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命的价值由自己决定
学生忙碌于学习,上班族忙碌于工作,主妇忙碌于家庭,男人忙碌于事业……他们真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忙吗?是考试、薪资、生活,还是名利?人生的高度是要自己用心去锻造的。我们不是为了把自己打造成一把刀鞘,更不是刀饰,而是为了把自己打造成一柄宝剑!
学生忙碌于学习,上班族忙碌于工作,主妇忙碌于家庭,男人忙碌于事业……他们真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忙吗?是考试、薪资、生活,还是名利?人生的高度是要自己用心去锻造的。我们不是为了把自己打造成一把刀鞘,更不是刀饰,而是为了把自己打造成一柄宝剑!
我们的价值就是由自己决定的,但一般人往往认识不到这一点,人们往往把眼光盯在身外,而忽略了自身的价值。
在一次演讲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手里高举着一张10美元的钞票,讲了一句开场白。面对大厅内的听众,他问:“谁要这10美元?”
一只只手举了起来。
“我打算把这1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
仍有人举起手来。
“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接着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当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的时候,他才捡起来。
“现在谁还要?”
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10美元。在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被碾得粉身碎骨。我们会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我们是永远不会丧失价值的。无论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每一个人依然是无价之宝。”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我们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别人对我们的态度,也不会因为我们遭受挫败而贬值,无论别人怎么侮辱你、诋毁你、践踏你,你的价值依然存在。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一书的作者奥格·曼狄诺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每个人的出生都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在书中这样写道:
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
自从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以来,没有一个人和我一样,我的头脑、心灵、眼睛、耳朵、双手、头发、嘴唇都是与众不同的。言谈举止和我完全一样的人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虽然四海之内皆兄弟,然而人人各异。我是独一无二的造化。
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
我不可能像动物一样容易满足,我心中燃烧着代代相传的火焰,它激励我超越自己,我要使这团火燃得更旺,向世界宣布我的出类拔萃。
没有人能模仿我的笔迹,我的商标,我的成果,我的推销能力。从今往后,我要使自己的个性充分发展,因为这是我得以成功的一大资本。
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
我不再徒劳地模仿别人,而要展示自己的个性。我不但要宣扬它,还要推销它。我要学会求同存异,强调自己与众不同之处,回避人所共有的通性,并且要把这种原则运用到商品上。推销员和货物,两者皆独树一帜,我为此而自豪。
我是独一无二的奇迹。
物以稀为贵。我独行特立,因而身价百倍。我是千万年进化的终端产物,头脑和身体都超过以往的帝王与智者。
但是,我的技艺,我的头脑,我的心灵,我的身体,若不善加利用,都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迟钝、腐朽,甚至死亡。我的潜力无穷无尽,脑力、体能稍加开发,就能超过以往的任何成就。从今天开始,我就要开发潜力。
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的价值,都是独一无二的奇迹,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当我们自卑或者失落的时候,不妨看看上面的话,就能够重拾自尊和自信。发现并尝试锻造自己的人,将决定自己生命的价值。
第二节 有价值的人生源自正确的信仰
拜金主义忙着信仰金钱,浪漫主义忙着信仰梦幻,达达主义忙着信仰另类……太多的信仰,我们应如何取舍?
