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陶弘景、孙思邈是其杰出代表,葛洪着述除《抱朴子内外篇》116篇外,还有《医匮药方》100卷,《肘后药急方》4卷,在医学方面,他坚持预防医学思想,对症状学和治疗学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另外他还撰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和《叙录》,共载药物730种,还撰有《药总决》五卷,《养性延命录》,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医药和养生资料。孙思邈,将道教方术与中医药学结合,在导引、服气、金丹、服饵、按摩、饮食起居等方面对养生学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整理研究《伤寒论》,正确阐发了许多营养缺乏病的防治问题,他特别重视妇科和儿科,主张独立设科,奠定了妇科、儿科发展的初步基础。他对甲状腺肿大和脚气病等具有独到的见解,总结了许多医疗技术。他在药物的采集和应用方面,更有突出的成绩,被后世称为“药王”。总之,道教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上有它的独特作用,并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科技方面的宝贵遗产,这在世界宗教史上是罕见的现象。
(2)道教丰富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宝库。
唐代着名道教学者司马承祯和唐末宋初道学家陈抟的理论对宋明理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司马承祯撰有着作十余种,《作忘论》等篇融合儒释思想,提出守静去欲理论。他运用儒家的正心诚意和佛教之观、禅定学说,来阐述道教的思想,其中心就是守静去欲,物我皆忘。陈抟着作十余种,现存《〈正易心法〉注》和《易龙图序》。他吸收了我国古代数学成就,参照我国农历四季变化规律,将后天八卦与“生数”、“成数”、“五方”、“五行”思想结合起来,运用天地、阴阳、奇偶等数学形式,以“九官”配以“五方”、“十二支”、“四季”、“八卦”等说明万物的生成与变化,并据此提出了宇宙生成论,这一理论成为理学的思想渊源之一。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就直接来源于陈抟的《五极图》。南宋着名理学大师朱熹,对道教经典也下过许多收集整理和研读功夫,他曾托名空同道士邹诉,为《参同契》作注,自谓“清夜眠斋宇,终朝读道书”。他把道教的宇宙生成论和守静去欲思想同儒家的纲常名教和佛家哲理相结合,从而构建了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可以说,宋明理学是儒、释、道三家互相渗透的结晶。
(3)道教对中华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形成影响深远。
一方面,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历史上许多道教徒为了得道求仙,自觉抛弃人世间的一切物质享受和功名利禄,甘于恬淡朴素的生活,安贫乐道,刻苦磨炼,主动忍受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和磨炼。这种传统通过具有民族风格的宗教形式,长期传播于社会,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和民族性格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另一方面,道教是以长生成仙为最终目的,因此它竭力倡导重生、贵生、热爱现实的人生。《抱朴子内篇》卷十八《黄白》篇引《老子》西升经称“我命在我,不属天地”。鼓励人们积极征服自然,努力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这种思想经过道教的长期宣传,深入人心,不能不影响到中国人民族气质的形成。不仅如此,道教还奉行《道德经》里“知常容,容乃公”的准则,主张宽容、谦让、虚怀若谷,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这种文化心理的发扬,形成了中华民族包容的文化,使之能够经久不衰,而且越来越繁荣昌盛。
(4)道教文学艺术就是以宣传道教教义、神仙长生思想及反映其宗教生活为题材和内容的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作品。
