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单位时间的价值总量不变,因而并不能获得更多利润C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能获得更多利润
D同一时间内可以比别人生产更多商品,而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因而能获得更多利润9.市场上的名牌产品,一般来说,价格都比较高,根本原因是
A名牌产品质量好,使用价值大
B名片产品可以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求
C名牌产品耗费的劳动量大
D生产名牌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高
10.近年来,我国企业争创名牌优质产品,提出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口号。其意义是
A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社会效益
B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职工收入
C有利于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
D有利于实现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11.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做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说明
A物的价值大小与物的用途大小成正比
B劳动是否有用要以是否形成价值为标准
C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可以根据物有用无用来判断它有无价值
12商品交换的本质是
A物与物相交换的关系
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交换关系
C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D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关系
答案
1.D2.A3.D4.A5.D6.D7.C8、D9.C10.C11.C12.C
不定项选择题
1.劳动产品和商品的关系是
A都有使用价值,都是劳动产品
B都有价值,用于交换
C商品是历史范畴,劳动产品是永恒范畴
D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2.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说明
A商品不可能同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
C任何人不可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生产者的目的是实现商品的价值,商品购买者的目的是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3.马克思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
A当时某一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产品的生产条件B当时某一生产部门里最先进的生产条件
C当时某一生产部门里最落后的生产条件
D当时全社会各部门平均的生产条件
4.马克思指出:“任何生产者,不管从事工业,还是从事农业,孤立地看,都不生产价值或商品,他的产品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成为价值和商品。”这说明
A为社会生产的产品必然是商品
B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关系
C价值、商品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
D商品、价值总是和交换联系在一起
5.一百多年前,法国皇帝拿破仑第三大摆宴席,宾客用的是银碗,唯独皇帝一人用铝碗,以显示皇帝的高贵,原因是
A当时铝的价值比银大
B当时生产铝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生产银的多C当时铝太少了,银太多了
D当时人们还没有认识到银的使用价值比铝大6.从小麦的滋味中品尝不出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农民生产的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农民生产的。这说明
A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B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价值的基础D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只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答案
1.ACD2.BCD3.A4.BD5.AB6.D辨析题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一定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
答案
(1)如果把这里的“劳动生产率”理解为社会劳动生产率,则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这是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方面使一定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数量增多,另一方面也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因此,价值总量不变。
(2)如果把这里的“劳动生产率”理解为个别劳动生产率,则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这是因为,商品生产者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一方面使一定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数量增多,另一方面商品交换是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这样,商品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就增多。
简答题:
1.既然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为什么商品生产者还要竞相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2.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就是价值。这个观点对吗?
答案
1.(1)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变小,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商品生产者率先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得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商品交换是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进行,这样他就在交换中盈利,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上述观点把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等同于价值,是错误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和价值有以下关系:(l)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指生理学意义上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这种付出存在于任何社会形态的物质产品的生产中,即人类劳动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都凝结有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中必然凝结有无差别的人类劳动。(3)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没有商品这个载体,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就无法形成价值。
论述题
1.近年来,DVD产品一直在性能价格比上寻找最佳市场定位,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1996年初,DVD刚一进入中国市场,其零售价格一般在5000元左右,至1997年11月,其市场价格已降至3500元左右,至1998年上半年再次降价至3000元左右,预计至2001年,DVD价格才1500元左右。
运用《经济常识》的知识回答
(1)“DVD产品一直在性能价格比上寻找最佳市场定位”的含义是什么?
(2)DVD的价格为什么一落再落?
2.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则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为什么总是选择“价廉物美”的商品?
3.某企业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你认为这个口号有道理吗?为什么?
答案
1.(1)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性能是指商品的功能和有用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在性能价格比上寻找最佳市场定位”,意味着靠商品的功能与价格在市场上获得最大优势,体现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高度统一。
(2)DVD商品价格不断降落的根本原因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当某个行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时,则该行业产品的价格会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2.(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实际生活中,人们直接接触到的不是价值,而是价格。
(2)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同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尽相同,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将处于有利地位。因此,具有相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可能具有不同的价格。
(3)人们选购商品时可能找到使用价值和价格的理想结合点,选购既“物美”又“价廉”的商品。
3.(1)某企业提出的这个口号是有道理的。
(2)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说明这个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向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商品交换时按价值大小出售,这个企业获利多。
(3)这个企业在效益好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生产,更新设备,加强管理,在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反之在竞争中就会败下阵来,甚至被淘汰。因此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有道理的。
典型例题
例1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就是价值。这个观点对吗?
分析:上述观点把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等同于价值,是错误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和价值有以下关系:(1)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指生理学意义上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这种付出存在于任何社会形态的物质产品的生产中,即人类劳动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都凝结有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中必然凝结有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没有商品这个载体,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就无法形成价值。
例2一般来说,声音不是商品,但是一些商家把在大自然中的鸟语、虫鸣和小溪的潺潺水声录下并加以剪辑制成磁带出售,这些录有自然之声的磁带就成了商品。这是因为
A把自然之声录下并加以精心剪辑耗费了人们的劳动,成为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B它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需要
C它是供他人需要的劳动产品
D出现了出售自然之声磁带的商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品概念的识记和理解。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首先要看它是否是劳动产品,如果不是劳动产品,它一定不是商品;其次劳动产品也不一定是商品,劳动产品是否是商品,关键是看它是否通过交换供他人使用,如果无偿给别人消费,那也不是商品。故答案应选A。误选BC,是因为忽略了“满足人们某种需要”,“供他人需要”,如果不是通过交换来实现的就不是商品。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使用价值
B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C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D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上面花费了大量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因而也就不能成为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是商品。因此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故答案应选AC。错选其他答案的原因在于没搞清使用价值是商品和其他劳动产品及物品共有的属性,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特有属性例4某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会导致
A该企业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B同一时间劳动形成的价值总量增加
C同一时间劳动形成的价值总量不变
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之间关系的理解。
商品价值的大小即商品价值量,它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同样商品其价值量是一样大的。劳动生产率分为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某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即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直接导致同一时期创造的商品数量增加。个别劳动时间降低,但不会直接引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因此,单位商品价值量是不变的,所以A项错误。同一时间创造的商品数量增加,而单位商品价值量又不变,因此。同一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故C项错误,B项正确。单个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不会直接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只有当绝大多数个别劳动生产率都提高时,才会引起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以D项也是错误的。错选ACD的原因是分不清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单位时间内的价值总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第二节)货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货币的职能;阐释价格、商品流通、纸币、通货膨胀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世界现行货币的调查、了解并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说明应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辨证的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我国纸币的爱护及正确对待货币的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关于货币的本质
教师可以结合对货币产生过程的分析来说明其本质。教师在解释本质时应着重抓住以下几点进行分析:1.货币的含义。从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货币首先是一种商品,其次要看到货币还有和其他商品不同的地方是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而其他商品不具有这种属性。
2.货币和其他一般等价物又有着不同。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有很多商品,但这些都不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只有当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才产生了货币。
3.从货币的作用来看,货币可以和其他商品相交换,起到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二、关于货币的产生教师主要讲清以下几点
1.货币产生的原因: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得交换越来越频繁和复杂化,这就需要一个交换的中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货币逐渐产生。
2.货币产生的过程: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的出现、货币的产生。
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以具体的事例并结合书中的图片来进行说明。
三、货币的五种职能
书中共讲到了货币的五种职能,其中前两种是最基本的职能,即从货币产生时就具有的职能。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主要抓住前两种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