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海上画派。
海上画派,指的是清末(1840年后)至20世纪初,那些聚集于上海、画风相近的众多画家们,他们继承传统文化,善于把诗、书、画、印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将明清大写意水墨画技巧和金石艺术刚健雄强、强烈的色彩融会贯通,描绘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风格趋向民俗性,形成了雅俗适宜的面貌。
(11)岭南派。
岭南派是现代画派之一,以广东番禺画家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多数描绘我国南方风物,在继承中国画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合了日本和西方画法,创新笔墨,随类赋色,别具一格。
(12)京津画派。
京津画派主要指近现代北京和天津地区的画家。他们基本上沿袭了清代正统派的画学思想,强调继承古法,没有统一的艺术模式,创作自由。
(13)新金陵画派。
新金陵画派是新中国画坛最具影响力的绘画流派之一。新金陵画派缘起于20世纪60年代。
在建国初提倡写生,多以江南山水为表现内容,作品大多雄伟而秀丽,极具江南山水特色。新金陵画派的艺术观念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辩证的民族意识、高尚的人文精神和激情的写意精神。
(14)长安画派。
长安画派是以西安为中心的西北地区的一个大的画家群体。他们接近群众,深入生活,尖锐地批判现实。绘画风格质朴,描写身边的一景一物,对农村充满感情,所作塞上写生、西北写生、农村写生中的山水画,十分重视其中的农民的生活,尖锐地批判现实,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含义。
(15)新浙派。
新浙派指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活跃在浙江杭州等地的、以杭州为活动中心的三代画家。他们多以素描的方式结合笔墨的挥洒,来描绘现实生活,反映时代面貌。
(16)新文人画派。
新文人画派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形成的画家群,他们依托学院的优势,以新文人画为标榜,以扎实的基本功与教学理论为基础,创作出有鲜明个性和现代意识与传统精神有机结合的特色作品,表现出对生活的执着与热情。
(17)漓江画派。
漓江画派作为近几年形成的绘画群体,绘画载体多样,形式多变,他们以表现时代风貌为宗旨,以广西秀美山水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广西当代画家为主要创作力量,主要审美特征是现代南方的新田园诗画风,最大特色是写生化和生活化,技法上以线见长,水墨淋漓,色彩明丽。代表人物黄格胜,漓江山水绘画较为突出。
(18)其他画派。
其他画派还有实验水墨画派、北方工笔画派、江苏工笔画派和冰雪画派等。实验水墨画派以西方现代观念为思想,以哲学的思考形式,把中国水墨这一古老形式进行新的演绎。
形式多样,面貌不一。北方工笔画派工笔画严谨。江苏工笔画派擅长把装饰色彩融于工笔花鸟而不露痕迹。其弟子喻继高现在作为南方工笔领袖,颇有成就,也影响一方。曾有人也把他们归为新金陵画派。冰雪画派主要描写东北冰雪胜景,水墨运用颇有新意。
3.中国画的欣赏
(1)中国画的欣赏方法。
①看气韵。“气韵生动”的提出始于南齐谢赫,此后经历代画论家的推崇和阐述,成为对作品的总体要求,是艺术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品评、赏析中国画的最主要原则。“气韵生动”是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达到一种鲜活的生命洋溢的状态。“气韵生动”之“气”,是指画面表现出的宇宙自然之元气。对于画作而言,无气则“板”,有“气”则能生动。“气韵”之“韵”就是画面表现出的宇宙自然之元气的节奏感,它是自然元气的表现形式。在绘画中,笔、墨、色等都是“气”的表现形式,所以画论有笔气、墨气、色气之说。
②看意境。意境是画家的修养在画面上的综合反映。“意境”即是“情景交融”的产物。这“情”是艺术家审美观的全部修养。在绘画上,要把客观事物最精粹的部分汲取过来,经过集中、筛选、加工、改造,融进自己的审美观点、审美感受、审美理想,再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高度概括,用艺术手法充分表现出来,就成为“意境”。“意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思想感情受到感染。绘画是否具有意境,这是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
③看线条。中国画以线条构成,是与中国艺术家对线条的情有独钟和独特感受分不开的。
