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实践表明,一种药物往往主要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的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同属性清热的药物,有的偏于清肺热,有的偏于清心热,有的偏于清肝热或清胃热;同属补药,也有补肺、补脾、补肝、补肾的不同,反映了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部位各有侧重。对这些认识加以归纳,使之系统化,便形成了归经理论。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在运用时要与药物性味、升降浮沉相结合,同时要与各脏腑间的用药互相兼顾。
中药在具有治疗作用的同时,相应地也具有不良作用,主要指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能消失。毒性反应是指用药后引起机体损害性反应,往往因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是临床用药时应当避免的。
中药药性理论的认识是前人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归纳出来的,并以阴阳、脏腑、经络、治则等中医学基础理论为其理论根据,创造和逐步发展了中药基本理论,成为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中药的种类。
中药按功效和主治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类,主要有解表药(麻黄、桂枝)、清热药(石膏、栀子)、泻下药(大黄、芒硝)、补益药(人参、党参)、祛风湿药(独活、五加皮)、芳香化湿药(藿香、佩兰)、利水渗湿药(茯苓、车前子)、温里药(附子、干姜)、理气药(橘皮、木香)、消食药(山楂、鸡内金)、驱虫药、止血药、活血祛淤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朱砂、磁石)、收涩药等。
(3)中药的配伍与禁忌。
在中药使用中,少部分单方以单味药使用,绝大部分中药是以两味以上中药按一定目的和药性组合应用的,这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叫作中药的配伍。中药通过配伍,可以对较复杂的病情予以全面照顾,同时又可利用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来获得安全及更高的疗效。古代医家经过长期认识与实践,对药物的配伍关系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主要表现在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六个方面,其中相须、相使属药物的协同作用;相畏、相杀属药物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相恶、相反属药物配伍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另外,在使用中药时,还有妊娠禁忌、证候禁忌、饮食禁忌等。妇女妊娠期间,凡禁用药都不能使用,慎用药则应根据孕妇病情酌情使用。可用可不用者,都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发生事故。饮食禁忌就是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俗称忌口,一般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刺激性的食物。
(4)中药的用量与煎服。
中药的用量即中草药在临床上应用的分量。一般来说中药安全比较大,但个别有毒药物仍需十分注意,不可过量,确定用量一般原则是:根据药物性能确定用量,凡有毒的药物用量宜小,如乌头、雄黄之类;根据病情需要确定用量,病情轻或慢性病,用量宜轻;根据配伍、剂型确定用量,一味单用,用量宜重,复方配伍,用量宜轻;根据病人性别、年龄、体质确定用量,妇女、老年、体弱、儿童用量宜轻,男子、体壮、年轻用量宜重。各类药物用量大致规律如下:花叶、芳香走窜之品3~9克;根茎类9~15克;矿石贝壳类15~30克;特殊药物例外;细辛一般不超过3克,沉香、麝香一般用1~1.5克。
中药的煎服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煎药的器皿很讲究,以有盖的陶瓷沙锅、瓦罐为佳,价廉且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又导热均匀,保暖性能好。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以免金属元素与药液中的中药成分发生不良化学反应而使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煎药用水,以洁净澄清,无异味,含矿物质及杂质少,无污染为原则。一般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如自来水、井水或蒸馏水等。煎药还要掌握适当的火候,一般药物宜先武后文,即大火煎至煮沸后,改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煎药时不宜频频打开锅盖,以尽量减少挥发性成分散失。熬焦煳的药物应倒掉不能再煎,以免中毒。此外,一些药物还需做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等特殊的处理。服药次数一般每日1剂,日2~3次;病重者,可每4小时服1次,昼夜不停;病缓者可少量日服1~2次。呕吐病人宜小量频服。发汗剂、泻下剂服药应中病即止,一般以得汗、得下为度,不必尽剂。对于峻烈或毒性药品,宜先进少量,而后逐渐增加,有效则止,慎勿过量,以免中毒。
(5)方剂。
方剂就是治病的药方。中国古代很早已使用单味药物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又学会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液,即是最早的方剂。方剂一般由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四部分组成。现代科学技术为方剂的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和剂型研制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成药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按规定方剂和标准,制成一定剂量的现成药物。常见的中成药剂型有蜜丸、水丸、胶囊、颗粒剂、口服液、煎膏剂、针剂、膏贴剂、搽剂、洗剂等数十种。常用的中成药有桑菊感冒片、板蓝根冲剂、牛黄解毒丸、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气水、六味地黄丸、逍遥丸、牛黄蛇胆川贝液、保和丸、锡类散、藿胆丸等。
