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巴利语系佛经。该经流传在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老挝、印度、泰国和中国云南的傣、布朗和德昂等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上座部佛教的经典。现存的最完善版本巴利语大藏经,是1954-1956年间缅甸政府召集的第六次结集时勘定的。
②汉语系大藏经。该经流传在中国和韩国、日本、越南等国。主要内容为翻译印度的佛教经、律、论和中国、朝鲜等国僧人的撰述。汉语系的佛经大部分是从梵文译出的,一部分是从巴利语或西域语言(胡语)译出的,版本甚多。
③藏语系佛经。该经流传在中国藏、蒙、土、羌、裕固等民族及尼泊尔、不丹、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内容分为甘珠尔、丹珠尔、松绷三大类。甘珠尔又名正藏,收入律、经和密咒三个部分;丹珠尔也称续藏,收入赞颂、经释和咒释三个部分;松绷即杂藏,收入藏、蒙佛教徒有关着作。
佛教典籍分为经、律、论三藏。“藏”的原意是可以盛放东西的竹箧,有容纳、收藏的含义,佛教用以概括全部佛教典籍。经是释迦本人所说的教义;律是佛陀为教徒制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及其解释;论是为阐明经、律而作的各种理论的解释和研究。
(2)佛教教义。
①四谛。即苦、集、灭、道四大真谛。谛意为永恒的真理,“四谛”是人生一切烦恼的总和,“苦”是“四谛”的核心。苦谛讲人在世间有所谓“八苦”,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或称五蕴取)。苦难(苦)及造成苦的原因(集),无苦境界(灭)及达到途径(道),是释迦牟尼创教初期教义的最主要的内容,是佛教的人生哲理。
②八正道。“八正道”,亦称八圣道或八支正道,也称八中道,是由凡入圣的正确的道路。
它是指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人们如果按照上述“八正道”来观察、思考、说话、行动和生活,就可以由“迷”转“悟”,达到无苦境界。
③十二因缘起。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都是处在因果关系之中的。十二因缘起说将人生分为十二个环节,过去二因(无明、行)造成现在五果(识、名色、六处、触、受),现在三因(爱、取、有)造成未来世二果(丰、老死),生而复有老死构成未来世之苦。
这种三世、两重、十二因缘起的生死轮回之苦的根源是过去世的无明、行二因。佛教以此教导人们去恶从善、积德行善,以求得解脱。缘起因果报应轮回说是佛教宇宙观、人生观和宗教实践的理论基础。
④五蕴说。五蕴说认为一切众生乃至整个世界都是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组成的,聚散生灭,变化无常,既无绝对的主宰者,也不存在一个常住实体。五蕴说是原始佛教的出世宣传的哲学基础和依据。
⑤四法印。四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再加上一切皆苦,也称为四法印。
只有符合法印的学说才称得上佛教学说,它是用以印证佛教学说的标准。
⑥业报轮回。按照善恶罪福的业报法则,有情(众生)流转在“六道”之中,即天道(天界众生)、人道、阿修罗道(一类专与天神战斗的恶魔)、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形成六道轮回。
释迦牟尼所创立的原始佛教教义,具有反婆罗门传统的、主张四姓平等的进步性。
3.中国佛教宗派
(1)汉传佛教。
汉传佛教在中国化与世俗化的过程中逐渐在中原地区形成了八大派别,分述如下。
①天台宗。该宗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宗派之一,创始人是陈隋之际的智钑。因其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天台宗以《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根据。智钑注有《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法华文句》,被奉为天台三大部。其判教,主张“五时八教”,把自己信奉的《法华经》列为佛的最高最后的说法。其教义主张一切事物都是法性真如的显现,以中、假、空三谛圆融的观点解释世界。
②三论宗。此宗以鸠摩罗什译的《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为依据,故名三论宗。
又因其阐扬“一切皆空”、“诸法性空”而名空宗或法性宗。三论宗祖庭为南京栖霞寺,另外,陕西西安的草堂寺也是该宗的发源地之一。
③唯识宗。唯识宗又称为法相宗、慈恩宗、瑜伽宗。以唐代玄奘为宗祖,奉玄奘译的《成唯识论》为经典,依五位百法,判别有为、无为之诸法,主张一切唯识之旨的宗派。祖庭在陕西西安的大慈恩寺。
④华严宗。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以陕西西安的华严寺为该宗的祖庭,此宗依《华严经》立名,故称华严宗。