我们绘画的先祖认为,以点作画易于零散、琐碎,以面作画易于模糊、平板,用线作画最易于捕捉物体的形象及动感,最适宜发挥毛笔、水墨、宣纸、绢帛的特性。可以说,线条是中国画家独到的艺术语言,是中国画的灵魂。用于绘画的线条是有生命力的。千百年来,中国艺术家伏案笔耕,利用不同的笔法书写着粗细、曲直、刚柔、毛涩、疾徐、虚实、顺逆、繁简等不同质地、不同感觉的线条,并用这些含情线条的渐变、排列、组合、交搭、分割、呼应,在画面上构成造型的诸多形式。抑扬顿挫、疏密粗细、快慢虚实、浓淡干湿、无不显现着画家的才思、功底。
④看笔墨。中国画以墨为主、以色为辅,是其基本特点。笔墨二字几乎成了中国画的代名词。如果说西画是体、面和色彩的交响,那么,中国画就是点、线与水墨的协奏。墨分五色,释为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五大色阶,并由五种色阶之间(加水量多少)形成无数细微的渐变。墨不仅能决定形象,分出明暗,拉开距离,代替色彩,还能制造画面的气氛。中国画家深谙绘画要旨,认为画面太枯则有燥气、画面太湿则无生气,墨无变化则僵滞死板。因而数块浓墨必以淡墨破之;一片淡墨必以浓墨破之;一片枯墨必以湿墨润之;一块湿墨必以枯墨提醒。观其面目时往往尚未看清具象形态,就已被画面笔墨中溢出的抽象意韵所感染。在欣赏中国画时往往也从这里入手。
⑤看构图、形式。中国画的构图有多种形式,也有多种提法,习惯称谓“章法”、“布局”。
将要表达的内容与形式加以组织、安排,构成一个体现个性、呈现气势、和谐统一的整体画面。
一幅作品境界或高或低,或奇或特或平庸,构图至为关键。构图法则有其自身规律,最主要的规律就是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凡符合对立统一规律的作品,就耐看,就有美感,就有吸引力;反之,美的因素就会大打折扣。中国画讲究稳中求奇,险中求稳,着意对比,打破对称,形成一个富有节奏的协调整体。大多采用“三七停”起手法则,把主体物象放在三七点上,对打破均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易于形成韵律节奏,给观者以视学美感。
⑥看诗、书、画、印。中国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融诗、书、印于一炉。字画中的诗词,往往代表主人的心声。一句好诗,能表现作者的内涵和学养;一句好诗,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画中的书法,亦影响画面至大。书法不精的画家,大多不敢题字,虽然仅具签署,亦可窥其功底一二。而印上的文字,有时影响字画甚大。从印文中也可看到作者的心态,或当时的环境。好的印文,配以好的雕刻刀法,盖在字画上,使作品更添光彩。
(2)中国画欣赏的三个阶段。
中国画欣赏需要经过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三个阶段。
①审美感知。审美感知就是要求人们直观地去感知审美对象,即绘画作品本身,可以去感知作品上画的是什么,画得像或是不像,色彩是鲜明的或是灰暗的,线条是流畅的或是笨拙的,表现手法是工笔的或是写意的,等等,总之要自己亲自平心静气地进行直观的感受。
②审美理解。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审美理解。即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和思考,把握作品的意味、意义和内涵。这种理解包括对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理解;对作品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主题的理解;以及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的理解,等等。
可以一步一步地想下去:作品画的内容要表现什么?是怎样表现的?所采用的艺术手段是否恰当?能否充分地表达出主题?作者的心思是热情地歌颂或是辛辣地讽刺?画面的情调是深沉或是豪放?是乐观或是悲伤?等等。
③审美创造。指通过审美的感知和审美的理解,在对绘画作品审美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通过自己积累的审美经验、文化知识、生活阅历等进行丰富的联想、生发开去,再创造出一个新的意象来。这样,你才真正获得了启迪和教育,欣赏中国画才获得了真正的意义。
6.2.3中国的戏剧
1.中国古典戏剧的基本形式
(1)宋元南戏。
宋元南戏大约产生于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浙江的温州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是戏曲的成型时期。
(2)元代杂剧。