我们对一件事物的信仰,应当有助于发掘和解放我们的内在心灵。可以说实现自己的本性本身就在我们的信仰中。印度著名的思想家,被誉为20世纪最卓越、最伟大的灵性导师克利希那穆提,在谈到对神的崇拜时说,“我们并不爱神,如果我们真的爱上帝,就根本不会有崇拜这件事,我们崇拜神是因为我们惧怕它,我们的心中只有惧怕而没有爱。庙宇、祭供、念珠,这些都不是神,是出于人类的虚荣及恐惧的产物。只有那些不快乐、充满恐惧的人才崇拜神。”这句话指出了我们大多数人对神的一些误解。很多人对神充满了依赖和恐惧,这样对神的崇拜和信仰反倒成了一种束缚。真正的信仰应当有助于实现我们的本性。泰戈尔在《人生的亲证》中说,宗教的职能不是去消灭我们的本性,而是去实现它。梵文Dbarma(音译“达磨”,意译“法”),在英文中通常译为“宗教”,而在印度的语言中却有更深刻的含义。“法”是万物最内在的本性,即本质,绝对的真理。“法”是我们行动的最终目标。这就好比说,种子的本性是包在壳里,只有通过某些特殊的奇迹,它才能长成树。种子的外观并不是种子的本性。它的本性是成为一棵树。
我们的生命就好像是一粒种子,真正的信仰应当有助于我们实现自己的本性,即成长为一棵树,“冲破它的外壳,使其本身转化为朝气蓬勃的心灵上的嫩芽。在阳光和空气的哺育下,向四面八方伸出枝杈”,而不是将生命禁锢在种子的外壳之中。
在《人生的亲证》一书中,泰戈尔引用了《广林奥义书》的一首诗:“一个将最高神尊崇为存在于自身之外的神的人并不了解自己,他就像从属于众神的一只动物。”泰戈尔认为,“人在精神上比他自己的外表更伟大,即他生活在无限的充裕中,这种充裕就是人的全部最崇高的东西,他的纯真,他的真理”。真正的信仰,应当使人们意识到自身的伟大,成长和实现自我,而不是躲在神像之下寻求庇护和慰藉。
周国平先生认为,“一切外在的信仰只是桥梁和诱饵,其价值就在于把人引向内心,过一种内在的精神生活。神并非居住在宇宙间的某个地方,对于我们来说,它唯一可能的存在方式是我们在内心中感悟到它。一个人的信仰之真假,分界也在于有没有这种内在的精神生活。伟大的信徒是那些有着伟大的内心世界的人,相反,一个全心全意相信天国或者来世的人,如果他没有内心生活,你就不能说他有真实的信仰。”
真正的信仰,不在于标榜,也不在于膜拜神像,而是将自己引向内心,在一种虔诚的心境中,不断追求品德的完善,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第三节 我们不是为了索取而活着
奥斯勃说过,我们活在世上不是为自己的生活索取什么,而是试图使别人生活得更幸福。
若一个人这辈子就是为了自己忙,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生活,为了自己的人生,那么,他死后还有谁能记得他呢?孤独地忙碌,没有人为他悲伤,没有人为他庆贺,没有人感受他的喜怒哀乐。一个人寂寞地生,乃至寂寞地死。
人生的精彩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你是否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并为自己的存在而骄傲。被人们认为迄今为止最有智慧的人的杰出代表爱因斯坦曾告诉我们:“不要努力去做一个成功的人,而是要努力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一个人的价值,只有在群体里才能够体现。
传说老子当年曾经骑着青牛路过函谷关,并在函谷府衙写下了著名的《道德经》。当时,有一位年逾百岁、鹤发童颜的老翁听说老子在这里,就到府衙去找他,希望能跟他讨教人生的哲学。老翁对老子略略施了个礼说:“听说先生博学多才,老朽愿向您讨教个问题。”
老子一见,也赶紧还礼。
老翁得意地说:“我今年已经106岁了。说实在话,我从年少时一直到现在,都是游手好闲地轻松度日。与我同龄的人都纷纷作古,他们开垦百亩沃田却没有一席之地,建了楼舍屋宇却只能安身在荒野郊外的孤坟。而我不同,虽然一生不种庄稼不耕田,但还是吃着五谷;虽没有接触过砖块瓦片,却仍然居住在避风挡雨的房舍中。先生,是不是我现在可以嘲笑他们忙忙碌碌劳作一生,只是给自己换来一个早逝的因果报应呢?”
老子听后,微微一笑,吩咐府尹说:“请找一块砖头和一块石头来。”
不大一会儿,府尹就将砖头和石头拿了过来。老子将砖头和石头放在老翁面前说:“如果只能选择其中一件,仙翁您是要砖头还是要石头?”
老翁得意地将砖头取来放在自己的面前说:“我当然择取砖头。”
老子捋着胡须笑着问老翁:“为什么呢?”
