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课程,指为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课程是实施教育目标的手段,传授知识的媒介,师生沟通的纽带。一个科学的、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必须建立现代化的课程体系。
(第一节 )现代化课程观
要构建现代化的课程体系,首先要对课程的经典定义进行重新审度,摈弃旧的课程观,根据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观念对学校课程的目标及其价值取向的选择和限定,确立现代化的课程观。现代化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确立以下几个课程观:
一、综合化观念
传统课程主要按照学科体系来确定科目,制订课程,从易到难地排列教材。这种分科性的课程,使学生能够通过各门学科分门别类地学习,系统地接受文化遗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同时,这种课程以传授知识为基础,容易组织教学,也容易进行评价。但是,现代科学发展的突出特征是综合化、一体化,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科学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在科学的各门学科发展的整个动态系统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尤其是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产生,更为我们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单一的分科课程愈益暴露出弊端。因此,课程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综合化:或者把几个学科综合成一门课;或者把两个以上的学科合为一体,围绕其中的一门学科,掺进另一门学科来组织课程;或者把两个以上的学习领域联系起来,将某一课程的学习、巩固建立在另一领域的学习之上等等。综合性课程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认知符合科学整体化趋势,而且可以有助于学生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多样化观念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过着一种多方面的生活,包括了一个广阔范围内的多样性活动和对世界的实际关系。”不同的人在兴趣、爱好、需要方面以及能力、基础等条件上都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学校的课程不仅在结构、内容方面要适应多种不同的需要,而且在形式上也应有更大的灵活性,多样化。一是选修课与必修课结合。必修课是学生学习的主干科目,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并达到规定的学时,以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选修课的主要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学其中若干门课程。二是设置微型课。即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实际,编写乡土教材,以适应社会的各种需要。
三、实用化观念
现代化的课程固然需要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但其实用性无疑也是发展趋势之一。实用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实用知识的传授。现代社会大生产中,要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动,要有利于各种专业、各类人才的流动,就必须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因此,现代课程非常重视教学与劳动的结合,非常重视综合技术教育。这类实用知识的传授可以是广泛而精心安排的劳动,也可以是参观、访问、调查等,它们超越课堂空间,把学生引入更广阔的天地,对学生扩大视野,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充分发展个性,有着传统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实用技能的培养。在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结构的同时,课程必须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诸如运用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听、说、读、写、观察、测量的能力等。
四、国际化观念
教育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每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成果,对其他国家和整个人类文明都有积极的意义。我国的教育应该变封闭式为开放式。一方面要吸收世界各个国家的新的成果,洋为中用;另一方面要通过开设外语课,(如英语),培养开放型的人才,使学生具有各种交往能力,能适应国际性的交往。
(第二节 )优化学科课程的策略
学科课程是学校课程的主体,优化学科课程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具体做法为:
一、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从培养现代人的扎实文化基础知识出发,认真执行国家教委颁布的《课程计划》,领会《课程计划》的精髓,并严格执行这一计划,做到开齐所有课程,并上足、教好。
二、加强科际联系
根据系统论“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的原理分析各科教材教法及学习方法,力图使各科教学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组成一个协调的、统一的教育整体去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并提高各学科的教学质量。一是知识上互相渗透。设法沟通本学科的教材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教学中进行渗透。二是智能上互相促进。要求各科教师对学生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评价能力的培养方面的互相促进的问题展开研究,并利用各科教学的特点,互相补充。三是在培养学习习惯上互相配合。对学生学习各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上应养成的习惯提出明确要求,各科教师在教学中相互配合,努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是教法上互相借鉴。各科教学教法因教材的不同而不同,但也有许多相似相同之处,因此,校长在强调各科教学方法的改革的同时,也注重教学方法上的学习和借鉴,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必修与选修相结合
在课程结构的改革上,要打破只有必修课的单一课程结构,形成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必修课是主要部分,是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课程,要求学生基础扎实,智能得到良好发展。选修课学习则侧重于扩大知识面,发展兴趣爱好,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扩展型选修课。这类选修课主要是针对那些智力发展较快,兴趣和特长比较定型并渴望扩大科学文化知识视野的学生而设的。二是加深型选修课。它以加深学生基础学科的学习为宗旨,帮助学生在某些学科上拔尖。三是辅导型选修课。主要是为那些在完成教学大纲时遇到困难的学生设立的,它以牢固掌握教材基本知识为宗旨。
四、长课与短课结合
考虑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在不延长学生的在校时间,不增加课时的前提下,采用长课与短课相结合的方式,长课为40分钟,一般用于必修课;短课为20分钟、10分钟,一般用于选修课。
(第三节 )强化活动课程的策略
活动课程是指学科课程之外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课外教育活动。它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思想情操,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它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克服其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但是,长期以来,由于陈腐的教育思想的影响,课外活动的课程地位得不到保证,充其量只是作为一种身心活动的调节剂,根本谈不上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有成效。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两个轮子齐转,在优化学科课程的同时,必须强化活动课程。
一、强化活动课应遵循的原则
在强化活动课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一)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选择参加的原则。
(二)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课外活动的趣味性是建立在知识性的基础上的,思想性是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的。课外活动是一种认识世界、探索科学知识的实践活动,既体现科学性,也体现思想性。
(三)活动的内容、形式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符合的原则。学生的年龄特点既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也包括思想品德和社会意识方面的。只有针对这些特点开展课外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