估评价对象在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
(3)评价单位通过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具体而明确的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4)环保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并作出审批意见。
(5)环保部门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进行跟踪监测和管理。
6.1.2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内容
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1)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价。
(2)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3)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1)建设项目概况。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5)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6)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7)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6.1.3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既防止新污染源产生,又促进老污染源治理。
(2)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企业优化选址。
(3)指导建设项目环保设计,强化环境管理。
(4)促进产业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
(5)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对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如2007年世界银行资助了贵州省旅游开发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6.2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法》
第九届全国人大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境影响评价法》)列入了立法计划,从1998年开始,经过反复调研、论证,经过4年的努力,2002年10月28日通过,2003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力求从决策的源头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项目评价进入到战略评价,标志着我国环境与资源立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部法律的出台,使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更趋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制定和实施,必将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该法律的第一条明确了立法的宗旨: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6.2.1整部法律具有的特点
1.强制性规定环境影响评价
在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详细的强制性规定。例如,第七条明确规定: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说明的规划草案,审批机关不予审批。第十六条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轻度环境影响、环境影响很小的,分别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全面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专项分析或专项评价,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这些强制性规定从源头上预防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规划及建设项目的出台和开工。
2.保护公众的环保知情权和参与权
环境影响涉及千家万户,环保决策的透明、环保信息的公开尤其重要。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一条规定,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该法律也在第二十一条作了类似的规定。
3.跟踪评价
明确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不仅仅是在规划和项目建设之前,还要进行规划的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环境影响的,及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动态地掌握规划实施和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确保环境质量。
4.充分考虑公正性
在程序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公正性,如《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九条规定: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不得与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审批部门存在任何利益关系。该法律还规定:预审、审核、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为审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正之风预设了预防措施。
5.明确法律责任
对法律责任的规定相当明确,如对规划编制机关违法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规定了由上级机关或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对建设单位的违法行为,规定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工、罚款,给予主管人员、责任人行政处分等处罚措施;对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弄虚作假的,可罚款甚至吊销资质证书。
6.2.2《环境影响评价法》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
1.环境影响评价从制度上升为法律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更加充实,形式更加固定,强制力、执行力明显增强。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基本法律依据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中,涉及环境影响评价的只有1章共10条,而《环境影响评价法》共5章38条。例如,“法律责任”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中只有一句话的规定,而在《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却以专章规定。法律位阶上的提升,是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一大发展。
2.规划成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很显然,规划也成为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环境影响评价仅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通过评价某个建设项目建成投产所带来的环境影响,来反映有关项目建设的政策,反馈环境保护的要求与建议。
实践证明,仅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不够的。这样的环境影响评价对区域环境及其功能缺乏整体认识。有些部门认为,其所编制的规划,已经考虑了环境影响,在规划中有专门的环保内容,并规定了相应措施,所以没有必要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了。但是,实践中却常常出现由于规划不当而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所以,将规划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十分必要。从《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中可以发现,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海域、流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等国民经济的主要规划都包括了进去。如果这个法律能得到切实的实施,环境问题会从源头上得以治理。通过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使区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各项污染物排放量有了一个限度,从而使规划区的环境污染程度控制在一定目标和标准以内。这无疑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单纯强调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一大发展。
3.督促环保措施落实的跟踪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五条规定: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报告申报机关。《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也分别规定了由建设单位进行“后评价”和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使用后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跟踪检查”。跟踪评价、后评价和跟踪检查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没有规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准则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同样适用。这些回顾性的评价是对原评价的验证与补充,其作用是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水平,实事求是地看待前面的工作;督促环保措施落到实处;还可以对于前面工作的不足予以补充,增加新对策。这3条规定让有关部门从编制规划建设项目起到工程实施后,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把环境保护作为自己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作为应付环境监督管理的事情。这种规定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6.2.3环境影响评价法对旅游建设项目的规定
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结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实际,对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分级审批的相关规定如下。
(1)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无论投资主体、资金来源、项目性质和投资规模,应当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2)实行审批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实行核准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实行备案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备案手续后和项目开工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
(3)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或审批的建设项目,或者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报国务院核准或审批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原则上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批。
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并列入本通知附录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批。其中在社会事业方面包括: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域内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设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区内总投资3000万元及以上项目;大型主题公园。
6.3景区环境影响评价
6.3.1景区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景区环境影响评价是评价景区开发资源对整个景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及评价开发资源本身的影响;回答开发规模和适度利用的“量”,寻找出合理开发利用的生态阈值,使开发强度不超过资源增长的速度,保证资源数量不低于生物繁衍生息所需的种群规模。
6.3.2景区环境影响评价
1.景区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景区的开发活动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有计划进行的一系列开发建设活动,因此景区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景区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完善景区开发活动规划,保证景区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景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景区水环境影响评价、景区空气环境影响评价、景区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景区动植物环境影响评价、景区景观环境影响评价等。
2.景区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
景区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是可更新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结构指标和功能指标。
结构指标包括:环境要素质量、水平衡、土壤物理性质、土壤矿物养分、土壤有机质、地下水埋藏、有效土层深度、土地利用类型。
功能指标包括:生产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农林牧副产品污染超标率、土地污染程度、水质超标程度、土地退化面积变化率、系统抗灾能力、作物平均产量、森林覆盖率等。
为了确切地估算和评价可更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必须考虑自然资源系统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维持和创造优化的人类生存生态环境,以及优质高产的生产率,使自然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尽可能地缩小到最低程度。
3.景区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景区环境影响评价是景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研究环境质量现状、确定景区环境要素的容量,以及预测开发活动的影响。因此,这是一项科学性、综合性、预测性、规划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生态学原则
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按自然优先原则,顺应自然变化规律和进程实施人类活动,有计划地进行生态建设。重点是确定最大和最小的开发阈值,力求解决开发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
2)同一性原则
将景区环境影响评价纳入景区环境规划中,并在制定环境规划的同时开展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3)整体性原则
景区评价涉及协调和解决开发建设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包括所有产生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各部门和建设单位,应全面评价各项目的开发行为及各项目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必须以整体观点认识和解决环境影响问题。不但要提出各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还要提出景区开发集中控制的对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