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育观念与学校格局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是在新的形势下为了改变“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而提出来的,是以“应试教育”作为对立面的。如何正确认识应试教育的弊端以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对构建面向新世纪的素质教育模式,有效地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片面的、淘汰式的教育。它具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应试教育是一种赞扬与淘汰式教育,它突出教育的赞扬功能,强调赞扬性教育行为。它把极少数的成功者送入高一级学校,而把相当多的淘汰下来的所谓“次品”推向社会。第二,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教育目的,以考试分数为追求目标的教育。它以分数的高低优劣,以考试成绩的好坏论成败,以升学率论奖惩。第三,应试教育是一种片面的、狭隘的知识教育。它偏重于智育而忽视其他各育,重视知识的传授以及“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其他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发展。
朱开轩同志在1997年9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明确指出: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出现的一种倾向。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比较分析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两种相对立的教育,二者有着根本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目的和任务不同
素质教育适应社会需要,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教育目的,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应试教育以追求升学和考分为目的,主张“升学第一”、“分数至上”,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期教育行为,只抓考试科目,提高升学率是它的根本任务。
(二)教育的面向不同
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促使他们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内在潜能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对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进行培养,为了这些尖子生升学成功而使大多数学生成为教育的“弃儿”。
(三)受教育者的地位不同
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把学生作为主动发展的对象,注重其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作用,重视学生内因的启动。应试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重复的训练,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甚至当作“考试的机器”,学校则一味“加工”同一模式的标准件,使学生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
(四)在对待个性化教育上不同
素质教育共性和个性兼顾,更注意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提倡因材施教,注重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应试教育则用应考这一种模式来铸造学生,强调教育对象的统一性、同步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忽略了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五)在课程教学上不同
素质教育重视各门课程开设的均衡比例以及各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强调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全面性以及课程设置形式的多样性,主张按教学计划开足课程,开足课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应试教育只重视升学考试科目的教学,轻视甚至放弃非考试科目。
(六)教育教学方法不同
素质教育方法多种多样,生动活泼,鼓励创造性的发挥,重在“启发”,不坚持共同模式,强调“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应试教育方法单调,要求划一,强调背诵模仿,重在“灌输”,往往是“划道道,背条条”,进行狭隘的应考训练,忽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七)教育动力不同
素质教育以国家和民族的振兴,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人内在价值的体现作为教育的动力。应试教育则以分数、升学和个人得失作为教育的动力。
(八)教育评价标准不同
素质教育强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意从实际出发,综合评价学生,评价教育教学工作,上级教育部门把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作为对学校的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应试教育重知识,以考试学科的分数作为评定教师和学生教与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上级教育部门把升学率作为对学校的最主要的评价标准。
(九)人际关系不同
素质教育强调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学校关系。应试教育为了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而在师生之间、同事之间、学校之间形成一种不正常的竞争关系。
(十)教育结果不同
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具有健全个性、良好素质、适应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少数学习尖子和大多数以失败者心态走向社会的人,而这些人往往具有“政治上软、业务上死、体质上弱、生活上靠”的弱点。
三、两种教育模式与两种学校格局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三条中规定:“……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统一性和多覆盖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多种形式办学,培养多种规格人才,走出符合我国和各地区实际的发展教育的路子。”国家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多种规格的人才,这就要求校长实行多种形式办学。《纲要》第六条还规定:“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普通高中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要多样化。教育是否面向全体,是否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三方面的要素与学校办学模式的多样化、特色化之间有着必然联系。”这也说明,教育模式总体上制约着学校的多样化、特色化进程。
由以上可知,教育模式与学校多样化、特色化的内在联系,可以从如下4个视角考虑:教育宗旨(为什么办教育)、教育面向(为什么人办学)、培养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个性发展(如何对待个性差异)。
