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与课堂教学相配合的原则。课堂教学打好基础,课外活动发展特长,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两者互相结合,互为补充。此外,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
二、强化活动课的管理
建立组织,加强领导,使课外活动落到实处,即思想到位、领导到位、教师到位、学生到位。在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流程中做到有序化、网络化、具体化。
通过强化活动课程的管理,建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活动课程的网络,促使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发展,形成“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实施尝试,不断创新”的活动课程体系。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校长要因地制宜,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组织校级兴趣小组,如微机小组、美术兴趣小组、音乐兴趣小组、鼓号兴趣小组、数学兴趣小组、天文兴趣小组、刺绣兴趣小组、航模兴趣小组等。从活动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四类:
一是学科延伸类。如数学兴趣活动、写作兴趣活动,这类兴趣活动不是课内学科教材的补充,而是学科中某一领域的加深、扩展。
二是科技活动类。面对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成立电脑、航模、无线电、小创造等科技活动小组。这类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三是劳技活动类。如果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校长可把目光瞄准培养农村基础人才上,把开展劳技活动作为活动课程的重要内容。可在“校园一角”专门设置劳技基地,如家禽饲养、农作物栽培、刺绣、编织等兴趣小组,加强劳技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是文体活动类。通过音乐兴趣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潜能。通过体育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
四、讲究方法,加强辅导
课外活动中,教师的辅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求指导教师加强对课外活动的辅导,并在实践中探索、创新辅导方法,积累经验,主要有以下三类9种方法:
第一类,知识、技能传授训练辅导法
(一)讲练辅导法。就是教师用边讲边做示范,学生边听边做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和学的一种辅导方法。音乐、舞蹈、体育等课外活动多用此法。
(二)范例分析法。就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分析一个或一组典型范例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辅导方法,无线电、航模活动多用此法。
(三)解疑辅导法。就是教师对学生在自学或实践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做出解答的辅导方法。
第二类,知识、技能练习辅导法
(四)练习矫正辅导法。就是在学生按照辅导教师的要求练习某种技能的过程中,辅导教师肯定正确、纠正错误的辅导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技能技巧性较强的活动。
(五)练习讲评辅导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部分或全体学生逐个进行表演练习或展示作品,然后由辅导教师或师生共同进行讲评的辅导方法。作文、美术等活动多用此法。
(六)表演、竞赛辅导法。就是学生参加表演或竞赛前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学生表演或竞赛后辅导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的辅导方法。
第三类,知识、技能运用辅导法
(七)研究辅导法。就是学生在辅导教师指导下选择专题研究并获得成果的辅导方法。
(八)讨论辅导法。就是在辅导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围绕一两个中心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运用知识和技能的目的一种辅导方法。
(九)引导发现辅导法。就是辅导教师指出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多种途径,主动地运用知识,研究问题,认识规律,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辅导方法。
(第四节 )开发环境课程的策略
环境课程也叫潜在课程或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即正式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而言的,它不是通过正式的有形的课程来实施,而是通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实体、舆论、气氛及人际关系等因素构成客观环境氛围,对学习者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环境课程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具体包括校园环境、人际关系、校风三个基本部分,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开发环境课程。
一、优化校容校貌
学校的自然环境和物理环境构成的校容校貌,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活动的状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物质条件。使学校的每一座建筑、每一个景点,甚至每一棵树木、每一方绿地都发挥出多方面的教育功能。
二、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校集体成员之间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是影响人的思想、情绪、行为和个性等心理反映和变化的最敏感的环境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学生在学校中的人际关系是多方面的。按人际交往的方向可分为:垂直关系——师生关系;平行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交叉关系——学生干部与一般同学之间的关系以及班级中非正式组织小群体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必须在集体中建立一种和谐健康的情感氛围,这种情感氛围的形成,既要靠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相互作用,又要靠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集体中的导向作用。
首先,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关怀和理解的真挚情感和友谊。老师应以平等、诚挚、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热爱、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教师在期待我”。教师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教师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眼神,都使学生感悟到老师的爱、老师的期待。
其次,培养同学之间、班干部与一般同学之间团结和睦、互助友爱的情谊。一方面我们组织学生开展“手拉手”班际交往活动,沟通班与班,同学与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开展创建校级、市级优秀班集体活动,努力在班级中建立起互助友爱、坦诚相待、团结和睦的良好情谊。
三、培植良好的校风
校风是学校成员的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教师的言谈举止,学生的衣着仪表及行为表现,以至花池里花木的长势,教室的布置,办公室的摆设,厕所的卫生等等,无不同校风密切相关。校风是无声的约束,良好的校风能体现集体的美,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陶冶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校风包括学校的领导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这三者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好的学风来自好的教风,好的教风来自好的领导作风。要形成良好的校风,领导作风起着决定作用。
第十五节 课程改革与教师适应的策略
课程改革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教育外部与内部的众多因素,对教师心理、能力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如何使教师适应这种改革,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因此,学校在改革课程,构建现代化的课程体系的时候,应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及培训,使他们适应课程改革。
一、消除教师的心理障碍
面对课程改革,教师中会产生种种心理障碍,主要有惰性心理、逆反心理、观望心理等几种。为了消除这些心理障碍,一要加强课程改革的舆论宣传,提高全体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清除思想上的种种不正确的认识,努力形成共识;二要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引导,特别是强化期望心理的引导,使教师对改革的期望值确定得恰如其分,切合实际,使他们对课程改革保持较高的情绪,增强其心理承受力;三要增强教师对改革的参与意识和迫切感,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二、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
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使教师接受现代化课程编制思想是实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保证。
三、提高教师的课程适应能力
课程的改革,不仅要求教师实现心理和观念的转变,而且要求教师在能力上也能尽快地适应。在改革课程的过程中,着重培养教师两方面的适应能力:一是活动课程的教学能力,特别是活动的设计能力、组织能力、指导能力、评价能力的培养,还有一些特殊的能力,如理科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文科教师的社会调查能力等。二是一专多能,综合课、活动课的开设,要求教师一专多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