文学艺术可以扩大道教的社会影响,进而提高道教的宗教素质。反过来,道教的神仙信仰也给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不仅有些道经本身就是文学作品,而且道教中的音乐、宫观建筑、神仙图像等,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以道教和神仙为内容的作品不可胜计,从中也可以看出道教与文学艺术的密切关系。从晋朝王璞的《游仙诗》为标志,游仙、升天一类的题材内容在古代诗歌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因而唐朝诗歌中有神仙诗一门。唐宋词的一些词牌也由此得名,黄升在《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指出:“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则言仙事,《女冠子》则叙道情,《河渎年神》则咏祠庙”。元杂剧中更有大量的神仙道话剧,如《马丹阳三度任风子》、《西华山陈抟高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分别写高道与神仙的故事,后人对元杂剧的分类中特别分出了神仙道化这一类。同时,《封神演义》、《西游记》及民间广泛流传的“八仙故事”等,都直接以道教神仙活动为题材。
道教的成仙思想和仙界构想,刺激了作家和艺术家们的想象力,对文人人格的塑造有不可忽略的影响,从而丰富了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色彩。老子、庄子的批判精神被一些人所继承,李白就公然宣称“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当然,更多的是乐天安命,顺乎自然的人生态度。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固然是对污浊官场的反抗,但更重要的促成因素,还是他所取向的老庄哲学,《归去来兮辞》集中表现了这种思想感情。
(5)道教对于中国古代民俗的影响尤为广泛、深刻,有些影响甚至延续至今。
不少传统节日渗入道教内容,许多道教神仙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文昌帝君、关圣帝君等在民间有普遍信仰,给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以深刻的影响。对城隍、土地、灶君之崇拜和祭祀,几乎遍及全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乃至各家各户。这种信仰就其源头说也许是出自原始宗教的地神崇拜,但后来都成为道教低层神灵,中国的老百姓,不管信仰道教与否,对这些神灵大都很恭敬,祭拜也颇殷勤。在一些较偏远的地区,至今有些家庭的灶台上还贴着诸如“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的条符。每逢年末岁首,道教对于民俗的影响表现得更明显。春节是中国人最大的传统节日,在这传统节日里,从喜庆娱乐到饮食、祭祀,集中体现了中国民间风俗和传统文化的特点,节日到来之前,很多人就会贴门神、灶马,画桃符、钟馗,迎赵公元帅,十分热闹。此种习俗,自宋一直延续到近现代,有些甚至延续至今。其中门神、灶马、桃符等,均出自道教。
(6)道教保留至今的图画、雕塑、建筑、音乐也对传统艺术有很大影响。
从有着录的绘画来看,早在三国时就有以道教为题材的画,如杨修画的《严君平卖卜图》,但最有名的大约是唐朝画家吴道之的《八十七神仙图卷》,流传至今,经徐悲鸿、张大千鉴定为真迹,认为是国宝。还有不少道教壁画展示出相当高的艺术水准,代表作有泰山岱庙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和山西永乐宫的多幅壁画。道教的雕塑也有较高艺术水平。福建泉州清源山的老子雕像,四川大足县的道教石窟造像,都是美术雕塑的瑰宝。而且,道教宫观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五岳的道教宫观,尤其是武当山的宫观建筑群,都是国家保护的文物,也成为大家熟知的旅游名胜。此外,现存道教斋礁仪式中的音乐,是一种“活化石”,与我国的传统戏曲有着血肉联系。现在各地道士唱诵的道曲,都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戏曲随时代变化而变化,而宗教音乐师徒相传,变化较少,得以保存地方戏曲的早期特点。
至今江浙一带道士用昆曲,粤港一带道士用粤剧,四川城山道士用川剧高腔,成为民族传统音乐的一朵奇葩。
5.道教的礼仪
在日常与道士、道门、道观等交往时,必须了解道教的有关礼仪。
一是和道士打“招呼”的礼仪。同道士打招呼,不能用佛教的“合十”礼仪,而要用“拱手”礼仪,即两手抱拳行礼。
二是烧香的礼仪。各地道观习俗略有不同,有的地区,可以在神坛前燃烛烧香和焚化纸制“元宝”,有的地区,则只允许烧香祀神,而没有燃烛等其他习俗。绝大多数宫观都不允许在观内燃放烟花爆竹。
二是叩首礼仪。重大的道教醮仪,主祭道士都用中国传统的三跪九叩仪。中国幅员广大,各地叩首的方式不尽相同,每次跪叩的次数也无一定之规。如果入门问禁,入乡随俗,可以在神坛前行鞠躬礼。
道观是道士生活、修道和举行各种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无论道内道外,都要保持道观的清净、整洁和庄严,切忌有任何不合禁戒的言行。如进入道观,应当衣冠整齐,注重形仪,不可光身赤脚,也不可高声喧哗。特别是全真道士茹素吃斋,入全真道观绝不能夹带荤菜。
正一道道士平日可以吃荤,唯逢斋必须吃素,因此,在香期内入正一道道观,也不能带入荤菜。
3.2.2中国的佛教
