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盲目+忙碌=碌碌无为
忙碌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充实,让我们回忆起来觉得对得起时间,对得起自己。但如果你只是为了不闲着而去忙,只是为了向人表明自己“很重要”而去忙,那么无非是自己欺骗自己罢了。
忙碌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充实,让我们回忆起来觉得对得起时间,对得起自己。但如果你只是为了不闲着而去忙,只是为了向人表明自己“很重要”而去忙,那么无非是自己欺骗自己罢了。
纷繁的世界,每个人的生活节奏都很快,似乎谁都没闲着。忙着培训充电,忙着完成工作,忙着会议传达,忙着……总有一大堆事情在等着我们去完成,使我们忙得焦头烂额,以致把“我没空”、“我没时间”经常挂在嘴边。然而,忙的时间一过,个人的价值立见分晓,有的成了百万富翁、亿万富翁,有的还在温饱线上挣扎。
有的人从早到晚嚷着自己忙得要命,各种球赛的电视转播他从不放过;电视连续剧成为他每天必点的大菜;虽然眼睛累得要死,却连广告也不肯放过;一整天都盯着电视荧屏大做白日梦,而且天天如此。如果真的没有节目可看,他们就懒懒地躺在床上,随手拿起报纸,从头到尾逐字阅读,研究那些与自己毫不相关的广告。仅这两件事情就足够占满他们每天所有清醒的时间了,偏偏他们还有个习惯,只要一拿起电话便开始喋喋不休,不讲上一两个钟头绝不罢休。他们因为太“忙”而显出一副脸色苍白、憔悴不堪的样子,总是皱紧眉头抱怨道:“实在太忙了,真叫人吃不消!”
也有的人日理万机,但他们会拒绝出席那些无关紧要的应酬,也能够通过判断,从一大堆需要花心思处理的事务中,挑出最具价值的几项,而把大部分时间投注在其中。他们往往拥有既定的目标,并且预先设定达到目标所需的时间,而在说话时,也能一针见血地戳破重点,选择恰当的时机说出结论。
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忙碌不堪”,这种“忙碌”帮助他们的事业飞黄腾达,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是啊,自己也没闲着,为什么别人就成了成功人士,而自己还是老样子呢?
有句成语叫做“碌碌无为”,这个词可能我们在小学时就用它造过句子,但谁又真正理解了它的意思呢?碌碌,忙得不可开交,但却是“无为”,太可怕了。很多时候我们恐怕都没有把什么叫做“忙”真正地定义清楚。忙是什么呢?忙应该是在特定的时间段朝着特定的目标进行连续不断的努力的生存状态。忙碌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充实,让我们回忆起来觉得自己对得起时间,对得起自己。
记得有一首歌的歌词中这样写道:“忙,忙,忙,忙得没有了方向,忙得没有了主张……”其实,瞎忙就像放入一条轨道中身不由己的一个物件,一个被抽打而转动的陀螺,它陷入这种状态而不清楚自己在干些什么。没有明确的方向,即如无头苍蝇,忙不到点子上,总在做无用功。这样的忙,有什么用呢?
我们可以忙,但绝不能在盲目中忙碌。忙一定要有目标、有方法,要知道自己在忙什么,为了什么忙。早上开始工作时,如果并不知道当天有什么样的工作要去做,就很容易把时间浪费在不该做的事情上。
第二节 站在榜样的肩上观望财富
为什么有一些人很忙碌,每天朝九晚五,拼搏奋战,但却仍然过着贫穷的日子;也有一些人,他们有思想,有才华,但却也一贫如洗。
有人说,致富其实很简单,找一个富人为楷模,做他正在做的事。一句话说得轻轻松松,但是这句话背后的哲理确实令人深思。
为什么阿里巴巴的马云能以月薪45元的报酬跻身亿万富豪的行列?
为什么陈天桥能在5年的时间内将50万元变成150亿元?
为什么年仅23岁的彭海涛——一个走在大街上就会立马被湮没的“土孩子”,却已经积累起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财富?
