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复制的——资源独特
“今年年初,我市与张裕公司一举签下6万亩酿酒葡萄收购订单,我们要乘势而上、借势发展,全方位规划发展国际酿酒葡萄基地的宏伟目标。”新闻发布会上,青铜峡市市长冀晓翀的一席话,令在场媒体记者无不“蠢蠢欲动”。
青铜峡能否建成国际酿酒葡萄基地?记者采访第一站自然是自治区林业管理部门。“尽管随着人们健康生存目标的不断提高,国内外葡萄酒销量日益增大,然而酿酒葡萄原料却愈来愈稀缺,我国贺兰山东麓自然越来越成为商家抢手的‘热地’和令人眼红的‘宝地’。”宁夏林业厅经济林中心主任赵世华语出不凡。
根据赵主任的介绍,以贺兰山东麓中心区域典型地带的青铜峡市来看,这种“热”与“宝”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独特资源的不可复制性。这里的自然资源优势比较突出,无论亚洲,还是世界,这里都是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原料的。土壤:沙壤土,淡灰钙土;降雨量:年均190毫米以下;光照:年均2000多个小时(新疆温差太大,所产葡萄糖度太高)。这里气候土壤条件比美国加州地区、法国波尔多地带更具优势。一句话,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
第二,多年来,这里所产原料得到国内外葡萄酿酒企业的青睐。10多年前,张裕、王朝和长城等国内大型葡萄酒生产企业90%、70%和50%的优质原料来自贺兰山东麓。亚洲德龙集团2004年在贺兰山东麓建设了10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张裕公司今年2月,与青铜峡市正式签订葡萄酒基地框架协议,并与银川高新技术开发区共同投资建设年产2万吨的葡萄酒加工企业(销售公司设在青铜峡市)。
第三,所产葡萄酒得到国内外专家的普遍认可。在一年一度的青铜峡葡萄酒节上,法国国家原产地命名局局长助理弗朗索瓦先生品尝宁夏干红后,高度评价道:“这是我在中国喝到的最好的产区酒。”澳大利亚斯沃尔斯大学葡萄酒学院院长理查德·斯马特先生也认为:“贺兰山东麓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优质葡萄酿酒产区。”
经过对赵世华主任20分钟的访谈,前一天冀市长慷慨激昂的发言似乎变得更加有理有据:“今年伊始,青铜峡市将按照市场引导、政策扶持、政府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和高起点规划、区划布局、标准化生产的原则,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建设的方针,利用3年时间规划建设17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
不可思议的——扶持力度大
“为了实现17万亩建设规划,为了不让6万亩订单成为白纸,青铜峡市政府职能面对巨大挑战。”在青铜峡市民政局4楼,记者见到了成立不到1年的市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办公室主任潘永祥。简陋的办公室里,十几个人正在埋头工作,满眼的微机、报表和数据。
潘主任个儿大,嗓门儿也大:“农业毕竟是弱势产业,拓展新项目、新工程初期政府必须大力扶持才行。扶持,谈何容易。工业上项目,划块地,给给政策、免免税就行了。发展现代农业不行,想让农民跟着你走,得让他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最实惠的东西。”潘主任打开自己的电脑,敏捷地调出一组数字,“你看,为完成张裕公司3年6万亩收购合同订单,2009年全市要新增2.3万亩酿酒葡萄种植面积,我市几百名干部倾城出动,时间限定——3个月,资金投放划定——3.5亿,目标确定——让5个乡镇50个行政村的3548个农户家家搭起葡萄架子。”做什么需要投几个亿?“需要投入培训指导的人力,搭葡萄架子的物力,买种苗、化肥的资金。”说着,潘主任递过来薄薄几张纸,上面清晰地写着:第一,加大贷款扶持力度。市政府出台政策规定,凡与张裕公司签订合同在种植基地新植葡萄的农户,均可提供抵押,由市政府出资在各信用社实行贴息贷款,即每亩贷款数额800元,政府贴息64元,用于购置架材和铁丝等。第二,加大补贴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相关优惠支持政策用于基地建设。1.凡与张裕公司签订合同的,所产葡萄在张裕公司收购价的基础上,市政府每公斤再补贴0.1元。2.对新建的5万亩种植基地,银川高新技术开发区给予每亩100元的补贴。3.2009年新种植的葡萄(营养袋苗)成活率达到85%以上的,每亩补助500元;2010年保存率达到90%以上的,2011年每亩补助200元。