(一)“应试教育”与千校一面
“应试教育”是一种一味追求科学(考分)的教育,是死记硬背的教育,从严格意义上讲,是“唯升学教育”。“应试教育”模式制约、阻碍着学校多样化、特色化的进程,必然导致千校一面的格局。这一必然性,可以从“应试教育”的本质与特点的视角,从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考试的视角,从考试教育的主要弊端的视角,加以论证。这几种论证方法,都是可行的。
第一,“应试教育”作为一种唯升学准备教育,很少对国家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人才的需要加以关注,因而使教育越来越脱离社会发展实际,不能很好适应和推进社会以及人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第二,它作为唯升学准备教育模式,必然促使教育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为此主要面向升学有望的学生、“高才生”,主要面向重点班、重点学校。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广大升学无望的学生被冷落,非重点班和非重点学校被忽视。
第三,它作为唯升学准备教育,必然趋于“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不利于实现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在现行考试制度及方法有很大局限的情况下,学生的全面发展得不到保证,除了智育以外的德育、体育、劳育、美育在不同程度上被削弱,尤其是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劳动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还由于学校课程结构、教育活动结构以及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等的单一化和僵化,广大学生在体育、音乐、美术、书法、舞蹈以及多学科、各种职业技术方面的特长得不到发展。即使是在智育方面,也存在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想像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得不到发展的问题。由此可知,“应试教育”从培养目标上看,不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第四,它作为唯升学准备教育,作为“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的教育模式,只注重传授书本知识——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的教学,采取封闭化、程序化、划一化的考试手段,必然忽视基于个性差异的教学,忽视尊重、理解、发展个性的教育。因此,广大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就业志向、潜能、个性被埋没。实际上,只有发展个性的教育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发展。
总之,上述“应试教育”四个方面的弊端清楚地揭示:“应试教育”必然导致学校的划一化、共性化,只能促成千校一面的格局,必然阻碍学校多样化、个性化的进程。
(二)素质教育与千校千面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反,是一种直接追求人的本身发展并通过人的发展推进社会发展的教育,是一种追求所有人的潜能、个性全面而充分地发展,提高适应和改造社会生活的实际能力的教育,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唯发展教育”。这里讲的素质,实际上不是指先天的素质,不是指生理、心理学上的概念,而是指后天的素质,实际上是环境、教育学上的概念。素质就是在先天的生理、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获得的后天的良好的相对稳定属性。良好的相对稳定属性的后天获得,就是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唯人的发展的教育。唯人的发展的教育,对中小学基础教育而言,既不同于唯升学准备教育,也不同于唯劳动就业准备教育,它要求兼顾两种准备教育。
第一,素质教育作为唯人的发展的教育,直接把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作为教育宗旨,极力关注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因而素质教育模式能够保证、促进我国教育很快适应不同时期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客观需要。
第二,它作为唯人的发展的教育模式,必然追求所有公民、所有劳动者、整个民族、全体人民的充分发展。为此,它面向全体学生、一切学校,真正起到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素质的作用。
第三,它作为唯人的发展的教育,必然趋于“人的发展需要什么,就教什么;人们需要怎么学,就怎么教”。这种教育模式,能够有力促进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美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尤其在“应试教育”模式下长期被削弱的思想品德教育、劳动职业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得到明显发展。这种教育模式,还会有力促进学校教育课程、教育方法、考试方法等多样化、弹性化,同时能够满足广大学生全面发展与特长发展的需要。在智育方面,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主,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等各种能力为主。
第四,它作为唯人的发展的教育,必然在充分重视人的共性发展的同时,关注人的个性的发展,即基于个性差异的教育,以便让所有的学生主动地发展。由此,广大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就业志向、潜能等都有机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总之,素质教育4个方面的优越性清楚地揭示:素质教育必然促进学校的多样化、特色化,促成千校千面的格局。
(第二节 )特色学校的设计
学校特色的设计是办学主体带着自身的内在尺度(理想、价值),在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提供的可能空间内,进行正确的选择和组合。理想的学校特色的设计,应当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客体尺度与主体尺度的统一,是可能性与必然性的统一。简言之,应当是实事求是的体现。
一、学校特色设计的原则
(一)依托底色:民族特色、地区特色
底色,是绘画(主要是油画)中在画面上预先涂上的一个基本色调或若干色调。底色可透过后来所上的色层显示出来。这里以“依托底色”为喻,指学校特色设计应以民族特色、地区特色为基础,民族特色、地区特色也应透过学校特色显示出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中心议题是“学会关心”。西方一些学者意味深长地提出,关心应当“包括关心曾经滋养过自己的土地的价值观的许多内源文化”,“从这种文化中吸取很多东西”。这意味着,教育与“内源文化”相融合,可能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每一个民族都有因种族、地域及生产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的特殊因素,在自然、社会及思维方面都具有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独特性,即民族特色。这里所说的中华民族特色,除了指祖国大家庭中每个兄弟民族各自的具体的特色外,更多的是指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的特色。它既包括中华民族独特的优秀历史传统,还包括中华民族在新的征途上积累和凝聚起来的崭新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