在当今这样一个自由竞争、开放的市场经济社会,每个人对于财富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人人都可以成为富翁,没有谁注定就该当穷光蛋。可是在这样一个大好的年代,有些人一如既往地在穷人的围墙内苦苦寻觅,找不到出口,看不见方向。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都梦想着有朝一日成为富翁,但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真正富有的人却很少,穷人却多得数不胜数呢?原因就在于他们选错了道路,做了太多的无用功。所以,我们必须明确财富的道路该怎么走。
通往财富之路,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是自己埋头苦干,学习、总结、实践,再总结、再实践;
第二种选择是向已经成功的富人学习,复制他们已经验证成功的赢利模式。
聪明的人大都会做出第二种选择,因为尽管第一种方法节省了向富有者学习的费用,但走弯路的时间是加倍的。第二种方法减少了自己不太熟悉的时候所走的弯路、耗费的时间和失败投资,这些失败的学费都是不可控制和预算的。但是对于向富有者学习的费用是属于可以控制的,富有与否不仅要看是否达到了自己获利的目标,还要看达到的时间的长短。
因此,要想成为富人,我们就必须谨记亿万富翁保罗·盖蒂的一句话:“致富其实很简单,找一个富人为楷模,做他正在做的事。”
“股神”巴菲特是全球富人的代表,是投资界的神话。然而,即使是巴菲特,在他还没有确定自己的投资风格和交易体系的时候,他的投资经历和所有没有成功的投资者一样,也做着同样的技术分析、打听内幕消息,整天泡在费城交易所看走势图表和找小道消息等工作,他不是一开始就会购买翻十多倍的可口可乐股票。但是如果巴菲特一直只靠技术分析、打听内幕消息,或许现在还只是一名和大家一样的小散户或者已经破产了。幸好巴菲特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他申请到跟随价值投资大师格雷厄姆学习的学位,1957年又向知名投资专家费雪求教,在好友芒格的协助下,融合格雷厄姆和费雪两者的投资体系,开始形成了自己的“价值投资”的投资体系,在实战中不断摸索,获得了骄人的财富。
如果一个人仅仅依赖于自己的知识、自己的经验、自己的资金和自己的资源,那么,这种致富过程将是漫长而缓慢的。通常是自己的资源被耗尽,也会丧失继续追求成功的信心。因此,我们何不像巴菲特一样寻求一种更省力、更易成功的方法,找个富人当楷模?
以富人为榜样,做其正在做的事,并不是说让我们完全照搬他们的模式,而是学习他们的经验,让他们给我们指明方向。“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是所有富人们的共识,只有认识到这点,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富潜能,经营出美好的人生。
第三节 用计划掌控生活和时间的步伐
《如何掌控你的时间与生活》一书的作者拉金说过:“一个人做事缺乏计划,就等于计划着失败。有些人每天早上预订好一天的工作,然后照此实行。他们是有效地利用时间的人。而那些平时毫无计划,靠遇事现打主意过日子的人,只有‘混乱’二字。”一个人要提高自己做事的目的性,忙于要事,就要养成善于规划的好习惯,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没有一个明确可行的做事计划,必然浪费时间,要想高效率地做事就更不可能了。试想,如果一个搞文字工作的人资料乱放,就是找个材料都会花去半天时间,那么他的工作是没有效率可言的。
做事的有序性,体现在对时间的支配上。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很多成功人士都指出,如果能把自己的工作任务清楚地写下来,便很好地进行了自我管理,这样会使得工作条理化,因而使得个人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只有明确自己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才能认清自己和事情关系之间的全貌,从全局着眼观察整个任务,防止每天陷于杂乱的事务之中。明确的办事目的将使你正确地掂量各个阶段之间的不同侧重点,弄清事情的主要目标在哪里,防止不分轻重缓急,耗费时间,又办不好事情的情况发生。
另外,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权限范围,还有助于摆脱自己与别人在共同处理问题中的互相扯皮和打乱仗现象。
填写清单是一种明确做事目标的好方法。无论是工作上的细条,还是生活上的琐事,都可以用清单来帮忙计划。
首先,你可以找出一张纸,毫不遗漏地写出你所需要完成的事情。凡是自己必须干的事,且不管它的重要性和顺序怎样,一项也不漏地逐项排列起来,然后按这些事情的重要程度重新列表。重新列表时,你要试问自己,如果我只能干此表当中的一件事情,首先应该干哪一项呢?然后再问自己,接着该干什么呢?用这种方式一直问到最后一项。这样自然就按着重要性的顺序列出了自己的工作一览表。然后,考虑你要做的每一件事情应该怎么做,并根据以往的经验,在完成一件事情之后总结出你认为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法。比如,你出门购物的时候,清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可以帮助你节约时间和规划财物,是一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生活智慧。
