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转移到新产品中的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不变,而生产新商品的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上升N倍,这时由前者决定的死劳动的价值量不变,由后者决定的活劳动的价值量降低,因此,这时新商品总的价值量降低,但绝不会成反比例。马克思在《工资、价格和利润》一文中明确指出:”劳动生产率愈高,消耗在一定量的产品上的劳动就愈小,因而产品的价值也就愈校劳动生产率愈低,消耗在同量上的劳动就愈多,因而产品的价值也就愈高。显然,马克思也未肯定二者成反比例。
2.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转移到新产品中的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上升N倍,而生产新商品的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不变,这时的变化结果与上述一致。
3.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构成的二者升幅不一致。假定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转移到新产品中的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上升N倍,无论后者即生产新商品的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其结果是由这二者共同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但绝不会是N分之一。可见,二者成反比关系。
4.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恰巧二者的升幅一致,都为N;构成新商品价值量的活劳动和死劳动的价值量都降为1/N,这时新商品的价值量也达到一种理想状态即1/N,这时二者的变化关系就是反比例关系了。可见,教材中所谓的反比例就是这一理想状态下的结果,而根据反比例和反比的定义,这种情况仍然可划入反比关系的范畴,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更具有一般意义。马克思指出:我们可以把下面这一点确定为一般的规律:“商品的价值与生产这些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因而与所耗费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对实践更具有指导意义的是成反比关系。教材所指的仅是一种有条件的结论,可能是为了降低教材的难度而作的简化处理。
第三,对死劳动、活劳动的生产率进一步研究,我们又发现了一条具有一般意义的结论:“凝结在商品中活劳动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马克思也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如果一个纺纱工人运用现代生产资料在一个工作日内能比他从前运用手工纺车在同一时间内把多几千倍的棉花纺成纱,那么每一磅棉花所吸收的纺纱工人的劳动,就显然只有从前的几千分之一。”
总之,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是规律,成反比例是其中表现之一;凝结在新商品中活劳动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
讨论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及价值三者的内在统一性
一、引言
价值是不是劳动创造的,这是个很值得理论界认真对待的问题。不否认,劳动生产了商品,创造了财富。但是,商品、财富与价值毕竟不是同一概念,商品与商品的价值是两码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里创造性地提出了“抽象劳动”概念,并认为,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经济学要研究和解决的根本问题,不是价值由什么创造的,而是价值是怎样形成的。经济学首先要研究经济过程,而后才能从中找出经济规律。价值、价值规律决不是事先创造出来的,而是商品交换过程的的一种现象、规律。商品交换过程决定或形成价值、价值规律,而不是相反。正如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定律是宇宙中物体相互作用之表现,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包含在或凝结在万事万物之中。同样道理,价值、价值规律是商品交换之结果,而不是“凝结在”商品之中。我们不应该再在什么“劳动创造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这样的思维框框里想问题了,在这样的老框框里永远也解决不了我们的经济过程的实际问题,因为这种框框根本就不符合客观实际。目前我国经济理论界的一些争论,如“价值是具体劳动创造的还是抽象劳动创造的?”、“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机器也创造价值吗?”等等,争论中的这一系列命题实质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商品固然是由人的劳动生产或制造出来的,但决不能因此认为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或创造出来的。无论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是商品的交换价值,都与生产商品的劳动耗费无直接关系。产品与产品的使用价值,商品与商品的交换价值,它们分别形成于不同的过程。
二、产品的使用价值形成于使用过程
产品的使用价值实质是指产品的效用,它是在产品生产出来后的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产品的使用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使用过程中满足使用者的需要程度。一件产品生产出来如果未被使用,且常年闲置,这件产品就没有什么使用价值,仅有潜在的使用性而已。这里应该注意使用价值与使用性的区别,产品的使用性即产品的可用性,它是由产品的物理性结构决定的,比如一台电视机,它可用来收看电视节目。产品的使用价值,即满足使用者的某种需要的程度,也即产品的效用,它的大小是由使用者对该产品的需要量和该产品的可用量决定的。比如有两个家庭A和B,都是三口之家,都需要有三辆自行车,但家庭A只有一辆,家庭B只有两辆,毫无疑问,家庭A中的每辆自行车的使用价值大于家庭B中的每辆自行车的使用价值;又如CD两个家庭,各有一辆自行车,但家庭C是三口之家,家庭D是五口之家,可以肯定,C家庭中自行车的使用价值要小于D家庭中自行车的使用价值。产品的使用价值即满足使用者的某种需要的程度,与使用者对该产品的需要量成正比,与该产品的可用量成反比。
总之,产品的使用价值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即在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中形成的,而不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产品虽然是生产出来的,但产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生产出来的,而是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迄今,在我国的经济教科书里一直存在一种框框:产品与产品的使用价值不加区别,将使用价值等同于产品或商品;有时产品的使用价值与产品的可用性混为一谈,一提某产品有使用价值就只想到它的可用性、有用性。
三、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在交换过程中形成的