⑤律宗。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因道宣住终南山,故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该宗祖庭为西安的净业寺。
⑥密宗。8世纪时印度的密教,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祖师传入中国,从此修习传授形成密宗。此宗依《大日经》、《金刚顶经》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本尊法。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因此称为密宗。此宗祖庭在西安的大兴善寺。
⑦净土宗。净土宗,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念佛法门,故名。净土信仰是佛教的基本信仰,大乘各宗多以净土为归。佛法西来,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建立莲社,提倡专修该往生净土的念佛法门,又称莲宗。唐代善导大师也是净宗重要倡导与推动者,被奉为净宗第二代祖师。该宗祖庭为太原玄中寺。
⑧禅宗。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禅宗祖师会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求达到这种境界,这又称开悟。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禅宗祖庭为河南少林寺。该宗是目前中国佛教各宗派在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一派。
(2)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主要有五大教派,即宁玛派、噶丹派、萨迦派、噶举派和格鲁派。其中格鲁派势力最大。
①宁玛派。“宁玛”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古”、“旧”,所谓古,是说它的教理是从公元8世纪时传下来的,历史悠久;所谓旧,是说它的一些教义教规是以古时候吐蕃的旧密咒为主。
该派的僧人都戴红色僧帽。在藏传佛教各派中历史最久,形成于公元11世纪。
②噶丹派。创建于1050年。15世纪格鲁派兴起后,原噶丹派僧人和寺院,都改宗格鲁派,噶丹派从此在西藏社会上消失。
③萨迦派。萨迦派因地处西藏萨迦而得名。又因该派的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条,故又称“花教”。
④噶举派。噶举派形成于藏传佛教“后弘期”,由玛尔巴开创。藏语“噶举”中的“噶”字本意指佛语,而“举”字则意为传承。故“噶举”一词可理解为教授传承。该派注重密法,不重经典。其远祖玛尔巴、米拉日巴等人修法时,皆穿白色僧衣。
⑤格鲁派。藏语格鲁意即善律,该派强调严守戒律,故名。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创教人宗喀巴,原为噶丹派僧人,故该派又被称为新噶派。格鲁派既具有鲜明的特点,又有严密的管理制度,因而很快后来居上,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派别之一。格鲁派是藏传佛教各大教派中最后兴起的一支,在公元15世纪时才兴起。它一兴起就迅速取代了其他各教派的地位,成为后期藏传佛教的唯一主角,在西藏社会发展史上,它具有任何教派都无法达到的重要地位。学修并重、讲修并重的学风使其成为藏传佛教中影响最大的派别。由于最晚出现,它几乎吸取了以前诸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的各种教法,如有名的萨迦十三金法,噶举的大手印,宁玛的密修马头明王,噶当的十六明点,夏鲁的时轮金刚,觉域的断法教授,等等。
(3)上座部佛教。
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信仰的上座部佛教属于小乘佛教派系。
云南上座部佛教分为几个宗派。在西双版纳的属润派,其内部又分为摆坝(山野派)和摆孙(田园派)两支派。在德宏和临沧一带的分为摆庄、多利和左抵等派。各派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戒律方面。摆孙、摆庄戒律较宽,寺院建于村内热闹地带,僧侣和信徒人数较多;摆庄派的一般僧侣可食肉、吸烟、乘车骑马、自由出入民家。摆坝、左抵、多利戒律严格,僧侣衣食简朴清苦。摆坝派僧侣原来隐居山林,终生独处。左抵派僧侣皆集中一处,由大佛爷率领过着集体而定期流动的生活。左抵、多利两派由于禁止杀牲食肉,信徒皆不饲养猪、鸡。
4.佛教与中国文化
佛教的哲学思想和艺术形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有别于印度佛教文化的中国佛教文化,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佛教与中国哲学。