1.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说法有八种之多。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年)的白马驮经说。近年来,中国佛教协会确定将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伊存授经的传说视为佛教传入中国中原地区的标志,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佛教由于传入时间、路线、民族等因素不同,形成上座部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几个传承系统。
(1)上座部佛教。
公元前3世纪中叶,印度阿育王之子摩哂陀长老往锡兰传教,佛教在锡兰迅速发展。
公元前l世纪,大寺派长老将巴利语三藏用僧迦罗文记录成册。5世纪,觉音论师于大寺对巴利语三藏进行注释,奠定了南传佛教的基础。大约到14世纪,缅甸、泰国、高棉、寮国等,已经完全变成以锡兰为传承之上座部佛教影响地区。19世纪,上座部佛教在锡兰分裂为瞿罗派、阿摩罗普罗派等派别;在缅甸分裂为善法派、瑞琴派及门派等;在泰国、高棉、老挝则分裂为法相应派和大部等派别。
在7世纪就有上座部佛教从缅甸传入我国云南边境地区,后来情况不明。11世纪后期,普甘王朝重兴佛教,上座部佛教再度从缅甸传入云南边境地区。此后不断发展,1277年始有傣文的贝叶经出现。云南上座部佛教有傣族、布朗族、景颇族、佤族、德昂族、阿昌族共6个民族信仰。主要派别有:润派、摆庄派、觉囊派、觉域派、希结派、霞鲁派、郭扎派、多利派、左抵派。所用经典系巴利语三藏的傣语译本,重要部分有傣语翻译。此外,傣语和布朗语的佛教注疏和着述也不少。
(2)汉传佛教。
从东汉以后,印度大小乘佛经不断传入中国中原地区,译成汉语。魏晋时期盛行老庄玄学,佛教大乘般若学说在思辨方法上与玄学相似,所以很快风行起来。南北朝时期,后赵石勤、石虎,前秦苻坚,后秦姚兴,梁武帝等君王大力支持佛教。同时教内出现佛图澄、道安、鸠摩罗什、慧远等高僧大德,讲经说法,着书立说,翻译经典,影响很大。当时出现了许多以研究一部或几部佛典为中心的佛教学派,如《大涅涅经》、《成实论》、《十地经论》、《百论》等。它们为后来中国佛教宗派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南北朝虽然发生了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两次灭佛事件,但从总体来看,佛教已经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之中。
佛教经过南北朝时期的普及发展,为隋唐时期佛教中国化提供了基本条件。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也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一个兴盛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高僧大德,如鉴真和尚、一行禅师等。玄奘法师更是一位杰出人物,他置生死于度外,从印度取回了大量的经卷进行翻译,是着名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佛教经过长期与中国文化思想和社会习俗的融通、综合,形成了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派,主要有天台宗、净土宗、华严宗、禅宗、律宗、唯识宗、三论宗、密宗共八个宗派。
中国汉地佛教发展到唐朝到达鼎盛时期,但自唐武宗灭佛后,开始衰退,可以说自此以后中国佛教没有突破性的发展。宋以后,佛教各大宗派逐步走向融合。直至今日各派很少有门户之见。晚清出现了以杨文会为代表的居士佛教。
中国是北传佛教的中心。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以中国佛教为祖庭。中国是唯一一个世界三大语系佛教俱全的国家,佛教已经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是佛教的一支,主要流行于我国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甘肃、内蒙古、新疆等省区及尼泊尔、蒙古、哈萨克斯坦、印度等国家。7世纪,佛教最初从中国汉地和印度传入藏族地区。佛教传入后与当地苯教发生激烈冲突,而两教在相互斗争中也相互吸收。此后不断发展,1l、12世纪,形成带有藏族地区特色的藏传佛教。它把以释迦牟尼名义编述的大小乘佛法统称为显教,以法身佛大日如来所说的教论称为密教。所据经典有:《大日经》、《金刚顶经》、《现观庄严论》等显密经典。藏传佛教也分不同的宗派,主要有宁玛派、噶丹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它们虽然各有特点,但教义上基本是把显、密二教结合起来,提倡显、密兼学兼修。藏传佛教由于莲花生大师、阿底峡尊者、八思巴帝师、宗喀巴大师等人的努力,发展迅速,影响深远,成为藏族人民灿烂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佛教经典与教义
释迦牟尼时代并无文字记载的佛教经典,释迦牟尼涅盘后大弟子迦叶在王舍城举行第一次结集,编成了最早的佛典。但古印度梵文经典因历史的原因,仅有极少量残存。
(1)佛教经典。
现存佛经按语系划分,一般认为有以下三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