第四节 分解长期目标,小口吃掉大蛋糕
如果我们不能一下子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应当将长期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当前可达到的目标,分段实现小目标,最终就能顺利实现自己的大目标。与其计较于怎样一口吞掉一个大蛋糕,不如把蛋糕分成小块吃掉。忙得有步骤,才能忙得有效率。
要达到自己的目标,需要把远期目标分解成当前可达到的目标。俗话说得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既然一天建不成辉煌的罗马,我们就应当专注于建造罗马的每一天。这样,把每一天连起来,终将会建成一个美丽辉煌的罗马。
其实,人生亦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发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生活和工作。如果你能把你的人生目标清楚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能帮助你随时集中精力,发挥出你的最高效率。
不要迷失自己的目标,每次只把精力集中在面前的小目标上,这样,遥不可及的目标便在眼前了。
目标的力量是巨大的。目标应该远大,才能激发你心中的力量,但是,如果目标距离我们太远,我们就会因为长时间没有实现目标而气馁,甚至会因此而变得自卑。所以我们实现大目标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大目标下分出层次,分步实现。
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之所以会半途而废,或忙得晕头转向,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因为觉得成功离我们较远。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
第五节 人生需要有等级的排序
在生活中,我们做事要分轻重缓急,忙也要忙得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虽然我们方向无误,目标正确,工作起来也很努力,每天忙得团团转,可就是最后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相反,有些人每天不慌不忙,如同闲庭信步,却卓有成效,总收事半功倍之效。除去运气等不可控制的因素外,其差别就在于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
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理查斯·舒瓦普为自己和公司的低效率而忧虑,于是去找效率专家艾维·李寻求帮助,希望李能卖给他一套思维方法,告诉他如何在短短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工作。
艾维·李说:“好!我10分钟就可以教你一套至少提高效率50%的最佳方法。”
“把你明天必须做的最重要的工作记下来,按重要程度编上号码。最重要的排在首位,以此类推。早上一上班,马上从第一项工作做起,一直做到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对待第二项工作、第三项工作……直到你下班为止。即使你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才完成了第一项工作,也没关系。只要它是最重要的工作,就坚持做下去。每一天都要这样做。在你对这种方法的价值深信不疑之后,叫你公司的人也这样做。”
“这套方法你愿意试多久就试多久,然后给我寄张支票,并填上你认为合适的数字。”
舒瓦普认为这个思维方式很有用,不久就填了一张25000美元的支票给李。舒瓦普后来坚持使用艾维·李教给他的那套方法,五年后,伯利恒钢铁公司从一个鲜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成为最大的不需要外援的钢铁生产企业。舒瓦普常对朋友说:“我和整个团队坚持拣最重要的事情先做,我认为这是我的公司多年来最有价值的一笔投资!”
要事第一的观念如此重要,但却常常被我们遗忘。我们必须让这个重要的观念成为一种工作习惯,每当一项新工作开始时,都必须首先让自己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事,什么是我们应该花最大精力去重点做的事。
分清什么事是最重要的并不是一件易事,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把紧迫的事情当做最重要的事情。紧迫只是意味着必须立即处理,如电话铃响了,尽管你正忙得焦头烂额,也不得不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去接听。紧迫的事通常是显而易见的。它们会给我们造成压力,逼迫我们马上采取行动。但它们往往是令人愉快的、容易完成的、有意思的,却不一定是很重要的。重要的事情通常是与目标有密切关联的,并且会对你的使命、价值观、优先的目标有帮助的事。
根据紧迫性和重要性,我们可以将每天面对的事情分为四类,即重要且紧迫的事、重要但不紧迫的事、紧迫但不重要的事、不紧迫也不重要的事。
