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着《黄帝内经》,成编于春秋之前,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着。在国学经典中地位独特,是唯一一本以圣王之名命名的书。该书总结了春秋及春秋之前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初步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黄帝内经》收载的成方13首中,就有10种中成药,并有丸、散、酒、丹等剂型。
另一部可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学专着——《难经》,传说为战国时秦越人(扁鹊)所作。其内容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补充了《黄帝内经》之不足。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末年(公元2世纪),由若干医家陆续写成,该书共三卷。在“序例”中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各论载药365种,按药物有毒无毒、养生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不同,分上、中、下三品,即“三品分类法”。所载药物大多朴实有验,今天仍在使用,如黄连治痢,阿胶止血,人参补虚,半夏止呕等。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被尊为药学经典之着。
东汉着名医学家张仲景着有《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还精选了三百多方,这些方剂的药物配伍比较精练,主治明确。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这些着名方剂,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的检验,都证实有较好的疗效,并为中医方剂学提供了发展的依据。
西晋医学家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着,也是最早将针灸学理论与腧穴学相结合的一部着作。该书集《素问》、《针经》(即《灵枢》古名)与《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中之有关针灸学内容等分类合编而成。
隋唐时期,由于生产力不断发展,政权统一,经济发达,中医学在各方面也得到了丰富与发展。隋代巢元方等人总结了隋以前的医学成就,对临床各科病证进行了搜求、征集、编纂,并予系统地分类,集体编写了《诸病源候总论》。《诸病源候总论》是中国最早以内科为主各科病病因和证候的专着,叙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证候等,载列证候论1739条。该书内容丰富,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口齿、骨伤等多科病证,对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外科手术等方面,有不少精辟论述,对后世医学影响较大。书中关于肠吻合术、人工流产、拔牙等手术的记载,都是世界外科史的首创,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外科手术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唐本草》,是由唐代李绩、苏敬等22人集体编撰,官府颁行的,这是国家颁定药典的创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比国外最早的药典早9个多世纪。
《备急千金要方》是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世简称为《千金方》,该医学专着由唐朝医家孙思邈集毕生精力编写成。孙氏撰成《千金要方》后,因感其内容之不足而续编《千金翼方》,共载医疗方剂7871首,并对临床、针灸、食疗、预防、养生等均有论述。
孙思邈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千金”命名。
宋朝对中医教育比较重视,政府设立“太医局”,专门培养中医人才。还专设“校正医书局”,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历时十余年,陆续刊行。
金元时期,在唐宋医学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各有创见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四大医学流派。刘完素在医学上大力提倡运气说,认为六气都从火化,故行医好用凉剂,以降心火、益肾水为主。根据北方人的性格、饮食特点,以寒凉药剂治病,疗效显着。刘完素的学说称“寒凉派”。张从正在学说上推崇刘完素,用药也多寒凉。又在钻研古医书“汗下吐法”的基础上,创立“张子和汗下吐法”,主张治病重在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张从正的学说称“攻下法”。李杲极论寒凉之害,主张以脾土为主,认为土为万物之母,创补中益气、升阳益胃之说,称“补土派”。朱震亨主张“因病以制方”,反对拘泥于“局方”,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主张重在滋阴,故称“养阴派”。刘主寒凉,张主攻下,李主补土,朱主养阴,他们的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被称为“金元四大家”。
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该书是16世纪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全面总结,在植物、动物、矿物、农学、气象等自然科学的许多方面均有重要贡献,是我国科学史上极其辉煌的硕果。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着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该书出版后,很快就传到日本,以后又流传到欧美各国,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鲜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传遍五大洲。
在与外感热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作斗争的过程中,明代吴有性从瘟疫之病因、病机、证候、治疗,并从多方面论述温疫与伤寒的不同,撰写了《温病论》。吴有性认为瘟疫之因,为无形之“戾气”,从口鼻侵入人体。提出“能知以物制气,一病只有一药之到病已”的原则。把戾气侵入途径分为“自天受”(空气传染)和“传染受”(接触传染),既可形成流行之疫,也可出现散发之疫。提出“达原”、“三消”等治法。《温病论》论外感瘟疫病因及传受途径,实开我国传染病学之先河,是我国第一部治疗急性传染病的专门着作。至清代,中医在温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温病学派,其代表人物有明代的吴有性,清代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等。
清代医家王清任重视解剖,着《医林改错》,改正旧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错误,发展淤血致病的理论,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有力措施。我国的中医学研究人员在中西医学辨证辨病相结合新思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并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医理论,开发中药资源,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使中医学的研究和应用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3.中药的基本知识
在我国的辽阔大地和海域中,分布着种类繁多,产量丰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药材资源。自古以来即以典籍传载,按现代植物、动物及矿物学分类定种法标准统计,目前中药总数已达12800余种。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已有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
中药是我国天然药材资源的总称,凡是以中药传统理论为指导进行采收、加工、炮制、制剂以利于临床应用的药物都称中药。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1)中药的性能。
中医认为,一切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是人体阴阳邪正相互消长,表现为机体脏腑功能失调所反映出来的阴阳偏胜、偏衰的各种病理状态。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就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状态。中药之所以能够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因为每种药物各具有若干特性(即偏性)所决定的。即利用药物性能之偏,纠正疾病的阴阳、邪正的偏胜偏衰。而药物的这些特性,即是药物的性能,主要包含着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方面的内容。
四气五味,“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药物中温与热,寒与凉是具有共性的,温次于热,热即大温,凉次于寒,凉即微寒,即在共性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
而温热与寒凉是两类不同的属性,这是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中概括出来的,治疗热证的药物是寒凉的,治疗寒证的药物是温热的。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将寒、热、温、凉的作用加以归纳,中医学家总结出了“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用药原则。 “五味”,即药物中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每种药物都具有气和味,气、味各有其作用。辛有发散、行气血、滋补润养的作用,如麻黄、陈皮、木香、川芎、菟丝子等;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如党参、熟地、甘草等;酸有收敛、固涩(止泻、止血)的作用,如龙骨、赤石脂、莲子等;苦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的作用,如杏仁、山栀、黄连等;咸有软坚散结、泻下、潜降的作用,如海藻、芒硝、羚羊角、石决明等。
临床辨证用药时,对五味要有选择。如辛能散气,气虚时不宜用;甘能助湿,中满者不宜用;苦能燥湿,津液不足者宜慎用;酸能敛涩,余邪未尽者慎用之;咸多滋润,脾胃虚寒者忌用之。
中医认为人体发生疾病,病变部位有上、下、表、里之别,病势有上逆、下陷之异。
治疗上就要求药物应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使之有助于调整紊乱的脏腑气机,使之平顺,或因势利导祛邪外出。病热逆上宜降,病热陷下宜升,这是运用中药必须掌握的一般规律。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几种趋向而言。升和降、浮与沉,都是相对的。升、浮药物的特点是向上向外,具有升阳、举陷、发表、散寒、祛风、开窍等药理作用;而沉降药物的特点则是向下向里,具有潜阳、降逆、平喘、收敛、泻下、渗利等药理作用。药物的升降浮沉主要取决于药物的气味和质地的轻重。一般来说,味辛甘、气温热的药物,多主升浮;味酸苦咸,气寒凉的药,多主沉降。《本草纲目》云:“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
大凡质轻的药物,如花叶之类多主升浮,质重的药物,如种子、矿石、贝壳之类多主沉降。
临床应用时要灵活掌握,才能运用得当,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