老翁指着石头说:“这石头没棱没角,要它有何用?而砖头却可以用得着。”
老子又招呼围观的众人问:“大家要石头还是要砖头?”众人都说要砖头不要石头。
老子又回过头来问老翁:“是石头寿命长呢,还是砖头寿命长?”老翁说:“当然是石头了。”
老子释然而笑,说:“石头寿命长,人们却不选择它;砖头寿命短,人们却选择它,不过是有用和没用罢了。天地万物莫不如此。寿命虽短,但对人对天都有益,天和人都选择它,都会记着它的好处,短也可以说不短;寿命虽长,但对人对天都无用,天和人都会摒弃它,并且把它遗忘,长也可以说是短的啊。”
老翁感到非常惭愧,立刻低下了头,以后再也没有取笑过别人。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无私地奉献。只有通过劳动为社会创造出财富,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才能够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会把自己的生命用在创造价值上,用在对社会、对别人做出贡献上,而不是将生命忙在吃喝享乐上,他们的生命也将在不断为别人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得到升华。
第四节 在慷慨的付出中获得尊严
现代社会,太多的竞争和压力,人人都为了机遇和更好的生活而绞尽脑汁地让自己超越别人,有些甚至是踩着他人往上走。有时候,忙到疲倦的人是否会想一想,当踩着他人的脆弱爬到高处时,摔下来后将是怎样一种惨状?
在生活中,如果你不给别人机会,可能会自断生路,不会有长远的发展。那些看不得别人进步、千方百计拖人后腿的人,是不明智不可取的。当你换一种方式来面对生活时,你慷慨地付出你的爱心,你就能够感受到别人也以真挚的感情来对待你,那么徜徉在你周围的就不再是无休止的纷争,而是温馨、幸福的情感之花。
小区里有一个收废品的中年人,他来自贫穷落后的山区,独自一人在北京闯荡。其实,所谓的闯荡也就是驻扎在小区里收废品。在高楼林立的小区里,人们标准的普通话、时尚个性的衣着、豪华高档的装修都与他显得格格不入。年轻人喝完饮料,离着老远就把瓶子扔过来,头也不回就扬长而去,既不要那一毛钱也不愿离他近半步。很多人连将自己的废品拿下楼的力气都不愿使,招呼他一下,说:“收废品的,跟我把我家的废品拿走!”他就赶紧跟着人家去收了。有时,小区里大人领着蹒跚学步的孩子散步,孩子摔倒了,哇哇大哭,他赶忙过去扶,家长一见就惊慌失措地喊:“收废品的,不用你管,你别去扶!”时间长了,他也觉得无所谓,照样天天乐呵呵的。
一天晚上,小区里的保安喝醉酒了,盗贼趁机潜入小区。夜深人静的时候,盗贼顺着一户人家卫生间的窗户爬了进去偷东西。不料,惊醒了熟睡的母女俩。母亲打开灯,一见小偷就大喊:“救命!”紧接着,整个大楼的灯全都开了,大家都惊醒了。小偷见无法逃跑,就劫持了小女孩。孩子吓得哇哇大哭,母亲惊慌失措。这时,有邻居赶紧报警。小偷也劫持着小女孩一步步下楼,准备伺机逃跑。整个大楼的住户都跑了下来,看着盗贼手里尖利的刀架在孩子的脖子上,心也都在咚咚直跳,谁也不敢上前。警车由远到近,盗贼凶相毕露开始用力地划孩子的脖子,母亲撕心裂肺地求人相救,但大家都在后退。这时,人们看到收废品的中年人从盗贼的背后抄起了一根木棍步步逼近盗贼。只听一声闷响,盗贼应声倒地,收废品的用木棍用力击中了盗贼的头部。小孩颤抖着走向母亲,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收废品的则还是像平时那样憨憨在笑。众人将雷鸣般的掌声给了这位平日里大家都看不起的人。
把我们的真诚、爱心平等地给予每个人,即使这个人是毫不起眼的、没有显赫的权力和地位,我们会发现在尊重他人、奉献爱心的时候,我们的付出会让自己体验到对方的真诚与善意。在忙碌并疲惫于汲汲追求、竞争、获取的现实社会,一颗仁慈的、奉献的心会让我们自己感受到更强烈的温暖和成就感。
第五节 德行凝聚强大的气场
我们从小就被要求学习,学习书本知识,学习生存技能,这些东西只要挑灯夜读,埋头苦干,短期内都是可以取得成效的。然而,品德的培养则是一个人一生的事业。所以,不要忙着让自己的外表看上去更好,而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当你还在为自己的发型、身材闷闷不乐时,就应该明白外表终究会消亡,永恒的是人的德行和智慧。
特蕾莎是一位瘦弱文静的修女,但是1997年9月她去世时,印度政府为她举行了国葬,全国哀悼两天。成千上万的人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为她的离去流下了哀伤的眼泪。特蕾莎修女于1910年生于南斯拉夫,37岁正式成为修女,毕生都在竭力为处于贫困中的最穷苦者服务。她曾于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并被人尊称为“贫民窟的圣人”,世人亲切地称她为“特蕾莎嬷嬷”。