只有合理高效地解决了重要而且紧迫的事情,你才有可能顺利地进行复命。而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要求我们具有更多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早早准备,防患于未然。剩下的两类事或许有一点价值,但对目标的完成没有太大的影响。
只有重要而不紧迫的事才是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做的事。它虽然并不紧急,但决定了我们的工作业绩。80/20法则告诉我们:应该用80%的时间做能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而用20%的时间做其他事情。只有养成做要事的习惯,对最具价值的工作投入充分的时间,工作中重要的事才不会被无限期地拖延。这样,工作对你来说就不会是一场无止境、永远也赢不了的赛跑,而是可以带来丰厚收益的活动。
第六节 万事俱备,别在人脉上翻船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会发现有些人很有才华和能力,在最顶尖的行业经营着自己的事业,却经常失败,其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好人脉;有的人虽然在平凡的岗位上忙忙碌碌,但因为注重人脉的作用,反而取得了让人羡慕的成就。所以,你一定要注意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千万别败在“人脉”上,一定要让自己忙得有道,忙得有理。
每个人都将成功作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因为只有拥有事业的成功才是完美的人生。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成功、成才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完成的,甚至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也都与他的人脉息息相关。没有人际交往,人们不知道会面临什么样的遭遇。没有人际交往,人们就组不成家庭、社会和国家,更谈不上个人的前途和发展。
心理学家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做了大量研究,结果都证明:一个人越是懂得人脉关系网的重要性,那么他与人交往就会积极主动,其人际关系也会越融洽,就越能适应社会,其社会成就也越大。
童年的杰克·伦敦是贫穷而不幸的。14岁那年,他借钱买了一条小船,开始偷捕牡蛎。可是,不久之后他就被水上巡逻队抓住,被罚去做劳工。杰克·伦敦借机逃了出来,从此便走上了流浪水手的道路。
两年以后,杰克·伦敦随着姐夫一起来到阿拉斯加,加入了淘金者的队伍。在淘金者中,他结识了很多朋友。他这些朋友中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而大多数是美国的劳苦人民,虽然他们的生活贫穷困苦,但是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杰克·伦敦的朋友中有一位叫坎里南的中年人,来自芝加哥,他的辛酸历史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书。杰克·伦敦听他的故事时经常潸然泪下,而这更加坚定了杰克·伦敦心中的一个目标:我要写作,写淘金者的生活。
在坎里南的帮助下,杰克·伦敦利用休息的时间看书、学习。1899年,23岁的杰克·伦敦出版了处女作《猎人》,接着又出版了小说集《狼之子》。这些作品都是以淘金工人的辛酸生活为主题的,因此赢得了广大中下层人士的喜爱。杰克·伦敦渐渐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他的著作在全国畅销,也给他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刚开始的时候,杰克·伦敦并没有忘记与他同甘苦、共患难的淘金工人们,正是他们的生活给了自己灵感与素材。他经常去看望他的穷朋友们,一起聊天,一起喝酒,回忆以往的岁月。但是后来,杰克·伦敦的钱越来越多,对于钱也越来越看重,甚至公开声明他只是为了钱才写作。他开始过起豪华奢侈的生活,而且大肆挥霍。与此同时,他也渐渐地忘记了那些穷朋友们。
有一次,坎里南到芝加哥看望杰克·伦敦,可杰克·伦敦只是忙于应酬各式各样的聚会、酒宴和修建他的别墅,对坎里南不理不睬,一个星期中坎里南只见了他两面。后来坎里南头也不回地走了。就这样,杰克·伦敦的淘金朋友们逐渐从他的身边离开了。
离开了朋友,就断了写作的源泉,杰克·伦敦的情绪沉闷、思维枯竭,再也写不出一部像样的著作了。1961年11月22日,处于精神和金钱危机中的杰克·伦敦在自己的寓所里用一把左轮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杰克·伦敦可谓“赢也人脉,输也人脉”。所以,一定要在平时注意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不要狂妄自大,永远记住你的成就不是你一个人的成功,而是得益于许多朋友的帮助。如果你像杰克·伦敦一样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那更要感谢帮助过你的人,千万不要夜郎自大,输在人脉上。
第七节 世故里的单纯,缓解人生老化
