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文中提到的慈安太后,其实就是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谥号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她是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咸丰二年(1852)她被选秀入宫,咸丰册封其为贞嫔,随后又先后晋封为贞妃和贞贵妃,紧接着又被立为皇后,此时的慈安年仅16岁,而咸丰22岁,辛酉政变之后,名义上她和慈禧太后一道垂帘听政,慈安太后是正宫娘娘,是后宫的一把手,位于慈禧太后之前,于是两个女人上演了一台关于人性、权力、亲情的大戏,而史学家对于慈安太后的去世之谜一直是争论不休。
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日(1881年4月8日),慈安太后突然暴毙,享年45岁。当时朝廷发布的上谕中记载:“初九日,慈躬偶尔违和,当进汤药调治,以为即可就安。不意初十日病情陡重,痰壅气塞,遂致大渐,遽于戌时仙驭升遐。呼抢哀号,曷其有极。”这份“官方文件”的以正式哀告的形式解释了慈安太后发病到死亡的全部过程,但是这种正常死亡的证明并不能阻止民间对慈安太后盛年暴毙以及随后慈禧一系列奇怪的举动的无限遐想。
野史以及清宫小说中常见的说法有慈禧以毒饼加害慈安,也有说慈安常年妇科疾病,慈禧指示太医故意用错药物致其死亡,更有甚者认为慈禧羞辱慈安,慈安吞鼻烟壶自尽。但是慈安的暴毙确实来得过于突然,不仅仅民间怀疑,就连当时的军机大臣左宗棠也有所疑虑,当他得知慈安太后去世之后,说了一段令恭亲王十分紧张的话:“吾昨早对时,上边语言清朗周密,何尝似有病者!即云暴疾,亦何至如此之速耶?”根据种种所谓的“蛛丝马迹”以及一些可靠的推断,慈禧加害慈安的理由无非以下几个:
一种说法是“显庙(咸丰)手敕”,《崇陵传信录》和《清朝野史大观》中记载,咸丰帝驾崩前赐予慈安太后手敕,大致内容就是咸丰不能深信慈禧,授权慈安“此后如能安分守法则已,否则汝可以此诏,命廷臣传遗命除之。”然而慈安却认为姐妹情深,没有必要留此诏,不仅示于慈禧,而且当面焚毁,慈禧心生怨恨,虽然表面恭敬致谢,最终下对已经没有“尚方宝剑”的慈安下了毒手。
另外一种类型的说法就是慈禧的亲信被慈安所不容,慈禧心生怨恨。前面我们说到的慈禧心腹安德海的确是同治在得到慈安太后的允许之后才最终决定问斩的;也有人认为是李莲英对慈安不甚尊重,慈禧包庇心腹太监,两人从此闹翻;还有就是金姓伶人事,慈安撞见慈禧同金伶人同床共枕,对慈禧“痛数责之”。慈禧当时认了错,并把金伶逐出宫,且赐死,但慈禧也萌了杀死慈安的念头。
同治与恭亲王奕的态度也是导致慈禧对慈安极大的不满的一个催化剂。前面说到,慈禧是一个绝对失败的母亲,同治对于慈禧并没有儿子对于母亲那种依赖的爱,有的是唯唯诺诺的类似于上下级的心态。最让慈禧身心重创的就是儿子在选后问题上否决了自己中意的媳妇而选择了慈安太后所赞许的阿鲁特氏作为皇后,自己亲生的儿子,对自己的意见和颜面一点都不顾及,完全偏向于嫡母,这对于一个自尊心和控制欲极强的女人来说是一个奇耻大辱。
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议政”期间,不管是临朝还是独对,他与慈禧太后议论朝政时,往往貌甚恭谨,对答简洁,在争议朝政时一般都会据理力争,而对于慈安太后,奕往往轻言细语,娓娓道来。这两种不同的态度本质上是由两宫太后的个性所决定的,但是在慈禧太后眼中看来就很不是滋味,她能感受到奕对慈安的叔嫂亲情,但是对于自己,能感受到的只有君臣身份,没有半点情分。
以上的野史传闻,往往是不足为信,经不起推敲的,金梁甚至对光绪的日讲起居注官恽毓鼎的记载也有质疑,而且提出了强有力的质问:“近人依托宫闱,流言无实,尤莫甚于恽氏笔录所载孝贞暴崩事。即云显庙手敕焚毁,敕语何从而知?食盒外进,又谁确见?恽氏曾事东朝,横造影响无稽之言,后之览者,宜深辟之。”
事实上,慈禧太后完全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谋杀慈安太后。辛酉政变之后,两宫太后与恭亲王奕共同执掌朝堂权柄,实际上也就是慈禧太后忙着与奕一道处理内忧外患。慈安太后对于复杂的朝政从来就无心过问,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同治小皇帝身上,这也是没有孩子的女人的母性使然,而且慈安太后也没有慈禧太后那种能力去处理政务,史书记载慈安太后不懂汉文:“每有奏疏,必西宫(慈禧)为诵而讲之,或竟月不决一事”,因此慈安有“德”,慈禧有“才”,两人共同处事,二十多年未有重大争执。
但是没有重大争执并不意味着一团和气,连小摩擦也没有,特别是慈禧太后的性格,眼中容不下一粒沙子,更是容易挑起事端,假如慈安太后如慈禧一样精明能干,那估计清廷当时肯定是血雨腥风,你死我亡的局面。但是性情宽厚的慈安太后,由于言语木讷,不与人争,因此最终演变成一个相对比较和谐的慈安凡事退让,慈禧遇事揽权的局面,这样看来,慈禧完全没有必要为了清除一个对自己完全没有威胁的人而冒着背负骂名的风险。
根据当时亲身参与慈安太后崩逝后负责办理丧仪的翁同龢的笔记中生动而详细地记载了慈安太后发病致死的经过,而且根据笔记我们可以按照症状和太医用药推断,慈安太后是由于脑中风、脑血管疾病突发死亡,而且翁同龢在笔记的最后特意写到了慈禧太后下令群臣“瞻仰仪容”,可以说是神来之笔。慈禧太后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清白,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慈禧太后的聪慧机敏,能够长远看问题。但是这个颇有心机城府的女人并不是一个善类,虽然与慈安二十多年的相处过程中,并没有什么大的冲突与对抗,但是一些虚名以及小的摩擦还是使得慈禧睚眦必报,在证明自己清白之后,慈禧在处理慈安的后事上“为德不卒”,翁同龢的日记中记载,慈安的棺木十分朴素,而且送葬队伍规模不大,甚至最后给慈安太后的内侄的“抚恤金”也被慈禧强行克扣。综合上述可以明白,慈禧虽未杀慈安,但“天下之恶皆归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