第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新开发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内的道路、供水和供电设施进行配套建设。第四,加大风险规避力度。建立酿酒葡萄种植风险基金制度和农业保险制度,用于抵御酿酒葡萄种植基地来自市场和自然灾害的风险。按每公斤葡萄现行销售价的2%提取,由张裕公司、青铜峡市人民政府、银川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农户四方按1∶1∶1∶1承担。第五,加大技术支持、服务等力度。建立技术服务体系。市上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包片、包镇、包村、包示范点,进驻种植基地,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技术服务。各镇、村以葡萄专业合作社为主体,成立酿酒葡萄修剪服务队、病虫害防治服务队、销售协会、灌溉协会等服务组织,为葡萄种植农户提供最直接的服务。第六,加快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设备、信息手段,搭建完备的葡萄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在市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建设办公室建立酿酒葡萄中心网站,在各镇(场)建立酿酒葡萄网站,在各村建立酿酒葡萄网络接点。
潘主任情绪愈发激动起来:“其实,我们青铜峡酿酒葡萄实际种植面积已达8万亩,年生产能力达3万吨,完全可以不拼这个命。在西部财力如此薄弱的小县(市),在如此短的时间,投入如此多的资金,不是谁都敢操作和愿意操作的。”
不易启动的——农民认可参与
2月与张裕签约,5月份这几万棵葡萄苗就得从地里长出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政府的规划有了,贴息贷款、多项补贴和保险的政策出台了,种植农户呢,他们的反应如何?
“一半观望,一半反对。”峡口镇西滩村党支部书记谭伏礼满脸憨厚,“当了这么多年村支书,还没碰过这么大的钉子。全村912个农户,除了原来零零散散有二十几户种植葡萄,这么短的时间怎么全面启动呀?”
农户不同意种的理由是什么?谭伏礼打着手势:“拿他们的话说,一个可靠,两个不可靠。那就是张裕公司的订单可靠,尽管说这种葡萄的生长周期是15年,可今年种下去第三年才能收获,那我们这两年口粮缺了一大块,损失谁来补?因此说政府贴息不可靠,政府补贴更不可靠!”
十万火急!3月底的一个傍晚,市委副书记廉平风尘仆仆地赶到村里,亲自主持召开村民大会。首先,廉书记宣布,政府今年的各项扶助政策将全部实行“一卡通”,即每户手持1卡,政府将每亩贴息64元提前打进卡里,将每亩补贴500元提前打进卡里,将75%的保险金额提前打进卡里。然后,廉书记告诉大家,如果种葡萄占了粮食用地,家里减少口粮的损失政府也将以办“低保”的形式给予补偿,即人均每月50元,每户600元。
“‘一卡通’的形式好,政府让我们把钱先攥到手里,这下种葡萄我心里可有底儿了。”西滩村八队的马金柱大着嗓门儿,“我家6口人,8亩地。种小麦套种玉米那些年,1年拼死拼活能挣2400元。1996年我家拿出6亩地建了两个大棚,每个大棚收入5000元左右。不过,干大棚不仅劳动强度大,风险大,成本也高,还是跟着政府为张裕种酿酒葡萄好。你看,今年我家拿出3亩6分地来种葡萄,3年后连续15年收1.1万斤,即使张裕按1.2元/斤收购,我家纯收入还增加4000至6000元呢。”
“我家同意种张裕葡萄,是看好政府为农户上保险这一说。”马金柱的邻居马希贤忽地站起来,高中毕业的他说起话来有板有眼,“都说有保险买房、买车的,还没听说有保险种葡萄的。更何况这保险保得地道,农户出25%,张裕出25%,银川高新技术开发区出25%,最后青铜峡政府兜底儿出25%。这既保险,又省力,还能多赚钱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我家10.5亩地,今年拿出6.2亩为张裕种酿酒葡萄。”
村书记谭伏礼用手向北指了一下:“为了表示政府的诚意,那天廉书记还现场办公,当场拍板市财政投资60万,将长期没有得到改造的村北支渠工程纳入施工计划。5月初这个工程交付使用。这件事对村民震动不小。截至5月中旬全村92%的农户与张裕公司签订了种植合同。”
不怕叫板的——地产企业壮大
两天的采访,记者脑中一个问题不可化解,即市长坦言要建设国际级葡萄酿酒基地,但所见所闻却感觉全市上下围绕一个张裕公司订单折腾。这里酿酒葡萄品性称得上国际级似乎无可置疑,那么既然叫基地,不壮大地产企业,不形成庞大的产业,如何称得上国际型基地呢?