人太世故了,就会思虑甚多,杯弓蛇影,杞人忧天,烦恼便从中而来。于是,人就忙着去烦恼,然后再忙着去消除烦恼。然而,身体的繁忙固然可以消除,但内心的繁忙,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人的存在,本来就应该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进步完善的过程。一旦一个人失掉了上进心,惰性、老化就会开始。他们的生命就会逐渐变得暗淡,整个封闭起来。这样的人,虽然是年纪轻轻,但他们已经老化了——只是年龄上的增长,内心却远未成熟。真正的成熟,应当是在世故中能够保持一份单纯的赤子之心。周国平先生对此有一段精彩的阐述。
对于心的境界,我所能够给出的最高赞语就是:丰富的单纯。这大致属于一种极其健康生长的情况:一方面,始终保持儿童般的天性,所以单纯;另一方面,天性中蕴涵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所以丰富。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伟人,他们的心灵世界无不具有这个特征,其核心始终是单纯的,却又能够包容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
与此相反的境界是贫乏的复杂。这是那些平庸的心灵,它们被各种人际关系和利害计算占据着,所以复杂,可是完全缺乏精神的内涵,所以又是一种贫乏的复杂。
《孟子·离娄下》有言:“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这里的“大人”就是指有德行的君子们,而这里的“赤子”是指初生的婴儿,而“赤子之心”就是指纯真质朴的童心品德。后人只记住了“赤子之心”的引申意,即爱国之心,报国之心,却忽略了“赤子之心”的本意,那就是做一个有纯真质朴本心的人。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罕见的通才人物。他的诗忧国忧民、任情挥洒、寓意深厚,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体会。他的词作雄壮为骨、超逸为肌,开创豪放派词风。他的词言志抒情、记游怀古,“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大大扩充了词的题材。他的散文气势充沛、行若流水、广搜博引、自然清澈,是唐宋八大家的佼佼者。他的画与北宋著名画家文同齐名,是“文湖州竹派”领袖人物。他的书法洒脱遒劲、独具风格,名列“唐宋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苏轼)之列,又独占“宋代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首。
此外,苏轼还在军事学、医药学、建筑学、水利学、语言学、音乐学和禅学方面有极深的造诣。苏轼任职惠州,见当地缺医少药就采集中草药,合成剂、丸,为当地人救死扶伤。苏轼任职广州,引蒲洵水入城,解决了当地居民多年来饮水成苦的问题。苏轼任职徐州,率城民与水灾奋斗七十余日,终于使徐州免于水淹,后又组织修建徐州城堤。苏轼任职杭州,不仅兴建了苏堤,还发明了以瓦筒代替竹管之引水方法,使西湖免于成为一片水涸。
苏轼还曾设计过帽子,酿过良酒,制作过一种特殊的千层饼,调过一种别具味道的汤。所以,北宋年间,“东坡帽”、“东坡酒”、“东坡饼”、“东坡羹”和“东坡肉”曾一度成为众人的追求时尚。苏轼以一介书生,如此多才多艺是中国历史上旷古少见的。
看了苏轼的这些记载,或许我们都觉得他是一个运气很好的人。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苏轼的一生是在落魄不定、怀才不遇中渡过的,屡遭贬谪和恶意中伤,但是他却能在逆境中取得非凡的成就,不仅在艺术上造诣非凡,而且在民间工艺上建树颇多。苏轼达到了周国平先生所说的“丰富的单纯”,以及孟子所言的“赤子之心”的人生境界,虽然饱经沧桑,但在涉世中依然保持一颗单纯的心灵。正因如此,他才能够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种种坎坷,永远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可以说,他的生命是常青的。
第八节 借他人的重量,成就自己的分量
所谓“君子善假于物”,就是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大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成功的光环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善于借助外物利用他人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是聪明人常用的成事之道。我们能够忙出成就,忙出精彩的人生,除了自己的努力外,当然离不开别人的帮助。
荀子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有“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东方智慧,牛顿也有“踩在巨人肩膀上”的西方智慧。这两种智慧交融在一起,就能说明一个道理:个人的成功,需要借助于他人的力量。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能灵活地“假于物”,利用他人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就可以把别人的优势变成自己的优势,把别人的力量变成自己的力量,从而加大自己成就事业的速度和力量。犹太人之所以能在商界和科技界有众多的成功者,就是因为他们普遍都具有善于借助别人之智的本领。