世人为什么这样尊敬她?这需要从她曾经放弃在修道院的优越生活说起。特蕾莎修女从走出修道院的高墙之后,便来到世界上以贫民窟多且脏而闻名、被印度总理尼赫鲁称为“噩梦之城”的加尔各答,走进那些不避风雨的贫民窟,置身贫困者中间。她在那里开办学校,到患病者的家中去医治他们,并给他们带去温暖。
她曾无数次地握住那些在街头将要死去的穷人的手,给了他们临终前最后的一丝温暖,让他们微笑着离开这个残酷而又冷漠的世界;她亲吻那些艾滋病患者的脸庞,为他们筹集医疗资金;她给柬埔寨内战中被炸掉双腿的难民送去轮椅;她细心地从难民溃烂的伤口中拣出蛆虫;她亲切地抚摸麻风病人的残肢……她在加尔各答的街头遍寻垂死者,她和修道院(仁爱传教修女会)的修女,将爱心和慰藉分别带给了400万被舍弃街头的人。有过半数的人,在特蕾莎修女等人的悉心照料下日渐康复。
特蕾莎修女的灵魂中有对所有人的关爱和仁慈,她的忙碌传递出对世人的爱和真诚的关心。
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在纷繁的社会中感到迷惘,也不会为了哪种发型适合哪种脸型而感到痛苦了。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追求美德,因为美德与善行、风度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加强自己的美德修养,拥有一颗宽容、耐心、细致、谦卑的心灵,就可以在人生的道路上闪耀属于自己的光芒。要知道,德行是最美的装扮。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积极生活的人,常常以善良的心看待人和事,热情地对待生活、对待他人,像冬日里的暖流一样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田。同时,他们也拥有着明朗的内心,会主动追求自己的幸福,主动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会让机会白白溜走。关于美丽的定义虽然常常因人而异,但善良、自信、勇敢与宽容,都是其中不变的底色、恒久的标准。无论如何,真正的美丽来源于内心,懂得善待自己,自然也会懂得善待他人。
第六节 感情和理智的协调艺术
罗素说过,“高尚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知识导引的生活。没有知识的爱与没有爱的知识,都不可能产生高尚的生活”。理智需要人情味,如同感情需要理性控制一样,一味地走极端,是一种瞎忙,人生的成分并不单纯,我们要做的,只是更丰富地生活。
人是情感动物,也是理智动物,二者缺一不可。真正的精神生活必定是融知、情、意为一体的。只有用理智做线,拿情感涂色,我们的人生图画才会完整。在人类的一切事业中,情感都是原动力,而理智有时则是制动器或执行者。或者说,情感提供原材料,理智则做出取舍,进行加工。世上绝不存在单凭理智就能够成就的事业。
理智的存在使我们的感情能够更有效地释放,因为它的释放是建立在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上的。同时,在理智的正确引导下,情感的帆才得以轻装前进。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呼唤理智与情感同行。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生都需要情感和理智并行。池田大作在《我的大学》“计算机与人”一节中,引用了与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博士的一段谈话:
“我们的技术和伦理,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存在着如此大的差距。这不仅仅是屈辱,可以说是一种致命性的危险。所以必须更加努力地确立,若没有它,我们的生命便毫无价值,人生也无幸福的这种尊严性。”
池田先生认为,随着技术的高度发展,不断提高人的精神力量,才是至关重要的。所谓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说到底就是最需要人从根本上领悟到“生命的尊严性”,提高人自身力量的时代。他在书中引用了汤因比博士的另外一句话:“人持有的力量越是增大,对宗教的需求越是强烈。”他认为这是一句探求新科学时代的生命的哲学、宗教的箴言。他认为惟有飞速发展的科学时代,才最需要建立一个使“科学”和“宗教”相融合,共同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社会。
这里面的科学,可以看成是理性和理智的代表,而宗教可以看成是情感的代表,两者缺一不可。真正的幸福生活需要理智和情感的统一。
理智和情感都有各自的长处。那么你肯定会问,我们什么时候应该信任自己的直觉,什么时候应更加重视理智呢?如何才能够让两者相辅相成、水乳交融呢?这里我们提供两条法则。
第一条法则:如果你在某一个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那么就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觉。反之如果你是门外汉,那么充分熟悉进入的领域,更加能够使你获益。