商品也是一种产品,因此商品也有使用价值,而且商品的使用价值也是在商品的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因此,商品必须全面转手。”商品有个使用价值如何实现的问题。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来说不具有直接使用价值,因为它们是作为超过它们的所有者的直接需要的产品而存在的,因此要实现这些超过所有者直接需要的产品的使用价值,就得扩大自己对该产品的需要量,使这些产品派上用场。在不能扩大自己对自己的产品的需要量的情况下,只有通过交换,变自己不需要的产品为别人需要的产品,同时变别人不需要的产品为自己需要的产品,从而实现自己手中和别人手中多余产品的使用价值。交换,对商品所有者来说,可以说是扩大了自己对自己产品的使用范围,从而使自己的多余产品实现了另外一种使用价值,即交换价值。多余产品虽然在自己手里不能直接使用,没有使用价值,但可以用来去交换别的自己需要的产品,从而对所有者来说有了新的用处,新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
所谓交换价值,就是一种商品A与另一种商品B相互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如X量的商品A与Y量商品B相交换,这一交换实现了商品A和商品B各自的交换价值及使用价值,同时证明了商品A的所有者需要Y量的商品B,商品B的所有者需要X量的商品A。在这一交换过程中,商品A与商品B的交换价值=Y/X;商品B与商品A的交换价值=X/Y。马克思说过:“商品在能够作为价值实现以前,必须证明自己是使用价值,因为耗费在商品上的人类劳动,只有耗费在对别人有用的形式上,才能算数。但是,这种劳动对别人是否有用,它的产品是否能够满足别人的需要,只有在商品交换中才能得到证明。”事实和马克思理论都揭示了这样一个明显的道理:正如产品的使用价值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即在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中形成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在交换过程中,也即在用自己的产品交换别人的产品中形成的。交换之前,交换价值是不确定的,也是无法确定的。在交换之前的产品,仅具有交换的性质,尚不存在交换价值,只有在讨价还价也即在交易过程中产品才有交换价值可言,产品才是商品。我们都知道,商品具有两重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商品只有在需要它的人手里才是使用价值,在生产者手里只有交换价值,而且仅当商品生产者与需要它的人发生交易时,商品才能实现其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产品在生产者手里如果始终卖不出去,成为永久性的积压产品,无论在生产它的过程中耗费了多少劳动量,该产品既无使用价值也谈不上交换价值。
四、价值:社会必要产品间的交换价值
商品的交换价值具有一种特殊性,同一商品在不同的交换过程交换价值不同。比如,X量的商品A与Y量的商品B相交换,交换价值是Y/X;X量的商品A与Z量的商品C相交换,交换价值是Z/X;等等。这就是交换价值的特殊性。特殊性中存在普遍性。虽然在不同的交易中同一商品有不同的交换价值,但内在于这些不同的交易之中有一种普遍性或同一性,交换价值的这种同一性就是价值。商品的价值即在大量的交易过程中实现的满足社会某种需要的程度,其大小取决于商品的社会需求。商品的社会需求量是在大量的交换中表现出来的,它与社会购买力直接相关,或者说,社会对某一商品的需要量决定于与之相交换的商品种类和各自的数量。要理解价值概念,首先要明确价值与价格间的区别,其次要弄明白价值与使用价值、交换价值间的关系。
价值与价格不同,价格是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X量的商品A与Y量的货币相交换,交换价值是Y/X。价值是社会必要产品间相交换对应的交换价值,即X量的社会必要产品A与Y量的货币相交换,所形成的交换价值Y/X,就是商品A的价值。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只具有交换价值,或者说它的使用价值就是交换价值。正是它的这一特殊性,在交换过程,货币自始至终都是作为社会必要产品而存在,因为一旦超过社会必要量它就作为储藏手段而退出流通领域。一般而言,某种商品的生产量(存量)大于或小于该商品的社会必要量,当大于时,商品的价格则高于价值,当小于时,商品的价格则低于价值。
价值,与其说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不如说是社会的商品属性,与这一属性对应的价值实体,是商品的交换关系。或者说,价值形成于普遍的商品交换,是交换价值的抽象表现。商品的价值不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而是在交换过程中形成的,这是一个事实。承认这一点,并不否认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商品在生产中就已有了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也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已经是商品,这也是事实。这一事实与前一事实并不矛盾,因为市场经济下的生产是交换后的生产,生产中商品的价值也是在生产前的交换中形成的,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产品已经是社会必要产品。先交换后生产,与先生产后交换,这两者是有区别的,是两种生产方式,前者是市场经济下的生产方式,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就已具有交换价值和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已经就是商品,后者是商品经济下的生产方式,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还没有交换价值和价值,只有通过交换后才成为商品,才具有交换价值和价值。
【习题精选】
单项选择题
1.劳动产品能否成为商品的关键是
A是否有价值B是否有使用价值
C是否有交换价值D是否通过交换供他人使用2.商品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B私有制的产生
C剩余产品的出现D社会分工的发展
3.判断一个物品是不是商品,关键要看
①是否有使用价值②是否用来交换③是否是劳动产品④是否有交换价值⑤是否已经卖出A①③B②④⑤C②③⑤D②③
4.近年来,一些日本企业率先从多雨的日本接雨水运到阿拉伯国家出售,利润很可观。这件事说明
A日本运往阿拉伯国家的雨水是商品
B有些自然物也可以成为商品
C日本企业所售出的雨水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D商品经济社会所有物品都可以成为商品
5.广东万家乐燃器具有限公司生产的“万家乐”牌燃器具系列产品,在燃器具市场中占1/3,靠质量取胜是“万家乐”成功的根本原因,这是因为
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②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生产产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④注重质量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消费者⑤注重质量才能更好地实现商品的价值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③D①⑤
6.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各种废塑料制品
A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B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
C既没有使用价值也没有价值
D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7.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里所生产的商品数量也越多,而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里所创造的价值总量
A越小B越大C不变D不确定
8.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会导致
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