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②仁,焉得知③?”
【注释】①里:此作动词用,居住。②处:相处。③知:同“智”,明智、聪明。
【译文】孔子说:“与仁相处是完美的,不选择与仁相处,怎么能算明智呢?”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注释】①约:指受约束的困窘境地。
【译文】孔子说:“不仁的人不能长久处于困窘,不能长久处于安乐。仁者安于仁,明智者利用仁。”
子曰:“苟①志于仁矣,无恶也。”
【注释】①苟:假设词,如果。
【译文】孔子说:“如果有志于仁,就不会有恶行了。”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①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②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③违仁,造次④必于是,颠沛⑤必于是。”
【注释】①其道:此指正当的手段。得之:达到“所欲”或“所恶”的目的。一说,“得之”当属下读,作“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亦通。②恶(wū污):疑问词,哪儿。③终食之间:吃完一顿饭的时间,比喻时间短促。④造次:仓促、匆忙。⑤颠沛:穷困,受挫折。
【译文】孔子说:“富有和显贵是人们所想望的,不通过正当途径达到目的,就不承受;贫困和微贱是人们所嫌恶的,不通过正当途径达到目的,就不抛弃。君子抛弃了仁,怎么成就名声呢?君子任何时候都不违背仁,急迫时必定如此,穷困时必定如此。”
子曰:“朝①闻道,夕②死可矣。”
【注释】①朝(zhāo招):早晨。②夕:傍晚。朝、夕对举,喻相隔时间短暂。
【译文】孔子说:“早上得知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愿意。”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孔子说:“士人有志于真理却以粗衣糙食为耻的,不足以与之谈论大道。”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①也,无莫②也,义之与比③。”
【注释】①适(dí敌):许可。②莫:不可。③比(bì必):靠近、依从。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什么一定可以或不可以的成见,只依从义来行事。”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①;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注释】①土:田地、乡土。
【译文】
孔子说:“君子关注德行,小人关注田宅;君子关注法度,小人关注恩惠。”
子曰:“放①于利而行,多怨。”
【注释】①放(fǎnɡ仿):通“仿”,依据、遵循。
【译文】
孔子说:“依循利来行事,多招怨恨。”
子曰:“不患无位①,患所以立②。不患莫己知③,求为可知也。”
【注释】①位:职位。②立:通“位”。所以立,指能够任职的才能。③己知:“知己”的倒装,即了解自己。
【译文】孔子说:“不担忧没有职位,担忧用以任职的才学。不担忧没有人了解自己,谋求能为他人所了解。”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①之。”曾子曰:“唯②。”
子出,门人③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注释】①贯:贯穿。②唯:表示同意的答辞。朱熹《集注》云:“唯者,应之速而无疑者也。”③门人:孔子的弟子。也有人认为,这里的“门人”是指曾参的门人弟子。
【译文】孔子说:“曾参啊!我的主张是用一个东西贯穿着的。”曾子说:“是的。”
孔子出去后,门徒们问道:“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夫子的主张,只是忠、恕罢了。”
子曰:“君子喻①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释】①喻:明白、知晓。
【译文】孔子说:“君子只知晓义,小人只知晓利。”
子曰:“见贤思齐①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注释】①齐:等同。
【译文】孔子说:“见到有德行的想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就自我省察。”
子曰:“事父母几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②而不怨。”
【注释】①几(激机)
:轻微、婉转。②劳:心中操劳、忧虑。
【译文】孔子说:“事奉父母要婉转地劝说,要是他们不听从,仍然恭敬而不违背,虽然忧虑但不怨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①。”
【注释】①方:定规。一说是指一定的去处,亦通。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出游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①,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注释】①年:年龄。知:记住。
【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岁不能不记住,一则是因此喜悦,一则是因此担心。”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①。”
【注释】①躬:自身。逮:及、做到。
【译文】孔子说:“古时候言语不随便出口,是耻于自身的行为做不到。”
子曰:“以约①失之者鲜矣。”
【注释】①约:节制、约束。一说指生活俭约。
【译文】孔子说:“因为节制约束自己而失误的人是很少的。”
子曰:“君子欲讷①于言而敏于行。”
【注释】①讷(nà纳):迟钝,此指言语谨慎。
【译文】孔子说:“君子要言语谨慎、行动敏捷。”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①。”
【注释】①邻:邻居,转义为伙伴。
【译文】孔子说:“有德行的人并不孤单,必定会有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