职业高尔夫球运动员在没时间思考的时候,经常能打出最好的球,可是对于业余球手来说,只有深思熟虑才能发挥出色。
第二条法则:越是条理不清楚的环境,越会让理智的分析束手无策,而直觉却能发挥作用。
第七节 过度挑剔他人不如充实自己
忙着给别人挑刺的人,不如多看看自己。这种行为上的庸庸碌碌,则是反衬出精神上的空虚和无聊。要让自己变得更充实,让自己忙活得更有意义,让自己生存得更有价值,就应该把过多停留在别人身上的视线收回来,投入到自身的成长中。
他是一位咖啡爱好者,立志将来要开一家咖啡馆。闲暇时间,他到处喝咖啡。除了品尝不同的咖啡之外,也看看咖啡馆的装潢。有一次,他约一位朋友喝咖啡。朋友带他去了一家咖啡馆。很不巧,他对那家咖啡馆似乎没有什么好感。朋友问他:“怎么样,这家店的咖啡口味还不错吧?”他淡淡地说:“没什么”朋友继续问:“店面的装潢呢?”他还是回答:“没什么!”以后的日子里,朋友陆陆续续跟他到过不同的咖啡馆,品尝不同口味的咖啡,“没什么”仿佛是他的口头禅,对所有去过的咖啡馆,他的评价都是“没什么”,而且还带着点儿不屑的语气。朋友心想,大概是他的品位太高了,这些咖啡馆提供的咖啡及气氛果真都不如他的心意。
另外,有一位对西点蛋糕有兴趣的女孩。从前,她也常说:“没什么!”她不但爱吃西点蛋糕,还利用空闲时间拜师学艺,到专业的老师那儿上课,学做西点蛋糕。刚开始学习的那段日子,她还是不改本性,不论到哪里,吃到什么西点蛋糕,都会给对方“五星级”的评价:“没什么!”标准之严苛,让大家觉得她挑剔得过火。过了半年,当她从“西点蛋糕初学班”结业之后,态度有了180度大转变,无论在哪里,品尝过谁做的西点蛋糕,她都很认真地研究里面的配方,用什么材料、多少比例、烘焙的步骤。如果做西点蛋糕的师傅在场,她还会很好奇地向对方讨教、研究成功的关键技巧。朋友笑着对她说:“你变了。从前是说:‘没什么!’现在是问:‘有什么?’”“没错,没错,其实每一件事情一定都‘有什么’,差别只在于你有没有观察到它‘有什么’而已。”
挑剔是人们的普遍心理,人们总感到这也不好,那也不如意,却又拿不出比别人更好的办法来改进。如果放下对别人严苛的审视目光,改为通过各种途径来充实自己,做一个从“没什么”到“有什么”的转变,你会从别人身上发现更多值得称道的东西。
忙碌的状态不只是表现在身体上,更可以从心灵传达出来,疲惫感其实更多是源自精神的枯竭。不要总是挑剔别人的不是,因为要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他人的过错上,得到的不是长久的快乐,而是一时的快感。忙着找出别人的错,忙着看别人的笑话,自己的人生同时也会变得无趣和卑微。
第八节 挑战造就更高的台阶
生命是自己的,想活得积极而有意义,就要勇敢地担负起生命中的重大责任。不要总是忙碌于一些任何人都可以完成的任务,而要向高难度的事情挑战,这是对自己生命的提升,也是让人生价值最大化的一个捷径。
如果我们把过多的精力与才华放在一个低水平的事情上,那么我们的能力就无法提高。想突破事业的瓶颈,就要勇于挑战高难度的工作。一个全力以赴的人,不会为任何失败的可能性寻找开脱的借口,不会为所要达到的目标寻找任何退路,而是会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同一切困难与阻碍誓死搏斗。而人生往往就是因为没有退路,反而绝处逢生,迎来难以想象的转机。尽力而为,最多能发挥一个人80%的潜能,而全力以赴却可以发挥出一个人120%的潜能。一个人能够在工作中创造出怎样的成绩,关键不在于这个人的能力是否卓越,也不在于外界的环境是否优越,而在于他是否敢于挑战。一个人若敢于挑战自己,挑战新的难度,即使他现在所从事的只是简单平凡的工作,即使他的能力并不突出,即使外界条件并不优越,他仍然可以创造出骄人的成绩。
一位音乐系的学生走进练习室。在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
“超高难度……”他翻动着乐谱,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谷底,消磨殆尽。已经三个月了!自从跟了这位新的指导教授之后,他不知道,为什么教授要以这种方式整人。勉强打起精神,他开始用十指奋战、奋战、奋战……琴音盖住了练习室外教授走来的脚步声。
指导教授是个极有名的钢琴大师。授课第一天,他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试试看吧!”他说。乐谱难度颇高,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
“还不熟,回去好好练习!”教授在下课时,如此叮嘱学生。
学生练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教授验收,没想到教授又给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试看吧!”上星期的课,教授提也没提。学生再次挣扎于高难度的技巧挑战。