元代杂剧也叫北曲杂剧,元代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阳一带。盛行于元代,元代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以至单从诗体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
(3)明清传奇。
明清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成的戏曲形式。它产生于元末,在明初流传,到了明嘉靖年间兴盛,至万历而极盛,并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号称“词山曲海”。
(4)清代地方戏。
清康熙末叶,各地的地方戏蓬勃兴起,被称为花部,进入乾隆年代开始与称为雅部的昆剧争胜。至乾隆末叶,花部压倒雅部,占据了舞台统治地位,直至道光末叶。这150多年就是清代地方戏的时代。1840-1919年的戏曲称近代戏曲,内容包括同治、光绪年间形成的京剧及20世纪初出现的一段戏曲改良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戏曲便进入现代戏曲时代。京剧的形成是清代地方戏发达的结果,而京剧成为全国性的代表剧种后一点也没有压抑地方戏的发展。从清代地方戏到京剧,是中国戏曲极度繁盛的时代。
2.中国戏剧的剧种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比较流行着名的剧种有: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粤剧、庐剧、徽剧、淮剧、沪剧、吕剧、湘剧、柳子戏、茂腔、淮海戏、锡剧、婺剧、秦腔、碗碗腔、关中道情、太谷秧歌、上党梆子、雁剧、耍孩儿、蒲剧、陇剧、汉剧、楚剧、苏剧、湖南花鼓戏、潮剧、藏戏、高甲戏、梨园戏、桂剧、彩调、傩戏、琼剧、北京曲剧、二人转、二人台、拉场戏、单出头、河北梆子、漫瀚剧、河南坠子、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评弹、单弦、山东快书、山东琴书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1)京剧。
①京剧的起源与发展。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于1840年前后形成于北京,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是中国的“国粹”。
孕育期。清初至乾隆年间,京城戏曲舞台上先后盛行昆曲、京腔(青阳腔)、秦腔等戏剧。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众多徽班先后落脚京城,当时的“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调外,昆腔、吹腔、四平调、梆子腔亦用,可谓诸腔并奏。后来,又形成了徽、秦两腔融合的局面,徽戏艺术进一步发展。乾隆末年至道光年初(1821年),汉剧名家纷纷由湖北进入北京,分别搭入徽班演唱,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区语音特点,而易于京人接受。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形成期。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1860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汇合各类戏剧艺术特色的京剧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越了徽、秦、汉三剧中的任何一种。行当也大体完备,并形成了一批京剧剧目。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为京剧形成初期的代表,时称“老生三杰”或“三鼎甲”。他们在演唱及表演风格上各具特色,在创造京剧的主要腔调西皮、二黄和京剧戏曲形式上,以及具有北京语言特点的说白、字音上,作出了卓越贡献。
成熟期。1883-1918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和孙菊仙。其中谭鑫培在艺术实践中广征博采,借鉴昆曲、梆子、大鼓及京剧青衣、花脸、老旦各行,融于演唱之中,创造出独具演唱艺术风格的“谭派”,形成了“无腔不学谭”的局面。汪桂芬则演唱雄劲沉郁,悲壮激昂,腔调朴实无华,有“虎啸龙吟”的评道,有“长庚再世”之誉。孙菊仙嗓音洪亮,高低自如,念白不拘于湖广音和中州韵,多用京音、京字,听来亲切自然。表演大方逼真,接近生活。
咸丰十年(1861年)京剧开始进入宫廷演出。后来,京剧名家不仅入宫演唱,而且还当京剧教习,向太监们传授技艺。自此,清宫掌管演出事务的机构“升平署”,每年均选着名艺人进宫当差。由于慈禧嗜好京剧,加之京剧名家频繁在宫中献艺,声势日强。上述名家,在继承中有创新发展,演唱技艺日臻成熟,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