自治区林业厅的赵世华主任做了一个很有力的手势:“问得好!你们去青铜峡看到了什么?表面上那里似乎是围绕张裕公司1年3万吨生产订单在折腾,从签约到支起数万计葡萄架,短短3个月时间,几百名干部上阵了,几千户农民参与了,政府协调各种融资渠道几亿资金投入了,这表明一种要把酿酒葡萄基地做大做强的决心、民心和信心。”
要了解青铜峡市地产葡萄生产企业的情况,就要找市林业局局长丁辉。电话里丁局长的声音十分洪亮:“我市地产企业主要有两家,一家是有几十年发展历史的御马葡萄酒业集团公司,年生产能力3万吨;另一家是前年建厂的华昊葡萄酒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5000吨。本土有企业为什么还要与外企合作,这个问题很好回答。首先是要短时间内把我市葡萄酒业做强做大,单靠两家本地企业无论在资金、技术上,还是在品牌、市场上都有极大的难度;其次,长期以来‘一家独大’致使本地企业与农户合作频频出现‘压级压价’的不良信誉问题;再者,既然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是国际品质,那么必须靠国际酒业品牌来推,更何况我市引进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大订单,张裕的管理、技术和市场网络,都是我们需要近距离研讨学习的。”
“我市将很快出台研发、生产、流通、旅游一体化全方位打造国际酿酒葡萄基地的前景规划。”3天后,记者在银川河东机场终于再次见到来去匆匆的冀晓翀市长,“其实说到底,这是个发展思路问题。第一,发展国际酿酒葡萄基地,我市将其定位于原料产地,也就是说,我们不是要发展壮大20家本地企业,而是要做国内外几十家葡萄酒生产企业的原料产地;第二,尽管我市御马公司与王朝公司合作多年,但我们不满足这种‘贴牌’式合作,坚决要结束‘无名英雄’生涯,这次与张裕公司签约的前提是必须在包装上标明‘青铜峡原产地’;第三,虽说张裕在银川开发区建厂,但其利润的关键环节——销售公司设在青铜峡,每年将给市里带来2000万财政收入,这次宁夏贸易博览会又有几家国内外葡萄酒企业与我市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我市5年至7年间,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将达到30万亩,财政收入将增长几个亿。”
2009年9月
背景链接:
8月18日,“2009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隆重开幕,塞上江南迎来四海宾朋。下午,在宁夏会展中心小礼堂,一个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引来数十家媒体记者的关注。青铜峡市市长冀晓翀声音洪亮:酿酒葡萄产业是宁夏的新兴产业,经农业部批准,宁夏贺兰山东麓被列为国家酿酒葡萄最佳原产地保护区。处于保护区中心地带的青铜峡市,更是亚洲德龙、张裕、王朝、长城等国内外大型葡萄酒生产企业群雄逐鹿的“黄金地带”。今年年初,青铜峡市决意乘势而上,提出5至10年内“打造国际酿酒葡萄基地”的战略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