模拟讲解
教学要求:学生分组编写导游词并模拟讲解,同学们之间对导游词讲解进行互评,并选出最好的讲解方式,共同提高导游讲解技能。
导游词案例:
桂林三金制药公司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请问有哪位团友带了西瓜霜含片?谢谢这位大哥!西瓜霜含片、板蓝根冲剂、牛黄解毒片等常备药品,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现在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刚才我提到的这几种药品是中药还是西药?中药。很好,这位先生回答得非常正确,谢谢!这些药为什么属于中药呢?在这里我先不作解释。但是,在桂林有家名气非常大的制药公司,大家知道是哪家制药公司吗?三金。大家回答得很对,看来大家对桂林三金制药公司的产品了解得比较多。今天我们就去参观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在我就利用在路上的时间,向各位介绍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况。
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中药、天然药物研究和生产的医药企业,也是中国最早生产现代中药制剂的厂家之一,前身为桂林市中药厂,始建于1967年,由国家投资19万元筹建。1985年以来,坚持改革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与科学管理,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以30%的速度增长,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11.10亿元、利润总额3.77亿元,均同比增长10%以上,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居广西医药行业首位,并位列中国中药行业50强前列,曾先后荣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中药行业优秀企业等荣誉。
这么优秀的一家企业,肯定有一位了不起的掌舵人,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邹节明。
他是桂林三金药业主要创始人,中药制药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职业经理人,我国中药与民族药现代制剂先驱者之一。1985年以来,他把“以人为本、科技兴企”作为三金的核心发展理念,领导企业坚持改革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与科学管理,推动公司完成四级跳,主要经济指标以30%以上的年均速度递增,使一个19万元创业的作坊式小厂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发展成为广西最大医药工业企业,位居全国中药行业前列。2000年发起组建桂林三金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他创新研发的西瓜霜新生产工艺,在国内外独家实现工业现代化生产,被誉为“中药炮制改革的一个典范”,列为国家发明保密专利,主持研发的三金西瓜霜系列产品成为“桂林第四宝”,邹节明也被誉为“西瓜霜大王”。
三金药业是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专职科研人员116人,教授、博士、硕士等高中级技术人员88人,专家14人,高中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占55%,在技术创新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开发能力。多年来,企业为促进、实现中药产业现代化而努力,积极培养与提高自主创新开发能力,其中公司用现代科技创制的西瓜霜工艺在国内外独家实现了西瓜霜的工业化生产,使这一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喉嗓名药走出了濒临灭绝的窘境,再放异彩,被誉为“中药炮制工艺改革的典范”。同时,依靠这一独有的技术、资源优势开发的西瓜霜系列产品相继俏销海内外市场,被誉为“桂林第四宝”。大家知道桂林三宝吗?这位美女回答对了,谢谢!
中药是国粹,作为广西最大的制药企业,三金药业在崛起之初,就确立了“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现代科技为手段,依托广西本地资源自主创新,推动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自主创新独家特色产品,创自己的名牌,并取得了显着成效。
目前,公司已在广西中药行业率先通过国家SDA及澳大利亚TGA的GMP认证,并拥有桂林西瓜霜、西瓜霜润喉片、三金片、脑脉泰胶囊等自己开发的独家特色品种几十个,其中三金片等品种已通过澳大利亚等国药品注册;集团现拥有注册中药品种193余种,涉及片、胶囊、颗粒、注射剂、喷雾、散剂等11种剂型;其中自行研究开发的独家特色品种41种,国家基本药物品种88种,国家中药保护品种20种。
桂林三金药业主要中药有:玉叶解毒糖浆、生三七散、板蓝根片、制首乌颗粒、抗痨胶囊、穿心莲片、桂林西瓜霜胶囊、大山楂颗粒、牛黄解毒片、肾石通颗粒、补肾强身片、维C银翘片等。目前药品已实现了12个品种分别在14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并销售。
景区实训
教学要求:带领学生到景区练习导游词讲解,锻炼学生沿途导游和景区讲解的技能。
实训景区: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思考与练习
1.在带团工作中,如果游客对你讲解的内容毫无兴趣,你该如何调整导游中的讲解重点?如果游客要求你深度讲解中医文化,游客又是医学专家,你该如何应对?
2.请撰写一段中药材的导游词,尝试简明扼要而又通俗易懂地讲解清楚。
3.在带团导游中,如果游客对当地的中药材非常感兴趣,向你咨询购买中草药的知识,或请你代为购买,你将如何处理?
参考文献
[1]导游知识专题编写组.导游知识专题.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2]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导游知识专题.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3]华博.中国武术文化.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
[4]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