在中国文化史上,虽然在春秋时期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盛况,但汉魏之后,真正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的,乃儒、释、道三家。
如果不了解佛教,就无法对中国文化有全面的认识。如魏晋玄学,便深受佛教般若思想的影响。般若典籍谈空说无,正是玄学所崇尚的境界。故在南北朝时期,般若经典的翻译及弘扬成为热潮。而隋唐哲学的内涵主要是佛学,如果离开佛学思想,隋唐时期的哲学史将乏善可陈。
早期的儒家思想比较富有生活气息,发展至宋明理学,则将重点落实于心性。关于心性的内容,是早期中国哲学的薄弱之处。虽然孟子及《易经》有所涉及,但总体较为单薄。
而佛教的大、小乘经论,对心性都有着丰富且深入的阐述。需要说明的是,佛教对于心性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建树,更落实于具体修行中,尤其是禅宗,特别重视心性的参悟。
宋明以来的唯心主义思想几乎都从佛教哲学中吸取营养。程颐、朱熹的程朱理学借用了华严宗的某些命题;陆九渊和王守仁的陆王心学则吸收了禅宗的某些思想,因而有人说,宋明理学是戴着儒家帽子的和尚,表面为儒家,内涵却是佛家。且不论宋明理学的兼收并蓄是否成功,其深受佛教之影响,却是不争的事实。及至清末民初,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杨度等维新人士,以大乘佛教慈悲济世的大无畏精神从事救亡图存、维新改革,虽然他们的政治改革失败了,但志士们的哲学思想却影响了数代国人。而在他们的思想中,又有相当部分是源于佛学。谭嗣同的《仁学》是受到华严及唯识思想的影响,开卷即言“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以为“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康有为的《大同书》则受到佛教无我思想的影响,立志打破社会各阶级的界限。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汉唐以后的中国哲学史,根本就离不开佛教思想史,中国佛教思想史是中国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佛教与中国文学。
佛教对中国文学影响也十分广泛。首先以题材而论,历代描写佛教的诗文不计其数。从全唐诗来看,共收唐诗约5万首,其中与佛教有关的诗占了近1/10。这些诗,赞美佛寺风光,歌颂僧俗友谊,有不少写得相当精彩和生动。唐宋以来,名僧的社会地位很高,文人纷纷为他们树碑立传,留下许多渗透佛理的散文。其次,以艺术风格而论,由于佛教追求自我解脱,主张离尘出世,至禅宗而宣扬心中求佛,使文学界形成一种清淡悠远的艺术流派。他们在美学上追求“韵外之致”、“言外之意”。唐代诗人王维、韦应物奉佛最盛,这种风格也体现得最明显。即使是其他流派的作家,其世界观和创作实践都不同程度地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如王勃、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以及宋代的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等,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文学作品代表着作者对世界的观察、心得及生活积累,同时也是作者思想境界的反映,精神信仰的折射。因此,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佛理,流动着禅意。如果不了解佛教,就很难透彻这些作品的底蕴。再次,以诗歌理论而言,唐宋以后,主张“以禅论诗”,讲究诗歌创作要“物象超然”、“意境空蒙”,认为“说禅作诗,本无差别”。宋代张汝勤甚至在诗中说:“学诗如学禅,所贵在观妙。肺肝剧雕镂,乃自凿其窍。冥心游象外,何物可供眺。
空山散云雾,仰日避初照。旷观宇宙间,璀璨同辉耀。但以此语悟,而自足诗料。持以向观空,无心但一笑。”类似的主张,非止一端。最后,以创作队伍而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和尚诗人,史书上称作“诗僧”。着名的如唐代诗僧寒山、皎然、齐己、贯休,都有诗集留传后世。宋代重显、文莹、祖可、惠洪,及至清代八指头陀,近代苏曼殊等,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3)佛教与中国艺术。
佛教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的。佛教的传入和佛教造像的盛行,极大促进了中国雕塑、建筑、绘画艺术的发展,其中,尤以雕塑领域更为突出。存世作品中,佛教造像不仅数量众多,更有着令世人瞩目的艺术价值。如果没有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等众多石窟中数以千万计的佛教造像,没有巍峨梵宇中的诸佛菩萨,中国雕塑史也绝不会像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么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