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形持续着,学生每次在课堂上都被一份新的乐谱所困扰,然后把它带回去练习,接着再回到课堂上,重新面临两倍难度的乐谱,但却怎么样都赶不上进度。学生感到越来越不安、沮丧和气馁。
教授没开口,他抽出了最早的那份乐谱,交给学生。“弹奏吧!”他以坚定的目光望着学生。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连学生自己都惊讶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让学生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学生依然表现出了超高的水准……演奏结束,学生怔怔地看着老师,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成绩……”钢琴大师缓缓地说。
那些我们熟悉的领域与专业,我们做起来固然会得心应手,但若长久停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那么再多的重复也无济于事。生命需要不断地自我挑战,只有朝着一个更高的难度奋进,我们的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人生有所转机,就必须懂得从现在起挑战自己曾经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人在面对压力时会激发出巨大的潜能,经常接受挑战的人才能创造出崭新的天地。
第九节 放弃复杂欲求,恢复简单生活
我们对“成功”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所以许多人就忙着去追求外部世界普遍认同的诱惑——大房子、新汽车、时髦服装……尽管可以在某些方面得到快乐和满足,但是这些东西最终带给我们的是患得患失的压力和令人疲惫不堪的混乱。
一个樵夫上山去打柴,看见一个人在树下躺着乘凉,就忍不住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打柴呢?”
那人不解地问:“为什么要去打柴?”
樵夫说:“打了柴好卖钱呀。”
“那么卖了钱又有什么用呢?”
“有了钱你就可以享受生活了。”樵夫满怀憧憬地说。
乘凉的人笑了:“那么你认为我现在在做什么呢?”
在树下乘凉的人没有把自己盲目地投入到紧张的生活中,他过的是恬静的日子——躺在树下轻松自在地呼吸,并且对生命充满由衷的喜悦与感激。这种简单、干净的生活方式是多么令人向往啊!这是一种发自心灵的简单与悠闲。
在走进21世纪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回头看一看现代人的生活呢?所有人都莫名其妙地忙碌着,被包围在混乱的杂事、杂务,尤其是杂念之中,一颗颗跳动的心被挤压成了有气无力的皮球,在坚硬的现实中疲软地滚动着。也许是因为在竞争的压力下我们丧失了内心的安全感,于是就产生了担心无事可做的恐惧,所以才急着找事做来安慰自己。这样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离真正的快乐,甚至真正的生活越来越远。
在20世纪末,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可谓达到了顶峰,人们恨不得把地球上能开发的地方都开发出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我们深深地被工业、电子、传媒、科技、城市等人工风景紧紧地包围着。信息的汹涌和浩大正如大海的汹涌和浩大,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海里沉浮着,在一层层海浪的推举下荡来荡去。也许我们并没失去什么,却凭空地感到凄惶。现代人已经很难找到宁静和从容,找到自己内心的真实了。
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行动,而是大海的力量左右我们行动。但如果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处境,从而奋力反抗时势的捉弄,还有可能获得抵达遥远彼岸的渺茫希望。可怕的是,我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心已被时代蒙住,看不到自我行动的艰难,而思想的虚弱顺理成章,又极易把被动错认成自由。
也许是我们真的太累了。在追逐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尝试着放弃一些复杂的东西,还原生命的本源,让一切都恢复简单的面孔。其实生活本身并不复杂,复杂的只有我们的内心。所以,从心开始,恢复简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