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利于促进高校自身的改革和发展
高校参与合作办学,能加强学校与企业界、科技界的联系,广泛听取他们对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招生专业的意见;能使学校、企业的设备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以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能使高校开发性科研工作更有针对性,有利于实现学校科技成果的转让和有偿服务。合作教育也是提高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合作教育提高了教师的工程技术水平;为学科建设、教学改革注入了活力;改变了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单一的局面;增强了服务于经济建设主战场的能力,同时也为办学吸纳了资金。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校与产业界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互依存,在市场竞争中共谋发展的长期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措施,是利用高教界、产业界的力量和优势共同办学的优选模式和有效法径。合作办学还有力地促进了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化;有力地促进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科技工作的健康发展。走产学研合作办学的道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攻关是值得我们探索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校企双方专业水平
从宏观上讲,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主要取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程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的投入与学校的发展、规模、质量的矛盾日益突出,单一依靠国家投入的办学体制已经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争取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必须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方筹集办学资金,以提高办学效益。同时,产、学、研合作教育能弥补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投入的不足,可避免重复投资,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基础性学科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上去,既提高了有限资金的利用率,也增强了办学实力,使学校的办学效益明显提高。由于产、学、研合作教育和有些教学活动在企业进行,因此要求教师必须熟悉企业的仪器设备、技术开发与生产经营情况。这样,既为教师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及提高自身教学科研水平提供了机会,也为青年教师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了解生产实践、增强工程意识提供了机会。另外,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实践教学指导,有助于他们了解教学的有关要求,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有助于企业更加有效地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有助于选用人。总之,通过产学研合作办学,高等学校能够比较深入、真实地了解社会的需求,增强与之相适应的主动性;能够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的人才;能够使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计划、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贴近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能够推动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师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产学研合作教育还会带动科研等方面的合作,增强学校办学活力。
(四)有利于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利用产学研合作的条件转换机制,加速实现后勤社会化。学校后勤建制必须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竞争力的后勤经济实体,并逐步与学校脱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后勤社会化。后勤社会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校将后勤企业化或与社会企业相结合。目前,在这个结合和转化过程中,后勤功能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但在资产上与学校规范分离则有一定的难度,仅靠学校内部体制很难完善。因此,必须转换机制,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的合作,利用社会的力量,通过采取社会融资等方法,进行市场化运作,产、学结合就是一个有效手段,从而达到具有社会化意义的规模经营、参与竞争、规范管理、提高效益的目的。其二,规范分离,促进校办产业良性发展。目前,高校产业中校企不分、权责不明等是阻碍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中国加入WTO后,高校产业又将受到国外企业的极大冲击。校办产业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严格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只有这样,高校产业的技术优势才可以充分发挥,才能使不断创新的技术转化为产品,推向社会。解决这一问题,较好的方法就是学校通过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结合,在校区外建立独立的产业园区,把高校企业从学校校园中分离出去。这样既解决了校内土地紧张、校企不分、校办企业办不大等诸多问题,又解决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冲突,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其三,调整结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如可以聘请研究所和企业的专家来校兼课;学校还可以派教师去社会挂职、去企业兼职,这有利于组建一支产学研相结合的师资队伍,调整师资队伍的结构,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社会合作与交流之桥”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一是强调“一线”,二是强调“应用”,三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是就业,他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等教育应站在时代前列,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足够数量的合格人才,造就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具有开拓能力的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理论在新时期的丰富和发展。贯彻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思想与走产学结合道路的实践证明,实施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促进了高等教育专业改革和建设,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了“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促进了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办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管理的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就业,促进了高等教育良性发展。因此,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已成为发展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在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注意。
(一)注意摆正高校和企业和中小学的关系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实施的。学校是国家专门设置的教育部门,他的目标和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大量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企业则是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的经济部门,他的目标和任务是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为国家和社会创造财富。企业是根据自己需求来培养人才的,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主动把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所以,在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高等院校要注意摆正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明确合作培养人才的主体应是学校而不是企业。
高等教育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高等院校只有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才能了解企业需求,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只有实行产学合作,才能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优化育人过程,提高教育质量。企业只有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才能有效地实现与学校教育的对接,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校企双方共同的需求,是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的动力源泉。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主动把握合作的方向,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找准合作双方的结合点,实现高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
过去,相对于中小学的需求来说,师范生的数量较少,师范院校尤其是高师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高师院校如同教师的生产地,而中小学则是被动接收的消费地,不太具有主动选择师范生的权利。这种关系造成了高师院校的高高在上,对于中小学的发展很少关注,缺乏主动沟通交流的意识和策略。虽然,时过境迁,但原有的心理受到惯性的驱使依然一定程度地存在,以致或多或少地对当前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产生不良影响。然而,现在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小学对于师范生的需求越来越小,对于师范生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些中小学选择的正是自己所认为的优秀学生。如果高师院校没有和中小学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没有真正了解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没有通过互动而影响中小学校长和老师的教育观念,那么他所进行的教师教育必然具有一定理想色彩,所培养的师范生往往由于专业素养不过硬、不太适合中小学领导的“口味”,而惨遭淘汰,这所师范院校也会随之带上“就业困难户”的沉重高帽而举步维艰。因此,从师范生就业的现状来说,当前的高师院校一定要加强与中小学的互动。而互动的前提就是要认识到:市场经济下,中小学已经变成了师范院校的“顾客”。
(二)注意找准校企合作的结合点
高校和企业是两类相互独立的、各不相同的社会组织,具有各自独立的法人地位、目标、任务和利益。双方的结合点在哪里?靠什么把他们联结在一起?这是高等院校实行产学合作、校企合作必须搞清楚的问题。实践表明,维系两者联结的纽带只能是技术和人才。校企双方要最大化地实现各自的目标、任务和利益追求,必须有能满足各自活动的要素,并须有能把要素有效结合起来的机制,而只有技术和人才是两者共同的、必须的构成要素。高校产学研结合的着眼点在于建立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经营及科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校要利用科技优势,主动、热情地为企业服务,成为企业的良师益友,使学校的培养形式和实训空间的拓展与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让企业欢迎学生,让学生学有所获。合作企业虽有一定的利益驱动,学校仍需与企业谦虚相处,不断促进双方的了解与信任,以使合作长期、稳定、和谐、健康地发展下去。校方必须善于发挥自身技术和人才优势,争取主动,在产、学合作中扮演主角,靠校方的主动带动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从而激发企业的积极主动性,最终使企业走上产学合作的正常轨道,并持续受益,达到双赢。只有坚持互惠互利,校企双方的合作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