犹太人密歇尔·福里布尔经营的大陆谷物总公司能够从一间小食品店发展成为一家世界最大的谷物交易跨国企业,主要因其善于借助先进的通信科技和大批懂技术、懂经营的高级人才。他不惜成本,不断采用世界最先进的通信设备,宁肯付出极高的报酬请有真才实学的经营管理人才到公司工作。因此,他的公司信息灵通,员工操作技巧高超,竞争能力总是胜人一筹。他虽然付出了很大代价取得这些优势,但他借用这些力量和智慧赚回的钱远比他支出的大得多,可谓“吃小亏占大便宜”。
一个初入社会的人,需要寻求他人的帮助,借他人之力,方便自己。即使你有很强的能力,也需要别人的帮助。因为就算我们浑身都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只有借助于他人的能量,我们才能“成材成器”。
不过,通常我们所说的“他人”只是一个泛泛的概念,有些不着边际,而且这些“他人”大多都是你不太熟悉、关系也一般的人,他们大多都不能像朋友一样给予你实际的、具体的帮助。朋友却总给你各种各样的帮助。你遇到危难,他们可以帮你排忧解难,渡过难关;你吉星高照时,他们会为你抬轿捧场。朋友,是一个特定的圈子。圈子虽小,作用却难以估量。
“利用”并不是完全丑恶的,它来源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各取所需的关系。一个人,无论在事业、爱情,还是生活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利用。借朋友之力,正是一个人高明的地方。在自然界也是如此,动物们相互利用,以有利于捕猎、取暖和生殖。兽王更是利用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秩序和习惯,以尽情享受:可以吃得最多、最好,可以占有最美的雌性和最年轻的雌性,等等。而落单的动物,被淘汰者居多,无论其多么凶猛强悍,如老虎、狮子、独狼,等等。群居动物则容易繁衍和生存,如蚂蚁、蜜蜂、家鸡等,因为它们相互借助了对方的力量,哪怕是极微弱的力量。
就社会和自然状况来看,孤单的斗不赢拉帮结派的。一个人在社会中,如果没有朋友,没有他人的帮助,他或她的境况会十分糟糕。普通人如此,一个成就大事业的人更是如此。如果失去了他人的帮助,不能利用他人之力,任何事业都无从谈起。借朋友之力,使他人为自己服务,以让自己能够高居人上,这是一个人高明的地方。尤其对自己所欠缺的东西,更要多方巧借。
第九节 分享是一种长远的经营
不要总是汲汲于把自己拥有的东西藏起来,忙碌于为自己获利是一种把自己隔绝于人的行为,当把分享作为一种长远的有效经营来看时,此刻的分享就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高贵也是这样,没有一种高贵可以遗世独立。要想保持自己的高贵,就必须拥有高贵的“邻居”;要想拥有一片高贵的花的海洋,就必须与人分享美丽,同大家共同培植美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自身的纯洁和高贵。
一个精明的荷兰花草商人,千里迢迢从遥远的非洲引进了一种名贵的花卉,培育在自己的花圃里,准备到时候卖个好价钱。对这种名贵花卉,商人爱护备至,许多亲朋好友向他索要,一向慷慨大方的他却连一粒种子也不给。
第一年的春天,他的花开了,花圃里万紫千红,那种名贵的花开得尤其漂亮。第二年的春天,他的这种名贵的花已繁育出了五六千株,但他发现,今年的花没有去年开得好,花朵略小不说,还有一点杂色。到了第三年,名贵的花已经繁育出了上万株,但令他沮丧的是,那些花的花朵变得更小,花色也差很多,完全没有了它在非洲时的那种雍容和高贵。当然,他没能靠这些花赚上一大笔。难道这些花退化了吗?可非洲人年年种养这种花,大面积、年复一年地种植,并没有见过这种花会退化呀。百思不得其解,他便去请教一位植物学家。植物学家问他:“你的邻居种植的也是这种花吗?”他摇摇头说:“这种花只有我一个人有,他们的花圃里都是些郁金香、玫瑰、金盏菊之类的普通花卉。”植物学家沉吟了半天说:“尽管你的花圃里种满了这种名贵之花,但和你的花圃毗邻的花圃却种植着其他花卉,你的这种名贵之花被风传播了花粉后,又沾上了毗邻花圃里的其他品种的花粉,所以你的名贵之花一年不如一年,越来越不雍容华贵了。”商人问植物学家该怎么办,植物学家说:“谁能阻挡住风传播花粉呢?要想使你的名贵之花不失本色,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让你邻居的花圃里也都种上你的这种花。”
于是商人把自己的花种分给了自己的邻居。次年春天花开的时候,商人和邻居的花圃几乎成了这种名贵之花的海洋——花色典雅,朵朵流光溢彩,雍容华贵。这些花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商人和他的邻居都发了大财。
想要有名贵的花,就必须让自己的邻居也种上同样名贵的花。精神世界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想要维持自己品德的高尚,如果不懂得和别人分享,就只能是孤芳自赏,甚至背上自闭与不通事理的骂名。有时候,分享并不是多么伟大的情操。“阴险”一点说,分享是为了在我们需要时的得到,给自己一个好人缘和和睦的生活、工作环境。在分享中,我们得到的远比分享的多得多。所以,面对生活中的得失时,我们的目光不要太短浅,心胸不要太狭窄,学会分享,这其实是一项大智若愚的“长远投资”,有利于提升我们的形象,有利于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利于我们在这个社会中立足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